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郭禮尚不知《文人治國》已經名滿長安,更不知李隆基已經開始注意到他。去王家求親成功,算是在唐朝正式站穩腳跟,比之前五年在軍中混日子強的太多。想到即將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還擁有一個小蘿莉的妻子,人生夫複何求。


    “好hi吆,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如今再也不是一個人漂泊,從此身邊有人相隨。


    郭禮忽然想起父母,如果父母能夠來唐朝就好了。前世的家已經成為幻影,眼前的世界越發的清晰。要想在唐朝生活的更好,還需要提高自身啊。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心境的突然變化,讓郭禮有了積極向上的念頭。思考良久,郭禮決定多買幾本書。


    平康坊康怡書齋外,來了一位便服青年。進入書齋之後,掌櫃李隨上前推銷:“這位公子,看一看最近火遍長安的賢士文章”,說完拿了一張印有《文人治國》的紙推薦給來人。來人隨手接過,剛看了一行又交還給李隨。“隨手之作,不值一提。”李隨看到來人如此輕看,心中已有怒氣,問道:“這位公子看了沒看,竟說不值一提?”來人笑了,“掌櫃就是讓在下背一遍,在下亦可做到。”李隨聽到對方可以背誦,以為來人看過這篇文章,心中怒氣稍平。“公子喜歡什麽書籍?”李隨看到來人的目光盡在先秦古籍,諸子百家之中。“掌櫃,這裏有沒有兵法類的書?行軍布陣,兵法韜略。”李隨笑道:“公子可算找到地方了,鄙人這裏收藏著孫臏的《孫子兵法》。”


    兵法十三篇麽?孫武的《孫子兵法》。


    “不妨拿來一看。”來人道。


    李隨轉身到裏屋,翻箱倒櫃半天,找出一本黃色書籍,上麵篆文寫著五個大字《兵法十三篇》。翻看第一頁,“孫子曰……”


    果然是孫子兵法。


    唐朝距春秋時期過去了千年,世人都以為孫子和孫臏是同一個人。所以將孫子兵法誤認為是孫臏寫的。來人雖然知曉,亦不點破。


    “掌櫃,這本書多少文錢?”


    “隻需五百文。”


    這麽貴?來人有些吃驚。大唐盛世,物價便宜。長安城內一斤粟米兩文錢,這本書的價格可以買二百多斤粟米,實在太貴了。


    “這是先秦善本,自然就貴了些。公子若去了其它書局,恐怕找不到此書。”


    來人正在猶豫之間,忽然進來一人。氣衝衝走到李隨麵前,抓住李隨的胳膊道:“盜印賊,居然盜印文章。”李隨看到來人,原來正是當初讓他印《文人治國》文章的人。幾天來李隨賺的盆缽滿盈,現在事主追來,李隨心底虛了幾分。


    “怎麽解決?”來人氣勢洶洶。


    李隨聽來人口氣,無非是想要點錢。遂開口說道:“公子想要多少錢方可了結此事?”


    誰知來人並非要錢,“我王老三不稀罕那點銅臭氣,你既然把郭公子的文章印了,竟然連署名都沒有。”


    “這位可是王家的王老三王大哥?”


    “郭校尉,你怎麽也在這裏?”


    “客氣了,喚我子儀即可,來看看有沒有適合一讀的書籍,怎麽和掌櫃的有糾紛?”


    “那裏來的什麽糾紛,隻是那日拿了子儀的文章,印了十份給好友分發。沒想到這裏的掌櫃竟然將文章印出售賣,倒是辦了一樁好事,傳遍整個長安城。隻可惜未曾署名,今日來就是想告訴他子儀的名號,以後若再印需署名。”


    難得王老三這麽有版權意識,郭禮笑了。


    李隨總算聽明白了,原來《文人治國》的文章就是眼前年輕人所作。


    “李隨拜見郭公子,公子大才,公子大才啊。”


    “那裏,隨手寫就,不值一提。這本《孫子兵法》能不能少一點?”


    “這本書就送與公子了,權當是付與公子的潤筆費。”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收好《孫子兵法》,王老三和郭禮一同出門,郭禮想著多買幾本關於軍事的書,沒想到王老三道:“子儀想看軍事方麵的書籍,我家祖上傳下一本兵書,不知子儀可有興趣?”


    家傳?


    “令祖是哪位?”


    “先祖諱王栩,世人稱之為鬼穀子,又稱王禪老祖。著有一部《鬼穀子》。”


    “《鬼穀子》?太好了。隻是這本《鬼穀子》乃王兄家傳,怎可割人所愛?”


    “這本書蒙塵多年,子儀若是收了,說不定大放異彩。子儀與碧瑤近日完婚,權當做賀禮。”


    兩人邊走邊說,不知不覺間竟然走到政事苑。


    “子儀,這裏被長安百姓稱之為政事苑,可否有興趣進去一瞧?”


    政事苑?


    郭禮望著眼前的茶館,和王老三一同上樓。還未到二樓,就聽見有人說道。


    “近日傳遍整個長安城的《文人治國》,各位可知出自誰手?”


    “這篇文章當流傳百世,實為我讀書人之楷模。我輩讀書人,當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據說向王家提親之人過關之時寫的,至於是誰,問問王家人就可知曉。”


    “要說此人,還要從那日丞相公子說起。那日陳樹雄當街強搶民女,搶的是誰?是王家四小姐。陳公子先前上門提親,過了三關,王家同意這門親事,沒想到王家四小姐不同意,從家中逃出去。當日被陳樹雄恰好遇到,指使家中仆人當街強搶。誰知被一位校尉攔住,引來百官彈劾丞相。皇後見過校尉,有意給妹妹牽線,才有了這位公子上門提親過三關做出驚世之作。”


    郭禮看到一位中年文士侃侃而談,基本將整個過程說的絲毫不差,暗自吃驚。唐朝沒有通訊設備,短短幾日發生的事情,如同親眼看到一般,心裏驚歎不已。


    “此人擅長推斷之術,實乃高人。”王老三悄悄道。


    “推斷之術?用來破案不是輕而易舉?”郭禮想著。中年文士如果知道這位做出傳世文章的小子竟然用他察龍秘術破案,非要突出三口血不可。


    郭禮覺得中年文士值得一交,當即走到文士麵前作揖道:“在下郭禮,敢問先生大名?”


    郭禮?


    中年文士仿佛知道來人是誰,站起來笑道:“說曹操曹操就到,鄙人孟浩然。”


    孟浩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小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伊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伊妹並收藏唐朝小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