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隻能在肚子裏大罵方鎮海和衛長風連基本禮節都沒有,他都表示謝罪了居然不說一句“沒關係”,對這種不識禮節不顧大體的大老粗,他隻能暗暗鄙視了。
朱令掃了一眼帳內,眼見這情形實在是呆不下去,隻得誇張的打了個嗬欠,對方鎮海說道:“方將軍,現在戰場還沒有打掃完吧?我就不耽誤你們了,我去帳後休息,各位自去忙吧。”說罷不待眾將應聲,轉身就出了帳。
大帳內響起一陣壓抑的低笑聲。眾將軍紛紛往帳外走,個個都帶著笑。
方鎮海拉了衛長風一下,低聲道:“你方才要為誰請功來著?快讓人去寫,還有讓各位常將軍速報功,我今兒就批,”他看了帳後一眼,笑了笑,又補充道,“他要是不同意,咱們就讓他好看!”
這個他是誰,方鎮海不必明說,衛長風當然知道是哪一位。
衛長風出了帳,將方將軍的命令悄悄吩咐下去,自去迴帳寫請功表,才寫了不一會兒,白起匆匆趕來。
衛長風擱筆笑道:“這麽快就寫完了?”
白起卻皺著眉頭,對衛長風說道:“末將無能,讓那戰俘跑了。”
衛長風一時有些想不起來,問道:“哪一個戰俘?”
“那個女俘。”白起答道,“她被關著,說要解手,一個女子解手,士卒自然不好看著,沒想到她的腰帶裏藏著短劍,不但逃跑了,而且還傷了一個士卒。”
衛長風哼了一聲,沒想到這女子這麽潑辣,好在也不過是一個戰俘而已,就算是貴族之後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於是說道:“不必理她,跑就跑了吧,白將軍,來,你來看看,我這名單上可有什麽疏忽。”
此後數日,漢軍一直在整理部隊。朱令吃了眾將一個癟,自知在軍營立足不下,接了眾將的請功,能當場核準的都當場核準了,不能核準的也一一看過,凡沒什麽大問題的,都下了保證,保證迴京後一定申請成功。
他當然沒那麽好心腸,被眾將戲弄後還如此大度,隻是一則身在軍營,弄不好可能激起眾怒,讓自己死無全屍,二則自己的把柄太大,不但沒能把泄露軍機的罪名扣出去,反而讓眾將知道了他自己擅改計劃,幾陷友軍於死地,所以他隻能是委曲求全。
這些日子裏,他表現出了一付和藹可親,大度無雙的氣度,鄭參將的屍體他親批可以派專人運送迴故鄉,一眾將校的升賞均已批準,還親筆寫出加急公文,請加升方鎮海為驃騎將軍,衛長風為奮威將軍,白起為定遠將軍。他一頭寫一頭笑,一頭笑一頭讚歎眾將的勇敢,一頭讚歎眾將的勇敢一頭恨的心都收縮。
但他隻能這樣寫,寫罷,就與方鎮海聊天,言談間透露出“此番計劃的更改,純是戰術問題,這等小事,就不必上報兵部,也不必勞動聖聽了”的意思。
方鎮海心知這是朱令在和自己討價還價。象這種討價還價,方鎮海還是樂於接受的,因為你不肯讓步,眾將的功勞也難以落實,就算把朱令擅自更改計劃的事情捅了上去,究竟朱令會得個什麽處罰還未可知,以朱令的手腕,到最後隻得個訓斥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就答應了這個還價,隻是嚴厲表示,絕不可以再有下次,否則必上達天聽。
朱令是極為真誠的答應了下來。這一迴是發自內心的。要知道這樣的事可一不可再,要是連續兩迴出這樣的事,皇帝陛下懷疑他是內奸都可能,他哪裏敢再來一次。隻是這些日子裏,他表麵上笑嘻嘻的,實際上,他的心中每天都在發愁,不知道這一迴大敗該如何推脫才是。
這日裏,朱令正坐在帳內與方鎮海閑談,拉關係,扯舊情,扯的方鎮海直想把茶杯砸在朱令的大胖臉上起身去處理軍務,卻有衛士來報:一位信使到來。
朱令吩咐了一聲“請”,不一時信使入帳,朱令和方鎮海一看那信使的服飾,都是一驚。
這信使居然穿著參將的服飾!
別說東漢這幾十年,就算上西漢的幾百年,也沒有過拿參將當信使的例子,信使的級別高到這樣,不知道究竟是誰派來的?皇帝親派?不對啊,皇帝要派人應當派帶刀侍衛或太監,也不會派軍中參將啊。
那參將行了一禮,說道:“末將王得禮,奉兵部尚書童大人之命特來送信,請朱侍郎親收。”
朱令立刻眉開眼笑,一邊接信一邊嘴裏絮絮的說著:“原來是童大人親自下書啊?王參將一路辛苦了,快請坐,童大人可好?”
