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著方鎮海走入大帳,見朱令陰著臉正中而坐,心想無論如何,這一迴總算能弄明白中路軍這個神奇之敗究竟是怎麽敗的了,其他的事,也就先放一放吧。
朱令卻沒有和衛長風打招唿,隻是手向一邊一指,示意二人坐下。
衛長風對朱令這種舉動已經無感了,自行走到一邊坐下,端起茶杯喝茶,隻顧欣賞茶杯的圖案,至於朱令在幹什麽,他根本不理會,愛幹什麽幹什麽吧。
不一會兒,腳步聲響,各路常將軍紛紛入帳。朱令仍是陰沉著臉,來一個,他指一下,常將軍們自然沒有座位,隻能在一邊站著,眼看朱令臉沉的好象鍋底一樣,誰也不知道朱令打算幹什麽,隻能在那安靜的站著。
衛長風可有些坐不住了。
現在雖然戰鬥已經結束,但還有諸多事宜要處理,把所有常將軍都招來幹嘛?要開總結會還是檢討會,或者通報會,是不是都等處理完了戰場事宜再說?他看向方鎮海,卻見方鎮海也臉沉如水,靜靜的坐著,心中感覺不對頭,這怎麽好象方將軍和朱侍郎要掐架的感覺?他本已張開嘴打算發問,此時想了想,又閉上了嘴。
朱令掃了一眼帳內,見所有常將軍都已經到齊,他運了運氣,啪的一拍桌子,喝道:“來人,將方鎮海綁起來!”
衛長風直接跳了起來,茶杯都掉在地上摔碎了。
“請問朱侍郎,為什麽要綁方將軍,有何罪狀?”他怒問著,如果不是他還有理智,現在他都能拔劍出鞘,直接把這個混蛋朱侍郎一劍砍了。
朱令哼了一聲,陰聲道:“衛將軍,本官還沒有調查你的罪狀呢。本官率兵出征,卻被人提前泄露機密,以至於功敗垂成,究竟是誰泄露的?”一邊問,一邊冷冷的看著衛長風。
衛長風倒淡定下來了。
原來如此,這位朱侍郎是要找個人幫他墊背,背兵敗的黑鍋,可惜,這個借口實在太可笑了。
他慢慢坐下,同樣冷冷的說道:“二十萬大軍出征,朱侍郎打算說可以保密到人不知鬼不覺的程度嗎?或者是朔州無人居住,所以消息不會外泄?這用得著誰來泄露?”
朱令冷笑了一聲,答道:“本官怎能如此愚蠢?本官明裏說是從朔州出發,實際上,本官早知匈奴在前方有重兵,是有意的設了個妙計,本官是自張家口聚集大軍,出赤峰,側擊錫林郭勒的!”
衛長風一呆。
這個計劃可實在與原計劃差距太大了吧?他想了一下,旋即明白這位朱侍郎這樣做的原因了。
朱侍郎得知匈奴人在朔州前方布置了重兵,生怕自己不能應付,於是幹脆聚集了大軍後不往西奔朔州去,反而轉向東,如此一來,自然就避開了匈奴的大部隊,隻要有所小勝,就可以鳴金收兵了。
如果是這樣行軍,漢軍為什麽會敗出一千六百裏就可以理解了,因為他們根本沒從原計劃的地點出擊,這樣出擊,至多敗出八百裏,何況從朱令這種行軍的心思推測,隻怕他的行軍不是直向錫林郭勒,而是繞著錫林郭勒向側後,也就是東胡之地行進的,萬一有什麽閃失,可以得到方鎮海部的接應。所以,漢軍可能隻敗出了六百裏,甚至更短。怪不得那些敗兵們體力還很充足呢。
隻是,既然是這樣行軍,為什麽不通知方鎮海部?如果他和方鎮海真的按原計劃去匯合,豈不是自投到了匈奴大軍的夾擊羅網中,而且孤立無援?現在匈奴大軍十五萬人直擊方鎮海部,不正是這位朱侍郎如此做的結果嗎?這個混蛋私改作戰計劃而不通知分路軍,兵敗導致分路軍突然受到匈奴大軍直擊,居然還有理了?
衛長風也和朱令一樣冷笑一聲,答道:“原來朱侍郎擅自改動作戰計劃,卻完全沒有通知我們,本將倒想有空請皇帝陛下點評一下這做法的好壞,不過,朱侍郎,你出擊了十天才通知我們,而且還是一個假的作戰計劃,請問就算方將軍或者我們中的任何一人想泄露情報,卻如何泄露?難道我們在接到計劃前十天就知道你的計劃了?就算知道了,也知道的是假計劃吧,卻如何將真計劃泄露出去的?這真計劃,隻有你朱侍郎才知道,是不是?是你的妙計,對不對?那麽是誰泄露的?朱侍郎是不是自查一下為好?”
