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溫純的記憶裏,父親近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能教師哥笛簫竹管,帶著盛崖餘乘風上山,聽聲取竹節做簫管,也能幫她選適合的琵琶弦,一根根繃緊調好。
這把琵琶就是關七親手為她做的,從她開始學藝就斷斷續續地做,有閑暇又有心情時就取出來鑿磨,歷經六載才製成。
溫純給這把琵琶取名「青凋」,極為愛惜。
何英見她取琴,有點好奇:「小姐,聽他們說,您的琵琶是關爺教的,他們在西夏時曾聽關爺親手彈過,是也不是?」
見溫純點頭,何英追問道:「那一日,關爺彈的是什麽?他們都說是沒聽過的曲子。」
溫純撫摸著琴柱,迴想起那時西夏國滅,耶律南仙自刎宮中,父親替她收斂屍身後,按刀觀望著金兵壓境,即將生靈塗炭的銀川城,在耶律南仙墓前彈的那首曲子,低聲迴道:「國滅身隕,悲涼無限,父親那一日所奏的,是《霸王卸甲》。」
說著,手指劃過琴身,發出一聲脆響。
——————
顧絳反手拔出了這枚特製的小箭,鮮血從傷口湧出,瞬間染紅了白衣,他封住自身穴道止住了血。
這是顧絳今夜第一次受傷見血。
可元十三限並不為此得意,他的麵色一沉,道:「你竟故意硬接我的箭,是看準了我殺不了你?!」
顧絳打量著手裏的箭矢,嘆道:「也沒有那麽輕鬆,我全力護住了心脈,依舊被這箭上的傷心之意所傷,攻人以『情』,當真是好功夫。」
「可惜了,你的《山字經》和《忍辱神功》看似融為一體,其實還未真正大成,否則我絕不止受這點傷。」
顧絳捂著胸口的傷,以他如今先天境界,□□幾乎與自然融為一體。刀劍縱是劃開空氣,刀劍過後,空氣總會再填補起空缺,他也一樣,隻要對方傷不到他的元氣,讓他的真氣不能運行周天,這種外傷,隻要運功很快就自我癒合了。
傷口雖然癒合了,但箭矢上的傷心之意卻留在了他的心口。
顧絳看向元限道:「還不夠,你現在還差一步。」
「理為天地之則,情為人心之源,這是一條大道。」月下人白衣上的血色如同紅梅映雪,白者越白,紅者越紅,明明分明的兩種顏色卻仿佛天然一體,相映生輝,於是這傷落在他身上,也不顯得狼狽了,反而風采更盛,「情既然以人為基,何托於箭矢?」
元十三限沉默不語,隻是再一次彎弓搭箭。
這一次傷心小箭沒有射中目標,不是箭失了準頭,而是顧絳揮手間發出了一道劍氣。
無形的劍氣撞上了有形的箭矢,箭身頓時崩裂化為齏粉。
這一箭,落空了。
元十三限皺眉,他沉思了片刻,再一次拈弓搭箭。
箭會被碾碎,是箭上的功力不夠深厚、意誌不夠堅定,是因為箭的痕跡被捕捉到,箭矢的速度還太慢!
所以他一箭快似一箭,一箭重於一箭!
元限的麵色泛起金色,雙眼卻越來越紅,唯有雙手穩如泰山,不見半點動搖。
可這些箭沒有一支能傷到關七。
元限身後的六合青龍幾乎秉住了唿吸,他們悄然後退,和元十三限拉開了距離,不是他們有什麽其他的想法,而是元十三限身周的氣息都在這連發的箭矢中森然起來,隻是站在他身後,便感到渾身發冷,心中恐懼。
身為元限的徒弟,六合青龍對師父這些年性情的變化最了解不過,《忍辱神功》讓他的心思越來越偏激,《山字經》更是使得他的心性越來越扭曲。
如果說早年的元限頂多是不服氣諸葛正我勝他一頭,想和諸葛分個勝負,那到了現在,他已經徹底入了魔,待人無情,為了達成和諸葛正我作對的目的,甚至可以無義,隻要妨礙他的人,他都要殺掉。
六合青龍心中對他的敬畏,也漸漸變成了膽寒。
眼見得元限為了傷人而不斷自傷心神,神情冰冷癲狂,六合青龍的第一反應並不是上前幫忙助陣,而是離這位恩師遠一些,不要被他誤傷。
這一退,獨立在前的元限氣勢越發酷烈起來。
顧絳和元十三限都沒有管六合青龍,以及此刻立於牆頭屋簷上的圍觀者,他們有的來自於金風細雨樓,有的是諸葛神侯門下,還有刑部的官員。
沒有人敢上前涉入兩人的較量中。
烏雲將整個天空都籠罩,黯淡的星光都照不亮的深夜裏,神通侯府的燈火搖曳。
元限的箭筒裏,隻剩下最後一支紅色的小箭,這是他用來殺諸葛神侯的,此刻也被放到了弓弦上——諸葛小花此刻多半已經被招進了宮中,關木旦卻就在眼前,過不了這一關,他也沒有機會再找諸葛正我了。
隨著紅色小箭上弦,元限的麵色由淡金轉為紫紅,眼角隱隱滲血,而後他鬆開了手,然後這支紅色小箭消失了。
在所有人的眼中,這支箭就這樣失去了蹤跡,好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顧絳垂眸一笑,揮手一拂,右手中指掐住拇指,劃到當胸,做了一個佛禮,指尖拈住的還有那支不見了的紅色小箭。
