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紐約證券市場在經歷了幾次小小的預震後出現了坍塌,幾十種主要股評價格垂直狂跌,絕望的人們瘋狂地拋售,當天就有1289萬股易手。崩潰的高潮終於在10月29日來到了:大批的股票湧到市場上來,不計價格地拋售……這一天瘋狂交易以1641萬股的最高紀錄而收盤。……根據《紐約時報》的統計,50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幾乎下跌了40檔。與此同時,在另一些市場——外國股票交易所、美國較小交易所、穀物市場,價格慘跌也接近恐慌程度。到11月中旬,股評價格又一次慘跌,"柯立芝——胡佛繁榮……處於垂死狀態。在這種驚慌的衝擊下,許多一向不受人注意或被證券市場樂觀情緒掩蓋的病害,開始圍攻整個經濟軀體,好像當某一關鍵性器官不再起正常作用時,病毒細菌滲入整個人體一樣。」
事實確實如此,這次暴跌隻不過是經濟全麵而持續衰退的一個開端。在此後3年多的時間裏,金融業、商業、工業的指數依次成比例地劇烈下降,作為20年代經濟繁榮支柱的鋼鐵、汽車、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情況更是驚人,許多知名企業在逐漸消失。農民的總收入下降了57%,對外貿易總額下降70%,失業人數最多時高達1500萬人。所有這些逐步構成了一次標誌著美國經濟生活分水嶺的大蕭條。
關於這次嚴重而持久的經濟大蕭條的基本原因,就連許多美國著名大學指定的標準經濟史教材也承認,它是資本主義世界間歇性地或周期性地發生經濟危機的客觀規律的反映。其理論上的說法是:「在總的經濟活動中,擴展與收縮循環交替,每一方向的替換運動都是自動加強,而且實際上滲透到經濟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這種不斷變化的因素表明美國經濟生活缺乏穩定性。整個20年代的美國"工商業處於一種社會方麵良好的、自由放任主義的環境之中,正是工商業製度本身造就了後來的蕭條,而不是敵對的和外部的社會力量。"20年代的"新時期繁榮"沒有確實的基礎,正如威廉·z·福斯特所說,它是"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廢墟上的用舊紙牌搭起的房子"。具體而言,"新時期繁榮"中隱含著許多足以危害經濟結構的因素:整個國民收入中成為利潤即潛在資本的部分日益增多,而作為工資與薪水的那一部分消費支出在相應的減少,實際工資趕不上國民生產的大幅度增長,結果出現一種偏離勞動收入而偏向財產收入的現象,財富用於進一步擴充工業單元和瘋狂購票市場利潤,造成商平生產過剩,即使預支購買力的分期付款法也難以維持總消費量的增長,這樣就出現了生產與消費的矛盾。
日益擴張的工業因內部比例失調出現了難以補償的負擔,鋼鐵、汽車、房地產等突飛猛進,而採礦、棉紡、造船、鐵路運輸及設備、製革等嚴重滯後;農業方麵因戰時過度擴張和歐洲市場驟減,更因美國飲食結構的改變、人口增長緩慢,以及海外競爭趨於激烈,導致美國農產評價格和農業收入急劇下降;就業人口的上升幾近停滯,還跟不上人口的自然增長,「技術性失業"呈上升趨勢;因資本積累與資本集中速度過快,而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各國關稅壁壘又引起投資出路狹窄,於是大量資本進入投機市場。工業、公用事業、鐵路和銀行都加緊印刷新的債券去適應日益膨脹的需求,成千上萬的人們對自己的正當業務失去興趣,轉而集中精力去進行股票投機。整個信貸業務和投資交易充斥著公開的腐化與墮落;由於美國停止對外國貸款,國際匯兌中的美元貼水,貿易順差使世界黃金日益流向美國,以及高關稅政策招致他國的報復性對策等因素,導致歐洲的財政動盪和金本位製的難以復原,這不僅引發了現存國際匯兌與貿易製度的崩潰,也使歐洲長期無力從美國買進多於它們賣給美國的商品,結果便是美國向歐洲的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同時銳減。從過程上看,證券市場崩潰引發了信用結構的破裂,社會分配體係隨之解體,農產評價格暴跌的同時,工業品卻因壟斷習俗和工資協議而穩如泰山,美國銀行製度的弱點和歐洲金融恐慌更導致了複雜而持久的信貸危機,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宣告休克,古典經濟學意義上的自由市場已不復存在。
嚴重的大蕭條引起了美國人民廣泛而深刻的消沉、不滿、失望、懷疑和忿怒,這種情勢加速了一個從來就不曾靜止的社會的變化,而且促使人民去接受新的觀點和平盼已久的變革。1930年的國會選舉結果就清晰地反映了這種情勢,民主黨取代了眾議院裏的共和黨多數,而且將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多數席位減少到了最低限度。1928年南部和邊境各州曾倒向胡佛的民主黨人現在又重新迴到了黨的懷抱,原來對民主黨有些懷疑的農場主現在因農產評價格暴跌而接近破產,他們也不願再投共和黨的票。城市勞工接近民主黨的趨勢也明顯增強。原來暮氣沉沉、支離破碎的民主黨組織也開始重新活躍起來,這些變化無疑對任何一個潛在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言都是吉兆。民主黨人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幾乎整個20年代曾以繁榮和更大的繁榮為理由在人民麵前邀功的共和黨,原來並不能壟斷繁榮。羅斯福敏銳地認識到,目前正是自己有所作為並一展抱負的絕佳時機。其實,1930年羅斯福競選連任州長的獲勝本身就是他有效地利用這種形勢的結果。
