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節 我是判決者
那張流求名官員、將領名單之中,各人都有任命,隻缺了趙朗本人,李俊一看就炸毛了。
眾人才注意到這份名單上沒有趙朗的名字。沒有趙門主領頭,誰敢領任官職?
許貫忠、石進、燕青、陳元英等趙朗弟子同時叫了起來:“師父!”
公孫勝、朱武等人也立即不淡定、不欣喜了,就好像後世的公司大老板自己不當董事長,手下的人又有誰敢做這個董事長呢?
“豹子頭”林衝”騰地站起來道:“除了門主,誰還有資格做這個知府,誰還有資格做這個三軍都督?門主,你不當知府,不當都督,大家散……大家心都散了!”他就差點說出大家散夥算了。
許貫忠、公孫勝一同站了起身,向趙朗長揖,久久不直起身,意思很明顯,你趙朗不擔任知府、都督,咱也不幹了!
趙朗哭笑不得,自己手下這一幫人,怎麽看都與水滸梁山那班山賊一樣,一言不合就散夥,以義氣為先,以恩情鋪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桀驁不馴。
紀律性欠缺呐!
趙朗雙手向下一按,待眾人靜下來後,說道:“大家都理解錯了。我向大家解釋解釋一下吧。第一,所有流求府縣令或六品以上官員、三軍總督府所有連級或中尉以上軍銜者都必須由格物門成員擔任,想要做六品以上的文官或是連級以上武官,必須加入我格物門。第二、我是格物門門主,六品以上的文官或是連級以上武官必須經我任命、裁撤。我會監督你們所有的文武官員,凡有不合格者,我會毫不留情地把他撤職。所以,我這個門主是判決者、是監督者,位在知府、都督之上。第三、從今天開始,格物門要在縣衙及連以上部隊設立支部,張順、許珍君、燕青負責這項工作。大家放心了吧?”支部建在連隊上,這種大殺招怎能不用?趙朗順手就拿過來用上了。
眾人一聽,頓時明白過來,趙門主是做最高的決策者、最終的判決者,擁有任命權,是做“太上皇”,做幕後的操控者啊!
這……這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呀。
趙朗又道:“在座的兄弟都知道,我是從上麵掉下來的。”他左手食指向上指了指,接著道:“不要說什麽知府、都督,就是是帝王將相,在我們上麵的人來說也是輕如浮雲。我帶著大家開發流求,建府建軍,其目的這一就是讓大家有個好出身、好前途,誰敢說在座的各位以後就不能出將入相?對不對?”
這一番話,既確定了自己的判決者、監督者的地位,又給格物門的眾人畫了一個大餅,一個極大的大餅。
出將入相,試問這大宋的人誰不向往?誰不羨慕?自此以後,這一夥人除了拚命工作向上爬之外,還有的就是對趙朗的絕對忠誠了。
試問這天下,還有誰可以帶領他們向出將入相這個偉大的目標邁進?又還有誰可以在他們沒有經過科舉考試、武舉考試就可以做到五品、四品的官員?隻有他們的門主,趙門主!
