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眾人相互寒暄,彼此熟絡起來。


    此時,二樓傳來悠揚的琴聲,一位女子正熟練地撥動琴弦。


    她的音律造詣極高,令人聽之心曠神怡。即便是徐聞這等見多識廣之人,也忍不住微微點頭,讚歎不已。


    “徐兄,聽得如此入神,莫非被琴聲所迷?”


    韓克忠笑著打趣到:“近來徐兄可是聲名鵲起,清平縣在你的治理下日新月異,那清平樂的麻冤案更是讓你名揚四海,如今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啊!”


    “韓兄過譽了,隻是僥幸而已!”


    徐聞迴過神來,謙遜地笑道。


    朱凡聞言,神情一怔,看著徐聞笑道:“原來徐兄便是那傳說中斷案如神的徐縣丞,真是失敬了!今年清平縣因為徐兄可是出盡了風頭啊!”


    朱清也在一旁笑著說道:“是啊,我聽聞清平縣的賦稅出眾,超額近兩倍完成,並且全縣的百姓商戶,沒有絲毫的怨言,著實難得啊!”


    “都是虛名,都是虛名!”徐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他細心觀察朱家兄弟,發現他們雖然是鳳陽府人士,卻操著一口熟練的京師口音。


    說起某個東西時,甚至聽出有些是北平那邊的方言。


    這讓徐聞好奇不已。


    年紀輕輕一身貴氣,舉手投間儀態自若,顯然是自幼接受禮儀訓練。


    鳳陽府人士.......京師口音.......北平府方言.......


    再看那個叫朱凡的胖子,圓嘟嘟的身形起碼二百五十斤。


    徐聞猛然驚醒。


    莫非......此人是燕王世子朱高熾?!


    按照曆史的脈絡,此時此刻,朱高熾、朱高煦兄弟正在京師作為質子。


    而眼前這兩位氣度不凡、恰好姓朱的青年,讓徐聞不禁心生遐想。


    細細考量,他幾乎可以肯定,眼前這兩人便是未來能夠左右大明命運的洪熙皇帝朱高熾,以及漢王朱高煦。


    “徐兄無須過謙,以徐兄之齡,能取得如此成就,實乃人中龍鳳,才華橫溢!”


    化名朱凡的朱高熾笑語盈盈,目光中滿是對徐聞的欽佩之情。


    清平縣在徐聞的治理下,政績斐然,已然成為朝堂之上眾人矚目的典範,皇爺爺甚至還提到過。


    “嗬嗬,世事紛紜,傳言難辨真偽。世人皆有愛惜羽毛之心,難免有時自我誇耀,徐兄以為呢?”


    一旁化名朱清的朱高熾,似乎有些不認同,在一旁淡然插話,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質疑。


    徐聞嗬嗬一笑,沒有說話。


    這兩兄弟的一番話,性格迥異,躍然眼前。


    更讓他確信,這倆貨便是史書中所載的朱高熾與朱高煦兄弟無疑。


    史書記載漢王朱高煦,喜歡軍營生活,最是看不起讀書人。


    “既然如此,徐兄既享大名,小弟有一疑惑,願請徐兄賜教。”


    朱清接著說道:“前段時間,邊關將士巡邊時,發現草原道路上散落著大量車輪輻條,若徐兄身為邊軍將領,當作何處置?”


    “二弟,咱們是應試的舉人,在此論軍事作甚?何必為難徐兄?”


    朱凡眉頭皺了一下,看著自己的弟弟勸說道。


    “大哥此言差矣,朝廷科舉選才,要的是文武安邦之才,光會讀書有什麽用?難道能用書本把敵人砸死嗎?”


    朱清固執己見,言辭間透露出對軍事的重視。


    徐聞聞言,心中已明,此乃漢王對他的考驗。


    迴答若失當,恐影響前程;


    但若應對得宜,或能贏得漢王青睞,為仕途增添一份助力。


    略一思索,徐聞神色從容,緩緩開口:“輻條散落,必是北元韃子頻繁往來之跡,恐有侵邊之虞,若我為邊軍將領,當立即加強戒備,偵察敵情,以防不測。”


    “哦?為何?”


