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順序就變成了上清祖師、解黎劍尊、白玉京逍遙劍、崑崙劍派楚驚狂,以及「匣中劍」牧夜聲。
前兩個是歷史上的劍道頂峰,後麵三個——
都是二師伯。
沒錯,白玉京逍遙劍和崑崙劍派楚驚狂都是牧夜聲的馬甲。
要不是排第三的宗門紫雲川是純法修門派,沒有劍道;第四的天雷寺和第五的玄月山,分別是佛修和純女修門派,三師伯高低得再整幾個馬甲出來。
白玉京和崑崙兩派也知道這個榜單,但一直沒弄清楚前兩名是誰,宗門名冊內沒有符合條件的弟子,同門中也沒人認識這「兩人」。查了許久沒有結果,他們便隻能將其當做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弟子的「低調行事」了。
聽說兩派內至今還有不少劍修把這「兩人」當做偶像。
也不是沒人懷疑過「兩人」不是白玉京和崑崙的弟子,但在見識過「兩人」精妙絕倫的白玉京和崑崙的獨門絕招後都打消了懷疑,
沒錯,牧夜聲的兩個馬甲不止打了兩派的名號,用的也是兩派的劍法。
至於他如何學到的別派絕學……
家裏都有了個精通百家劍術理論,寫出《劍則》的師兄,再多個會好幾派絕學的師弟很奇怪嗎?
總之,能一人占據戰績榜第三到五名,牧夜聲的好鬥程度可見一斑。
好在他隻打外人,否則雲霄派就別想安生了。
其中的原因並非兄弟情深。
用牧夜聲的話來
說是」閉上眼都知道他們怎麽出招,沒意思」。應歲與倒不在「沒意思」之列,畢竟「這傢夥,喝水都要拐三道彎兒」。但他不願意和應歲與打,因為「太膈應」。
據說,牧夜聲曾和應歲與比試過一場,之後氣得三天沒睡著覺,隻要一閉上眼就全是比試時的場景。
隻是鶴雲櫟記事時應歲與已經封劍,他未曾有幸得見應歲與出手。
再說就遠了。
鶴雲櫟疑惑,既不是因為丟麵子,那為何還要閉長關?
牧夜聲明白他想問什麽:「是為了克服魔障。我終究還是輕視世上的妖魔了。」
令他閉關的並非丟臉,而是心理創傷。
事情得從搶親後留宿客棧的那天晚上說起。
當時夜已深,他洗漱完畢,準備在客棧的床邊打一晚上的坐。然而剛坐下,便聞得被子裏傳來嬌膩的呻吟。
猛地掀開被子,白日救下的那個少年一絲不掛地躺在他的床上,雙唇微喘,媚眼如絲。
這本也沒什麽,牧夜聲雖無龍陽之好,卻也聽說過那些關於男寵、孌童的事跡,算見過「世麵」,把被子一蓋將人丟出去就是了,但錯不該轉了一下頭。
彼時入目之景教他三觀俱裂。
堂堂匣中劍被驚得急退好幾步,接著迅速拿上劍,踹開隔壁的門,揪起正在喝茶的應歲與,逃也似地離了客棧。
哪怕到了現在,迴憶起那晚的場景牧夜聲持劍的手還是控製不住地抖了一下。
轉戰半生,未嚐一敗;人到中年,留下陰影。
男人的那裏……
為什麽會流水啊!
第10章
平復好心情,牧夜聲抽出一封信,遞給鶴雲櫟:「等你三師弟找到落腳的地方,就派人把這封信送給他。再給他帶一句話:如果他找不到媳婦兒,我就不出關,他有本事讓我死在洞裏!」
說到底還是在意老對頭徒弟先娶媳婦兒這件事。
也是,如果不是為了爭這口氣,也沒後麵這些事了。
但這樣的話讓當師兄的他怎麽轉達?
真把話帶過去了,他們本來就別扭的師徒關係隻怕會更糟糕。
牧夜聲將駱九衢撫養長大,對其傾囊相授,為師之心自不用多說。但他的獨斷也常常讓駱九衢苦於應對。這不,一滿足年紀便「逃」下山歷練了,離開時兩師徒連麵都沒見上。
二師伯這次臨時出關隻怕是為了在駱師弟送他迴來時見上一麵。
孰料被他弄巧成拙,錯過了。
出於補償,鶴雲櫟更不可能眼見著兩師徒置氣了。他無奈嘆氣:「二師伯又在說氣話。」
牧夜聲依舊冷硬:「你隻管轉告他。」
正常的話根本勸不動他。
鶴雲櫟佯裝沉思:「那……如果三師弟沒有帶媳婦兒迴來,我需不需要幫二師伯把洞口封了?」
這叫什麽話?
