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反派師尊讓我操碎了心 作者:貳兩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巧他聽聞合歡宗的老不修宗主準備娶第十一房小妾,年紀輕輕的孩子怎能讓半截入土的老頭子糟蹋?另一方麵又想到你三師弟難有指望,便打算把人搶迴來備著。你三師弟迴來後樂意要就要,不樂意再送走。」
確實是二師伯解決問題的風格,粗暴簡單。
但鶴雲櫟迴來後並未見到外人,而且若二師伯真搶了人,大師伯也不會一字不提:「人在哪?沒搶到嗎?」
「搶是搶到了。但是——」應歲與故意頓了頓,吊足了胃口才道出下文,「是個男的,沒帶迴來。」
男的?
鶴雲櫟憋了半晌不知道說什麽,隻能轉而詢問:「那是誰傷了二師伯?」
合歡宗一個二流的歪門邪道,全門派加起來也打不過二師伯啊。
「他自己。把搶來的少年送走後,氣到用頭撞玄武岩撞的。」
應歲與略去了那個少年被救後死纏難打,要對牧夜聲「以身相許」,嚇得牧夜聲落荒而逃的過程。這部分不適合講給徒弟聽。當師父,該莊重的時候還是要莊重的。
鶴雲櫟難以做出評價。
知情的人明白二師伯是給徒弟找媳婦兒,不知情的隻會當他在和合歡宗的老傢夥搶男人。
一生要強的二師伯這次丟大人了。
他微妙地領會到了為什麽藥盒裏會有那麽多的聚靈丹。
屬於是暫時告別社交圈了。
不過——
「師父怎麽知道得這麽清楚?」
二師伯自己總不會把這種事說出來吧。
應歲與眉眼彎彎:「因為我一同去的啊。」
這麽有趣的事,他定然要跟上去瞧瞧的。
師父也去了?!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透著離譜,因此聽到此處時鶴雲櫟也並不很吃驚了:「您沒有勸勸?」
應歲與:「勸了!我勸他趕緊動手。」
甚至去合歡宗也是他「建議」的。
鶴雲櫟:……
他忘了,在火燒起來時,師父總是很樂意添一把柴的。
「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見到他時,主意莫要提起此事刺激到他。」
最末,應歲與還表麵「體貼師兄」,實則「幸災樂禍」地叮囑弟子。
鶴雲櫟無奈。
最刺激二師伯的不就是您嗎?
他一問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事情經過抖得一幹二淨,一點都不帶幫師兄遮掩的,永遠努力在丟人的路上推上二師伯一把。
對師伯們,應歲與就是這樣,有兄弟情,但不是很多。
他默嘆一口氣:「弟子省得。」
……
聽劍閣,牧夜聲已經做好了閉關的準備,坐在密室前的涼亭中,隻等丹藥送來。
他頭上包著繃帶,正神情認真擦一把黯淡古樸的劍。
雲霄的劍道屬於守舊的古典劍派,要求弟子手、眼、心中皆有劍,謹記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因此,他們很少將劍收入儲物空間,而是隨身攜帶。
這使得他們比起修仙者,更像凡人俠客。
牧夜聲全副心神都放在劍上,連有人來都沒注意,或者說,沒在意。
鶴雲櫟上前見禮:「弟子見過二師伯。」
牧夜聲這才放下劍:「嗯,來了。」
他生得正派英氣,有著最符合大眾審美的長相,是普通人落難時毫不猶豫會向其求助的一張臉。
鶴雲櫟將藥盒從法器內取出,放到桌子上:「師父讓我給您送藥來。」
牧夜聲:「有勞。」
他的語氣頗為冷淡,但並非不喜歡鶴雲櫟,而是性格如此。相反,相比於對其他同門,他對鶴雲櫟的態度已經算「和藹可親」了。
一來,這是門內最懂事的孩子;
二來,鶴雲櫟不修劍,犯不著以看劍修的眼光去挑剔他。
鶴雲櫟按照習慣,一一叮囑藥的效用:「這是傷藥,外用,一天三次;這些是聚靈丹,師伯都知道怎麽用,我就不囉嗦了。另外,還請師伯記得保持心情暢快,以免影響藥效。」
刻意的醫囑讓牧夜聲聽出了蹊蹺,他深吸一口氣:「你師父都說給你聽了?」
當師兄的自然了解師弟,應歲與就不可能給他保守秘密,沒有遇到一個人就感嘆「今天的太陽好像二師兄去合歡宗搶男人那天」這種話,就已經很給他麵子了。
鶴雲櫟也不遮掩,勸說:「二師伯勿要掛懷,再怎麽說您也是救了一個少年。」
牧夜聲冷硬糾正:「我沒有掛懷!」
許是怕說服力不夠,他補充了解釋:「動手時我用的也並非『匣中劍』的名號。」
鶴雲櫟疑惑:「那是——」
「白玉京逍遙劍!」
鶴雲櫟語塞。
如果非要他發表感想,他隻能說不愧是駱九衢的師父。
這白玉京逍遙劍正是「劍修戰績榜」排行第三的那位。
「劍修戰績榜」是鳴劍堂根據劍修戰績以及在戰鬥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估後排出來的,反映了劍修的實力與活躍程度。
在修界具有相當的公信力。
本來二師伯該是第三,但逍遙劍不好說是自謙還是自傲,看過榜後讓排榜之人添了兩人到他前麵。分別是七千年前劍定中原,創立了如今劍道體係的上清祖師和在討伐「龍胤」的征戰中殺敵無數,戰績無二的解黎劍尊。
確實是二師伯解決問題的風格,粗暴簡單。
但鶴雲櫟迴來後並未見到外人,而且若二師伯真搶了人,大師伯也不會一字不提:「人在哪?沒搶到嗎?」
「搶是搶到了。但是——」應歲與故意頓了頓,吊足了胃口才道出下文,「是個男的,沒帶迴來。」
男的?
