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咬著下唇,不敢問出心中的憂慮。


    「這些道理母親心中雪亮,若她肯退讓幾步,許多事就可以避免。母親年事已高,我不願與她走到兵戎相見的那一步,身為東宮的三兄也未必有這個膽識。」


    「所以……你在東宮布置了許多眼線,東宮署官裏也有你的人。你所做的這些,不全是為了對付李顯,還有陛下?」


    他點點頭,「但你放心,我不會將安平簡置於險境。告知他消息往何處傳,是真心想在不得已時救下他的命。」


    「那你從臨淄王府迴來,是……」


    「不」,他急忙搖頭,神情中竟含著幾分心虛,「是……是三郎的私事。」


    我心中生疑,卻也不願打聽有關李隆基的事,隻接著方才的話說道:「安平簡腿腳不便,東宮若有變故,你早些接他出來。」


    「我知道。但你今日就別再想這麽多了」,他再次將我抱進懷中,輕拍著我的背,「太子妃性情堅韌,會很快好起來的。」


    他不明白。


    他以為阿姊的苦楚和不幸,僅僅是喪子之痛。


    半個月後,陛下詔令改元長安,並下旨於下月還都長安,命相王李旦任左衛大將軍,統領戍守京師的南衙禁軍。


    一切如他所料,也如他所願,陛下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讓步。


    還都長安、年號長安,都向天下昭示著陛下還政李唐的決心,而許給相王京城一半的兵權,更是將身家性命也交付給了自己的兒子。


    如此一來,哪怕二張依舊貪於斂財、結黨營私,朝廷內外也難有置喙。


    相王五子及家眷奉命先行,我不願與他的孩子日日相處,便以禦前女官的身份留下,待轉年之後與聖駕同行。


    沒有人再多說些什麽,武延基、李重潤與李仙蕙,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了,沒有喪禮,也沒有祭奠。


    無憂觀的淨室中,靈牌又多了三個。


    我這一生,不知道還要為多少人立靈牌、供淨水。


    一切安置妥當,我來到了城外的持明院。


    一年未見,慧苑似乎又疲憊了幾分,他攔下了要為我遞茶的小沙彌,親手遞到我的眼前。


    「你的烹茶技藝又高妙了許多。」我嗅著茶香,不禁讚嘆。


    「雕蟲小技,何足掛齒。」


    「我在陛下隨行的僧眾名冊裏看到了你,迴長安之後,你還是會跟隨國師在薦福寺嗎?」我側身問道。


    「論說尚未寫完,卻不得不擱筆」,他笑著搖搖頭,「從前我不願離開大寺,卻不得不屈身於此。如今隻想一人執筆,卻不得不報以師恩。」


    「判教之說,還沒有寫完麽?」


    「雖已完稿,卻有諸多遺漏,連我自己都不滿意,更何況他人?」


    他一邊說著,一邊早已將一冊經卷遞與我,竟麵帶羞怯的微笑。


    「《華嚴經略疏刊定記》。」我輕聲念著。


    「若有異議,還望不吝賜教。」他一個出世間的僧人,竟學著世間的俗人,對著我行了個叉手禮。


    我急忙也迴了一個俗禮笑道:「幸而是在這裏,否則又不知如何呢。」


    「是啊,幸而是在這裏」,他也感嘆道,「此去長安,不知又何年相見。」


    「慧苑」,我明白他的意思,隻能低聲安慰著,「你知道我不能常來的原因,人言可畏,你也是經歷過的。」


    他低頭淡淡一笑,沒有接話,那一聲若有似無的嘆息,卻藏著千萬種迫不得已的情緒。


    忽然冷風四起,吹碎了他掩飾不住的神色,也吹亂了書案上落滿了字跡的宣州紙。


    他似被驚醒一般,急忙俯身撿拾落於石磚上的紙張,我也上前一一整理,「纂靈記」幾個大字便跳進了眼裏。


    想來這是他近日的新論,我好奇地探身過去,想要一睹為快,卻被旁邊一張印著泥金冰紋的梅花箋吸引了目光。


    滿案宣州紙,唯有這一張剪裁精緻、透光均勻,散著淡淡梅香。


    梅花箋上,不是佛經偈語,而是一句詩。


    「空羨樑上燕,一隻到白頭。」我喃喃念出,心中震驚不已。


    「這是你五兄的詩」,慧苑的聲音輕顫,「那日我去白馬寺看他,在他的書案上找到的。」


    「可這……」我帶著幾分懷疑說道,「似乎是你的字跡。」


    「是我覺得寫得極好,忍不住謄抄下來的。」


    第九十七章 出路


    隔著幾步的距離,我看見慧苑的眼底澄澈通透,像很久很久以前的豫王李旦。


    「空門之中,不該有這樣的詩句,無論是你還是淨覺禪師,不如給我收著吧。」


    說罷,我直接將梅花箋收於袖中,隻留下慧苑停於半空的指節分明的手。


    「好。」


    他微屈手指,攏成一個空拳收於身前。我卻有幾分驚異,按他從前的性子,早該同我爭執清者自清、詩句無礙了。


    「神秀大師已至耄耋之年,不願跟隨陛下再去長安,五郎……」慧苑改了口道,「淨覺也留居洛陽,你可曾同他告別了?」


    我點點頭,「聽他說,神秀大師向陛下舉薦了自己的師弟慧能大師,陛下也已下詔恭迎,隻是慧能大師避世嶺南,僅以袈裟奉於陛下。」


    「神秀大師人品高潔,雖數十年皆為弘忍大師第一高足,最終卻錯失了弘忍大師衣缽。此種經歷,他卻未有一絲積怨。對上,向陛下稱頌承襲衣缽的慧能大師;對下,將資質聰穎的門生薦於慧能座下修習。聽聞如今慧能大師第一得意弟子神會,從前就是師從神秀大師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景雲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易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易橋並收藏景雲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