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石碑是件很不起眼的小事。
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秦始皇並沒有大肆宣揚這件事。
隻有靠近邊界的郡縣才得到了這件事的消息。
除了北方兩片新地之外,其餘郡縣都是很低調的處理了此事。
所以幾乎沒有人關注。
扶蘇想到了邊界的石柱,便讓蒙恬去探查。
會稽郡的南方,大片的沼澤遍布,秦軍南下占據楚國之後,時常會收到南方甌越之人侵襲。
這些人斷發紋身,蛇蛙魚蛤等野味海鮮為食,生活十分原始。
其所居之地,水澤密布,多蚊蟻蛇蟲。
常年雨水豐沛,北方士卒因不服水土,多發惡疾。
自秦政二十八年以來,五路秦卒南下,隻有一路獲得戰果,攻占了東甌和閩越之地,其餘四路不僅無戰果,士卒損失也頗大。
但秦始皇封禪之後,便召迴了屠睢,並撤出了東甌和閩越之地的大部分秦卒。
仍有小股秦卒,駐守在其邊界要地。
蒙恬已經不再暈船。
高強度的練習讓他對水的恐慌感消失了。
這次南下以他為首,從者兩千餘水卒。
也算是一次實戰的演練,順便檢查了一下訓練的成果。
船隊沿海路南下,行了十餘日,終於到了安置石碑之地。
此處有一隊駐地。
聽聞有內地士卒前來,其五百主十分驚喜。
來到海岸邊,見有百艘樓船,沿海岸而至,有些意外。
往常樓船是不在海中行駛的,海中風浪大,實有暗礁,不宜操弄,搞不好就會沉船,甚至迷航。
行軍打仗,最忌諱不確定性,所以沒有主將會將舟船開到海裏。
通報軍職之後,兩人便開始了交談。
“郡尉,為何從海上而來。”
“海上水多。”
蒙恬給了這位五百主一個莫名其妙的迴答。
後者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自己的問題涉及到了軍事機密。
“近些時日,那些越人可有異常?”
“同往常一般,偶爾有人在林木邊緣徘徊,皆被我等用弩箭射迴。”
蒙恬跟著秦卒五百主看了一遍營地,“衣食可有缺漏?”
“軍侯每五日便會送達軍資,平日並無缺漏,這些日子天氣轉涼,也少了些蚊蟲叮咬,士卒們士氣不錯。”
五百主如實迴答,蒙恬點了點頭。
大軍迴撤,有兩位軍侯,十位而五百主近一萬餘士卒留守重地。
分布在會稽南境邊界上的大小十幾個營寨。
任囂北上之後,軍隊指揮之權便落在了趙佗身上。
此人極善水戰,也是個有勇有謀的良將。
各路軍隊仍有五六萬人,被其安排的十分妥當。
“三月之期未至,郡尉因何事來訪。”
撤軍之日,有三月輪換防守的命令,這日子還沒到,就有軍隊前來,讓這隊長很納悶。
“前些日有大秦界碑送來,安置之處可有異常。”
聽到這個問題,五百主忙道,“前幾日到有一群人來到這裏,說是前往越人聚集之地的商賈。
我知陛下對此地十分關注,便命人禮送出境。
後來士卒巡視,發現石碑有燒灼痕跡,我便派人蹲守。
果然發現不對,有天夜裏十幾個人鬼鬼祟祟,我等一擁而上,將其捉住。
嘿,不曾想竟是那些商賈。
細問之下,其人自言對這些石頭的材質很喜歡,想要刨了賣錢。
都被我送到了軍侯那裏去了,不知道是個什麽罪名。”
蒙恬皺眉,“一群商賈?什麽樣的商賈?帶我去那塊被燒灼的石碑處看看!”
那五百主見蒙恬麵帶焦急之色,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命人將碑石抬了過來。
“這界碑被燒裂了,我便命人替換了一個。文書已經遞交軍侯,另抄錄一份,令郵傳送去郡尉處。”
界碑歸屬軍隊管轄,替換損毀都要報給所屬郡的郡尉處。
“文書走了幾日了。”
“已有五日……哦…郡尉您應該沒有收到。”
蒙恬點頭,軍隊文書不同政令,郵傳分發會直接到達郡邑。
他一路來了十日,自然是看不到了。
“這些日嚴加巡查,莫要再出現界碑受損之事,否則以失察論處。”
這隊長麵色一肅,“唯!”