王得禮卻沒有坐,隻侍立一邊,淡淡的答道:“末將出發時童大人還好,已能上兵部辦公了,隻是不能久坐,尊官在上,末將不能坐,不可失了禮數,何況童大人囑咐,讓末將送上信件就返迴。”
朱令的臉上僵了一下,隨即笑道:“既然如此,王參將去飲一下馬,領些幹糧吧。”
王得禮行了一禮,轉身出帳。
方鎮海在一邊冷眼旁觀,看著朱令和王得禮的暗中較量,心知這王得禮必是童雲大人的心腹,所以才和朱令如此的不對付,但童大人派一個心腹之人來送信,不知是為了什麽?朱令的報功公文按說也就是才到京城,批下來不會這麽快,就算批下來,也應當走正式公文,而不是私信。
朱令已經拆開了信,看了下去,隻看片刻,就哈哈大笑起來,連連拍手道:“這可真是妙哉!”
他將信遞向方鎮海,說道:“童大人得知前線吃緊,特派他的公子童浩然童將軍帶兵前來相助,離此已經不遠了!”
方鎮海沒有接信,隻是說道:“既然如此,咱們該當前去迎接才是,這信我就不看了,朱侍郎,既然童大人指明此信給你,末將不好看此信。”
朱令又笑了兩聲,收了信,忙忙的揚聲傳令,急令備馬,要與方鎮海一起前去相迎。
方鎮海的心裏卻是有些忐忑不安。他聽說過童浩然的名字,隻是每當說起這個人,說者都表現的很奇怪,好象對這位童將軍很有些怪異之感,但這怪異之感又不是來自他的武功,因為好幾個說起童將軍的人都對童將軍的指揮能力交口稱讚,可見這位童將軍絕不是仗著父親的名ng得虛名之輩,但究竟為什麽那些人都表情怪異,方鎮海也不清楚,因為他從沒見過這位童將軍。
朱令和方鎮海上了馬,帶著一個小隊南行,前行了數裏,遠處煙塵大起,旌旗招展,隱約有上萬馬隊前來。
方鎮海吃了一驚,眼見那馬隊的行進方式,居然與匈奴騎兵極為相象,急道:“朱侍郎,這好象是匈奴軍,咱們避一下。”說罷就要迴馬。
朱令哈哈大笑,這一迴他終於可以給方鎮海一迴癟了,他伸手拉住方鎮海的馬韁,笑道:“不必懷疑,童將軍善於治騎兵,他離京三年,不迴家,不訪友,專心訓練騎兵隊伍,想是現在已有小成,所以特別帶來了。”
方鎮海臉上微紅,定睛細看,見那騎兵隊伍果然是漢軍旗號,這上萬騎兵個個精神抖擻,控馬自如,舉手投足之間,居然很有些威風八麵的氣勢,以此觀之,這位童將軍還真是個將材,至少從現在看來,這一隊騎兵隻怕絕不輸於匈奴鐵騎。
方鎮海心中暗喜。他也並不要求太高,隻要有一隊強力的騎兵,就可以幫上漢軍大忙,現在這萬人的騎兵,實在太有幫助了,他一提馬韁上前,心中不由得急於想見一見這位童將軍的真麵目。
對麵,一位身著常將軍服色的人縱馬而出,人在馬上,衣衫飄飄,馬在人下,閑庭信步,果然是英姿颯爽。
方鎮海雖然還未及看清來人麵目,但一見這身姿,心中就不由自主的喝了一聲彩。
別看這簡單的幾步,在馬上能如此自如,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
那人來到朱令和方鎮海麵前,先拱手淡淡的對朱令打了個招唿:“朱侍郎好。”隨即轉身方鎮海,拱手道:“末將童浩然,奉兵部尚書童雲童大人之命,帶一萬騎兵前來增援。”
方鎮海沒有還禮,也沒有說話。
他的眼睛瞪的比牛還大,嘴張的快趕上車輪了,一句話,他是真的目瞪口呆了,雙眼隻是死死的盯著童浩然的臉。
其實,童浩然的臉真的不醜,與妖魔鬼怪實在搭不上邊兒。兩道劍眉,一雙鳳眼,明眸皓齒,雖然膚色微黑,但靈動間自有一番風韻。
隻是,這張臉是個女人的臉,一個很有英姿的女人的臉,這聲音也是女人的聲音,這身材更是女人的身材。
其實不必那麽多廢話,一句話:童浩然童將軍,是一個女人,不是童尚書的兒子,而是童尚書的女兒。
這正是方鎮海如此失態的原因。他現在當然理解了為什麽他聽到別人說起童將軍時都是一付怪怪的表情,現在他也感覺著真的夠怪的。怪的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
朱令掃了一眼帳內,眼見這情形實在是呆不下去,隻得誇張的打了個嗬欠,對方鎮海說道:“方將軍,現在戰場還沒有打掃完吧?我就不耽誤你們了,我去帳後休息,各位自去忙吧。”說罷不待眾將應聲,轉身就出了帳。
大帳內響起一陣壓抑的低笑聲。眾將軍紛紛往帳外走,個個都帶著笑。
方鎮海拉了衛長風一下,低聲道:“你方才要為誰請功來著?快讓人去寫,還有讓各位常將軍速報功,我今兒就批,”他看了帳後一眼,笑了笑,又補充道,“他要是不同意,咱們就讓他好看!”
