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風籌備


    明州知府郭昌與四大家族的家主左等右等,兩天了都等不到廂軍的王都監的迴報,也等不來那些仆人、護院的迴來,心裏既焦急又奇怪,怎麽就不見哪怕一個人迴明州呢?


    又過了兩天,終於覺得事情有點不妙,四大家族忙各派管家渡海到昌國去查明情況。這一夥人上到昌國島,直奔商業街,見商業街一片的興隆,絲毫沒有受騷擾或被搶掠的跡象,心裏更加奇怪。當他們四處尋找王桐和其他人時,那群人仿佛在人間消失般,怎麽也找不到人。找來附近居民詢問,卻也問不出什麽東西,迫問得緊了,就說是半夜聽到了打雷啥的;還有那些貨物,聽說是已被那些廂軍運迴明州了,很多人都看著那些貨物裝上了船。


    可是船呢?貨呢?沒有人知道!


    四大家族的管家在明州知府的一個幕僚的帶領下,直撲昌國縣衙,他們在商業街周邊沒發現,隻能去找陳縣令問一問了。雖然他們瞧不起孺子陳勳,但他畢竟是這昌國的縣令,知道這碼頭商業街啥情況也不足為奇。


    那麽問題來了,陳勳昨天和童威是被那群廂軍圍得死死的,還被“禮貌”地送迴了縣衙。陳大人正在縣衙跳腳大罵呢,他會給四大家族管家和知府幕僚的麵子嗎?


    答案是不給。


    陳大縣令端起七品文官的架子,根本不見那些管家和幕僚,一拍案桌,令衙役亂棍把他們轟走。直娘賊,那些賊配軍羞辱了本大人一次了,你們這些惡仆又來?當本大人是泥捏的嗎?呸!


    四大家族的管家和知府幕僚轉了一整天,絲毫沒有收獲,隻能打道迴府,向自家的主子稟報。


    明州知府郭昌聽了幕僚的匯報,終於知道害怕了,2500多人,說不見就不見了?這一次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郭昌與四大家族家主一商量,失蹤了2500人怎麽也糊弄不過去。幾人商量來商量去的,好一陣子,才決定再次派出2000多廂兵和1000多家族的仆人、佃戶再渡海登島,全島進行搜索,順帶把那些流求商品搬迴來。


    這就叫害怕歸害怕,橫財還是要發的。


    3000人迅速集合,不得不說,這明州的四大家族實力和底蘊確實雄厚,兩天內,又征集了二十五艘船,運著3000人再次登船,駛往昌國島。


    這批人注定是無法登陸昌國的,海麵上又響起了一陣陣雷鳴般的響聲,3000多人包括他們的海船又成了流求的財產。


    這下子就悲催了,不要說明州了,就算是在兩浙路,在大宋,有5500多人忽然間失蹤了,也是一件天大的事件。


    一時之間整個明州沒有了過年的氣氛,1000多戶人家圍著四大家族,圍著州衙要人。


    四大家族的家主早已跑路。這些人狡兔三窟,一見事情不妙,丟下老宅和明州產業,借口過江北避方臘兵禍去了,留下了一堆的麻煩給管家和州府去應對。


    這些大家族的家主可以跑路,可府衙逃不了呀。三千多廂軍的失蹤真是前所未有,府衙的官員和廂軍的將領每天被失蹤人員的家屬圍著要人,家屬們哭哭啼啼,年也不過了,就是圍在府衙。


    很快兩浙路宣撫使便得到了消息,派人前來調查。朝廷很快便下了調查結果,明州知府免職押至東京受審,四大家族抄家,發出追捕公文,捉拿四大家族的家主,全部家產用以賠償失蹤人員家屬。當然這隻是官麵上的說法,真實情況是有一半賠付給失蹤人員家屬,另一半被抄出來的錢財被前去抄家的官兵花參花參、化為己有。


    吵吵鬧鬧三個月後,這一起由四大家族和明州知府的貪婪而造成的5500多人失蹤案件算是劃上了句號。


    很快就到了年關。今年是流求建府的第一年,府製與三軍都督府已建府超過四個月,潯陽商行正在改製。原則上潯陽商行納入流求府官方,其中一成歸門主趙朗,一成歸格物門高層,兩成歸格物門七品以上、連級以上的中層,剩下六成用於流求開發、保障民生等等。這第一年流求過大年,趙朗一高興,下令三個基地全體官員、工人、士兵、保安人員全部發錢發物,每人兩貫、豬肉二十斤、大米二十斤、棉布一匹。


