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會愛上智小鏡,雖然也有和諸葛相爭的緣故,但他也是真的喜愛這個曾經天真爛漫的女孩,可惜仇恨將她也毀了。
和智小鏡在一起的每一天,元限都在傷心,越是傷心,他就越恨,越是仇恨,想起過去也曾有過兄弟攜手的歲月,就越傷心。
終於,他融合了《忍辱神功》和《山字經》,武功練成的那一天,他用傷心小箭射殺了智小鏡,是恨她,為自己報復她的無情,也是愛她,讓她就此從仇恨痛苦中解脫。
元十三限的傷心小箭由此大成。
此後,他每一次想起智小鏡和諸葛正我,那股讓他近乎瘋魔癲狂的情緒就翻湧上來,成為他箭上的意誌,使得他的神箭每出必中,中必穿心!
元十三限的手已經摸上了箭筒,他的箭筒裏有十支特製的箭,其中還有一支紅色的小箭,那是他留給諸葛正我的,所以他沒有取那支箭。
取弓,搭箭,拉弓。
他的意念已經鎖定了月下仿若神人的關七,幾乎在被他意念鎖定的瞬間,原本神色寂寥的關七就猛然抬頭看過來。
元十三限的箭已上弦,已經遍是屍首的院中忽然響起了蟬聲。
月色清冷,寒蟬淒切。
元十三限默念著目標的名字,將箭矢對準了他。
【??作者有話說】
這一段我花了一些功夫去寫那些和顧絳有關係的親友,和他正在麵對的對手,就為了烘托氣氛到最高點了,因為沒有大綱,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所以我新設計了一個大結局,一個符合這個世界絕頂高手氛圍的結局,搓手手。
第88章 迷天 38
顧絳在金國時雖然遇到了不少高手,但他依舊是失望的。
金人至今沒有擺脫部落的習俗,這註定了他們更注重生存而不是精神,在武學上他們追求獵殺的效率,有術而無道,隻有金國的一位國師深得自然之理。
宋國的武林就熱鬧多了。
顧絳在殺死米有橋時,甚至有些可惜,若是米有橋不是這樣沉浸權術,那他或許能夠將「朝天一棍」推得更進一步。
任何一門武功都是在繼承者手中不斷更新推進的,一條通天的大道,一定是一代代人去壘砌它的台階,才成就它的高遠深厚。
顧絳自己就一直期待著,有人能夠沿著他留下的道路更進一步,哪怕是全盤否定,也好過一動不動。
所以他自己也偏愛那些奇妙難練的功法,想要去探究其背後迥異於常人的道理。
不見其廣,何成其厚?
今夜他見到了詹別野的「死境」、吳其榮的「聲色」、衛悲迴的「悲歌」、米有橋的「朝天」和韋三青的「千一」。
現在,他想看一看元十三限的「傷心」。
所以在感覺到那鋒銳的箭矢瞄準自己時,顧絳的反應任何人都未料到,他不僅沒有閃躲,還上前一步,迎著這以「百年憾恨、千千情思、萬般傷心」造就的一箭。
顧絳能感覺到張弓的人和他手中的箭矢已經融為一體,這一箭就是元限,元限就是他手中的傷心小箭。
對諸葛正我,對智小鏡,對每一個站在他麵前阻擋他的人,對一直在妨礙他達成目的的命運,所有的悲憤恨憎、屈辱辛酸交織成千萬層的浪濤,淹沒了他心底那一縷留戀。
元十三限的弓已拉滿,他並不恨關木旦,雖然關木旦的成就和名聲在他之上,是真正的武林第一人,但關木旦和他從無交集,便無交情,離他太遠,他隻知道關七是諸葛正我的朋友,如今是他的敵人。
心已定,情即發,開弓沒有迴頭箭。
傷心小箭攜帶著莫能阻擋的氣勢,直取敵人之心,這本就是一門傷心的絕學。
有情之人就無法躲開這一箭。
蟬聲越來越急促、淒切,原本被「朝天一棍」抽空的環境變得越發壓抑,天上烏雲不知從何處來,遮蔽了月亮。
顧絳忽覺一陣惆悵、心痛。
有諸多故人身影在他心中瞬息生滅,往事紛紛,如煙如霧,每一次他走入人世時,同路的人都會與他並行一段,每一次他選擇告別時,留戀不舍的人都還在他身後盼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哪怕是過去情心不足時,他也是有感情的,隻是不如常人豐沛,不能體會情愛,也從未感受到極端激烈的情緒。
如今,一種他自己都陌生的感受,被那股「傷心」之意引動,成為箭矢鎖定的目標。
情感似乎成為了他此刻的弱點所在。
顧絳沒有去壓抑這股情緒,也沒有阻攔箭矢,任由它迎麵而來。
傷心小箭,正中心口!
——————
聽到帳外的笛聲,溫純一時興起,取下了自己的琵琶。
懷抱琵琶半遮麵,比起琴瑟簫管,這種唱見於歌舞演藝的樂器總有一種旖旎氣質。
但溫純對琵琶的第一印象,來源於一位西北大漢,那漢子抱一把鐵琵琶,琴聲鏗鏘,有金戈慘烈之聲,父親對他們說這位多半是從軍中出來的,隻有見過戰場的人,才能作此聲。
迴來後,溫純便對父親說,自己想要學琵琶,關七答應了。
溫純本以為父親會為她尋一位樂師做老師,沒想到關七竟買了一把琵琶迴來,親手教她。
「學樂器沒有什麽訣竅,無非多練,等你練到一定火候,懂了樂理,自然能操控自如。」看著圍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關七敲了敲琵琶的腹部,笑道:「到時候,我帶你們做一件你們自己的樂器如何?」
和智小鏡在一起的每一天,元限都在傷心,越是傷心,他就越恨,越是仇恨,想起過去也曾有過兄弟攜手的歲月,就越傷心。
終於,他融合了《忍辱神功》和《山字經》,武功練成的那一天,他用傷心小箭射殺了智小鏡,是恨她,為自己報復她的無情,也是愛她,讓她就此從仇恨痛苦中解脫。
元十三限的傷心小箭由此大成。
此後,他每一次想起智小鏡和諸葛正我,那股讓他近乎瘋魔癲狂的情緒就翻湧上來,成為他箭上的意誌,使得他的神箭每出必中,中必穿心!
