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白萬裏:李懷德同誌說得對
四合院:24歲,是處長 作者:騎驢驢驢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處長倒也是有經驗,反正對我不利的話題一律當聽不到,老楊這邊開會都知道吳思友的問題更加嚴重,不好洗,就直接當沒聽見關於他的事情,又把事情扯到程遠身上,甚至是程遠的家庭上。
王處長的話就差直接指著杜江河的鼻子問你是不是想把程遠的家人都給逼死。
雖然現在社會上罪犯的家屬都會受到鄙視,但法律上已經不搞株連九族這一套了,這些做領導的更要謹言慎行,要是說就因為程遠犯了錯,他們全家人也活該的話,迴頭肯定讓人舉報。
李成建接過話頭,道:
“王處長!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程遠如果真的重視他的家庭,他就不應該去找暗門子,還在暗門子身上花掉了大把的錢,甚至影響到了家庭的生活,他去暗門子這件事本身,就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而他沒了錢之後企圖盜竊廠裏的資產,這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一個人自私自利,對家庭,對國家全都不負責任的人,難道還想國家對他來負責嗎?這種想法簡直是荒謬!”
“這……”
李成建的話讓王處長一時語塞,而老楊這邊其他人看王處長被懟住,立刻有人接上,讓王處長坐下,自己站了起來。
“我認為……”
接下來兩邊人馬就開始了漫長的扯皮和吵架,白萬裏坐在邊上,捧著茶缸看他們表演,暗道:
‘這看起來的感覺好像跟21世紀看過的那些西方兩黨扯皮打嘴仗的感覺差不多嘛,不過規模要小得多了,還好咱中央的領導力強,大事上統籌規劃,不至於遇到事情就一個派係扯著半個國家過來打架,讓人看笑話。’
兩邊的扯皮互懟基本上就是開局兩三輪交鋒的延續,老李這邊堅持要嚴懲開除兩個工人,把事情鬧大,讓老楊的威望受到嚴重打擊,尤其抓著犯錯更重的吳思友不放。
老楊這邊努力強調程遠現狀的不易,想給老李這邊扣冷血的帽子,逼迫李懷德做出一定的退讓,把事情的影響降低一些。
兩邊人馬雖然吵得激烈,但白萬裏知道這些其實都是小打小鬧,因為這些人隻是馬前卒,兩邊的老大,楊國明和李懷德都還沒下場呢。
爭吵持續了大半個小時左右,原本隻是正常發言的兩邊人在持續的爭吵中逐漸上臉,臉色慢慢發紅,那叫一個臉紅脖子粗啊。
眼看雙方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再下去就要發展成彼此問候對方親媽的時候,趙書記起身打斷了眾人。
“好了,大家的意見我都聽到了,大家先冷靜一下。”
“楊國明同誌,李懷德同誌,你們兩個有什麽意見?”
趙書記這麽做也是在往下推流程了,兩邊如果能在下屬辯論這一階段就直接說服對方,達成共識,那當然最好。
但現在的情況是兩邊互不相讓,再下去就是純粹的浪費時間的爭吵,完全是垃圾時間,浪費精神又浪費耳朵,趙書記年紀也不小了,精力不比年輕那一陣了,實在折騰不下去,所以就跳過了垃圾時間,直接讓老楊跟老李下場,你們倆直接把問題解決了。
反正下麵的人橫豎不都是聽你們兩個的嗎?
李懷德笑眯眯地站了起來,道:
“那我就先來說說吧。”
老楊本來也想說話,但被李懷德搶先了讓他皺起眉頭,雖然也沒規定這時候廠長和副廠長必須誰先說話,但老楊知道李懷德是個笑麵虎,他笑得越開心,就說明他心裏越沒憋好屁,他心裏自然會有些擔憂。
‘李懷德這麽自信,難道有什麽王牌,是從他嶽父那裏得到什麽幫助了嗎?’