“此外,郡守令我帶了些厚實衣物和醬肉精米,臘月無法歸鄉,算是給你們些許補償。”
身邊圍攏的士卒頓時歡唿起來,連連稱頌郡守。
他們雖在邊境,但是新來郡守的威名可是早已耳聞。
隻知道其治理手段如同雷霆,沒想到還是個體恤士卒的官吏。
“郡尉,咱們還往南打嗎?”
就要離開之時,五百主帶著一群人麵帶期待之色。
秦卒聞戰則喜,是好事也是壞事。
蒙恬思量了一下,給了模棱兩可的答案。
“等有山嶽般的大艦入海之時,閩越,甚至更南邊的地方,都將是大秦土地。”
山嶽般的大艦?
五百主等人眼睛散發著光芒,從此有了期待。
舟船之上,隨從問道:“郡尉,真的有山嶽般的大艦嗎?”
船隊進入內路河道,速度便減緩了下來。
蒙恬笑道:“總有一天你會看到的。”
再行三日,來到了軍侯曲長駐紮之地。
來人見到蒙恬一愣,“將軍,怎得是您!”
蒙恬上下打量了此人一番,麵帶疑惑,將軍二字把他給整蒙了。
軍侯迎著蒙恬進入大帳,屏退眾人,便下拜行禮。
“你是我舊日屬下?”
蒙恬猜到了這人身份,也想到了能夠認出自己來的人,應該之前跟他有過接觸。
“將軍領軍攻齊之時,末將為二百五主,因斬敵有功,升了公大夫,現為五千人曲長。”
“原來如此,沒曾想偏遠之地,還能遇到舊人。”
這軍侯笑著起身,“將軍何故如此裝扮?”
蒙恬搖頭苦笑,“說來話長,此事不宜張揚,莫要與外人言。”
“末將明白。”
“本郡尉現化名蒙古,此來專為邊境石碑之事,另有會稽郡郡守犒勞士卒的物資。”
這軍侯明顯一愣,“郡尉這麽快就收到了文書?”
“沒有,郡中出了些事情,郡守懷疑有人會破壞石碑,所以命我來查看一番。”
軍侯點了點頭,“卻有兩起事情,我已寫成文書,分別發往鹹陽和郡邑。那些被抓的人供出了暗中推動此事的一些人。”
蒙恬皺眉,兩起事件?
果然有所收獲。
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秦始皇並沒有大肆宣揚這件事。
隻有靠近邊界的郡縣才得到了這件事的消息。
除了北方兩片新地之外,其餘郡縣都是很低調的處理了此事。
所以幾乎沒有人關注。
扶蘇想到了邊界的石柱,便讓蒙恬去探查。
會稽郡的南方,大片的沼澤遍布,秦軍南下占據楚國之後,時常會收到南方甌越之人侵襲。
這些人斷發紋身,蛇蛙魚蛤等野味海鮮為食,生活十分原始。
其所居之地,水澤密布,多蚊蟻蛇蟲。
常年雨水豐沛,北方士卒因不服水土,多發惡疾。
自秦政二十八年以來,五路秦卒南下,隻有一路獲得戰果,攻占了東甌和閩越之地,其餘四路不僅無戰果,士卒損失也頗大。
但秦始皇封禪之後,便召迴了屠睢,並撤出了東甌和閩越之地的大部分秦卒。
仍有小股秦卒,駐守在其邊界要地。
蒙恬已經不再暈船。
高強度的練習讓他對水的恐慌感消失了。
這次南下以他為首,從者兩千餘水卒。
也算是一次實戰的演練,順便檢查了一下訓練的成果。
船隊沿海路南下,行了十餘日,終於到了安置石碑之地。
此處有一隊駐地。
聽聞有內地士卒前來,其五百主十分驚喜。
來到海岸邊,見有百艘樓船,沿海岸而至,有些意外。
往常樓船是不在海中行駛的,海中風浪大,實有暗礁,不宜操弄,搞不好就會沉船,甚至迷航。
行軍打仗,最忌諱不確定性,所以沒有主將會將舟船開到海裏。
通報軍職之後,兩人便開始了交談。
“郡尉,為何從海上而來。”
“海上水多。”
蒙恬給了這位五百主一個莫名其妙的迴答。
後者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自己的問題涉及到了軍事機密。
“近些時日,那些越人可有異常?”
“同往常一般,偶爾有人在林木邊緣徘徊,皆被我等用弩箭射迴。”
蒙恬跟著秦卒五百主看了一遍營地,“衣食可有缺漏?”
