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流求府製
趙朗一聽到南下購糧的船隊遭遇海盜,吃了一驚,忙問道:“傷亡如何?”
張橫咧了咧嘴,笑道:“傷了三人,是自己緊張而崴了腳。”
趙朗鬆了口氣,哈哈一笑,走進了潯陽商行總部。剛一進門,就見到了南下船隊臨時領隊沈明池。
“拜見院長。”沈明池忙躬身行禮。原學院學子見到趙朗都尊敬地稱院長。
趙朗手一抬,道:“明池辛苦了。”對於第一、第二批學院的學生,每個人的名字他都記得。
沈明池把這一次遇到海盜之事詳細向趙朗、許貫忠、張橫等人匯報,當他說到那海盜船竟有51艘之多時,趙朗不禁一愣,宋代的南方有這麽大的海盜集團嗎?另一時空之中他可沒有接觸到這一方麵的資料呀,大型的海盜集團好像是在明代禁海之後才形成的吧?
許貫忠道:“師父,之前石秀兄弟在泉州曾傳來情報,說潮州附近海域有個海盜窩,大小海盜船隻有一百多艘。那海盜頭領叫‘白龍王’,其真名不得而知,石兄弟估計是姓白,一年多以來,這夥海盜沒招惹到咱們,所以咱們一直以為大家都是河水不犯井水,想不到這夥賊子竟敢襲擊我們的商船,當真可惡!”
沈明池道:“咱們也不怕他襲擾,論速度,咱們的船比海盜船快多了;論戰力,嘿嘿,有火炮和佛朗機,他們來多少滅多少,那海盜船還沒靠近,就被我們打成了渣渣。”
趙朗心想,好在當初自己有先見之明,提前把實心彈火炮研製出來,裝備在海船用以防禦,這種領先這個世界500年的大殺器,讓潯陽商行的船隻可以馳騁於大海,縱橫於江河!
“明池,經此一役,你認為船隊有何改進之處?”到目前,沈明池是格物門、潯陽商行用火炮進行海上實戰的第一人,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先用火炮海戰之人,趙朗就向他細問相關情況。
“院長,9磅火炮用於殺敵堪稱神器,可若是隔開三十丈外,炮彈的準頭就有所欠缺,學生略一統計,十丈以內,有九成的炮彈命中目標;二十丈以內,命中率已降至六成;二十丈至三十丈內,命中率已降至四成;五十丈左右,命中率隻有兩成;一百丈左右,命中率就隻有一成;一百丈以外,就基本靠運氣了。”
趙朗點點頭,依沈明池統計,折算成米,三十米以內的距離準頭有九成,六十米距離也有六成的命中率,一百米外就有所欠缺了,隻有四成,150米至300米距離就隻有一到兩成的命中率,遠於300米的就隻能靠蒙了。
這已是很不錯的成績了,這個年代,沒有平衡儀,沒有測距儀,沒有瞄準器,在顛簸的海麵上晃動著,又是在航速20公裏的運動中,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是不錯。這大半年來,許貫忠、陳元英不斷地供應9磅滑膛炮、底藥、炮彈給各船隊,讓船隊炮手不停地實彈射擊,以測量各種參數。
於是乎,船隊的炮手大都提高了命中率,發射速度也從三分鍾一發提高到三分鍾兩發,這已差不多是這個時代的極限了。趙朗也沒辦法提高命中率,這玩意兒要靠基礎數學、物理學、光學和科技創新,隻能夠等若幹年後,科學技術發展了,才能改變這種狀況。
趙朗吩咐許貫忠把沈明池他們俘虜的800多海盜拉去修路,把搶來的8艘船駛進船塢維修自是不提。