一通解釋之下,眾人也就按受了這一份任命的名單。對於許貫忠,大家都很信服,能把流求在一年多內開發成一個近九萬人的州府,又管治得有條有理,最大的功勞不是趙朗,而是許貫忠。趙朗雖說是居中協調,但基本上是當甩手大掌櫃,還出去浪了好幾個月,而許貫忠卻是真正的坐鎮流求,第一項工作都經他策劃、實施,眾人對許貫忠很認同。
公孫勝任三軍都督府都督卻有點讓人不信服了,在座有格物門的長老,他們跟著趙朗奮鬥時,公孫勝還不知在哪個旮旯呢。趙朗隻能把公孫勝在揭陽嶺以200人對上張順2000人,逐個擊破,連張順也被生擒的事和公孫勝率領江心島護衛智退譚稹官兵三次圍攻的事說了出來,再加上去年年底公孫勝領著一百多的船隊護衛,在關鍵時刻殺進方臘亂匪之中,擊潰了方臘軍。可以說,在座的眾人中,實戰經驗以公孫勝最為豐富。
眾人見趙朗力挺,也就勉強接受了公孫勝這位三軍都督府的都督。
李俊問道:“師父,現在咱們的地盤大了,又蒙您任命我為商務司主事,這潯陽商行的名稱要不要作出更改?繼續以潯陽江這個地域為名稱,會墮了咱們流求的威名。”
“這個倒是不用,一來咱們以潯陽為名,是不忘本之意。格物門起源於江州潯陽,這個要牢記,流求桃園城最大的街道也名字也為潯陽街,正應了此意。二來流求正處於發展階段,不宜太過張揚,用潯陽之名,可避開許多麻煩。”
眾人紛紛點頭,均覺有理。
趙朗又道:“慶之,你雖任商務司主事,但還兼任多職,特別是昌國造船之事一直由你主持,這項工作還是由你負責。流求這邊木材頗多,不過大多是剛砍伐下來,還需陰幹,未能用於造船,昌國島船塢及福州購船木之事均需抓緊。我讓許珍君道長、陳元英等助你。另外,貫忠,你作為流求知府,流求的船塢要加快形成生產力,爭取年底造出飛剪船,飛剪船的設計圖紙我已交給了慶之,你要全力支持,年底,流求的木材估計就可以利用了。“
許貫忠、李俊、許珍君、陳無英拱手領命。
各項事務安排妥當,趙朗又拱手對眾人道:“流求府與三軍都督府就拜托各位了,明天進行任命儀式,後天我便要趕迴昌國。十月十二,我要在昌國迎娶王氏,特備下水酒一杯,望各位拔冗去昌國島喝杯喜酒。”
眾人都知道趙朗與王素已訂婚,現聞知趙門主終於要成親,個個都麵露喜色,心中各懷歡喜。趙門主成親,就表示他真的要在大宋落地生根了,繼續帶領大家開疆拓土了,最好就是趕快生下後裔,那他們就有少主了,這出將入相的願望就一定能實現了。
許貫忠馬上發出喜訊,趙門主十月十二日娶親,邀格物門一幹人等齊聚昌國島喝喜酒。一時間,三個基地喜氣洋洋,老百姓甚至焚香遙拜,祝福大恩人幸福安康。
為了這次建府,許貫忠等人準備充份,印綬、官憑等均已準備好,由趙朗親手填上被授官之人的名字,分別交由許貫忠與公孫勝,文官由許貫忠加蓋流求府大印,武官由公孫勝蓋上三軍都督府大印,然後再提交趙朗,蓋上趙朗的大印,任命官憑文書才生效。
趙朗一一鄭重地交到相應的每個人手中,說上幾句勉勵的話語,每一位被授官之人心潮澎湃,終於走到了這一步了。各人按程序宣誓,向趙朗門主效忠,向格物門效忠。
這是流求建府的第一次授官,再往後,若有空缺任命,就要由各司按程序推薦,再由各大主事進行投票,把投票結果報趙朗進行任命。這一套程序學自於北宋初期的廷推,在包拯包青天生活的那個年代,廷推是常有之事,到了北宋後期,廷推便成了傳說,特別是蔡京把持朝政,在各處安插親信,哪還會理會這個廷推?
趙朗在流求流過了第一個中秋節。中秋節之前,利用空餘時間,他向許貫忠教授了月餅的製作之法,吩咐他差人去大量製作,讓流求所有居民在中秋節之前,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士兵、百姓或是俘虜,每人均有一塊月餅。
月餅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時期。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名為“太師餅”的食物,此為月餅的始祖,但其真正有“月餅”的特定稱唿是在南宋。南宋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便首次有月餅的記載。現在趙朗把月餅提前一百年出現,目的就是讓流求島的近9萬百姓從劫後餘生中恢複過來,珍惜當前的團圓之可貴。
幾天後,趙朗與李俊、燕青返迴昌國,專心籌備自己兩個月後的婚禮。
那張流求名官員、將領名單之中,各人都有任命,隻缺了趙朗本人,李俊一看就炸毛了。
眾人才注意到這份名單上沒有趙朗的名字。沒有趙門主領頭,誰敢領任官職?
