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示警


    “天定快快起來。”王稟見了趙朗,心中高興,上前扶起趙朗。對於這個女婿,他頗為滿意,雖然不是科舉進士出身,但其能力卻不容小覷。王素來信也說了,這個女婿在海外的一個島上開發了幾百萬畝地,收容了三十多萬的災民,養活了一方的百姓。另外,他的商行在織布、鹽業、釀出“神仙醉”,真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美酒。


    趙朗吩咐燕青等人把禮物呈上,其中一半是“神仙醉”。王稟是武將,十幾年的戰場廝殺使他喜歡上了喝酒,對美酒也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執念,見趙朗運來半車美酒,早已高興得心中冒泡,心裏早就接受了這個好女婿。


    “小婿本應早早前來拜見嶽父,無奈雜事纏身,前一陣子又受了點傷,因而拖到現在才成行,還望嶽父見諒。”


    “天定受了傷?何時之事?重不重?”王稟甚關切。


    “無礙,無礙,早已痊愈。好叫嶽父得知,小素本想一同前來,可現有身孕,行動不便,特叫我代她向嶽父您問安。”


    “什麽?素兒有喜了?哈哈哈哈……好,好!”王稟高興得站了起來,放聲大笑。


    他常年在外,對王素這個女兒抱有愧疚,見王素有了趙朗這樣的如意郎君,現在又懷有身孕,自然是大為開懷。過了一會,又歎息道:“可惜為父一直軍務繁忙,不能把素兒帶在身邊加以照顧,說起來真是對不住她。現在她帶有身孕,但相隔萬裏,不能遣人去照顧,真是讓人掛念啊。”


    趙朗心中一動,這是個機會,可以先救出幾人,於是便說道:“嶽父,小素對姨娘和大兄甚是想念,啟程之前反複叮囑,若是方便,就接姨娘、大兄及侄兒前去一聚,以解相思之苦。”


    王稟有點心動,這女兒自小在外婆家長大,成親之時自己正逢平方臘要緊關頭,也沒盡到父親的責任,女兒現在懷孕了,身邊缺少了親人,她姨娘和王荀過去相聚,也算是代他盡盡責任。想了想,便道:“天定你先住下來,待我與素兒姨娘商量商量,再作決定也不遲。”


    趙朗點頭稱是,又與王稟、王荀聊起王素在流求的日常之事,王稟聽到王素居然擔當流求的教育司主事,相當於州府學政,不由大為驚詫,同時又老懷大慰,女兒在江州之時就有才女這稱,現在這“才女”的稱號怎麽也是走不掉了。


    從王素的生活日常又聊天潯陽商行,趙朗引導著話題,見時機成熟,便道:“嶽父,我手下販酒的商隊近期發現金國軍隊在南麵調動頻繁,事有蹊蹺,我正要向你稟報。”


    王稟一怔,問道:“怎樣的異動?”


    趙朗從懷裏取出一張三尺長寬的地圖,展了開來。王稟一見那地圖,眼中精光一閃,這地圖和常見的輿圖有所不同,甚是精細。隻見趙朗指著兩處紅色的標注點,說道:“我商行的夥計在今年年初發現遼南京有一萬五千金兵集結,五月初已增加到了三萬多。據我們的酒肆夥計所探得的信息,集結在遼南京西郊的女真人部隊統領為完顏完望。而在三月初,又有一萬金兵精銳在遼西京大同府東郊集結,到了五月,已增到了兩萬,領軍之人是原金國皇帝第二子完顏宗翰。現在女真人已滅了遼國,天祚帝已被殺,女真人在南麵兩處集結重兵,其目的一目了然,必然是南下入侵大宋,還望嶽父早作準備。”


    王稟大驚,脫口道:“邸報怎地毫無消息?那禁軍探子都幹什麽去了?”


    趙朗道:“大宋與金國簽有盟約,估計趙官家和將領都不把探查的方向放在金國,由此讓女真人搞了個‘燈下黑’,瞞過了邊軍探子。”


    王稟立即霍地站起,對趙朗道:“天定先在府中安頓下來,我需馬上向童太尉和張知府稟報此事。”他口中的童太尉就是童貫,此時是統製西部大軍大總管,太原軍隊也歸他節製。


    張知府就是現任太原知府張孝純,此人也是守城功臣,曆史上,城破被俘後押往雲中,四年後,金朝扶立的偽齊政權建立,身陷囹圄的張孝純違心地接受了偽職,出任尚書右丞相,他曾投書宋高宗趙構,表白自己的迫不得已,並透露了偽齊皇帝劉豫準備派遣刺客暗殺南宋君臣的計劃。又過了八年,因為在與南宋的戰爭中屢屢失敗,偽齊被金朝所廢,張孝純等人被遣返南宋,張孝純為自己的失節而深感羞愧,自請致仕,病死於徐州。