又過了一個月,流求建府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村、鄉、鎮等各級管治機構已建立,鎮長、鄉長、村長已任命到位。鎮長由德高望重之耆老擔任,鄉長由受傷退役的原護衛隊員擔任,村長由定居的百姓推舉產生。戶籍、土地地契、鄉約等民政已逐漸理順,移民的歸屬感大大增加。
許貫忠、陳元英主持的作坊園區已建造落成,肥皂、香皂、香水、花露水等產品已有試驗品產出,至於玻璃,也就是此時稱為琉璃的作坊,由於耐火磚需要從外地運來,因而才剛剛建好,還沒進入試產。用於生產的原料石英砂、碳酸鈉、石灰石和鉛都已準備好,這種中世紀的的“威尼斯製作法”可製作出非常透明、非常薄的玻璃,可使玻璃器皿輕便和美觀。再過十天,玻璃作坊便可試產。
流求建府的組織機構已確定,隻剩下府屬官員與軍隊將領的任命還沒定下來。趙朗知道此事極其重要,馬虎不得,足足思考了一個月,他才初步定下了流求府官員與流求軍隊將領的名單。
按照趙朗原先的設計,軍政必須完全分開,互不幹涉,但在製定這一份官員名單時,才明白一個道理。縱觀曆史,世界上大多政權的初立,往往是采取軍管製,這大亂之下必出重法的道理是一樣的。若是強製把軍政分開,必會形成文武的對立,在打天下、開創政權時期是不利於發展的。自己生活在和平時代,想著理所當然的軍政分開,卻是沒有與時俱進了。
這天,趙朗召集一眾人等,公布了初始名單:
流求府:
知府:許貫忠 正四品
通判兼官吏司主事:周侗 從四品上
流求觀察使、江州總管:張順 從四品上,副總管童猛,正五品。
昌國島總管、商務司主事:李俊 從四品,副主事:崔誌成,昌國副總管童威,正五品。
財政司主事:暫缺,副主事,蔣婉清 正五品(行主事職)
保安司主事:石秀 從四品下
科工司主事:暫缺,副主事,陳元英,正五品(行主事職)
監事司副主事:裴宣 正五品(行主事職)
運輸司主事:張橫 從四品下
衛生醫療司主事:安道全 從四品下
格物門中央統計委員會主任:張順 副主任:許珍君 從四品下 副主任:燕青 正六品
桃園城縣令:李涓 正六品
求中縣縣令:周清雲 正六品
求南縣縣令:暫缺
楊德昌、張海、張河、徐泉等人分別在各司的下屬局任執事。
流求三軍都督府:
都督:公孫勝 正四品上,少將銜,奮勇將軍
軍師:朱武 正四品,少將銜,奮勇將軍
陸軍都督:暫缺
陸軍第一旅旅長:魯智深 四品下,少將銜,奮勇將軍;副旅長:林衝,從四品上,上校銜
陸軍流求團團長:石秀(兼任)
陸軍江州團團長:張順(兼任)
陸軍昌國團團長:李俊(兼任)
海軍都督:暫缺
海軍北海艦隊司令:郭東樓 從四品上,上校銜
海軍東海艦隊司令:朱武(兼任)
海軍南海艦隊副司令:沈明池 從五品,中校銜,行司令職
海軍流求艦隊司令:張橫(兼任)
童威以副總管職位管理昌國島日常工作。史進、張漁、韓望等人均在三軍都督府有任職。
文官武官平等,實行軍管政策,軍隊協管地方政務。
趙朗把各官員及將領的官階基本與大宋州府官員相當,好讓流求官員成為既得利益者,離不開流求這個組織,同時對上大宋州府的官員,也能有底氣。
一眾人拿起手中的名單一看,均是一喜,名有均有相應的任命,不用經過科舉考試,不用武舉考試,就可擔任官職,最高還是正四品官,骨子裏的官司本位主義讓大家欣喜不已,心中都存有光宗耀祖之感,可認真看下去,心裏又隱約覺得好象哪裏不對勁。
忽聽得李俊叫道:“師父,怎麽沒有你的名字?”
