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開會,言語爭鋒
四合院:24歲,是處長 作者:騎驢驢驢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開會那天,白萬裏在辦公室裏接了個李懷德的電話,連保衛處內部也不知道這個電話的內容,之後白萬裏就拎著個茶缸早早地到了會議室,一邊吃著肉幹一邊等著人過來。
大約十來分鍾之後,廠裏的領導陸陸續續地來了,見白萬裏已經在了,都主動跟白萬裏打招唿。
雖然他們之中也不乏處級的領導,但他們這個處級的實權跟白萬裏比就差了太多了,沒自家老大,也就是老楊和老李在場,這些平日裏也有些威嚴的領導的氣場瞬間就被白萬裏碾得什麽都不是,跟白萬裏打過招唿之後就找位置坐了下來,緊張地搓著褲腿。
白萬裏低頭喝茶,沒想去化解這些人的尷尬,不然他自己絕對更尷尬。
還好又過了幾分鍾左右,趙書記,楊國明,李懷德這三人都到了,其他人也到齊了,會議也就正式開始。
廠內會議照舊是趙書記主持:“現在召開關於鉗工三車間工人事故的處理會議,先由保衛處白萬裏同誌宣布一下事故的調查結果。”
其實事故的結果兩邊都知道了,老楊和老李也通知了手下人,不過開會還是要走個過場。
白萬裏站起來把之前單獨講給老楊和老李的結果當眾說了一遍,說完就坐下了,看著他們兩派去鬥。
趙書記道:
“感謝保衛處同誌的辛苦,現在在場的各位同誌都可以講一下自己的意見,誰先來?”
房管科科長李成建第一個站了起來,一臉正氣道:
“我先來!程遠和吳思友兩人不隻非法嫖娼,甚至還盜竊國有資產,他們的行為完全是國家的蛀蟲,是工人兄弟的恥辱,我要求一定要嚴肅處理這兩個害群之馬,以儆效尤!”
這次出事的都是老楊這邊的工人,老李要求嚴肅處理,以此來打擊老楊的聲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李成建是李懷德的親戚,和老李的關係最近,得到的好處最多,自然就是老李最鐵杆的支持者,現在他第一個跳出來對老楊這邊開炮也不奇怪。
老李這邊發動攻擊之後,老楊這邊也馬上做出反擊,生產處下屬生產一處的王處長立刻站了出來,反駁道:
“我不同意!各位同誌,程遠的做法雖然有錯,但他已經受到了懲罰,據醫院所說,他的手臂完全殘廢,以後就算拿個碗都非常勉強,如果這樣還要對他進行嚴肅處理的話,未免太不人道,也顯得組織上太過無情了!”
這個王處長所在的生產一處本來就是管理所有鉗工車間的,所以這次鉗工車間出事對他影響最大,他自然也是最積極地想要壓低事情影響的一個。
他反擊的角度也是眾人開會商量過的,在程遠和吳思友兩個人裏,致人受傷的吳思友的問題顯然更重,不好搞,那就從問題相對輕一點,而且已經受了重傷,成為弱勢人士的程遠身上做文章,凸顯的就是一個人道主義。
不這麽講也沒別的招,畢竟這次案子的調查結果是保衛處給出來的,如果老楊硬說這兩人沒犯錯,那等於是直接說保衛處的調查結果就是個屁,這就是直接打保衛處的臉,現在老楊和老李鬥得已經夠激烈了,不想再招惹保衛處,保衛處能冷眼旁觀對他來說已經是個不錯的結果。
采購科科長杜江河拍案而起,怒道:
“我絕對不同意王處長的意見!”
“上次我們科的采購員崔長遠同誌下鄉采購的時候意外跌落山溝,不幸離世,組織上得知這件事之後予以其烈士名號,這才是應當的,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
“我們國家絕對不能讓任何一個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誌寒心!”
“但程遠和吳思友不配享有這種人道,因為他們公然違反國家法律,本身就是壞分子,壞分子就應該得到處罰,這才符合國家的法治精神!”