大梵天王,以花獻佛,是為求法,佛祖拈花,遍示靈山,迦葉一笑。
正是佛門禪宗真正的絕學「心印法」,不為對敵,隻為以「心」印「法」。
這把琵琶就是關七親手為她做的,從她開始學藝就斷斷續續地做,有閑暇又有心情時就取出來鑿磨,歷經六載才製成。
溫純給這把琵琶取名「青凋」,極為愛惜。
何英見她取琴,有點好奇:「小姐,聽他們說,您的琵琶是關爺教的,他們在西夏時曾聽關爺親手彈過,是也不是?」
見溫純點頭,何英追問道:「那一日,關爺彈的是什麽?他們都說是沒聽過的曲子。」
溫純撫摸著琴柱,迴想起那時西夏國滅,耶律南仙自刎宮中,父親替她收斂屍身後,按刀觀望著金兵壓境,即將生靈塗炭的銀川城,在耶律南仙墓前彈的那首曲子,低聲迴道:「國滅身隕,悲涼無限,父親那一日所奏的,是《霸王卸甲》。」
說著,手指劃過琴身,發出一聲脆響。
——————
顧絳反手拔出了這枚特製的小箭,鮮血從傷口湧出,瞬間染紅了白衣,他封住自身穴道止住了血。
這是顧絳今夜第一次受傷見血。
可元十三限並不為此得意,他的麵色一沉,道:「你竟故意硬接我的箭,是看準了我殺不了你?!」
顧絳打量著手裏的箭矢,嘆道:「也沒有那麽輕鬆,我全力護住了心脈,依舊被這箭上的傷心之意所傷,攻人以『情』,當真是好功夫。」
「可惜了,你的《山字經》和《忍辱神功》看似融為一體,其實還未真正大成,否則我絕不止受這點傷。」
顧絳捂著胸口的傷,以他如今先天境界,□□幾乎與自然融為一體。刀劍縱是劃開空氣,刀劍過後,空氣總會再填補起空缺,他也一樣,隻要對方傷不到他的元氣,讓他的真氣不能運行周天,這種外傷,隻要運功很快就自我癒合了。
傷口雖然癒合了,但箭矢上的傷心之意卻留在了他的心口。
顧絳看向元限道:「還不夠,你現在還差一步。」
「理為天地之則,情為人心之源,這是一條大道。」月下人白衣上的血色如同紅梅映雪,白者越白,紅者越紅,明明分明的兩種顏色卻仿佛天然一體,相映生輝,於是這傷落在他身上,也不顯得狼狽了,反而風采更盛,「情既然以人為基,何托於箭矢?」
元十三限沉默不語,隻是再一次彎弓搭箭。
這一次傷心小箭沒有射中目標,不是箭失了準頭,而是顧絳揮手間發出了一道劍氣。
無形的劍氣撞上了有形的箭矢,箭身頓時崩裂化為齏粉。
這一箭,落空了。
元十三限皺眉,他沉思了片刻,再一次拈弓搭箭。
箭會被碾碎,是箭上的功力不夠深厚、意誌不夠堅定,是因為箭的痕跡被捕捉到,箭矢的速度還太慢!
所以他一箭快似一箭,一箭重於一箭!
元限的麵色泛起金色,雙眼卻越來越紅,唯有雙手穩如泰山,不見半點動搖。
可這些箭沒有一支能傷到關七。
元限身後的六合青龍幾乎秉住了唿吸,他們悄然後退,和元十三限拉開了距離,不是他們有什麽其他的想法,而是元十三限身周的氣息都在這連發的箭矢中森然起來,隻是站在他身後,便感到渾身發冷,心中恐懼。
身為元限的徒弟,六合青龍對師父這些年性情的變化最了解不過,《忍辱神功》讓他的心思越來越偏激,《山字經》更是使得他的心性越來越扭曲。
如果說早年的元限頂多是不服氣諸葛正我勝他一頭,想和諸葛分個勝負,那到了現在,他已經徹底入了魔,待人無情,為了達成和諸葛正我作對的目的,甚至可以無義,隻要妨礙他的人,他都要殺掉。
六合青龍心中對他的敬畏,也漸漸變成了膽寒。
眼見得元限為了傷人而不斷自傷心神,神情冰冷癲狂,六合青龍的第一反應並不是上前幫忙助陣,而是離這位恩師遠一些,不要被他誤傷。
這一退,獨立在前的元限氣勢越發酷烈起來。
顧絳和元十三限都沒有管六合青龍,以及此刻立於牆頭屋簷上的圍觀者,他們有的來自於金風細雨樓,有的是諸葛神侯門下,還有刑部的官員。
沒有人敢上前涉入兩人的較量中。
烏雲將整個天空都籠罩,黯淡的星光都照不亮的深夜裏,神通侯府的燈火搖曳。
元限的箭筒裏,隻剩下最後一支紅色的小箭,這是他用來殺諸葛神侯的,此刻也被放到了弓弦上——諸葛小花此刻多半已經被招進了宮中,關木旦卻就在眼前,過不了這一關,他也沒有機會再找諸葛正我了。
隨著紅色小箭上弦,元限的麵色由淡金轉為紫紅,眼角隱隱滲血,而後他鬆開了手,然後這支紅色小箭消失了。
在所有人的眼中,這支箭就這樣失去了蹤跡,好像從未出現過一樣!
顧絳垂眸一笑,揮手一拂,右手中指掐住拇指,劃到當胸,做了一個佛禮,指尖拈住的還有那支不見了的紅色小箭。
大梵天王,以花獻佛,是為求法,佛祖拈花,遍示靈山,迦葉一笑。
正是佛門禪宗真正的絕學「心印法」,不為對敵,隻為以「心」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