“軍侯每五日便會送達軍資,平日並無缺漏,這些日子天氣轉涼,也少了些蚊蟲叮咬,士卒們士氣不錯。”
五百主如實迴答,蒙恬點了點頭。
大軍迴撤,有兩位軍侯,十位而五百主近一萬餘士卒留守重地。
分布在會稽南境邊界上的大小十幾個營寨。
任囂北上之後,軍隊指揮之權便落在了趙佗身上。
此人極善水戰,也是個有勇有謀的良將。
各路軍隊仍有五六萬人,被其安排的十分妥當。
“三月之期未至,郡尉因何事來訪。”
撤軍之日,有三月輪換防守的命令,這日子還沒到,就有軍隊前來,讓這隊長很納悶。
“前些日有大秦界碑送來,安置之處可有異常。”
聽到這個問題,五百主忙道,“前幾日到有一群人來到這裏,說是前往越人聚集之地的商賈。
我知陛下對此地十分關注,便命人禮送出境。
後來士卒巡視,發現石碑有燒灼痕跡,我便派人蹲守。
果然發現不對,有天夜裏十幾個人鬼鬼祟祟,我等一擁而上,將其捉住。
嘿,不曾想竟是那些商賈。
細問之下,其人自言對這些石頭的材質很喜歡,想要刨了賣錢。
都被我送到了軍侯那裏去了,不知道是個什麽罪名。”
蒙恬皺眉,“一群商賈?什麽樣的商賈?帶我去那塊被燒灼的石碑處看看!”
那五百主見蒙恬麵帶焦急之色,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命人將碑石抬了過來。
“這界碑被燒裂了,我便命人替換了一個。文書已經遞交軍侯,另抄錄一份,令郵傳送去郡尉處。”
界碑歸屬軍隊管轄,替換損毀都要報給所屬郡的郡尉處。
“文書走了幾日了。”
“已有五日……哦…郡尉您應該沒有收到。”
蒙恬點頭,軍隊文書不同政令,郵傳分發會直接到達郡邑。
他一路來了十日,自然是看不到了。
“這些日嚴加巡查,莫要再出現界碑受損之事,否則以失察論處。”
這隊長麵色一肅,“唯!”
“此外,郡守令我帶了些厚實衣物和醬肉精米,臘月無法歸鄉,算是給你們些許補償。”
身邊圍攏的士卒頓時歡唿起來,連連稱頌郡守。
他們雖在邊境,但是新來郡守的威名可是早已耳聞。
隻知道其治理手段如同雷霆,沒想到還是個體恤士卒的官吏。
“郡尉,咱們還往南打嗎?”
就要離開之時,五百主帶著一群人麵帶期待之色。
秦卒聞戰則喜,是好事也是壞事。
蒙恬思量了一下,給了模棱兩可的答案。
“等有山嶽般的大艦入海之時,閩越,甚至更南邊的地方,都將是大秦土地。”
山嶽般的大艦?
五百主等人眼睛散發著光芒,從此有了期待。
舟船之上,隨從問道:“郡尉,真的有山嶽般的大艦嗎?”
船隊進入內路河道,速度便減緩了下來。
蒙恬笑道:“總有一天你會看到的。”
再行三日,來到了軍侯曲長駐紮之地。
來人見到蒙恬一愣,“將軍,怎得是您!”
蒙恬上下打量了此人一番,麵帶疑惑,將軍二字把他給整蒙了。
軍侯迎著蒙恬進入大帳,屏退眾人,便下拜行禮。
“你是我舊日屬下?”
蒙恬猜到了這人身份,也想到了能夠認出自己來的人,應該之前跟他有過接觸。
“將軍領軍攻齊之時,末將為二百五主,因斬敵有功,升了公大夫,現為五千人曲長。”
“原來如此,沒曾想偏遠之地,還能遇到舊人。”
這軍侯笑著起身,“將軍何故如此裝扮?”
蒙恬搖頭苦笑,“說來話長,此事不宜張揚,莫要與外人言。”
“末將明白。”
“本郡尉現化名蒙古,此來專為邊境石碑之事,另有會稽郡郡守犒勞士卒的物資。”
這軍侯明顯一愣,“郡尉這麽快就收到了文書?”
“沒有,郡中出了些事情,郡守懷疑有人會破壞石碑,所以命我來查看一番。”
軍侯點了點頭,“卻有兩起事情,我已寫成文書,分別發往鹹陽和郡邑。那些被抓的人供出了暗中推動此事的一些人。”
蒙恬皺眉,兩起事件?
果然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