朱令的臉隨著衛長風的話變得越來越難看。
他當然知道方鎮海沒可能泄露情報,但不是方鎮海泄露情報,就是他自己指揮無能,二選一,他隻能選方鎮海泄露情報。他隻是沒想到衛長風居然頭腦如此清晰,論口舌之爭也如此厲害,比方鎮海還要厲害,這一下他可真是無言以對了。
但他現在不能讓步,一旦讓步,不但自己威風掃地,而且這個敗兵的大罪就隻能由他自己承擔了,所以這件事,他必須死撐到底,無論如何也得拉一個幫他頂罪的。他哼了一聲,答道:“衛將軍還真是口齒伶俐啊,既然如此,衛將軍也一起來吧,誰對誰錯,兵部自有公論。”
衛長風聽得朱令說“兵部自有公論”,幾乎要氣笑了。你朱令就是兵部侍郎,扯什麽兵部自有公論?他同樣學著朱令哼了一聲,答道:“本將願意陪綁,不過,本將自將向皇帝陛下上書一封,請陛下親自審一審,究竟是誰把這個連友軍都不通知的真計劃給泄露的,朱侍郎不會以兵部之公論否認了陛下之公論吧?”
朱令聽得衛長風不但不怕自己的威脅,居然反過來威脅自己要告禦狀,這火再也無法控製,這一路上的屈辱和憤怒都爆發了出來,他怒喝道:“來人,把衛長風一起綁了,送兵部!”
他雖然憤怒,但畢竟還知道到皇帝麵前他肯定說不出理來,所以沒說送皇帝處,而是說送兵部。
衛長風雙手往後一背,靜待捆綁。
“這樣說來,末將也有泄露的嫌疑。”一個聲音淡淡的說道,正是白起,白起上前兩步,雙手往後一背,淡然說道:“請朱侍郎將末將一起送兵部吧。”
“末將好象也難以洗脫嫌疑吧。”第四隊的常將軍馮恩重也上前兩步,與白起並肩而立,說道:“朱侍郎,末將也來投案,請一起綁。”
第五隊的常將軍蔣正義也走上前來,笑眯眯的說道:“既然如此,我也湊個熱鬧,末將可實在沒辦法脫罪,衛兵,再去多取幾條繩索來,不然綁不了這許多人。”
身後,幾位常將軍或一本正經,或調侃戲謔,紛紛上前,不一會兒所有常將軍全部跑上前來。
白起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朱令,轉過頭,一本正經的對一直一言不發的方鎮海說道:“方將軍,末將以為,這牙將們隻怕也不能說沒有嫌疑,畢竟開作戰會議,牙將和參將也是參加的。末將建議,將所有牙將和參將都綁上,一起進京。”
方鎮海還沒有接腔,衛長風已經接了話題:“白將軍所言不錯,來人,傳本將之令,令將所有牙將、參將都綁過來,等待入京受審。”
一邊上蔣正義突然舉手,對衛長風說道:“將軍恕罪。末將曾布置王都統派兵偵察敵情,這布置計劃王都統也是知道的,王都統為了偵察敵情還與趙都統做了營防交接,想來趙都統也知道,這二位都統與其他幾位都統極為交好,極可能會向其他都統泄露,末將以為,當將末將隊中所有大小都統統統捕來,以防遺漏。”
他這一說,其他幾個常將軍也紛紛叫道:“唉呀,我也派過都統去偵察!”“我在帳內看過計劃,衛兵當時在場!”一時間眾常將軍紛紛亂叫,強烈要求將各都統、百夫長、什長、伍長、衛隊長、衛士、馬夫、運輸隊等各色人等統統捕來,嚴查是何人泄露了消息。
衛長風努力繃著臉,他不能笑,現在笑就不好看了。但他繃的真的極為吃力。
常將軍們已經在討論是不是應當將所有傳令兵、夥夫和大夫都一起抓來了。
朱令終於服了。
他沒轍了。照這樣抓下去,不必再抓了,直接把整個漢軍全隊開到兵部去就結了。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是在拿他開涮,但他又隻能裝不知道。不然怎麽辦?真把所有人都抓起來?或者說“我知道你們在涮我,但我表示不理會你們”?
他咳嗽了一聲,正要說話,一邊上撲哧一聲,方鎮海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
朱令隻好暫時選擇性失聰,權當沒聽到方鎮海在笑。
他又咳嗽了一聲,說道:“嗯,這個嘛,本官的確一時失查,各位提醒本官就可以了,何必用這種辦法?各位稍安,方將軍衛將軍請坐,本官這裏謝罪了。”
方鎮海看了看衛長風。
衛長風看了看方鎮海。
兩人一起轉身,施施然坐在椅子上,對朱令根本連看都沒看。
朱令隻得紅著臉直起身。沒辦法,人家現在就是公然鄙視你了,你能如何?