事實確實如此,這次暴跌隻不過是經濟全麵而持續衰退的一個開端。在此後3年多的時間裏,金融業、商業、工業的指數依次成比例地劇烈下降,作為20年代經濟繁榮支柱的鋼鐵、汽車、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情況更是驚人,許多知名企業在逐漸消失。農民的總收入下降了57%,對外貿易總額下降70%,失業人數最多時高達1500萬人。所有這些逐步構成了一次標誌著美國經濟生活分水嶺的大蕭條。
關於這次嚴重而持久的經濟大蕭條的基本原因,就連許多美國著名大學指定的標準經濟史教材也承認,它是資本主義世界間歇性地或周期性地發生經濟危機的客觀規律的反映。其理論上的說法是:「在總的經濟活動中,擴展與收縮循環交替,每一方向的替換運動都是自動加強,而且實際上滲透到經濟的各個有機組成部分。"這種不斷變化的因素表明美國經濟生活缺乏穩定性。整個20年代的美國"工商業處於一種社會方麵良好的、自由放任主義的環境之中,正是工商業製度本身造就了後來的蕭條,而不是敵對的和外部的社會力量。"20年代的"新時期繁榮"沒有確實的基礎,正如威廉·z·福斯特所說,它是"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廢墟上的用舊紙牌搭起的房子"。具體而言,"新時期繁榮"中隱含著許多足以危害經濟結構的因素:整個國民收入中成為利潤即潛在資本的部分日益增多,而作為工資與薪水的那一部分消費支出在相應的減少,實際工資趕不上國民生產的大幅度增長,結果出現一種偏離勞動收入而偏向財產收入的現象,財富用於進一步擴充工業單元和瘋狂購票市場利潤,造成商平生產過剩,即使預支購買力的分期付款法也難以維持總消費量的增長,這樣就出現了生產與消費的矛盾。
日益擴張的工業因內部比例失調出現了難以補償的負擔,鋼鐵、汽車、房地產等突飛猛進,而採礦、棉紡、造船、鐵路運輸及設備、製革等嚴重滯後;農業方麵因戰時過度擴張和歐洲市場驟減,更因美國飲食結構的改變、人口增長緩慢,以及海外競爭趨於激烈,導致美國農產評價格和農業收入急劇下降;就業人口的上升幾近停滯,還跟不上人口的自然增長,「技術性失業"呈上升趨勢;因資本積累與資本集中速度過快,而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各國關稅壁壘又引起投資出路狹窄,於是大量資本進入投機市場。工業、公用事業、鐵路和銀行都加緊印刷新的債券去適應日益膨脹的需求,成千上萬的人們對自己的正當業務失去興趣,轉而集中精力去進行股票投機。整個信貸業務和投資交易充斥著公開的腐化與墮落;由於美國停止對外國貸款,國際匯兌中的美元貼水,貿易順差使世界黃金日益流向美國,以及高關稅政策招致他國的報復性對策等因素,導致歐洲的財政動盪和金本位製的難以復原,這不僅引發了現存國際匯兌與貿易製度的崩潰,也使歐洲長期無力從美國買進多於它們賣給美國的商品,結果便是美國向歐洲的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同時銳減。從過程上看,證券市場崩潰引發了信用結構的破裂,社會分配體係隨之解體,農產評價格暴跌的同時,工業品卻因壟斷習俗和工資協議而穩如泰山,美國銀行製度的弱點和歐洲金融恐慌更導致了複雜而持久的信貸危機,正常的國際貿易活動宣告休克,古典經濟學意義上的自由市場已不復存在。
嚴重的大蕭條引起了美國人民廣泛而深刻的消沉、不滿、失望、懷疑和忿怒,這種情勢加速了一個從來就不曾靜止的社會的變化,而且促使人民去接受新的觀點和平盼已久的變革。1930年的國會選舉結果就清晰地反映了這種情勢,民主黨取代了眾議院裏的共和黨多數,而且將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多數席位減少到了最低限度。1928年南部和邊境各州曾倒向胡佛的民主黨人現在又重新迴到了黨的懷抱,原來對民主黨有些懷疑的農場主現在因農產評價格暴跌而接近破產,他們也不願再投共和黨的票。城市勞工接近民主黨的趨勢也明顯增強。原來暮氣沉沉、支離破碎的民主黨組織也開始重新活躍起來,這些變化無疑對任何一個潛在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言都是吉兆。民主黨人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幾乎整個20年代曾以繁榮和更大的繁榮為理由在人民麵前邀功的共和黨,原來並不能壟斷繁榮。羅斯福敏銳地認識到,目前正是自己有所作為並一展抱負的絕佳時機。其實,1930年羅斯福競選連任州長的獲勝本身就是他有效地利用這種形勢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