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大地呈英豪
十一月初二,王素誕下了子,重七斤二兩。趙朗心中幸福洋溢,激動之餘宣布大賞三地,每戶賞布一匹、錢一貫,讓所屬之百姓沾沾喜氣。三地百姓深感趙朗之恩,對趙朗的忠誠更是深入了靈魂。
一眾格物門高層紛紛通過中微子通信器上書道賀,相約待小公百日喜宴時,便一同赴流求共賀。
就在流求、昌國、江州三地洋溢著喜慶之時,大宋北麵、西北麵同時遭受金兵大舉入侵。女真人撕毀盟約,第一次南下侵略大宋的戰爭終於打響了……
與趙朗所知的曆史一樣,女真人東路大軍6萬,由完顏宗望統領,不消一月,便攻下檁州(今河北密雲),克薊州(今薊縣),時燕雲歸大宋不久,宋將郭藥師領兵抗擊金軍。被金軍擊敗於白河,郭藥師與宋朝燕山知府蔡靖商議投降。蔡靖不願。於是,郭藥師扣押了蔡靖及轉運使呂頤浩等,率所部30萬人向宗望投降,簇擁金兵進入燕雲。
金軍繼以郭藥師為向導,不戰而得進入燕京,又經河間府,越過中山(今定縣),長驅南下,直指京師汴梁。
金國西路大軍由完顏宗翰率領,出雲中郡,不用20天便攻陷朔州(今山西朔縣)、掠代州(今代縣),繼而南下,十二月便兵臨太原城下,圍攻太原……
自此烽煙四起,整個大宋陷入驚慌。在這國難當頭之下,宋徽宗又是如何應對呢?
這個文藝大師皇帝的應對方法也是堪稱古今中外,當世一絕。他聽得金兵南侵大宋,千裏奔襲,快殺到汴梁時,嚇得尿了褲子,慌忙傳位於太子(也就是宋欽宗),帶著幾個心腹大臣倉惶南逃。一句話就是:撂挑子不幹了。
這可是大兵壓境,國難當頭啊!
大宋攤上這樣的一個皇帝也實是不幸,山河破碎就在眼前,竟撂挑子逃跑了!
有人說他的藝術成就在曆史上留下了亮點,但他任用奸臣,不修兵事,大興“花石綱”,驕奢淫逸,讓大宋百姓在金兵的鐵騎下伏屍千裏,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江北百年的繁華毀於一旦……
也就在流求、昌國、江州三地還在喜慶之時,趙朗刻意培養的三位將領嶽飛、高寵、楊再興正處在遼東的白山黑水中爬冰臥雪。三人各領200人,輾轉千裏,在金國的大後方與金兵打起了遊擊戰。
“噗”,楊再興吐出口中雜草,對身邊的參謀道:“王參謀,已近臘月,這遼東之地將大雪封山,道路泥濘,按公孫都督令,遇第一場雪便迴軍向南,到旅順城休整,昨天剛下了雪,你與北海艦隊聯係,今天咱們便啟程南歸。”
此時的他們,正處於一片山林邊沿,楊再興奉命帶著200特種兵,坐船由鴨綠江出海口附近登陸,在女真人地盤與金兵打起了遊擊,到現在已有半年有餘。半年裏,楊再興領著200人與金國軍隊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幾仗,遭遇戰、伏擊戰、欺騙戰、追逐戰,有打了就跑的,有正麵硬撼的,有互相對射的,各種戰法都差不多嚐試過,四百匹戰馬隻剩下了二百七十匹,200名精兵中有二十一名永遠留在了遼東,還有三十二名兄弟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好在北海艦隊安排了船隻在鴨綠江值守,遊擊部隊有了傷亡就運到江邊,由船隊的軍醫進行救治,歿者運到旅順安葬在忠烈祠。