    王稟吩咐王荀安排趙朗住宿飲食,自己就匆匆出了門。王荀叫來管家,把趙朗帶來的護衛安置在外院,自己則帶著趙朗飲酒敘舊,暢談平方臘之事。兩人年紀相仿,七年前已是一見如故,此時相見,自是有一肚子的話相談,一直到了吃晚飯時,也不見王稟迴來。


    趙朗在王家府邸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才見王稟遣仆人來想喚,待進得正堂時,卻到了王稟一臉疲憊,精神不振。


    見趙朗進門,王稟便道:“天定,昨日得你所言之消息,我與上司商議了大半天,又對軍務作了些安排,迴到府中已很晚,便不找你相談。你所說之事極為重要,莫要往處泄露,這幾天就上荀兒陪你在太原逛逛。我明日便要出城巡查防務,無暇與你久聚,過幾天,你便迴去吧,素兒那頭還要靠你呢。”


    趙朗忙道:“嶽父國事為重,且去忙,小婿三五天後便啟程迴江州。”


    王稟猶豫了一會,又道:“素兒姨娘聽得素兒懷孕,甚是掛念,你這趟迴去,便帶上她,好讓素兒有貼己人照顧。嗯,你大兄已有軍職,不能遠遊,倒是他那一對兒女已有五六歲,可以同行,讓他們去見見姑姑也好。”


    趙朗恭身拱手就應道:“諾。”心想,總算是先救下了幾人。


    之後幾天,趙朗便在王荀的陪同下,遊覽太原各處景色。太原寺廟頗多,北宋之時,已有延壽寺(明代後改名為崇善寺)、文廟、白雲寺、淨因寺等等,宋代以後更是又冒出許多寺廟,足見太原佛教之興盛。除此之外,還有好幾座關帝廟,武聖關羽是山西人,太原百姓供奉關帝成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太原城內的“大關帝廟”。


    此廟為北宋大將潘美所建,北宋初,大將潘美奉命建太原城,在城西建城牆時卻屢建屢坍塌,正在無計可施之時,忽見關羽騎赤兔馬在上空顯靈。赤兔馬循城西繞行一圈,關羽令潘美沿著馬跡築牆,潘美照辦,果然建成城牆未再坍塌。潘美為感關羽顯聖,便在城西建大關帝廟,百年來香火旺盛,即便在900多年後的二十一世紀,這座關帝廟的香火也是綿延不斷。


    趙朗在這個時代參觀這些後世的古跡,真是興致勃勃,流連忘返,隻惋惜沒有手機照相曬圖。


    五天後,朱武來報,相應的事宜已安排好,隨船運來的火藥、手雷、強弩等戰爭物資都混在潯陽商行的車隊中運進了城中,在租下的店鋪放置妥當。地形、水文等勘測工作都已完成,留下二十名特種兵,細細叮囑好應對事宜,趙朗便拜別王稟、王荀,啟程迴流求。


    迴到流求已是十月中旬,王素已近臨產,見到姨娘和嫂子侄兒,自是一番歡喜。姨娘幾人見流求的一片繁華、幹淨、有序,更是嘖嘖稱奇。


    也不怪她們幾人驚奇,此時的流求桃園城比太原也小不了多少,街道寬敞,竟寬達十幾丈,可容十輛馬車並排而行;街上都是硬底的水泥路,異常幹淨,沒有積水,沒有垃圾,建築物整齊劃一,顯得工工整整,就連街上的行人也是靠右而行,一切都是那麽有秩序。


    流求的城市起點很高,在趙朗的規劃和要求下,基本上按照後世的新興城市設計,與大宋的一些古老城市來比,當然是顯得整潔有序了,就好象後世的新城區與舊城區相比,新建的城區當然是比舊城區寬敞、幹淨、有序了。


    此時的流求人口已超37萬,當然,分布地流求北部西麵沿海人口還是顯得稀疏。不過即便如此,桃園城內的人口也達到了三萬多,有一半是外來的商戶,沒有流求戶籍。城中警察隊伍有一千多人,於是就算是外來人口頗多,城中治安也是極好,這也是新建城市的特征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從水底中走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他從水底中走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