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綜武俠] 天下有敵 作者:六塊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逃出滄州大牢的楚相玉死了,他死後引起了連雲寨的一係列變動,但這都是可以斡旋的事,比起他手裏簡王留下的向太後遺詔,他當年試圖借兵金國入宋的路線被手下人帶到了金國,才真正引起這一場提前爆發的兵禍。
這不是無跡可尋的事。
這些年來金國和宋國的貿易被居庸關截斷,常年的戰爭消耗巨大,北方本就不如南方貿易亨通,經濟繁華,當初遼國的人才又不斷向西南流失,金國急需一場大勝和足夠多的財物來振奮氣勢,並在日益嚴重的兩派爭鬥中轉嫁一下矛盾。
起初,完顏晟並沒有真想打出多大的戰績,他隻是想撈一筆,打個勝仗。
金兵繞過居庸關,突破燕州屏障直入宋國境內,所到之處摧枯拉朽,宋徽宗望之喪膽,為了退兵,竟給出重金不說,還把九皇子作為質子送入金營中。
狄飛驚多年前就因為東南戰事停息,而西夏戰事爆發而離京,那時因為趙佶、蔡京先後被刺殺,時局緊張,做掉方應看的事一時難以下手,狄飛驚就暫時放下了此事。
結果顏鶴髮和朱小腰在汴京多年,連王小石都出走兩迴,戚少商落魄後被引入金風細雨樓了,他們倆還沒搞定方應看,反而在他手上吃了幾迴苦頭。
這次宋金之間的戰事,以此結果停息,正是他一手促成的。
對此,方應看似乎也很無奈:「說到底,這是官家的意思,朝中許多大人也不能接受,尤其是九皇子之事,喪權辱國之說紛紜塵上,罵我的人也有許多,但他們不知道,我又哪裏真能影響到官家的決定呢?」
方應看此話的確有幾分真心在,因為方歌吟暴起殺人的事,趙佶對他忌憚至極,於是對方應看這個方歌吟義子也越發親近倚重起來,似乎他隻要在方應看這裏做個「明君」,方歌吟就不會突然覺得蔡京能坐到這樣的高位,都怪皇帝提拔,然後跑進皇宮也給他來上一劍。
而且在趙佶看來,方應看實在是個懂事貼心的臣子,在朝臣喊著國家如何如何時,隻有方應看更看重他這個官家的安全,金軍逼近汴京,援軍不至,這個時候無論付出什麽,隻要能保住汴京,保住趙佶這個皇帝,就都是值得的。
至於榮辱,國之大事,何必在乎一時的榮辱?
一時間宋國舉國譁然。
西州大營內,得知消息的狄飛驚罕見的啞然失笑:「小侯爺這番舉動,倒教我不知該不該後悔當日沒有殺他了。」
溫純搖頭道:「你後不後悔未知,但方伯伯夫妻二人一定後悔得很。」
就雲州和金國的戰局而言,金國突襲宋國的影響並不大,但並不是沒有影響。
耶律弼摸著唇邊的鬍子,冷不丁道:「要不,咱們把這個九皇子做掉,幹脆讓宋國和金國繼續打下去?」
溫純聞言一怔,心想幸好師哥還在雲州,若是他在此——唉,說起來,這個九皇子也算師哥的堂弟,可於趙氏一族而言,親緣又算什麽呢?弟弒兄,父舍子,若師哥能夠選,他也斷然不願生在這樣的家族中。
斡爾幹卻皺起了眉:「宋國能打得過金人嗎?而且,以宋國皇帝的膽子,就算死了兒子,他也不見得就會為了這個兒子開戰吧,隻怕到時候,這個九皇子就是水土不服,病逝的了。」
耶律弼想到趙佶,聯想起病死在了西夏撤離途中的天祚帝,發現斡爾幹說的還真有幾分道理。
【??作者有話說】
前麵幾章其實就是在複雜的因果網中牽動一個線頭,導致全局出現改變,而關七現在手裏也扯著一個線頭,最終牽動了大的局勢改變。
第82章 迷天 32