趙朗一聽到南下購糧的船隊遭遇海盜,吃了一驚,忙問道:“傷亡如何?”
張橫咧了咧嘴,笑道:“傷了三人,是自己緊張而崴了腳。”
趙朗鬆了口氣,哈哈一笑,走進了潯陽商行總部。剛一進門,就見到了南下船隊臨時領隊沈明池。
“拜見院長。”沈明池忙躬身行禮。原學院學子見到趙朗都尊敬地稱院長。
趙朗手一抬,道:“明池辛苦了。”對於第一、第二批學院的學生,每個人的名字他都記得。
沈明池把這一次遇到海盜之事詳細向趙朗、許貫忠、張橫等人匯報,當他說到那海盜船竟有51艘之多時,趙朗不禁一愣,宋代的南方有這麽大的海盜集團嗎?另一時空之中他可沒有接觸到這一方麵的資料呀,大型的海盜集團好像是在明代禁海之後才形成的吧?
許貫忠道:“師父,之前石秀兄弟在泉州曾傳來情報,說潮州附近海域有個海盜窩,大小海盜船隻有一百多艘。那海盜頭領叫‘白龍王’,其真名不得而知,石兄弟估計是姓白,一年多以來,這夥海盜沒招惹到咱們,所以咱們一直以為大家都是河水不犯井水,想不到這夥賊子竟敢襲擊我們的商船,當真可惡!”
沈明池道:“咱們也不怕他襲擾,論速度,咱們的船比海盜船快多了;論戰力,嘿嘿,有火炮和佛朗機,他們來多少滅多少,那海盜船還沒靠近,就被我們打成了渣渣。”
趙朗心想,好在當初自己有先見之明,提前把實心彈火炮研製出來,裝備在海船用以防禦,這種領先這個世界500年的大殺器,讓潯陽商行的船隻可以馳騁於大海,縱橫於江河!
“明池,經此一役,你認為船隊有何改進之處?”到目前,沈明池是格物門、潯陽商行用火炮進行海上實戰的第一人,可能也是世界上最先用火炮海戰之人,趙朗就向他細問相關情況。
“院長,9磅火炮用於殺敵堪稱神器,可若是隔開三十丈外,炮彈的準頭就有所欠缺,學生略一統計,十丈以內,有九成的炮彈命中目標;二十丈以內,命中率已降至六成;二十丈至三十丈內,命中率已降至四成;五十丈左右,命中率隻有兩成;一百丈左右,命中率就隻有一成;一百丈以外,就基本靠運氣了。”
趙朗點點頭,依沈明池統計,折算成米,三十米以內的距離準頭有九成,六十米距離也有六成的命中率,一百米外就有所欠缺了,隻有四成,150米至300米距離就隻有一到兩成的命中率,遠於300米的就隻能靠蒙了。
這已是很不錯的成績了,這個年代,沒有平衡儀,沒有測距儀,沒有瞄準器,在顛簸的海麵上晃動著,又是在航速20公裏的運動中,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著實是不錯。這大半年來,許貫忠、陳元英不斷地供應9磅滑膛炮、底藥、炮彈給各船隊,讓船隊炮手不停地實彈射擊,以測量各種參數。
於是乎,船隊的炮手大都提高了命中率,發射速度也從三分鍾一發提高到三分鍾兩發,這已差不多是這個時代的極限了。趙朗也沒辦法提高命中率,這玩意兒要靠基礎數學、物理學、光學和科技創新,隻能夠等若幹年後,科學技術發展了,才能改變這種狀況。
趙朗吩咐許貫忠把沈明池他們俘虜的800多海盜拉去修路,把搶來的8艘船駛進船塢維修自是不提。
又過了一個月,流求建府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村、鄉、鎮等各級管治機構已建立,鎮長、鄉長、村長已任命到位。鎮長由德高望重之耆老擔任,鄉長由受傷退役的原護衛隊員擔任,村長由定居的百姓推舉產生。戶籍、土地地契、鄉約等民政已逐漸理順,移民的歸屬感大大增加。