這個他是誰,方鎮海不必明說,衛長風當然知道是哪一位。
衛長風出了帳,將方將軍的命令悄悄吩咐下去,自去迴帳寫請功表,才寫了不一會兒,白起匆匆趕來。
衛長風擱筆笑道:“這麽快就寫完了?”
白起卻皺著眉頭,對衛長風說道:“末將無能,讓那戰俘跑了。”
衛長風一時有些想不起來,問道:“哪一個戰俘?”
“那個女俘。”白起答道,“她被關著,說要解手,一個女子解手,士卒自然不好看著,沒想到她的腰帶裏藏著短劍,不但逃跑了,而且還傷了一個士卒。”
衛長風哼了一聲,沒想到這女子這麽潑辣,好在也不過是一個戰俘而已,就算是貴族之後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於是說道:“不必理她,跑就跑了吧,白將軍,來,你來看看,我這名單上可有什麽疏忽。”
此後數日,漢軍一直在整理部隊。朱令吃了眾將一個癟,自知在軍營立足不下,接了眾將的請功,能當場核準的都當場核準了,不能核準的也一一看過,凡沒什麽大問題的,都下了保證,保證迴京後一定申請成功。
他當然沒那麽好心腸,被眾將戲弄後還如此大度,隻是一則身在軍營,弄不好可能激起眾怒,讓自己死無全屍,二則自己的把柄太大,不但沒能把泄露軍機的罪名扣出去,反而讓眾將知道了他自己擅改計劃,幾陷友軍於死地,所以他隻能是委曲求全。
這些日子裏,他表現出了一付和藹可親,大度無雙的氣度,鄭參將的屍體他親批可以派專人運送迴故鄉,一眾將校的升賞均已批準,還親筆寫出加急公文,請加升方鎮海為驃騎將軍,衛長風為奮威將軍,白起為定遠將軍。他一頭寫一頭笑,一頭笑一頭讚歎眾將的勇敢,一頭讚歎眾將的勇敢一頭恨的心都收縮。
但他隻能這樣寫,寫罷,就與方鎮海聊天,言談間透露出“此番計劃的更改,純是戰術問題,這等小事,就不必上報兵部,也不必勞動聖聽了”的意思。
方鎮海心知這是朱令在和自己討價還價。象這種討價還價,方鎮海還是樂於接受的,因為你不肯讓步,眾將的功勞也難以落實,就算把朱令擅自更改計劃的事情捅了上去,究竟朱令會得個什麽處罰還未可知,以朱令的手腕,到最後隻得個訓斥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也就答應了這個還價,隻是嚴厲表示,絕不可以再有下次,否則必上達天聽。
朱令是極為真誠的答應了下來。這一迴是發自內心的。要知道這樣的事可一不可再,要是連續兩迴出這樣的事,皇帝陛下懷疑他是內奸都可能,他哪裏敢再來一次。隻是這些日子裏,他表麵上笑嘻嘻的,實際上,他的心中每天都在發愁,不知道這一迴大敗該如何推脫才是。
這日裏,朱令正坐在帳內與方鎮海閑談,拉關係,扯舊情,扯的方鎮海直想把茶杯砸在朱令的大胖臉上起身去處理軍務,卻有衛士來報:一位信使到來。
朱令吩咐了一聲“請”,不一時信使入帳,朱令和方鎮海一看那信使的服飾,都是一驚。
這信使居然穿著參將的服飾!
別說東漢這幾十年,就算上西漢的幾百年,也沒有過拿參將當信使的例子,信使的級別高到這樣,不知道究竟是誰派來的?皇帝親派?不對啊,皇帝要派人應當派帶刀侍衛或太監,也不會派軍中參將啊。
那參將行了一禮,說道:“末將王得禮,奉兵部尚書童大人之命特來送信,請朱侍郎親收。”
朱令立刻眉開眼笑,一邊接信一邊嘴裏絮絮的說著:“原來是童大人親自下書啊?王參將一路辛苦了,快請坐,童大人可好?”