老楊想到這件事就憂心忡忡,雖然他也有個老領導支持,但老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係,和嶽父與女婿之間的關係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李懷德顯然能從他老丈人那裏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幫助,雖然老楊的領導徐江的位置更高,但一來關係更遠,二來下屬太多,老楊能分到的關注和幫助就少了許多,實際能得到的支持並不如李懷德。
這也是李懷德身居副職,卻能和他這個正廠長叫板不落下風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靠山不是關鍵,關鍵是你的靠山願意給你提供多少幫助。
李懷德朗聲說道:
“各位同誌,聽我說一句,我的意見還是要將程遠和吳思友二人交給法院審判,這並不是我要求重罰二人,而是我對法律的尊重!”
“各位是不是忘了,咱們軋鋼廠不是一個執法單位,我們是工廠,我們的責任就是做好生產,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像抓捕犯人這樣的事情交給保衛處的同誌,交給公安同誌,審訊他們的事交給法院,隻要經過合理合法的審訊過程,無論什麽樣的結果我都可以接受。”
“法院如果判決程遠可以因為受傷而減免刑期甚至免罪我可以接受,法院如果判決吳思友有立功表現,可以酌情減刑,我也可以接受,因為這就是法律,作為組織的一員,雖然我不是執法人員,但我也有維護法律尊嚴的義務和責任!”
“這同樣是我向冒著生命危險與犯罪分子搏鬥的所有公安和保衛同誌的尊重!”
李懷德一開口,直接把問題上升到另一個層次,不跟你講什麽人道,直接講法律尊嚴,執法的尊嚴,那麽多人呢,誰敢說自己不尊重法律呢?
李懷德話音一落,他這邊的人紛紛開口稱讚。
“李副廠長大義!”
“李副廠長說得好!”
老楊這邊則鴉雀無聲,這種話題他們也不敢隨便反駁,不然後果可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而此時,他們的老大楊國明也說不出話,雙拳緊握,眼睛死死地盯著坐在會議桌末尾,在軋鋼廠會議中一向存在感不高的白萬裏。
隻見白萬裏放下茶缸,微笑著說出了自己在說完案件報告之後的第一句話。
“李懷德同誌說得對。”
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老楊的兩隻手都鬆開了。
王處長的話就差直接指著杜江河的鼻子問你是不是想把程遠的家人都給逼死。
雖然現在社會上罪犯的家屬都會受到鄙視,但法律上已經不搞株連九族這一套了,這些做領導的更要謹言慎行,要是說就因為程遠犯了錯,他們全家人也活該的話,迴頭肯定讓人舉報。
李成建接過話頭,道:
“王處長!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程遠如果真的重視他的家庭,他就不應該去找暗門子,還在暗門子身上花掉了大把的錢,甚至影響到了家庭的生活,他去暗門子這件事本身,就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而他沒了錢之後企圖盜竊廠裏的資產,這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一個人自私自利,對家庭,對國家全都不負責任的人,難道還想國家對他來負責嗎?這種想法簡直是荒謬!”
“這……”
李成建的話讓王處長一時語塞,而老楊這邊其他人看王處長被懟住,立刻有人接上,讓王處長坐下,自己站了起來。
“我認為……”
接下來兩邊人馬就開始了漫長的扯皮和吵架,白萬裏坐在邊上,捧著茶缸看他們表演,暗道:
‘這看起來的感覺好像跟21世紀看過的那些西方兩黨扯皮打嘴仗的感覺差不多嘛,不過規模要小得多了,還好咱中央的領導力強,大事上統籌規劃,不至於遇到事情就一個派係扯著半個國家過來打架,讓人看笑話。’
兩邊的扯皮互懟基本上就是開局兩三輪交鋒的延續,老李這邊堅持要嚴懲開除兩個工人,把事情鬧大,讓老楊的威望受到嚴重打擊,尤其抓著犯錯更重的吳思友不放。
老楊這邊努力強調程遠現狀的不易,想給老李這邊扣冷血的帽子,逼迫李懷德做出一定的退讓,把事情的影響降低一些。
兩邊人馬雖然吵得激烈,但白萬裏知道這些其實都是小打小鬧,因為這些人隻是馬前卒,兩邊的老大,楊國明和李懷德都還沒下場呢。
爭吵持續了大半個小時左右,原本隻是正常發言的兩邊人在持續的爭吵中逐漸上臉,臉色慢慢發紅,那叫一個臉紅脖子粗啊。
眼看雙方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再下去就要發展成彼此問候對方親媽的時候,趙書記起身打斷了眾人。
“好了,大家的意見我都聽到了,大家先冷靜一下。”
“楊國明同誌,李懷德同誌,你們兩個有什麽意見?”
