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趙高已成功害死胡亥,並暗中派遣使者與劉邦展開談判,表示願意敞開城門迎接劉邦進入鹹陽城,但條件是讓劉邦冊封他為關中王。


    然而,趙高此人陰險狡詐、貪婪成性,劉邦對他毫無信任可言。


    更何況,如果劉邦順利進入鹹陽,根據懷王的約定,關中地區本應歸屬於他。


    將關中地區拱手讓給趙高,那劉邦豈不是白費力氣,成了別人的嫁衣?


    因此,一方麵由於對趙高的不信任,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趙高漫天要價,劉邦果斷拒絕了趙高的請求,堅持攻打武關。


    雙方的談判徹底破裂。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無論如何艱難,武關都必須攻下。


    武關雖然不及函穀關險峻,但同樣作為關中的門戶,其戰略地位至關重要。然而,這座堅固的雄關最終還是被劉邦攻破了。


    武關之後,還有嶢關。


    所謂關,大抵都是居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嶢關也不例外。


    劉邦沒有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準備發兵攻打嶢關。


    張良連忙勸阻道:“沛公千萬不可魯莽行事!秦軍的實力依然強大,我們絕不能輕視他們。我們應當采用智謀,而非強攻。


    據我所知,嶢關的守將原本是個賣肉的商人。這種商賈之徒往往重利輕義,可以想辦法利用這一點。


    沛公您可以暫時按兵不動,派遣一支軍隊偽裝成五萬大軍的規模,聲勢浩大地緩慢向嶢關挺進,同時在山林裏設置多處疑兵。


    接著,您再命令酈食其和陸賈攜帶大量金銀財寶前去賄賂嶢關的守將。


    如此一來,既有疑兵製造威脅,又有財寶作為誘惑,相信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劉邦對張良的建議深以為然,馬上照辦。陸賈和酈食其一樣,也是能言善辯、善於外交的人才,跟劉邦比較早。


    兩人到了嶢關,巧舌如簧一番遊說,守將果然上道,與酈食其和陸賈推心置腹,表示願意降楚,跟著劉邦一起打鹹陽。


    劉邦得到好消息,馬上就要接受嶢關守將的投降。


    張良這時候又站出來阻止了:“沛公,您別高興得太早了。曉關守將願意投降,這隻是他一個人的意思。


    我看其下的士卒恐怕大多不肯跟著他投降。如果士卒們不肯,我們冒冒失失跑去接管,恐遭不測。


    莫不如趁著嶢關將士離心、主將失去警惕的時候,咱們立即進攻,必能大獲全勝。”


    劉邦聽了張良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他決定按照張良的建議行事。


    果然,嶢關的守將雖然願意投降,但他手下的士卒卻不願意跟隨他。


    當劉邦率軍進攻時,嶢關的士卒們並沒有抵抗,而是紛紛投降。劉邦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嶢關。


    嶢關已下,鹹陽城自然也毫無抵抗之力了。劉邦率領軍隊順利地進入了鹹陽城,結束了秦朝的統治。


    這次勝利讓劉邦更加信任張良,並開始重用他。此後,張良成為了劉邦最重要的謀士之一,為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建立了漢朝。


    劉邦攻破嶢關後,一路勢如破竹,率先到達鹹陽。


    他的軍隊駐紮在灞上(位於今天的西安市東部,因其處於灞水西岸的高地上而得名),並派遣使者給秦王子嬰送去一封書信,表示隻要子嬰投降,就可以確保其人身安全。


    秦王子嬰坐在王位上才僅僅四十六天,此時環顧四周,發現內部沒有可依賴的將領,外部也沒有救援的軍隊。


    無奈地歎息一聲後,他乘坐著白馬和素車,親自出城,並帶著皇帝的印璽向劉邦投降。


    這是秦國曆史上的首次投降,也是最後的一次。


    劉邦軍中許多人對秦國懷有深深的仇恨,他們建議劉邦殺掉子嬰。


    然而,劉邦堅決要展現出自己寬容和仁慈的一麵,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示自己的仁義之師形象,同時也為了安撫秦人。


    於是,他力排眾人的意見,接受了子嬰的投降,並將子嬰交由屬下看管。隨後,他率領軍隊直接進入鹹陽城。


    自秦始皇登基稱皇帝以來,秦朝曆經兩位皇帝和一位秦王,成為中國曆史上壽命最短的封建統一王朝。


    直到子嬰投降,秦朝的統治徹底終結,一個新的王朝即將崛起。


    鹹陽城是秦國財富的集中地。劉邦軍隊一進入城市,就被無盡的財富所迷惑。


    每個人都陷入了瘋狂狀態,紛紛開始貪婪地搶劫和掠奪。


    然而,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從沛縣起義起就一直追隨劉邦的蕭何表現得異常冷靜。


    當其他人搶奪金銀、珠寶和女人時,蕭何卻專注於搶奪秦國丞相府和禦史府內的律令圖書、戶籍和地圖等寶貴資料。


    這些資料後來對劉邦在與項羽的戰爭以及治理國家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麵對屬下的瘋狂搶劫行為,劉邦並沒有加以阻止,因為他自己也無法控製這種局麵。