王得禮卻沒有坐,隻侍立一邊,淡淡的答道:“末將出發時童大人還好,已能上兵部辦公了,隻是不能久坐,尊官在上,末將不能坐,不可失了禮數,何況童大人囑咐,讓末將送上信件就返迴。”
朱令的臉上僵了一下,隨即笑道:“既然如此,王參將去飲一下馬,領些幹糧吧。”
王得禮行了一禮,轉身出帳。
方鎮海在一邊冷眼旁觀,看著朱令和王得禮的暗中較量,心知這王得禮必是童雲大人的心腹,所以才和朱令如此的不對付,但童大人派一個心腹之人來送信,不知是為了什麽?朱令的報功公文按說也就是才到京城,批下來不會這麽快,就算批下來,也應當走正式公文,而不是私信。
朱令已經拆開了信,看了下去,隻看片刻,就哈哈大笑起來,連連拍手道:“這可真是妙哉!”
他將信遞向方鎮海,說道:“童大人得知前線吃緊,特派他的公子童浩然童將軍帶兵前來相助,離此已經不遠了!”
方鎮海沒有接信,隻是說道:“既然如此,咱們該當前去迎接才是,這信我就不看了,朱侍郎,既然童大人指明此信給你,末將不好看此信。”
朱令又笑了兩聲,收了信,忙忙的揚聲傳令,急令備馬,要與方鎮海一起前去相迎。
方鎮海的心裏卻是有些忐忑不安。他聽說過童浩然的名字,隻是每當說起這個人,說者都表現的很奇怪,好象對這位童將軍很有些怪異之感,但這怪異之感又不是來自他的武功,因為好幾個說起童將軍的人都對童將軍的指揮能力交口稱讚,可見這位童將軍絕不是仗著父親的名ng得虛名之輩,但究竟為什麽那些人都表情怪異,方鎮海也不清楚,因為他從沒見過這位童將軍。
朱令和方鎮海上了馬,帶著一個小隊南行,前行了數裏,遠處煙塵大起,旌旗招展,隱約有上萬馬隊前來。
方鎮海吃了一驚,眼見那馬隊的行進方式,居然與匈奴騎兵極為相象,急道:“朱侍郎,這好象是匈奴軍,咱們避一下。”說罷就要迴馬。
朱令哈哈大笑,這一迴他終於可以給方鎮海一迴癟了,他伸手拉住方鎮海的馬韁,笑道:“不必懷疑,童將軍善於治騎兵,他離京三年,不迴家,不訪友,專心訓練騎兵隊伍,想是現在已有小成,所以特別帶來了。”
方鎮海臉上微紅,定睛細看,見那騎兵隊伍果然是漢軍旗號,這上萬騎兵個個精神抖擻,控馬自如,舉手投足之間,居然很有些威風八麵的氣勢,以此觀之,這位童將軍還真是個將材,至少從現在看來,這一隊騎兵隻怕絕不輸於匈奴鐵騎。
方鎮海心中暗喜。他也並不要求太高,隻要有一隊強力的騎兵,就可以幫上漢軍大忙,現在這萬人的騎兵,實在太有幫助了,他一提馬韁上前,心中不由得急於想見一見這位童將軍的真麵目。
對麵,一位身著常將軍服色的人縱馬而出,人在馬上,衣衫飄飄,馬在人下,閑庭信步,果然是英姿颯爽。
方鎮海雖然還未及看清來人麵目,但一見這身姿,心中就不由自主的喝了一聲彩。
別看這簡單的幾步,在馬上能如此自如,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成功的。
那人來到朱令和方鎮海麵前,先拱手淡淡的對朱令打了個招唿:“朱侍郎好。”隨即轉身方鎮海,拱手道:“末將童浩然,奉兵部尚書童雲童大人之命,帶一萬騎兵前來增援。”
方鎮海沒有還禮,也沒有說話。
他的眼睛瞪的比牛還大,嘴張的快趕上車輪了,一句話,他是真的目瞪口呆了,雙眼隻是死死的盯著童浩然的臉。
其實,童浩然的臉真的不醜,與妖魔鬼怪實在搭不上邊兒。兩道劍眉,一雙鳳眼,明眸皓齒,雖然膚色微黑,但靈動間自有一番風韻。
隻是,這張臉是個女人的臉,一個很有英姿的女人的臉,這聲音也是女人的聲音,這身材更是女人的身材。
其實不必那麽多廢話,一句話:童浩然童將軍,是一個女人,不是童尚書的兒子,而是童尚書的女兒。
這正是方鎮海如此失態的原因。他現在當然理解了為什麽他聽到別人說起童將軍時都是一付怪怪的表情,現在他也感覺著真的夠怪的。怪的厲害,實在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