王參謀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晶球,正是趙朗從雅女湖打撈迴來的中微子通信晶球,他按照訓練手冊,按起了晶球中的按鍵。過了一會,通信晶球收到了迴複,王參謀親自翻譯出來,向楊再興稟報道:“營長,郭司令那邊迴信了,船隊正在江邊3號地區,離這約六十二裏。”
“好,咱們撤。”楊再興一聲令下,剩餘的一百四十多特種兵翻身上馬,從樹林邊走出來,以探索隊型向東邊走去。
走了半個時辰,忽然一安排在後麵的遊哨飛奔而來,向楊再興報告:“營長,後而且追兵,約有500騎。”
楊再興一聽,哈哈一笑道:“還這麽客氣,金兵給咱們送行來了。王參謀,4號戰鬥方案。”
所謂的4號戰鬥方案,就是充分利用強弩的射程優勢,與敵人拉開適當的距離,以騎射殺傷敵人。簡單來說就是讓己方打得著敵人而敵人打不到自己。
流求製作出來的強弩由於裝上高彈性鋼片,有效殺傷射程可達90多米,而女個人的弓箭手射程一般都在70米左右,少有超過80米。也就是說隻要控製好距離,楊再興就不用擔心己方傷亡。
每次部隊裏出現傷員,楊再興都第一時間運到鴨綠江邊的補給船。得益於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楊再興、嶽飛、高寵所率領的部隊才可以在女真人地盤放心馳騁。
沒有傷員等因素的羈絆,楊再興控製著部隊東行的速度,一刻鍾後,果然聽到了轟轟的馬蹄聲,不遠處揚起塵土,敵人如期而至。
“上弦,準備,放!”隨著楊再興的號令,一排排弩箭向後方的金兵射擊。
隨著後麵的女真人慘叫之聲吃起,楊再興部隊向前加速,又一次拉開與敵人的距離,然後就放慢速度,等金兵追近時,楊再興部隊再一次以箭雨打擊。
有充足的補給,流求部隊基本不用節省弩箭,隻要敵人一靠近,就以強弩射過去,反複十幾次,500多金軍追兵已倒下了兩百多人,而楊再興這邊連一個傷員也沒有,這就是作戰經驗所帶來的戰果。
金軍終於放棄了追擊,再追下去,沒等到追及敵人自己這邊已死傷大半,這仗還怎麽打?
楊再興不由惋惜,按他的計劃,再射殺敵人一百人,就乘機反殺迴去,全殲這一夥追兵,誰知敵人也不笨,見勢不妙,就放棄了追擊。金兵還有約三百人,正麵硬衝,就算是獲勝,兄弟們也定會有不少傷亡。馬上就要迴去休整了,楊再興放棄了全殲敵人的打算,向著鴨綠江邊撤離……
與此同時,嶽飛、高寵也按約定領著部隊向補給船隻方位靠攏,這大半年的作戰訓練,終於完成了。
按趙朗的計劃,楊再興、嶽飛、高寵所率領的600人將成為流求抗金部隊的排長、連長,經過實戰,見過血,熟悉金軍戰法,這600人會是最好的基層軍官。
600名特種兵戰士在三個主將的帶領下,轉戰於鴨綠江西岸,戰鬥在遼蘇州的北麵,戰死67人,受傷者131人,半年來殺敵1645人,繳獲戰馬2137匹,可謂是戰果累累。
這些勇士們戰於遼東或遼南,來去如風,勇猛彪悍,兵械犀利,金軍聞之變色,每每遇上,隻能以數倍於敵的人數與之戰,但都沒有辦法把這三支隊伍滅掉,這600漢軍部隊,也讓金兵改變了對漢人的看法,漢人,也是有能戰之士。
時間終於到了1126年,太上皇宋徽宗帶著蔡京一路南下跑到了鎮江,隨行的還有大多數的大臣和大臣家眷。親信童貫領勝捷兵3000、高俅領禁軍3000人,合共6000人隨行護駕。太上皇,權勢和排場比當今宋欽宋還要大呀,都逃跑了還帶著這麽多人。
留守京師的宋欽宗改元為“靖康”。