“尤其是那個吳思友,他在程遠受傷之後沒有采取急救措施,沒有找人來幫忙,而是第一時間選擇了逃跑,而且剛才白處長也說了,他們在抓捕到吳思友的時候,他正帶著一個裝了衣服和錢的包裹逃跑,可見這個人毫無悔改之心!”
“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犯了錯的人都應該經過足夠的教育才能放歸社會,不然就是社會的危害。”
“吳思友這個人毫無悔改之心,犯了錯誤不肯承認,不肯麵對,不肯挽救,隻想著逃跑,這種人沒資格談什麽人道,否則就是對真正為國家付出的人,如崔長遠同誌這樣的烈士的侮辱!”
“我強烈要求一定要對吳思友做出嚴厲懲罰!”
杜江河老長一段話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啊。
白萬裏心想:‘這小子這段話要不是提前練習過的,我把這茶缸給吃下去。’
這麽長段的話能說得那麽流暢,必然經過練習,可見老李這邊針對老楊會采取的對策也做了排練,並且提前寫好了稿子讓手下去準備。
老楊這邊想把問題集中在犯錯更小並且已經殘疾的程遠身上,博取同情心,同時以人道的名義壓迫老李這邊,把大事化小。
而老李則反其道行之,老楊想把大事化小,他就把小事化大,把問題集中在吳思友身上,甚至把采購科以前死掉的人都給拉出來了。
白萬裏來的時間補償,不知道這個‘崔長遠烈士’犧牲多久了,老李為了對付老楊,沒準兒把死了好幾年的人都給拉出來了。
采購科的油水同樣豐厚,這個杜江河科長就算不是李懷德的親戚,也肯定是他的心腹,有了李懷德的授意,他這個科長才敢以下犯上去怒噴生產一處的王處長。
王處長知道杜江河有李懷德做靠山,自己不能單純地身份上訓斥他,辯駁道:“犯了大錯的人確實需要教育,但程遠幹的事情並非罪大惡極,況且他原本是家裏的頂梁柱,有一家人需要照顧,現在受傷了,廠裏於情於理都該給一些關照,如果把他嚴肅處理治罪,那他們一家子該如何生活,這麽重要的事情杜科長難道都沒想過嗎?”
大約十來分鍾之後,廠裏的領導陸陸續續地來了,見白萬裏已經在了,都主動跟白萬裏打招唿。
雖然他們之中也不乏處級的領導,但他們這個處級的實權跟白萬裏比就差了太多了,沒自家老大,也就是老楊和老李在場,這些平日裏也有些威嚴的領導的氣場瞬間就被白萬裏碾得什麽都不是,跟白萬裏打過招唿之後就找位置坐了下來,緊張地搓著褲腿。
白萬裏低頭喝茶,沒想去化解這些人的尷尬,不然他自己絕對更尷尬。
還好又過了幾分鍾左右,趙書記,楊國明,李懷德這三人都到了,其他人也到齊了,會議也就正式開始。
廠內會議照舊是趙書記主持:“現在召開關於鉗工三車間工人事故的處理會議,先由保衛處白萬裏同誌宣布一下事故的調查結果。”
其實事故的結果兩邊都知道了,老楊和老李也通知了手下人,不過開會還是要走個過場。
白萬裏站起來把之前單獨講給老楊和老李的結果當眾說了一遍,說完就坐下了,看著他們兩派去鬥。
趙書記道:
“感謝保衛處同誌的辛苦,現在在場的各位同誌都可以講一下自己的意見,誰先來?”
房管科科長李成建第一個站了起來,一臉正氣道:
“我先來!程遠和吳思友兩人不隻非法嫖娼,甚至還盜竊國有資產,他們的行為完全是國家的蛀蟲,是工人兄弟的恥辱,我要求一定要嚴肅處理這兩個害群之馬,以儆效尤!”