    甚至連他本人,當生平第一次踏入皇宮時,也變得瘋狂起來。


    賢成君樊噲,本是劉邦手下屠狗之徒,因勇猛善戰被封為將軍。


    然而,後世之人往往隻看到他粗獷豪放的一麵,誤以為他隻是個魯莽的武夫,卻不知他深藏不露的智慧和謀略。


    如今,麵對劉邦沉迷酒色、不理政事的狀況,樊噲心急如焚。他深知劉邦此舉不僅會影響自身聲譽,更會危及軍隊士氣。


    於是,樊噲毅然決定勸諫劉邦,勸他切莫貪圖享樂,盡快迴宮理政。


    與此同時,張良亦力勸劉邦以天下蒼生為念,切不可被一時的安樂蒙蔽雙眼,忘卻了項羽虎視眈眈的威脅。


    此刻,劉邦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麵,眼前的榮華富貴令人陶醉,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無盡的危機;另一方麵,未知的未來充滿變數,或能成就大業,或一敗塗地。究竟該何去何從?


    經過深思熟慮,劉邦終於下定決心,舍棄眼前的享樂,寄望於未來的輝煌。


    懷著些許眷戀心裏想到“我早晚還會迴來的。”


    劉邦離開了皇宮,將宮內的財寶盡數封存,未敢私自占有。


    他計劃待諸侯齊聚時再做定奪,同時帶領士兵返迴灞上,重振旗鼓。


    雖然名義上暫時還不能做鹹陽的主人,但是劉邦沒有就這麽放棄。他以臨時占領者的身份,把關中諸縣說了算的地主、豪強、鄉老召集到一起商議大事


    在會上,劉邦大聲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啊!你們被秦朝那些殘酷的刑罰折磨得夠久了吧?秦朝的嚴刑峻法大家心裏都清楚,隻要誰敢誹謗朝廷和皇帝,就要遭受滅族之災;就算隻是兩個熟人見麵說句悄悄話,也有可能會被砍頭。”


    他的聲音響徹整個會場,仿佛能穿透人心。


    接著,劉邦語氣一轉,激昂地宣布道:“如今鹹陽已被我占領,秦朝已然滅亡!我當初起兵時曾與諸侯約定,誰第一個攻占鹹陽,誰就能成為關中王。


    而我有幸成為了這個幸運兒,未來關中地區將由我統治。但我不會像秦朝那樣殘暴專橫。”他的眼神堅定而自信,讓人不禁對他充滿期待。


    隨後,劉邦鄭重地向眾人宣告:“今天,我與你們立下約定,我製定的法律隻有三條:殺人者,判死刑;傷人者,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定罪;盜竊、搶劫者,同樣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判刑。


    這些規定都是基於秦朝原有的法律而來。除此之外,所有之前秦朝規定的法律,統統廢除!所有官吏職位保持不變,請各位立刻履行自己的職責。希望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不必驚慌失措。”他的話語擲地有聲,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和信心。


    “總之,我來到這裏,是為了替各位父老鄉親鏟除禍害,而不是來侵害你們的利益,請大家不必驚慌!


    現在我已經將軍隊撤退至灞上。等到各路諸侯到達後,我們再一同商議製定規則製度,然後由我來帶領大家一起建設關中地區!”


    與各縣負責管理事務的官員交代完畢後,劉邦擔心這些官員為了一己私利而不向下傳達。


    導致他構建群眾基礎的計劃落空,因此立即派遣人員跟隨地方官員前往田間地頭巡查,並向老百姓進行宣傳。


    當關中百姓得知劉邦廢除了嚴苛的刑法和沉重的賦稅時,他們欣喜若狂,紛紛宰殺牛羊,載歌載舞地趕到灞上慰勞軍隊。


    俗話說:做好事要做到底,不然還不如不做。


    劉邦當年在鄉裏也是個很仗義的人,這時看到老百姓來送禮物,更是堅決拒絕道:“各位父老鄉親,你們的好意我劉邦心領了!我軍中糧草充足,並不缺這些,不想讓你們破費。大家還是趕快把東西拿迴去吧!”


    見劉邦態度如此堅決,老百姓們都覺得好日子終於來了。


    他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一個問題:好不容易攤上了這麽一個好大王,等到諸侯來了,可千萬別不讓他當我們的王啊!