元十三限的手已經摸上了箭筒,他的箭筒裏有十支特製的箭,其中還有一支紅色的小箭,那是他留給諸葛正我的,所以他沒有取那支箭。
取弓,搭箭,拉弓。
他的意念已經鎖定了月下仿若神人的關七,幾乎在被他意念鎖定的瞬間,原本神色寂寥的關七就猛然抬頭看過來。
元十三限的箭已上弦,已經遍是屍首的院中忽然響起了蟬聲。
月色清冷,寒蟬淒切。
元十三限默念著目標的名字,將箭矢對準了他。
【??作者有話說】
這一段我花了一些功夫去寫那些和顧絳有關係的親友,和他正在麵對的對手,就為了烘托氣氛到最高點了,因為沒有大綱,想到哪裏寫到哪裏,所以我新設計了一個大結局,一個符合這個世界絕頂高手氛圍的結局,搓手手。
第88章 迷天 38
顧絳在金國時雖然遇到了不少高手,但他依舊是失望的。
金人至今沒有擺脫部落的習俗,這註定了他們更注重生存而不是精神,在武學上他們追求獵殺的效率,有術而無道,隻有金國的一位國師深得自然之理。
宋國的武林就熱鬧多了。
顧絳在殺死米有橋時,甚至有些可惜,若是米有橋不是這樣沉浸權術,那他或許能夠將「朝天一棍」推得更進一步。
任何一門武功都是在繼承者手中不斷更新推進的,一條通天的大道,一定是一代代人去壘砌它的台階,才成就它的高遠深厚。
顧絳自己就一直期待著,有人能夠沿著他留下的道路更進一步,哪怕是全盤否定,也好過一動不動。
所以他自己也偏愛那些奇妙難練的功法,想要去探究其背後迥異於常人的道理。
不見其廣,何成其厚?
今夜他見到了詹別野的「死境」、吳其榮的「聲色」、衛悲迴的「悲歌」、米有橋的「朝天」和韋三青的「千一」。
現在,他想看一看元十三限的「傷心」。
所以在感覺到那鋒銳的箭矢瞄準自己時,顧絳的反應任何人都未料到,他不僅沒有閃躲,還上前一步,迎著這以「百年憾恨、千千情思、萬般傷心」造就的一箭。
顧絳能感覺到張弓的人和他手中的箭矢已經融為一體,這一箭就是元限,元限就是他手中的傷心小箭。
對諸葛正我,對智小鏡,對每一個站在他麵前阻擋他的人,對一直在妨礙他達成目的的命運,所有的悲憤恨憎、屈辱辛酸交織成千萬層的浪濤,淹沒了他心底那一縷留戀。
元十三限的弓已拉滿,他並不恨關木旦,雖然關木旦的成就和名聲在他之上,是真正的武林第一人,但關木旦和他從無交集,便無交情,離他太遠,他隻知道關七是諸葛正我的朋友,如今是他的敵人。
心已定,情即發,開弓沒有迴頭箭。
傷心小箭攜帶著莫能阻擋的氣勢,直取敵人之心,這本就是一門傷心的絕學。
有情之人就無法躲開這一箭。
蟬聲越來越急促、淒切,原本被「朝天一棍」抽空的環境變得越發壓抑,天上烏雲不知從何處來,遮蔽了月亮。
顧絳忽覺一陣惆悵、心痛。
有諸多故人身影在他心中瞬息生滅,往事紛紛,如煙如霧,每一次他走入人世時,同路的人都會與他並行一段,每一次他選擇告別時,留戀不舍的人都還在他身後盼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哪怕是過去情心不足時,他也是有感情的,隻是不如常人豐沛,不能體會情愛,也從未感受到極端激烈的情緒。
如今,一種他自己都陌生的感受,被那股「傷心」之意引動,成為箭矢鎖定的目標。
情感似乎成為了他此刻的弱點所在。
顧絳沒有去壓抑這股情緒,也沒有阻攔箭矢,任由它迎麵而來。
傷心小箭,正中心口!
——————
聽到帳外的笛聲,溫純一時興起,取下了自己的琵琶。
懷抱琵琶半遮麵,比起琴瑟簫管,這種唱見於歌舞演藝的樂器總有一種旖旎氣質。
但溫純對琵琶的第一印象,來源於一位西北大漢,那漢子抱一把鐵琵琶,琴聲鏗鏘,有金戈慘烈之聲,父親對他們說這位多半是從軍中出來的,隻有見過戰場的人,才能作此聲。
迴來後,溫純便對父親說,自己想要學琵琶,關七答應了。
溫純本以為父親會為她尋一位樂師做老師,沒想到關七竟買了一把琵琶迴來,親手教她。
「學樂器沒有什麽訣竅,無非多練,等你練到一定火候,懂了樂理,自然能操控自如。」看著圍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關七敲了敲琵琶的腹部,笑道:「到時候,我帶你們做一件你們自己的樂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