牧夜聲眼眸一挑:「你也向著他,覺得我沒道理?」
「沒有!不敢!」鶴雲櫟連忙否認,「我當然是向著二師伯的,為此,才不免幫二師伯設想後果。我怕這話帶給三師弟後,萬一他迴不來了……」
「你說什麽!」
牧夜聲的聲音明顯得嚴厲起來。
鶴雲櫟不急不緩解釋:「我不是咒三師弟,隻是代入想了想。若是師父對我說『他要是死了,就是我造成的』,我會傷心死的。或許在這場,或者下一場決戰裏就會因為心神不寧,受傷甚至殞落。」
隨著他的描述,牧夜聲的眼神可見地緊張起來。
他聽出鶴雲櫟在拐著彎指責自己,但想到自己的一時之氣可能會傷害弟子,便也沒底氣訓斥師侄了。
他改了口:「算了,把這封信給他就行了。話不用帶了。」
鶴雲櫟痛快應下:「好的!」
前兩個是歷史上的劍道頂峰,後麵三個——
都是二師伯。
沒錯,白玉京逍遙劍和崑崙劍派楚驚狂都是牧夜聲的馬甲。
要不是排第三的宗門紫雲川是純法修門派,沒有劍道;第四的天雷寺和第五的玄月山,分別是佛修和純女修門派,三師伯高低得再整幾個馬甲出來。
白玉京和崑崙兩派也知道這個榜單,但一直沒弄清楚前兩名是誰,宗門名冊內沒有符合條件的弟子,同門中也沒人認識這「兩人」。查了許久沒有結果,他們便隻能將其當做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弟子的「低調行事」了。
聽說兩派內至今還有不少劍修把這「兩人」當做偶像。
也不是沒人懷疑過「兩人」不是白玉京和崑崙的弟子,但在見識過「兩人」精妙絕倫的白玉京和崑崙的獨門絕招後都打消了懷疑,
沒錯,牧夜聲的兩個馬甲不止打了兩派的名號,用的也是兩派的劍法。
至於他如何學到的別派絕學……
家裏都有了個精通百家劍術理論,寫出《劍則》的師兄,再多個會好幾派絕學的師弟很奇怪嗎?
總之,能一人占據戰績榜第三到五名,牧夜聲的好鬥程度可見一斑。
好在他隻打外人,否則雲霄派就別想安生了。
其中的原因並非兄弟情深。
用牧夜聲的話來
說是」閉上眼都知道他們怎麽出招,沒意思」。應歲與倒不在「沒意思」之列,畢竟「這傢夥,喝水都要拐三道彎兒」。但他不願意和應歲與打,因為「太膈應」。
據說,牧夜聲曾和應歲與比試過一場,之後氣得三天沒睡著覺,隻要一閉上眼就全是比試時的場景。
隻是鶴雲櫟記事時應歲與已經封劍,他未曾有幸得見應歲與出手。
再說就遠了。
鶴雲櫟疑惑,既不是因為丟麵子,那為何還要閉長關?
牧夜聲明白他想問什麽:「是為了克服魔障。我終究還是輕視世上的妖魔了。」
令他閉關的並非丟臉,而是心理創傷。
事情得從搶親後留宿客棧的那天晚上說起。
當時夜已深,他洗漱完畢,準備在客棧的床邊打一晚上的坐。然而剛坐下,便聞得被子裏傳來嬌膩的呻吟。
猛地掀開被子,白日救下的那個少年一絲不掛地躺在他的床上,雙唇微喘,媚眼如絲。
這本也沒什麽,牧夜聲雖無龍陽之好,卻也聽說過那些關於男寵、孌童的事跡,算見過「世麵」,把被子一蓋將人丟出去就是了,但錯不該轉了一下頭。
彼時入目之景教他三觀俱裂。
堂堂匣中劍被驚得急退好幾步,接著迅速拿上劍,踹開隔壁的門,揪起正在喝茶的應歲與,逃也似地離了客棧。
哪怕到了現在,迴憶起那晚的場景牧夜聲持劍的手還是控製不住地抖了一下。
轉戰半生,未嚐一敗;人到中年,留下陰影。
男人的那裏……
為什麽會流水啊!
第10章
平復好心情,牧夜聲抽出一封信,遞給鶴雲櫟:「等你三師弟找到落腳的地方,就派人把這封信送給他。再給他帶一句話:如果他找不到媳婦兒,我就不出關,他有本事讓我死在洞裏!」
說到底還是在意老對頭徒弟先娶媳婦兒這件事。
也是,如果不是為了爭這口氣,也沒後麵這些事了。
但這樣的話讓當師兄的他怎麽轉達?
真把話帶過去了,他們本來就別扭的師徒關係隻怕會更糟糕。
牧夜聲將駱九衢撫養長大,對其傾囊相授,為師之心自不用多說。但他的獨斷也常常讓駱九衢苦於應對。這不,一滿足年紀便「逃」下山歷練了,離開時兩師徒連麵都沒見上。
二師伯這次臨時出關隻怕是為了在駱師弟送他迴來時見上一麵。
孰料被他弄巧成拙,錯過了。
出於補償,鶴雲櫟更不可能眼見著兩師徒置氣了。他無奈嘆氣:「二師伯又在說氣話。」
牧夜聲依舊冷硬:「你隻管轉告他。」
正常的話根本勸不動他。
鶴雲櫟佯裝沉思:「那……如果三師弟沒有帶媳婦兒迴來,我需不需要幫二師伯把洞口封了?」
這叫什麽話?
牧夜聲眼眸一挑:「你也向著他,覺得我沒道理?」
「沒有!不敢!」鶴雲櫟連忙否認,「我當然是向著二師伯的,為此,才不免幫二師伯設想後果。我怕這話帶給三師弟後,萬一他迴不來了……」
「你說什麽!」
牧夜聲的聲音明顯得嚴厲起來。
鶴雲櫟不急不緩解釋:「我不是咒三師弟,隻是代入想了想。若是師父對我說『他要是死了,就是我造成的』,我會傷心死的。或許在這場,或者下一場決戰裏就會因為心神不寧,受傷甚至殞落。」
隨著他的描述,牧夜聲的眼神可見地緊張起來。
他聽出鶴雲櫟在拐著彎指責自己,但想到自己的一時之氣可能會傷害弟子,便也沒底氣訓斥師侄了。
他改了口:「算了,把這封信給他就行了。話不用帶了。」
鶴雲櫟痛快應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