許貫忠、陳元英主持的作坊園區已建造落成,肥皂、香皂、香水、花露水等產品已有試驗品產出,至於玻璃,也就是此時稱為琉璃的作坊,由於耐火磚需要從外地運來,因而才剛剛建好,還沒進入試產。用於生產的原料石英砂、碳酸鈉、石灰石和鉛都已準備好,這種中世紀的的“威尼斯製作法”可製作出非常透明、非常薄的玻璃,可使玻璃器皿輕便和美觀。再過十天,玻璃作坊便可試產。
流求建府的組織機構已確定,隻剩下府屬官員與軍隊將領的任命還沒定下來。趙朗知道此事極其重要,馬虎不得,足足思考了一個月,他才初步定下了流求府官員與流求軍隊將領的名單。
按照趙朗原先的設計,軍政必須完全分開,互不幹涉,但在製定這一份官員名單時,才明白一個道理。縱觀曆史,世界上大多政權的初立,往往是采取軍管製,這大亂之下必出重法的道理是一樣的。若是強製把軍政分開,必會形成文武的對立,在打天下、開創政權時期是不利於發展的。自己生活在和平時代,想著理所當然的軍政分開,卻是沒有與時俱進了。
這天,趙朗召集一眾人等,公布了初始名單:
流求府:
知府:許貫忠 正四品
通判兼官吏司主事:周侗 從四品上
流求觀察使、江州總管:張順 從四品上,副總管童猛,正五品。
昌國島總管、商務司主事:李俊 從四品,副主事:崔誌成,昌國副總管童威,正五品。
財政司主事:暫缺,副主事,蔣婉清 正五品(行主事職)
保安司主事:石秀 從四品下
科工司主事:暫缺,副主事,陳元英,正五品(行主事職)
監事司副主事:裴宣 正五品(行主事職)
運輸司主事:張橫 從四品下
衛生醫療司主事:安道全 從四品下
格物門中央統計委員會主任:張順 副主任:許珍君 從四品下 副主任:燕青 正六品
桃園城縣令:李涓 正六品
求中縣縣令:周清雲 正六品
求南縣縣令:暫缺
楊德昌、張海、張河、徐泉等人分別在各司的下屬局任執事。
流求三軍都督府:
都督:公孫勝 正四品上,少將銜,奮勇將軍
軍師:朱武 正四品,少將銜,奮勇將軍
陸軍都督:暫缺
陸軍第一旅旅長:魯智深 四品下,少將銜,奮勇將軍;副旅長:林衝,從四品上,上校銜
陸軍流求團團長:石秀(兼任)
陸軍江州團團長:張順(兼任)
陸軍昌國團團長:李俊(兼任)
海軍都督:暫缺
海軍北海艦隊司令:郭東樓 從四品上,上校銜
海軍東海艦隊司令:朱武(兼任)
海軍南海艦隊副司令:沈明池 從五品,中校銜,行司令職
海軍流求艦隊司令:張橫(兼任)
童威以副總管職位管理昌國島日常工作。史進、張漁、韓望等人均在三軍都督府有任職。
文官武官平等,實行軍管政策,軍隊協管地方政務。
趙朗把各官員及將領的官階基本與大宋州府官員相當,好讓流求官員成為既得利益者,離不開流求這個組織,同時對上大宋州府的官員,也能有底氣。
一眾人拿起手中的名單一看,均是一喜,名有均有相應的任命,不用經過科舉考試,不用武舉考試,就可擔任官職,最高還是正四品官,骨子裏的官司本位主義讓大家欣喜不已,心中都存有光宗耀祖之感,可認真看下去,心裏又隱約覺得好象哪裏不對勁。
忽聽得李俊叫道:“師父,怎麽沒有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