朱令卻沒有和衛長風打招唿,隻是手向一邊一指,示意二人坐下。
衛長風對朱令這種舉動已經無感了,自行走到一邊坐下,端起茶杯喝茶,隻顧欣賞茶杯的圖案,至於朱令在幹什麽,他根本不理會,愛幹什麽幹什麽吧。
不一會兒,腳步聲響,各路常將軍紛紛入帳。朱令仍是陰沉著臉,來一個,他指一下,常將軍們自然沒有座位,隻能在一邊站著,眼看朱令臉沉的好象鍋底一樣,誰也不知道朱令打算幹什麽,隻能在那安靜的站著。
衛長風可有些坐不住了。
現在雖然戰鬥已經結束,但還有諸多事宜要處理,把所有常將軍都招來幹嘛?要開總結會還是檢討會,或者通報會,是不是都等處理完了戰場事宜再說?他看向方鎮海,卻見方鎮海也臉沉如水,靜靜的坐著,心中感覺不對頭,這怎麽好象方將軍和朱侍郎要掐架的感覺?他本已張開嘴打算發問,此時想了想,又閉上了嘴。
朱令掃了一眼帳內,見所有常將軍都已經到齊,他運了運氣,啪的一拍桌子,喝道:“來人,將方鎮海綁起來!”
衛長風直接跳了起來,茶杯都掉在地上摔碎了。
“請問朱侍郎,為什麽要綁方將軍,有何罪狀?”他怒問著,如果不是他還有理智,現在他都能拔劍出鞘,直接把這個混蛋朱侍郎一劍砍了。
朱令哼了一聲,陰聲道:“衛將軍,本官還沒有調查你的罪狀呢。本官率兵出征,卻被人提前泄露機密,以至於功敗垂成,究竟是誰泄露的?”一邊問,一邊冷冷的看著衛長風。
衛長風倒淡定下來了。
原來如此,這位朱侍郎是要找個人幫他墊背,背兵敗的黑鍋,可惜,這個借口實在太可笑了。
他慢慢坐下,同樣冷冷的說道:“二十萬大軍出征,朱侍郎打算說可以保密到人不知鬼不覺的程度嗎?或者是朔州無人居住,所以消息不會外泄?這用得著誰來泄露?”
朱令冷笑了一聲,答道:“本官怎能如此愚蠢?本官明裏說是從朔州出發,實際上,本官早知匈奴在前方有重兵,是有意的設了個妙計,本官是自張家口聚集大軍,出赤峰,側擊錫林郭勒的!”
衛長風一呆。
這個計劃可實在與原計劃差距太大了吧?他想了一下,旋即明白這位朱侍郎這樣做的原因了。
朱侍郎得知匈奴人在朔州前方布置了重兵,生怕自己不能應付,於是幹脆聚集了大軍後不往西奔朔州去,反而轉向東,如此一來,自然就避開了匈奴的大部隊,隻要有所小勝,就可以鳴金收兵了。
如果是這樣行軍,漢軍為什麽會敗出一千六百裏就可以理解了,因為他們根本沒從原計劃的地點出擊,這樣出擊,至多敗出八百裏,何況從朱令這種行軍的心思推測,隻怕他的行軍不是直向錫林郭勒,而是繞著錫林郭勒向側後,也就是東胡之地行進的,萬一有什麽閃失,可以得到方鎮海部的接應。所以,漢軍可能隻敗出了六百裏,甚至更短。怪不得那些敗兵們體力還很充足呢。
隻是,既然是這樣行軍,為什麽不通知方鎮海部?如果他和方鎮海真的按原計劃去匯合,豈不是自投到了匈奴大軍的夾擊羅網中,而且孤立無援?現在匈奴大軍十五萬人直擊方鎮海部,不正是這位朱侍郎如此做的結果嗎?這個混蛋私改作戰計劃而不通知分路軍,兵敗導致分路軍突然受到匈奴大軍直擊,居然還有理了?
衛長風也和朱令一樣冷笑一聲,答道:“原來朱侍郎擅自改動作戰計劃,卻完全沒有通知我們,本將倒想有空請皇帝陛下點評一下這做法的好壞,不過,朱侍郎,你出擊了十天才通知我們,而且還是一個假的作戰計劃,請問就算方將軍或者我們中的任何一人想泄露情報,卻如何泄露?難道我們在接到計劃前十天就知道你的計劃了?就算知道了,也知道的是假計劃吧,卻如何將真計劃泄露出去的?這真計劃,隻有你朱侍郎才知道,是不是?是你的妙計,對不對?那麽是誰泄露的?朱侍郎是不是自查一下為好?”