蕭相景正搬弄著手裏的機關,這是班家最近新研究出的袖箭,班家本就是延續公輸班一脈,比起墨家的擅守,班氏更擅攻,他們家過去在江湖中製造的器械都是適合個人用的小東西,可機關術真正能展現所長的地方,是戰場。
武林諸世家中,班家才是最早舉家投入關七手下的一族,班搬辦一心重振班氏的威名,為此殫精竭慮,如今也的確如他所願,班氏所創的機械在戰場上幾乎對金國形成了碾壓之勢,金國軍中無人不知班家大匠的名諱。
蕭相景尤其喜歡從班搬辦手裏拿些好用的機關來試用。
不過和班搬辦關係最好的還是關木旦,在此之前誰都不知道,這位名震天下的武道宗師、迷天盟聖主居然也是個機關陣法大家,班家的子弟自幼浸淫此道,能比得上他的人都寥寥無幾。
也不止是機關陣法,天文地理、琴棋書畫、農耕水利、易容醫藥等等,這世上好像就沒有關木旦不懂的東西,別人一輩子都學不精一門學問技藝,他卻無所不通,是以關木旦手下的人無論文武,無不佩服他的淵博。
反正蕭相景是真敬佩,這世上居然能有這樣的人。
和背後有草原部落的斡爾幹、代表了一部分契丹勢力的耶律弼不一樣,父親是漢人、母親則是黨項人的蕭相景平日裏八麵玲瓏,但他才是一心隻聽從關木旦安排,無所謂權勢名利的。
蕭相景自知謀略不足,比起盛崖餘、溫純和狄飛驚這些人,他隻能說頭腦平平,所以在這種場合不太開口,除了提需求時,都隻聽著。
反正最後由關七爺做決定,關七說怎麽做,他就怎麽做,別的他一貫不去多想。
逃出滄州大牢的楚相玉死了,他死後引起了連雲寨的一係列變動,但這都是可以斡旋的事,比起他手裏簡王留下的向太後遺詔,他當年試圖借兵金國入宋的路線被手下人帶到了金國,才真正引起這一場提前爆發的兵禍。
這不是無跡可尋的事。
這些年來金國和宋國的貿易被居庸關截斷,常年的戰爭消耗巨大,北方本就不如南方貿易亨通,經濟繁華,當初遼國的人才又不斷向西南流失,金國急需一場大勝和足夠多的財物來振奮氣勢,並在日益嚴重的兩派爭鬥中轉嫁一下矛盾。
起初,完顏晟並沒有真想打出多大的戰績,他隻是想撈一筆,打個勝仗。
金兵繞過居庸關,突破燕州屏障直入宋國境內,所到之處摧枯拉朽,宋徽宗望之喪膽,為了退兵,竟給出重金不說,還把九皇子作為質子送入金營中。
狄飛驚多年前就因為東南戰事停息,而西夏戰事爆發而離京,那時因為趙佶、蔡京先後被刺殺,時局緊張,做掉方應看的事一時難以下手,狄飛驚就暫時放下了此事。
結果顏鶴髮和朱小腰在汴京多年,連王小石都出走兩迴,戚少商落魄後被引入金風細雨樓了,他們倆還沒搞定方應看,反而在他手上吃了幾迴苦頭。
這次宋金之間的戰事,以此結果停息,正是他一手促成的。
對此,方應看似乎也很無奈:「說到底,這是官家的意思,朝中許多大人也不能接受,尤其是九皇子之事,喪權辱國之說紛紜塵上,罵我的人也有許多,但他們不知道,我又哪裏真能影響到官家的決定呢?」
方應看此話的確有幾分真心在,因為方歌吟暴起殺人的事,趙佶對他忌憚至極,於是對方應看這個方歌吟義子也越發親近倚重起來,似乎他隻要在方應看這裏做個「明君」,方歌吟就不會突然覺得蔡京能坐到這樣的高位,都怪皇帝提拔,然後跑進皇宮也給他來上一劍。
而且在趙佶看來,方應看實在是個懂事貼心的臣子,在朝臣喊著國家如何如何時,隻有方應看更看重他這個官家的安全,金軍逼近汴京,援軍不至,這個時候無論付出什麽,隻要能保住汴京,保住趙佶這個皇帝,就都是值得的。
至於榮辱,國之大事,何必在乎一時的榮辱?