這次出事的都是老楊這邊的工人,老李要求嚴肅處理,以此來打擊老楊的聲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李成建是李懷德的親戚,和老李的關係最近,得到的好處最多,自然就是老李最鐵杆的支持者,現在他第一個跳出來對老楊這邊開炮也不奇怪。
老李這邊發動攻擊之後,老楊這邊也馬上做出反擊,生產處下屬生產一處的王處長立刻站了出來,反駁道:
“我不同意!各位同誌,程遠的做法雖然有錯,但他已經受到了懲罰,據醫院所說,他的手臂完全殘廢,以後就算拿個碗都非常勉強,如果這樣還要對他進行嚴肅處理的話,未免太不人道,也顯得組織上太過無情了!”
這個王處長所在的生產一處本來就是管理所有鉗工車間的,所以這次鉗工車間出事對他影響最大,他自然也是最積極地想要壓低事情影響的一個。
他反擊的角度也是眾人開會商量過的,在程遠和吳思友兩個人裏,致人受傷的吳思友的問題顯然更重,不好搞,那就從問題相對輕一點,而且已經受了重傷,成為弱勢人士的程遠身上做文章,凸顯的就是一個人道主義。
不這麽講也沒別的招,畢竟這次案子的調查結果是保衛處給出來的,如果老楊硬說這兩人沒犯錯,那等於是直接說保衛處的調查結果就是個屁,這就是直接打保衛處的臉,現在老楊和老李鬥得已經夠激烈了,不想再招惹保衛處,保衛處能冷眼旁觀對他來說已經是個不錯的結果。
采購科科長杜江河拍案而起,怒道:
“我絕對不同意王處長的意見!”
“上次我們科的采購員崔長遠同誌下鄉采購的時候意外跌落山溝,不幸離世,組織上得知這件事之後予以其烈士名號,這才是應當的,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
“我們國家絕對不能讓任何一個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同誌寒心!”
“但程遠和吳思友不配享有這種人道,因為他們公然違反國家法律,本身就是壞分子,壞分子就應該得到處罰,這才符合國家的法治精神!”
“尤其是那個吳思友,他在程遠受傷之後沒有采取急救措施,沒有找人來幫忙,而是第一時間選擇了逃跑,而且剛才白處長也說了,他們在抓捕到吳思友的時候,他正帶著一個裝了衣服和錢的包裹逃跑,可見這個人毫無悔改之心!”
“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犯了錯的人都應該經過足夠的教育才能放歸社會,不然就是社會的危害。”
“吳思友這個人毫無悔改之心,犯了錯誤不肯承認,不肯麵對,不肯挽救,隻想著逃跑,這種人沒資格談什麽人道,否則就是對真正為國家付出的人,如崔長遠同誌這樣的烈士的侮辱!”
“我強烈要求一定要對吳思友做出嚴厲懲罰!”
杜江河老長一段話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啊。
白萬裏心想:‘這小子這段話要不是提前練習過的,我把這茶缸給吃下去。’
這麽長段的話能說得那麽流暢,必然經過練習,可見老李這邊針對老楊會采取的對策也做了排練,並且提前寫好了稿子讓手下去準備。
老楊這邊想把問題集中在犯錯更小並且已經殘疾的程遠身上,博取同情心,同時以人道的名義壓迫老李這邊,把大事化小。
而老李則反其道行之,老楊想把大事化小,他就把小事化大,把問題集中在吳思友身上,甚至把采購科以前死掉的人都給拉出來了。
白萬裏來的時間補償,不知道這個‘崔長遠烈士’犧牲多久了,老李為了對付老楊,沒準兒把死了好幾年的人都給拉出來了。
采購科的油水同樣豐厚,這個杜江河科長就算不是李懷德的親戚,也肯定是他的心腹,有了李懷德的授意,他這個科長才敢以下犯上去怒噴生產一處的王處長。
王處長知道杜江河有李懷德做靠山,自己不能單純地身份上訓斥他,辯駁道:“犯了大錯的人確實需要教育,但程遠幹的事情並非罪大惡極,況且他原本是家裏的頂梁柱,有一家人需要照顧,現在受傷了,廠裏於情於理都該給一些關照,如果把他嚴肅處理治罪,那他們一家子該如何生活,這麽重要的事情杜科長難道都沒想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