鶴雲櫟憋了半晌不知道說什麽,隻能轉而詢問:「那是誰傷了二師伯?」
合歡宗一個二流的歪門邪道,全門派加起來也打不過二師伯啊。
「他自己。把搶來的少年送走後,氣到用頭撞玄武岩撞的。」
應歲與略去了那個少年被救後死纏難打,要對牧夜聲「以身相許」,嚇得牧夜聲落荒而逃的過程。這部分不適合講給徒弟聽。當師父,該莊重的時候還是要莊重的。
鶴雲櫟難以做出評價。
知情的人明白二師伯是給徒弟找媳婦兒,不知情的隻會當他在和合歡宗的老傢夥搶男人。
一生要強的二師伯這次丟大人了。
他微妙地領會到了為什麽藥盒裏會有那麽多的聚靈丹。
屬於是暫時告別社交圈了。
不過——
「師父怎麽知道得這麽清楚?」
二師伯自己總不會把這種事說出來吧。
應歲與眉眼彎彎:「因為我一同去的啊。」
這麽有趣的事,他定然要跟上去瞧瞧的。
師父也去了?!
這件事從頭到尾都透著離譜,因此聽到此處時鶴雲櫟也並不很吃驚了:「您沒有勸勸?」
應歲與:「勸了!我勸他趕緊動手。」
甚至去合歡宗也是他「建議」的。
鶴雲櫟:……
他忘了,在火燒起來時,師父總是很樂意添一把柴的。
「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見到他時,主意莫要提起此事刺激到他。」
最末,應歲與還表麵「體貼師兄」,實則「幸災樂禍」地叮囑弟子。
鶴雲櫟無奈。
最刺激二師伯的不就是您嗎?
他一問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事情經過抖得一幹二淨,一點都不帶幫師兄遮掩的,永遠努力在丟人的路上推上二師伯一把。
對師伯們,應歲與就是這樣,有兄弟情,但不是很多。
他默嘆一口氣:「弟子省得。」
……
聽劍閣,牧夜聲已經做好了閉關的準備,坐在密室前的涼亭中,隻等丹藥送來。
他頭上包著繃帶,正神情認真擦一把黯淡古樸的劍。
雲霄的劍道屬於守舊的古典劍派,要求弟子手、眼、心中皆有劍,謹記一言一行皆是修行。因此,他們很少將劍收入儲物空間,而是隨身攜帶。
這使得他們比起修仙者,更像凡人俠客。
牧夜聲全副心神都放在劍上,連有人來都沒注意,或者說,沒在意。
鶴雲櫟上前見禮:「弟子見過二師伯。」
牧夜聲這才放下劍:「嗯,來了。」
他生得正派英氣,有著最符合大眾審美的長相,是普通人落難時毫不猶豫會向其求助的一張臉。
鶴雲櫟將藥盒從法器內取出,放到桌子上:「師父讓我給您送藥來。」
牧夜聲:「有勞。」
他的語氣頗為冷淡,但並非不喜歡鶴雲櫟,而是性格如此。相反,相比於對其他同門,他對鶴雲櫟的態度已經算「和藹可親」了。
一來,這是門內最懂事的孩子;
二來,鶴雲櫟不修劍,犯不著以看劍修的眼光去挑剔他。
鶴雲櫟按照習慣,一一叮囑藥的效用:「這是傷藥,外用,一天三次;這些是聚靈丹,師伯都知道怎麽用,我就不囉嗦了。另外,還請師伯記得保持心情暢快,以免影響藥效。」
刻意的醫囑讓牧夜聲聽出了蹊蹺,他深吸一口氣:「你師父都說給你聽了?」
當師兄的自然了解師弟,應歲與就不可能給他保守秘密,沒有遇到一個人就感嘆「今天的太陽好像二師兄去合歡宗搶男人那天」這種話,就已經很給他麵子了。
鶴雲櫟也不遮掩,勸說:「二師伯勿要掛懷,再怎麽說您也是救了一個少年。」
牧夜聲冷硬糾正:「我沒有掛懷!」
許是怕說服力不夠,他補充了解釋:「動手時我用的也並非『匣中劍』的名號。」
鶴雲櫟疑惑:「那是——」
「白玉京逍遙劍!」
鶴雲櫟語塞。
如果非要他發表感想,他隻能說不愧是駱九衢的師父。
這白玉京逍遙劍正是「劍修戰績榜」排行第三的那位。
「劍修戰績榜」是鳴劍堂根據劍修戰績以及在戰鬥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估後排出來的,反映了劍修的實力與活躍程度。
在修界具有相當的公信力。
本來二師伯該是第三,但逍遙劍不好說是自謙還是自傲,看過榜後讓排榜之人添了兩人到他前麵。分別是七千年前劍定中原,創立了如今劍道體係的上清祖師和在討伐「龍胤」的征戰中殺敵無數,戰績無二的解黎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