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於當日下午4時召開了德黑蘭第一次全體會議,羅斯福被推舉為會議主席。羅斯福說,作為在座三人中最年輕的,他不揣冒昧地歡迎他的長者,並要"對加入到這個家庭圈子裏來的新成員(指蘇聯)表示歡迎",他宣布,這類性質的會議是朋友間在完全坦率的氣氛中進行的,所談論的一切均不宜公開。邱吉爾表示,這裏所體現的是世界上從未見過的力量和權力的最高集中,而人類幸福的命運就掌握在我們這些與會者的手中,他期望大家將不致辜負上帝所賜予的這一良機。史達林說,這次兄弟般的聚會的確體現了一個偉大的時機,而這個時機亟須與會者明智地使用他們各國人民所賦予他們的權力。第一次會議為期200分鍾,會議圍繞著整個戰局特別是第二戰場的開闢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晚上8點半,羅斯福以主人身份在他的住處舉行三方晚餐會。在談到處置納粹德國時,羅斯福認為,"不使德國人思想上留下帝國這個觀念的痕跡"。史達林則認為這還不夠,"必須使這個帝國本身永遠無力再把世界拖入戰爭"。晚餐後,邱吉爾與史達林談了對德問題和波蘭問題。邱吉爾用3根火柴代表蘇、波、德三國,在桌麵上將它們集體向西移動,史達林當即表示這是個好主意。


    會議進行到第3天的下午4時,美英兩方麵向蘇聯宣布"霸王戰役"的日期和策略。日期是1944年5月,同時在法國南部發起一個支援戰役。史達林保證,蘇軍將在大約同時發動攻勢,以在東線牽製德軍。羅斯福表示將在幾天內任命"霸王行動"的總司令。


    第4天的三方政治會議主要討論波蘭和分割德國兩個問題。史達林贊成邱吉爾的3根火柴圖解法,主張犧牲德國來重建和擴大波蘭,並表示可以有條件接受寇鬆線為蘇波疆界線。為防止德國法西斯主義的復活和消除史達林的憂慮,羅斯福提出把德國分割為5個部分和兩個地區的計劃。邱吉爾則仍舊主張把普魯士從德國分離出來,再把德國南部諸省與中歐多瑙河沿岸國家合併成一個多瑙河聯邦。史達林認為倘要分割德國,那就應當是真正的分割,他寧願建立一個由許多小國組成的、分散的、割裂的和軟弱的德國。羅斯福表示同意史達林的觀點,他指出:「當德國分成107省時,它對文明的危險性就比較小了。」


    德黑蘭會議期間,羅斯福有一天畫了3個圓圈,表示他對聯合國這樣一個戰後維護和平的國際組織的基本體製的構思。中間那個圈標明"執行委員會",右邊那個圈代表由美、蘇、英、中4大國組成的"四個警察",左邊那個圈代表"40個聯合國家",大會下麵寫有"國際勞動組織——衛生——農業——糧食"的字樣。這個圖是羅斯福關於聯合國機構的最初草案。羅斯福說服史達林接受了這一想法。


    德黑蘭三巨頭會議,確實如邱吉爾所言,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無與倫比的物質力量和政治權威的大匯合。會前,羅斯福就對他能同史達林建立切實可行、互相有利的個人關係充滿信心。他確實在涉及打敗法西斯這個首要問題上做到了這一點。1943年聖誕前夜,羅斯福在"爐邊談話"中迴顧了這次旅行。他說:「用一句美國式的、不怎麽合乎語法的口頭話來說,我同史達林元帥可以說是相處得不賴。他是一位具有堅定信心、不講情麵而又性格爽朗的人。我認為他是俄國精神的真正代表;我認為我國同胞同他和俄國人會相處得非常好——確實會非常好。"羅斯福在另外一個場合評價道:"我認為這次會議是很成功的,我並且確信它是一件歷史性的事件。它表明,我們有能力共同戰鬥,更能在融洽氣氛中為和平而工作。"1


    --------


    1《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與美國總統英國首相通信集》(1941—1945),第二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版,第112頁。-----------


    ----


    1944年度德國的作戰計劃重蹈其歷史上兩線作戰而招致失敗的覆轍:它既把主力投向東方以阻止蘇軍反攻,又不得不加強西線防禦以迎擊盟軍的登陸戰役。其結果是,蘇軍從年初就發起了廣闊戰線上的強大攻勢,列寧格勒州、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敖德薩和克裏米亞地區均在5月中旬以前獲得解放,德軍遭到了根本無法彌補的重創。


    1944年的整個春季,盟軍在英格蘭南部大規模地集結兵力,使"這個島由於它所負載的兵員和物資的重量似乎快要沉沒了"。6月6日淩晨,盟軍乘著比較有利的潮汐和月光橫渡英吉利海峽,出豈不意地在諾曼第地區登陸,在d日(登陸之日)後一周,盟軍頑強地鞏固了灘頭陣地並向縱深推進,登陸部隊即達30多萬人。到7月初,在諾曼第登陸的盟軍共有13個美國師、11個英國師和1個加拿大師,總兵力已達100萬人。登陸戰役持續到7月24日,盟軍以慘烈的代價取得了勝利。這場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起登陸戰役得到史達林的高度評價。他在答《真理報》記者問時說:「就其計劃之周密、規模之宏大和行動之巧妙而言,是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先例。……這件事將作為頭等業績載入史冊。」


    8月26日,巴黎解放。這時已被公認為法國解放者和領導人的戴高樂在前一天接管了政權;他以凱旋者的步伐經香榭麗舍大街徒步走到協和廣場,然後驅車到巴黎聖母院,在那兒舉行感恩儀式。在6月中旬,羅斯福邀請戴高樂來華盛頓會唔,「以輕描淡寫……和相當巧妙的手法敘述他的計劃要點,很難使人用任何絕對的語言來反駁這位藝術家和有魅力的人。"羅斯福告訴戴高樂:法國不應承擔分配給四大國的戰後職責;法國將失去它在海外的屬地;有些法國領土將不得不作為在美國軍事管製下的聯合國家基地。敏感而自尊的戴高樂在最後指出:「法國隻有依靠自己去重新獲得它的地位"。10月,美國承認戴高樂為首的法國臨時政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羅斯福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苗妍/晏九/雁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苗妍/晏九/雁九並收藏羅斯福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