曆史的車輪緩緩轉動,靖康元年終於來了……
十一月初二,王素誕下了子,重七斤二兩。趙朗心中幸福洋溢,激動之餘宣布大賞三地,每戶賞布一匹、錢一貫,讓所屬之百姓沾沾喜氣。三地百姓深感趙朗之恩,對趙朗的忠誠更是深入了靈魂。
一眾格物門高層紛紛通過中微子通信器上書道賀,相約待小公百日喜宴時,便一同赴流求共賀。
就在流求、昌國、江州三地洋溢著喜慶之時,大宋北麵、西北麵同時遭受金兵大舉入侵。女真人撕毀盟約,第一次南下侵略大宋的戰爭終於打響了……
與趙朗所知的曆史一樣,女真人東路大軍6萬,由完顏宗望統領,不消一月,便攻下檁州(今河北密雲),克薊州(今薊縣),時燕雲歸大宋不久,宋將郭藥師領兵抗擊金軍。被金軍擊敗於白河,郭藥師與宋朝燕山知府蔡靖商議投降。蔡靖不願。於是,郭藥師扣押了蔡靖及轉運使呂頤浩等,率所部30萬人向宗望投降,簇擁金兵進入燕雲。
金軍繼以郭藥師為向導,不戰而得進入燕京,又經河間府,越過中山(今定縣),長驅南下,直指京師汴梁。
金國西路大軍由完顏宗翰率領,出雲中郡,不用20天便攻陷朔州(今山西朔縣)、掠代州(今代縣),繼而南下,十二月便兵臨太原城下,圍攻太原……
自此烽煙四起,整個大宋陷入驚慌。在這國難當頭之下,宋徽宗又是如何應對呢?
這個文藝大師皇帝的應對方法也是堪稱古今中外,當世一絕。他聽得金兵南侵大宋,千裏奔襲,快殺到汴梁時,嚇得尿了褲子,慌忙傳位於太子(也就是宋欽宗),帶著幾個心腹大臣倉惶南逃。一句話就是:撂挑子不幹了。
這可是大兵壓境,國難當頭啊!
大宋攤上這樣的一個皇帝也實是不幸,山河破碎就在眼前,竟撂挑子逃跑了!
有人說他的藝術成就在曆史上留下了亮點,但他任用奸臣,不修兵事,大興“花石綱”,驕奢淫逸,讓大宋百姓在金兵的鐵騎下伏屍千裏,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江北百年的繁華毀於一旦……
也就在流求、昌國、江州三地還在喜慶之時,趙朗刻意培養的三位將領嶽飛、高寵、楊再興正處在遼東的白山黑水中爬冰臥雪。三人各領200人,輾轉千裏,在金國的大後方與金兵打起了遊擊戰。
“噗”,楊再興吐出口中雜草,對身邊的參謀道:“王參謀,已近臘月,這遼東之地將大雪封山,道路泥濘,按公孫都督令,遇第一場雪便迴軍向南,到旅順城休整,昨天剛下了雪,你與北海艦隊聯係,今天咱們便啟程南歸。”
此時的他們,正處於一片山林邊沿,楊再興奉命帶著200特種兵,坐船由鴨綠江出海口附近登陸,在女真人地盤與金兵打起了遊擊,到現在已有半年有餘。半年裏,楊再興領著200人與金國軍隊大大小小打了二十幾仗,遭遇戰、伏擊戰、欺騙戰、追逐戰,有打了就跑的,有正麵硬撼的,有互相對射的,各種戰法都差不多嚐試過,四百匹戰馬隻剩下了二百七十匹,200名精兵中有二十一名永遠留在了遼東,還有三十二名兄弟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好在北海艦隊安排了船隻在鴨綠江值守,遊擊部隊有了傷亡就運到江邊,由船隊的軍醫進行救治,歿者運到旅順安葬在忠烈祠。
王參謀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晶球,正是趙朗從雅女湖打撈迴來的中微子通信晶球,他按照訓練手冊,按起了晶球中的按鍵。過了一會,通信晶球收到了迴複,王參謀親自翻譯出來,向楊再興稟報道:“營長,郭司令那邊迴信了,船隊正在江邊3號地區,離這約六十二裏。”