    三個基地的民眾一片歡騰,尤其是流求的百姓,雖然不是每個百姓都有錢糧派發,但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親人是作坊工人或是保安人員,可以說流求的每個百姓家庭都收到錢糧發放,這些從金、遼或是災區的生死線走出來的百姓,來到了流求,第一次過年如此富足,如此安祥。在這裏,除了那些捉迴來服勞役的人,每一個百姓都感覺生活在天堂。


    過了上元節,很快就到了正月二十二,許貫忠、李俊、公孫勝、張橫、燕青等人再次齊齊來到昌國,向趙朗提交了“春風行動”的計劃,“春風行動”的籌備工作開始了。


    當天,趙朗便認真審閱了他們的方案,一連幾天,公孫勝、朱武、張橫、李俊對方案的分別匯報,與眾人逐一討論細節,花了三天,“春風行動”初步成稿。


    這天,眾人再次在議事廳對“春風行動”進行最後的討論修改。


    待眾人落座,趙朗首先說道:“經過這幾天的討論,‘春風行動’方案已較為完善,今天是最終確定方案之日,大家看看還有什麽遺漏之處,都說出來,明天就開始進入籌備階段。”


    李俊道:“師父,水路這一塊我已和張橫主事、燕青兩人在人手方麵安排妥當,就是內河船可能不夠。朱武兄弟的東海艦隊有六艘蓋倫船,八艘平底沙船,八艘福船。按計劃,為穩妥起見,內河隻能用平底沙船或是內河商船,東海艦隊明顯不夠,我建議要盡早從飛魚幫、水頭幫調運過來,從那邊過來昌國,再檢修檢修,要花一個多月,這事得盡快。”


    朱武道:“李主事,過年前那明州四大家族來昌國搗亂,咱們共俘虜了近五千人,還有四十一條近海商船,就擱在秀山島,那些商船吃水線不深,可在內河行駛,咱們修理修理,刷刷桐油,便可使用。”


    許貫忠問道:“那些是那些四大家族的船,行駛在錢塘江上,會不會被那些人認出來?”


    “明州四大家族已被官府抄家,王、陳、李、張四大家主被已捉,還被刺配滄州,聽說那位知府也會被拿至東京,明州四大家族除了剩下昌國陳縣令陳家,其他的都已名存實亡,那些商船隻要把原來的標誌去掉,再稍作裝飾,就不怕那些人認出來。”燕青把四大家族的情況稍作解釋。


    張橫道:“我明天就把幾艘拉到錢塘江,溯江而上,直去桐廬,往返幾趟,把河段的水位都逐一摸清,看看那些商船能否順利通航,還有那些裝了火炮的平底沙船,也要拉過去試一試,保證萬無一失。”


    趙朗點點頭,張橫做事踏實,喜歡親自摸索,免得留下隱患。這種行事作風讓趙朗對張橫非常滿意,這個當初在潯陽江打漁並兼職截水道的半個水匪竟能有這種本事,真是讓人驚奇。


    公孫勝道:“門主,方臘亂匪雖沒二十萬人馬,但十來萬人還是有的,咱們負責阻擊的人隻有特種部隊、李俊的昌國團和東海艦隊的海軍部隊,人數不超過5000人,會不會有點少?”


    趙朗點頭讚許,公孫勝前身不愧是身經百戰的大明皖國公、大順果毅將軍,一下子就點出了這次行動的第二個關鍵點。


    想了一會,趙朗解釋道:“體純的擔心很有道理,這一點我也想到了,已有對應之策。這一次,咱們的秘密武器全都用上,不怕他十萬大軍,就算是真有二十萬,也突破不了阻擊的防線。”說著,就把那防線的布置一一細說,眾人一聽,拍手叫好。


    趙朗又對許貫忠道:“貫中,流求的倉庫建造進展如何?”


    許貫忠道:“倉庫地基已經打好,就在丘陵之高處,分四個庫。分為銅錢庫、金銀庫、古董字畫庫,還有一個雜項倉庫,三十天後,保證全部建好。”


    “好!”趙朗高興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轉頭又向燕青道:“現在就隻差情報了,下一步就靠你和慶之了。”


    燕青忙應道:“師父放心,杭州那邊已安插暗探112人,信鴿有150多隻,方臘軍的動向都在掌握之中。”


    李俊又道:“潯陽商行杭州分店已停止經營,掌櫃、店員全部都轉為打探消息,到時候,商行分店的情報與燕青那些情報作一作對比,那樣就更加準確了。”


    趙朗不禁暗暗讚許,李俊這個原揭陽嶺的大當家,心裏那些長期積累的警惕可不是蓋的,大凡有重要事項,必想多渠道取得情報,不會讓手下的假相給欺騙,趙朗當初讓他負責開發昌國島便是源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從水底中走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他從水底中走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