    於是,家家戶戶每天都在祈禱,希望劉邦能夠在關中站穩腳跟。


    劉邦自己也有心想在關中稱王,但他隻是個小小的沛公,說話沒什麽分量。


    而且他雖然占領了鹹陽,但秦朝並沒有被徹底消滅,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被征服。


    所以,他需要等待時機,等待項羽和其他諸侯的到來。


    可是,劉邦想要當關中王,必須要看項羽同不同意。而項羽對這個問題的迴答隻有兩個字:休想!


    當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時,他正享受著人民的熱烈擁護,但此時的項羽卻顯得格外風光。


    巨鹿一戰後,王離被俘,章邯投降,項羽不僅得到了二十多萬秦軍,還統領了四十多萬來自各方的諸侯軍隊。


    這支龐大的隊伍號稱百萬,士氣高昂,一路向著函穀關進發。


    而這堅不可摧的函穀關,唯有項羽敢於挑戰。


    在項羽率領的諸侯聯軍中,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有很多人曾經遭受過秦朝繁重的勞役和殘酷的刑罰,或是受到過秦國官吏和士卒的欺壓。


    例如英布,曾因受黥刑而被送去做苦力。他們對秦朝充滿了仇恨,自然對秦卒毫無好感。


    項羽本就對秦軍沒有什麽好感,而他手下的人更是肆意妄為地欺負和羞辱那些投降的秦軍士兵。


    聯軍中的將士們將這些秦軍降卒視為奴隸,隨意驅使,甚至毫不顧忌地侮辱他們。


    雖然一開始秦軍還能忍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頻繁,讓秦軍感到無法承受。


    對於這些降卒來說,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失去歸屬感。


    他們曾經背叛了秦朝,但如今卻得不到聯軍的善待,心中漸漸滋生出怨恨之情。


    私下裏,項羽軍中的秦軍開始悄悄抱怨起來,指責章邯欺騙他們加入項羽一方。他們擔心由於自己的背叛行為,朝廷會殺死他們的家人作為懲罰。


    這樣一來,他們覺得自己得不償失。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諸侯聯軍的將領們無意間聽到了秦軍私下裏的抱怨,並迅速向項羽稟報此事。


    這可不是小問題!如果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引發軍中嘩變或造反的危險。


    一旦局勢失控,二十萬秦軍同時發動攻擊,聯軍很有可能麵臨全軍覆沒的命運。


    項羽又驚又怒,他立刻召集英布和蒲將軍前來商討應對之策。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項羽得出了一個堅定的結論:絕不能坐視這種潛在的危機在自己身邊蔓延。


    此外,軍隊中並沒有足夠的糧食來供養如此龐大的人數。


    因此,除了章邯等少數幾位可信任的秦軍將領外,其餘的秦軍必須被徹底鏟除,以絕後患!


    時間來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的某一天,諸侯聯軍在新安(今河南澠池縣)安營紮寨,準備休息過夜。


    就在這時,秦軍降卒們突然發現自己的兵器和盔甲被收繳一空,這讓他們心生不安,感到惶恐不已。


    當天深夜,在項羽的親自指揮下,聯軍突然對這些驚魂未定的秦軍降卒發起了猛烈攻擊,在新安城南將他們三麵圍困,隻留下了一條逃生之路。


    秦軍降卒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何事,但他們清楚地意識到,聯軍正試圖將他們置於死地。


    恐懼如潮水般淹沒了他們,讓他們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地順著項羽故意留下的缺口拚命逃竄。


    他們如同受驚的羊群,毫無秩序可言,相互推搡擁擠,混亂不堪。而這正是項羽想要的結果。


    這些降卒們驚慌失措,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陷入項羽早已設下的陷阱。


    他們慌不擇路,一頭撞進了那個事先被項羽命人挖掘好的大坑。


    當他們落入坑中的那一刻,埋伏已久的聯軍終於發動了攻擊。


    無數箭矢如雨點般傾瀉而下,遮天蔽日,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遮蔽。


    礌石也紛紛落下,如同一陣密集的冰雹,砸向坑內的降卒。


    隨著時間的推移,泥土漸漸飛揚起來,大坑逐漸被填滿。


    降卒們的最後一絲氣息被深埋在泥土之下,他們的哀鳴戛然而止。


    曾經縱橫半個中國的二十幾萬虎狼之師,如今卻成了泥土下的冤魂,永遠無法再站起來。


    在這場血腥屠殺中,隻有三個人幸存下來:章邯、司馬欣和董翳。


    章邯作為一代名將,他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備受認可,具有極大的利用價值。


    而且,他投降項羽也是有功勞的,因此得以幸免一死。


    司馬欣曾擔任櫟陽縣獄掾時,因曹咎求情放過了犯罪的項梁,對項家有恩,所以也沒有被殺。


    董翳則因為勸說章邯投降楚國有功,同樣保住了性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脈撒滿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篤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篤誌並收藏血脈撒滿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