許貫忠、石進、燕青、陳元英等趙朗弟子同時叫了起來:“師父!”
公孫勝、朱武等人也立即不淡定、不欣喜了,就好像後世的公司大老板自己不當董事長,手下的人又有誰敢做這個董事長呢?
“豹子頭”林衝”騰地站起來道:“除了門主,誰還有資格做這個知府,誰還有資格做這個三軍都督?門主,你不當知府,不當都督,大家散……大家心都散了!”他就差點說出大家散夥算了。
許貫忠、公孫勝一同站了起身,向趙朗長揖,久久不直起身,意思很明顯,你趙朗不擔任知府、都督,咱也不幹了!
趙朗哭笑不得,自己手下這一幫人,怎麽看都與水滸梁山那班山賊一樣,一言不合就散夥,以義氣為先,以恩情鋪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桀驁不馴。
紀律性欠缺呐!
趙朗雙手向下一按,待眾人靜下來後,說道:“大家都理解錯了。我向大家解釋解釋一下吧。第一,所有流求府縣令或六品以上官員、三軍總督府所有連級或中尉以上軍銜者都必須由格物門成員擔任,想要做六品以上的文官或是連級以上武官,必須加入我格物門。第二、我是格物門門主,六品以上的文官或是連級以上武官必須經我任命、裁撤。我會監督你們所有的文武官員,凡有不合格者,我會毫不留情地把他撤職。所以,我這個門主是判決者、是監督者,位在知府、都督之上。第三、從今天開始,格物門要在縣衙及連以上部隊設立支部,張順、許珍君、燕青負責這項工作。大家放心了吧?”支部建在連隊上,這種大殺招怎能不用?趙朗順手就拿過來用上了。
眾人一聽,頓時明白過來,趙門主是做最高的決策者、最終的判決者,擁有任命權,是做“太上皇”,做幕後的操控者啊!
這……這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呀。
趙朗又道:“在座的兄弟都知道,我是從上麵掉下來的。”他左手食指向上指了指,接著道:“不要說什麽知府、都督,就是是帝王將相,在我們上麵的人來說也是輕如浮雲。我帶著大家開發流求,建府建軍,其目的這一就是讓大家有個好出身、好前途,誰敢說在座的各位以後就不能出將入相?對不對?”
這一番話,既確定了自己的判決者、監督者的地位,又給格物門的眾人畫了一個大餅,一個極大的大餅。
出將入相,試問這大宋的人誰不向往?誰不羨慕?自此以後,這一夥人除了拚命工作向上爬之外,還有的就是對趙朗的絕對忠誠了。
試問這天下,還有誰可以帶領他們向出將入相這個偉大的目標邁進?又還有誰可以在他們沒有經過科舉考試、武舉考試就可以做到五品、四品的官員?隻有他們的門主,趙門主!