    朱清眼眸微張,顯露出一絲驚訝,他萬萬沒想到徐聞竟能如此迅速地洞察到這些深層含義。


    這不僅超越了一般書生的見識,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也未必能如此敏銳地作出判斷。


    朱凡見徐聞迴答得頗為中肯,便不再急於勸解,而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緊鎖在徐聞身上,心中好奇這位才子究竟有何等見識。


    “韃子狡猾,此舉應是故意為之,意在示弱於我大明,誘我軍深入,設伏擊之,因此,應迅速上報朝廷,請陛下聖裁。”


    徐聞再次開口,眉宇間沒有絲毫書生的怯懦,反而洋溢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自信,仿佛胸有溝壑,誌在四方。


    朱清緊迫不舍,又問道:“北元韃子如喪家之犬,若敢犯邊,我大明九邊將士豈能容其囂張?若徐兄身為兵部主官,將如何籌劃出兵之事?又該如何打法?”


    此言一出,周圍不少舉人都忍不住眉頭緊蹙。


    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哪有固定的策略?


    再者,他們皆是舉人,未曾親曆戰爭,對軍事知識知之甚少,這接連的追問確實有些過分。


    “這位兄台,你是否與徐兄有隙?還是故意為難他?先問軍事,又問統兵作戰,未免太過了吧?”


    “是啊,我等未曾上過戰場,如何能迴答這些問題?”


    “我看這位兄台怕是心存不善!”


    眾舉人紛紛為徐聞抱不平,而朱清卻仿佛充耳不聞,一雙眼睛依然緊緊盯著徐聞。


    徐聞之前的迴答已經讓朱清對他產生了幾分好奇,否則以他的性格,絕不會如此糾纏不休。


    “多謝諸位兄台仗義執言,徐聞感激不盡,不過今日隻是閑聊,無妨大礙。”


    徐聞先向周圍為他說話的舉人抱拳致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說這麽多還是為他,這個人情他要記下。


    隨後才看著朱清繼續說道:“若在下主政兵部,當向陛下建言,令燕王殿下選精卒壯馬抵大寧,會合寧王兵馬,沿著邊牆偵察韃子軍隊的位置,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突襲。”


    “同時,為避免北平、大寧兩地防禦空虛,命周王殿下率河南都司的精銳部隊前往北平邊塞巡邏,如此雙管齊下,定可轉危為安!”


    此話一出。


    朱凡跟朱清兩兄弟頓時眼睛一瞪,宛如見到鬼魅一般震驚的盯著徐聞。


    這個結果簡直就是當頭一棒。


    因為他皇爺爺就是如此決策的!


    去年的時候,寧王朱權匯報此事,說恐有韃子來犯。


    朱元璋擔心韃子設伏,於是命燕王朱棣會同寧王朱權率兵北上,沿著河套邊牆巡邏,步步推進。


    不久之後,朱棣在徹徹兒山遭遇韃子,大戰一番後擒其首將孛林帖木兒等數十人,一路追殺到兀良哈禿城,又遇到一批蒙古韃子,再戰再捷,後班師而還。


    這場戰鬥,朱高煦也參與了,隨父親朱棣出兵塞外,斬殺韃子,引以為豪。


    因此拿此事考驗徐聞。


    沒想到,這徐聞竟然還原了朝廷調令!


    要知道,此乃軍事機密,隻有皇帝、燕、寧、周三位藩王,以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高層知曉。


    旁人不得知。


    徐聞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丞而已,斷然接觸不到這種機密。


    但他居然能完美的推算出!簡直可怕!


    若非兩人來頭驚人,可以肯定事情沒有泄露,他們都要懷疑徐聞是不是在哪裏聽過這個處理方法了。


    “經世之才!”兩人的腦海中同時浮現出了這麽一個念頭,彼此也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卻不知徐聞是縣丞,每天有閱覽朝廷邸報的習慣,而且他主管清平縣糧草。


    根據朝廷糧草運送路線,他大概推斷出了朝廷出兵路線。


    結合曆史上明初的塞邊製度,以及燕王巡邊的曆史事件,徐聞大概推斷出,此戰是燕王朱棣帶隊,周王協助防守北平。


    大明初期,是九大塞王節製邊軍,所有軍事命令,也都要藩王執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笑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笑笑生並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