朱令的臉隨著衛長風的話變得越來越難看。
他當然知道方鎮海沒可能泄露情報,但不是方鎮海泄露情報,就是他自己指揮無能,二選一,他隻能選方鎮海泄露情報。他隻是沒想到衛長風居然頭腦如此清晰,論口舌之爭也如此厲害,比方鎮海還要厲害,這一下他可真是無言以對了。
但他現在不能讓步,一旦讓步,不但自己威風掃地,而且這個敗兵的大罪就隻能由他自己承擔了,所以這件事,他必須死撐到底,無論如何也得拉一個幫他頂罪的。他哼了一聲,答道:“衛將軍還真是口齒伶俐啊,既然如此,衛將軍也一起來吧,誰對誰錯,兵部自有公論。”
衛長風聽得朱令說“兵部自有公論”,幾乎要氣笑了。你朱令就是兵部侍郎,扯什麽兵部自有公論?他同樣學著朱令哼了一聲,答道:“本將願意陪綁,不過,本將自將向皇帝陛下上書一封,請陛下親自審一審,究竟是誰把這個連友軍都不通知的真計劃給泄露的,朱侍郎不會以兵部之公論否認了陛下之公論吧?”
朱令聽得衛長風不但不怕自己的威脅,居然反過來威脅自己要告禦狀,這火再也無法控製,這一路上的屈辱和憤怒都爆發了出來,他怒喝道:“來人,把衛長風一起綁了,送兵部!”
他雖然憤怒,但畢竟還知道到皇帝麵前他肯定說不出理來,所以沒說送皇帝處,而是說送兵部。
衛長風雙手往後一背,靜待捆綁。
“這樣說來,末將也有泄露的嫌疑。”一個聲音淡淡的說道,正是白起,白起上前兩步,雙手往後一背,淡然說道:“請朱侍郎將末將一起送兵部吧。”
“末將好象也難以洗脫嫌疑吧。”第四隊的常將軍馮恩重也上前兩步,與白起並肩而立,說道:“朱侍郎,末將也來投案,請一起綁。”
第五隊的常將軍蔣正義也走上前來,笑眯眯的說道:“既然如此,我也湊個熱鬧,末將可實在沒辦法脫罪,衛兵,再去多取幾條繩索來,不然綁不了這許多人。”
身後,幾位常將軍或一本正經,或調侃戲謔,紛紛上前,不一會兒所有常將軍全部跑上前來。
白起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朱令,轉過頭,一本正經的對一直一言不發的方鎮海說道:“方將軍,末將以為,這牙將們隻怕也不能說沒有嫌疑,畢竟開作戰會議,牙將和參將也是參加的。末將建議,將所有牙將和參將都綁上,一起進京。”
方鎮海還沒有接腔,衛長風已經接了話題:“白將軍所言不錯,來人,傳本將之令,令將所有牙將、參將都綁過來,等待入京受審。”
一邊上蔣正義突然舉手,對衛長風說道:“將軍恕罪。末將曾布置王都統派兵偵察敵情,這布置計劃王都統也是知道的,王都統為了偵察敵情還與趙都統做了營防交接,想來趙都統也知道,這二位都統與其他幾位都統極為交好,極可能會向其他都統泄露,末將以為,當將末將隊中所有大小都統統統捕來,以防遺漏。”
他這一說,其他幾個常將軍也紛紛叫道:“唉呀,我也派過都統去偵察!”“我在帳內看過計劃,衛兵當時在場!”一時間眾常將軍紛紛亂叫,強烈要求將各都統、百夫長、什長、伍長、衛隊長、衛士、馬夫、運輸隊等各色人等統統捕來,嚴查是何人泄露了消息。
衛長風努力繃著臉,他不能笑,現在笑就不好看了。但他繃的真的極為吃力。
常將軍們已經在討論是不是應當將所有傳令兵、夥夫和大夫都一起抓來了。
朱令終於服了。
他沒轍了。照這樣抓下去,不必再抓了,直接把整個漢軍全隊開到兵部去就結了。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是在拿他開涮,但他又隻能裝不知道。不然怎麽辦?真把所有人都抓起來?或者說“我知道你們在涮我,但我表示不理會你們”?
他咳嗽了一聲,正要說話,一邊上撲哧一聲,方鎮海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
朱令隻好暫時選擇性失聰,權當沒聽到方鎮海在笑。
他又咳嗽了一聲,說道:“嗯,這個嘛,本官的確一時失查,各位提醒本官就可以了,何必用這種辦法?各位稍安,方將軍衛將軍請坐,本官這裏謝罪了。”
方鎮海看了看衛長風。
衛長風看了看方鎮海。
兩人一起轉身,施施然坐在椅子上,對朱令根本連看都沒看。
朱令隻得紅著臉直起身。沒辦法,人家現在就是公然鄙視你了,你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