一通解釋之下,眾人也就按受了這一份任命的名單。對於許貫忠,大家都很信服,能把流求在一年多內開發成一個近九萬人的州府,又管治得有條有理,最大的功勞不是趙朗,而是許貫忠。趙朗雖說是居中協調,但基本上是當甩手大掌櫃,還出去浪了好幾個月,而許貫忠卻是真正的坐鎮流求,第一項工作都經他策劃、實施,眾人對許貫忠很認同。
公孫勝任三軍都督府都督卻有點讓人不信服了,在座有格物門的長老,他們跟著趙朗奮鬥時,公孫勝還不知在哪個旮旯呢。趙朗隻能把公孫勝在揭陽嶺以200人對上張順2000人,逐個擊破,連張順也被生擒的事和公孫勝率領江心島護衛智退譚稹官兵三次圍攻的事說了出來,再加上去年年底公孫勝領著一百多的船隊護衛,在關鍵時刻殺進方臘亂匪之中,擊潰了方臘軍。可以說,在座的眾人中,實戰經驗以公孫勝最為豐富。
眾人見趙朗力挺,也就勉強接受了公孫勝這位三軍都督府的都督。
李俊問道:“師父,現在咱們的地盤大了,又蒙您任命我為商務司主事,這潯陽商行的名稱要不要作出更改?繼續以潯陽江這個地域為名稱,會墮了咱們流求的威名。”
“這個倒是不用,一來咱們以潯陽為名,是不忘本之意。格物門起源於江州潯陽,這個要牢記,流求桃園城最大的街道也名字也為潯陽街,正應了此意。二來流求正處於發展階段,不宜太過張揚,用潯陽之名,可避開許多麻煩。”
眾人紛紛點頭,均覺有理。
趙朗又道:“慶之,你雖任商務司主事,但還兼任多職,特別是昌國造船之事一直由你主持,這項工作還是由你負責。流求這邊木材頗多,不過大多是剛砍伐下來,還需陰幹,未能用於造船,昌國島船塢及福州購船木之事均需抓緊。我讓許珍君道長、陳元英等助你。另外,貫忠,你作為流求知府,流求的船塢要加快形成生產力,爭取年底造出飛剪船,飛剪船的設計圖紙我已交給了慶之,你要全力支持,年底,流求的木材估計就可以利用了。“
許貫忠、李俊、許珍君、陳無英拱手領命。
各項事務安排妥當,趙朗又拱手對眾人道:“流求府與三軍都督府就拜托各位了,明天進行任命儀式,後天我便要趕迴昌國。十月十二,我要在昌國迎娶王氏,特備下水酒一杯,望各位拔冗去昌國島喝杯喜酒。”
眾人都知道趙朗與王素已訂婚,現聞知趙門主終於要成親,個個都麵露喜色,心中各懷歡喜。趙門主成親,就表示他真的要在大宋落地生根了,繼續帶領大家開疆拓土了,最好就是趕快生下後裔,那他們就有少主了,這出將入相的願望就一定能實現了。
許貫忠馬上發出喜訊,趙門主十月十二日娶親,邀格物門一幹人等齊聚昌國島喝喜酒。一時間,三個基地喜氣洋洋,老百姓甚至焚香遙拜,祝福大恩人幸福安康。
為了這次建府,許貫忠等人準備充份,印綬、官憑等均已準備好,由趙朗親手填上被授官之人的名字,分別交由許貫忠與公孫勝,文官由許貫忠加蓋流求府大印,武官由公孫勝蓋上三軍都督府大印,然後再提交趙朗,蓋上趙朗的大印,任命官憑文書才生效。
趙朗一一鄭重地交到相應的每個人手中,說上幾句勉勵的話語,每一位被授官之人心潮澎湃,終於走到了這一步了。各人按程序宣誓,向趙朗門主效忠,向格物門效忠。
這是流求建府的第一次授官,再往後,若有空缺任命,就要由各司按程序推薦,再由各大主事進行投票,把投票結果報趙朗進行任命。這一套程序學自於北宋初期的廷推,在包拯包青天生活的那個年代,廷推是常有之事,到了北宋後期,廷推便成了傳說,特別是蔡京把持朝政,在各處安插親信,哪還會理會這個廷推?
趙朗在流求流過了第一個中秋節。中秋節之前,利用空餘時間,他向許貫忠教授了月餅的製作之法,吩咐他差人去大量製作,讓流求所有居民在中秋節之前,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士兵、百姓或是俘虜,每人均有一塊月餅。
月餅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時期。在殷商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名為“太師餅”的食物,此為月餅的始祖,但其真正有“月餅”的特定稱唿是在南宋。南宋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便首次有月餅的記載。現在趙朗把月餅提前一百年出現,目的就是讓流求島的近9萬百姓從劫後餘生中恢複過來,珍惜當前的團圓之可貴。
幾天後,趙朗與李俊、燕青返迴昌國,專心籌備自己兩個月後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