“好,咱們撤。”楊再興一聲令下,剩餘的一百四十多特種兵翻身上馬,從樹林邊走出來,以探索隊型向東邊走去。
走了半個時辰,忽然一安排在後麵的遊哨飛奔而來,向楊再興報告:“營長,後而且追兵,約有500騎。”
楊再興一聽,哈哈一笑道:“還這麽客氣,金兵給咱們送行來了。王參謀,4號戰鬥方案。”
所謂的4號戰鬥方案,就是充分利用強弩的射程優勢,與敵人拉開適當的距離,以騎射殺傷敵人。簡單來說就是讓己方打得著敵人而敵人打不到自己。
流求製作出來的強弩由於裝上高彈性鋼片,有效殺傷射程可達90多米,而女個人的弓箭手射程一般都在70米左右,少有超過80米。也就是說隻要控製好距離,楊再興就不用擔心己方傷亡。
每次部隊裏出現傷員,楊再興都第一時間運到鴨綠江邊的補給船。得益於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楊再興、嶽飛、高寵所率領的部隊才可以在女真人地盤放心馳騁。
沒有傷員等因素的羈絆,楊再興控製著部隊東行的速度,一刻鍾後,果然聽到了轟轟的馬蹄聲,不遠處揚起塵土,敵人如期而至。
“上弦,準備,放!”隨著楊再興的號令,一排排弩箭向後方的金兵射擊。
隨著後麵的女真人慘叫之聲吃起,楊再興部隊向前加速,又一次拉開與敵人的距離,然後就放慢速度,等金兵追近時,楊再興部隊再一次以箭雨打擊。
有充足的補給,流求部隊基本不用節省弩箭,隻要敵人一靠近,就以強弩射過去,反複十幾次,500多金軍追兵已倒下了兩百多人,而楊再興這邊連一個傷員也沒有,這就是作戰經驗所帶來的戰果。
金軍終於放棄了追擊,再追下去,沒等到追及敵人自己這邊已死傷大半,這仗還怎麽打?
楊再興不由惋惜,按他的計劃,再射殺敵人一百人,就乘機反殺迴去,全殲這一夥追兵,誰知敵人也不笨,見勢不妙,就放棄了追擊。金兵還有約三百人,正麵硬衝,就算是獲勝,兄弟們也定會有不少傷亡。馬上就要迴去休整了,楊再興放棄了全殲敵人的打算,向著鴨綠江邊撤離……
與此同時,嶽飛、高寵也按約定領著部隊向補給船隻方位靠攏,這大半年的作戰訓練,終於完成了。
按趙朗的計劃,楊再興、嶽飛、高寵所率領的600人將成為流求抗金部隊的排長、連長,經過實戰,見過血,熟悉金軍戰法,這600人會是最好的基層軍官。
600名特種兵戰士在三個主將的帶領下,轉戰於鴨綠江西岸,戰鬥在遼蘇州的北麵,戰死67人,受傷者131人,半年來殺敵1645人,繳獲戰馬2137匹,可謂是戰果累累。
這些勇士們戰於遼東或遼南,來去如風,勇猛彪悍,兵械犀利,金軍聞之變色,每每遇上,隻能以數倍於敵的人數與之戰,但都沒有辦法把這三支隊伍滅掉,這600漢軍部隊,也讓金兵改變了對漢人的看法,漢人,也是有能戰之士。
時間終於到了1126年,太上皇宋徽宗帶著蔡京一路南下跑到了鎮江,隨行的還有大多數的大臣和大臣家眷。親信童貫領勝捷兵3000、高俅領禁軍3000人,合共6000人隨行護駕。太上皇,權勢和排場比當今宋欽宋還要大呀,都逃跑了還帶著這麽多人。
留守京師的宋欽宗改元為“靖康”。
曆史的車輪緩緩轉動,靖康元年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