趙書記這麽做也是在往下推流程了,兩邊如果能在下屬辯論這一階段就直接說服對方,達成共識,那當然最好。
但現在的情況是兩邊互不相讓,再下去就是純粹的浪費時間的爭吵,完全是垃圾時間,浪費精神又浪費耳朵,趙書記年紀也不小了,精力不比年輕那一陣了,實在折騰不下去,所以就跳過了垃圾時間,直接讓老楊跟老李下場,你們倆直接把問題解決了。
反正下麵的人橫豎不都是聽你們兩個的嗎?
李懷德笑眯眯地站了起來,道:
“那我就先來說說吧。”
老楊本來也想說話,但被李懷德搶先了讓他皺起眉頭,雖然也沒規定這時候廠長和副廠長必須誰先說話,但老楊知道李懷德是個笑麵虎,他笑得越開心,就說明他心裏越沒憋好屁,他心裏自然會有些擔憂。
‘李懷德這麽自信,難道有什麽王牌,是從他嶽父那裏得到什麽幫助了嗎?’
老楊想到這件事就憂心忡忡,雖然他也有個老領導支持,但老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係,和嶽父與女婿之間的關係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李懷德顯然能從他老丈人那裏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幫助,雖然老楊的領導徐江的位置更高,但一來關係更遠,二來下屬太多,老楊能分到的關注和幫助就少了許多,實際能得到的支持並不如李懷德。
這也是李懷德身居副職,卻能和他這個正廠長叫板不落下風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靠山不是關鍵,關鍵是你的靠山願意給你提供多少幫助。
李懷德朗聲說道:
“各位同誌,聽我說一句,我的意見還是要將程遠和吳思友二人交給法院審判,這並不是我要求重罰二人,而是我對法律的尊重!”
“各位是不是忘了,咱們軋鋼廠不是一個執法單位,我們是工廠,我們的責任就是做好生產,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像抓捕犯人這樣的事情交給保衛處的同誌,交給公安同誌,審訊他們的事交給法院,隻要經過合理合法的審訊過程,無論什麽樣的結果我都可以接受。”
“法院如果判決程遠可以因為受傷而減免刑期甚至免罪我可以接受,法院如果判決吳思友有立功表現,可以酌情減刑,我也可以接受,因為這就是法律,作為組織的一員,雖然我不是執法人員,但我也有維護法律尊嚴的義務和責任!”
“這同樣是我向冒著生命危險與犯罪分子搏鬥的所有公安和保衛同誌的尊重!”
李懷德一開口,直接把問題上升到另一個層次,不跟你講什麽人道,直接講法律尊嚴,執法的尊嚴,那麽多人呢,誰敢說自己不尊重法律呢?
李懷德話音一落,他這邊的人紛紛開口稱讚。
“李副廠長大義!”
“李副廠長說得好!”
老楊這邊則鴉雀無聲,這種話題他們也不敢隨便反駁,不然後果可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
而此時,他們的老大楊國明也說不出話,雙拳緊握,眼睛死死地盯著坐在會議桌末尾,在軋鋼廠會議中一向存在感不高的白萬裏。
隻見白萬裏放下茶缸,微笑著說出了自己在說完案件報告之後的第一句話。
“李懷德同誌說得對。”
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老楊的兩隻手都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