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雞ㄦ”和“球”的本字


    四川方言詈語詞匯“雞ㄦ”的“雞”和“球”的本字,都與?字有關。


    《漢語大字典》關於?字的解釋:


    ?說文·屍部


    《說文》:“?,尻也。從屍,旨聲。”


    (一) qi《廣韻》詰利切,去至溪。脂部。


    1臀部。《說文·屍部》:“?,尻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廣雅·釋親》:‘?,臀也。’”


    2身體斜坐。《廣韻·至韻》:“?,身欹坐。”


    (二) ji《新方言》音稽,平聲。


    男性外生殖器。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説文》:‘?,尻也,詰利切。’今人移以言陰器,天津謂之?,其餘多雲?把。把者,言有柄可持也,若雲尾雲尾把。?讀平聲如稽。”


    黃侃《蘄春語》:“?,今人通謂前陰曰?巴,吾鄉謂赤子正陰曰?兒,正作?字。蜀人曰[?],亦尻音轉也。”


    黃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初名喬鼐,後更名喬馨,最後改為侃,字季剛,又字季子,晚年自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中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音韻訓詁學家、國學大師。


    在《漢語大字典》可以看到,?ji兒,即如今四川方言詈語“雞ㄦ”的同音字。四川話把男性生殖器說成“雞ㄦ”,屬於借音。


    《說文》:“?,尻也。從屍,旨聲。”蜀人曰[?屍求],亦尻音轉也。”這兩句講的是因為?就是指尻,在蜀地“尻”發生音轉,又有了[?]字,這個字就是四川方言詈語“球”字。


    綜上,四川方言詈語“雞ㄦ”的“雞”,本字為“?”,四川方言詈語“球”,本字為[?]。


    【第二節】四川方言“挼”字詞義最全麵的解釋


    挼,《漢語大詞典》記載有4個讀音:ruo、sui、luo、ruá。


    《康熙字典》的記載


    《唐韻》《集韻》奴禾切。同捼。《禮·曲禮》共飯不澤手。《注》澤謂挼莎也。《晉書·劉毅傳》東府聚摴蒲大擲,劉裕挼五木,久之卽成盧焉。


    又《六書故》按揉也。


    又《唐韻》索迴切《集韻》《韻會》《正韻》蘇迴切,音毸。擊也。


    又手摩也。


    又《集韻》《韻會》奴迴切,音。義同。亦作捼。


    又《唐韻》《集韻》儒誰切,音蕤。與捼同。


    又《集韻》翾規切,音墮。《儀禮·特牲饋食禮》祝命挼祭。《注》祭神食也。士虞禮曰:祝命佐食墮祭。周禮曰:旣祭則藏其墮。墮與挼讀同。


    又宣錐切,音雖。


    又思累切,音髓。義同。


    又盧臥切,螺去聲。理也。與摞同。


    又奴臥切,音穤。推也。餘詳捼字注。


    “挼”在四川方言的讀音與詞義


    挼在四川方言中常見隻有一個讀音:ruá


    常見四川方言字義:


    一、動詞,基本詞義為揉搓。


    如:1挼麵、挼泥巴。2洗襯衣的時候,易髒的衣領和袖口多用手挼幾遍。


    動詞:引申為學習中反複練習。知識點熟練掌握了,就叫“挼熟”了、“挼透”了。


    筆者在90年代初上高中時,英語老師的口頭禪就是讓大家多“挼”,反複“挼”。“把它挼熟,把它挼透(徹)”,然後就是大量的練習試卷發下來了,哈哈。


    動詞,引申為說話、寫文章時對材料的整理。見上圖,截圖自《四川方言詞典》。


    例如:筆者結合古代文獻記載、現有方言類出版物,以及日常實際“挼”字的使用場景,把它們挼攏來,就是一篇方言類文章。


    二、形容詞,形容人沒有精神,萎靡不振


    例如:


    1、你咋這麽挼喃,滴點ㄦ精神都莫得,昨晚偷牛去了?!


    2、老李大病初愈,看上去都還挼得很。


    三、形容詞,形容某人比較軟弱、或者某些方麵水平能力不行。


    例如:


    1、看小明平時那唯唯諾諾的性格,給人感覺他就比較挼,容易被別人欺負。(軟弱)


    2、這個師傅的技術水平可能有點挼,空調出了問題,他忙活了半天還沒查到故障原因。(技術水平不足)


    四、形容詞,(紙或布)皺。


    例句:這張紙挼了。


    以上,第二和第四個詞義,現四川方言也常使用“瓤”ráng字,但使用語境略有不同。


    表達軟弱無力,“挼”多針對別人,略微帶貶義;“瓤”多用於第一人稱,自己闡述個人的身體狀況。


    表達(紙或布)皺,“瓤”字還隱含有“薄而軟,不結實”的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蜀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蜀散人並收藏那些即將消失的四川方言詞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