一時間宋國舉國譁然。
西州大營內,得知消息的狄飛驚罕見的啞然失笑:「小侯爺這番舉動,倒教我不知該不該後悔當日沒有殺他了。」
溫純搖頭道:「你後不後悔未知,但方伯伯夫妻二人一定後悔得很。」
就雲州和金國的戰局而言,金國突襲宋國的影響並不大,但並不是沒有影響。
耶律弼摸著唇邊的鬍子,冷不丁道:「要不,咱們把這個九皇子做掉,幹脆讓宋國和金國繼續打下去?」
溫純聞言一怔,心想幸好師哥還在雲州,若是他在此——唉,說起來,這個九皇子也算師哥的堂弟,可於趙氏一族而言,親緣又算什麽呢?弟弒兄,父舍子,若師哥能夠選,他也斷然不願生在這樣的家族中。
斡爾幹卻皺起了眉:「宋國能打得過金人嗎?而且,以宋國皇帝的膽子,就算死了兒子,他也不見得就會為了這個兒子開戰吧,隻怕到時候,這個九皇子就是水土不服,病逝的了。」
耶律弼想到趙佶,聯想起病死在了西夏撤離途中的天祚帝,發現斡爾幹說的還真有幾分道理。
【??作者有話說】
前麵幾章其實就是在複雜的因果網中牽動一個線頭,導致全局出現改變,而關七現在手裏也扯著一個線頭,最終牽動了大的局勢改變。
第82章 迷天 32
蕭相景正搬弄著手裏的機關,這是班家最近新研究出的袖箭,班家本就是延續公輸班一脈,比起墨家的擅守,班氏更擅攻,他們家過去在江湖中製造的器械都是適合個人用的小東西,可機關術真正能展現所長的地方,是戰場。
武林諸世家中,班家才是最早舉家投入關七手下的一族,班搬辦一心重振班氏的威名,為此殫精竭慮,如今也的確如他所願,班氏所創的機械在戰場上幾乎對金國形成了碾壓之勢,金國軍中無人不知班家大匠的名諱。
蕭相景尤其喜歡從班搬辦手裏拿些好用的機關來試用。
不過和班搬辦關係最好的還是關木旦,在此之前誰都不知道,這位名震天下的武道宗師、迷天盟聖主居然也是個機關陣法大家,班家的子弟自幼浸淫此道,能比得上他的人都寥寥無幾。
也不止是機關陣法,天文地理、琴棋書畫、農耕水利、易容醫藥等等,這世上好像就沒有關木旦不懂的東西,別人一輩子都學不精一門學問技藝,他卻無所不通,是以關木旦手下的人無論文武,無不佩服他的淵博。
反正蕭相景是真敬佩,這世上居然能有這樣的人。
和背後有草原部落的斡爾幹、代表了一部分契丹勢力的耶律弼不一樣,父親是漢人、母親則是黨項人的蕭相景平日裏八麵玲瓏,但他才是一心隻聽從關木旦安排,無所謂權勢名利的。
蕭相景自知謀略不足,比起盛崖餘、溫純和狄飛驚這些人,他隻能說頭腦平平,所以在這種場合不太開口,除了提需求時,都隻聽著。
反正最後由關七爺做決定,關七說怎麽做,他就怎麽做,別的他一貫不去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