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君點點頭:「好,那我們就先上去看看吧。」
濟泉寺門口坐著個很古怪的和尚,他看上去二十餘歲,生得白淨,眉眼分明,頭頂已受過戒,穿著洗得褪色的僧衣,腕上戴著盤得發亮的佛珠,鞋子一塵不染,卻坐在門口髒兮兮的台階上,懷裏抱著個葫蘆,那葫蘆上還畫著個『酒』字。
若是有人問他,為何不進到寺中,他便大笑著答:「坐在這裏能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美哉,樂哉,我等晚上困了自會迴去。」
還有人直接問他:「出家人怎麽喝酒呢?」
他就會笑上半天,也不說話。
樸霄和黃岱各領幾隊士兵住在寺外,白榆君則帶著剩下的人來寺中借宿。
蘇岫經過那怪和尚時,他忽然叫住蘇岫,關切道:「敢問施主,您脖子的傷…還痛嗎?」
蘇岫腳步一頓,摸了摸自己脖子上被馮知謙掐出來的紫青印記,想著之後要找個棉帕圍起來,免得嚇到別人。
她如實答道:「倒是不痛了,隻是想起那窒息的一瞬,還是會後怕。」
白榆君在一旁聽著,目光深切。
那和尚點點頭,默默念了一句祈福祝禱的佛語,蘇岫聽不懂,便隻是對他笑笑,轉身離開。
扶風去與住持交涉,那老主持慈眉善目,白色的眉毛快垂到嘴角,不笑的時候眼睛也是彎的,見了他們也是和和氣氣的,即便看出他們是異族人,也沒多說什麽。
蘇岫在一旁閑得沒事幹,便和一個小和尚聊天,問道:「小師父,你們坐在門口那位師父法號雲何啊?怎麽總坐在那啊?」
那小和尚低眉順眼答道:「那是我師叔,法號靜淵。我聽師父說,他是師祖在山下撿來的,師祖過世之後,他便奇奇怪怪的,師父和其他師叔也不敢說什麽。」
蘇岫瞭然,隨即又看向門口,隻見一位帶著薄紗鬥笠的姑娘經過台階,她身形消瘦,穿著不是尋常百姓的粗布麻衣,而是刺繡綢緞,想來出身不凡,她在庭院望著殿內的佛祖一眼,卻遲遲沒有邁進來。
那姑娘立在棵鬆樹旁,望著樹下殘雪發愣,卻看見一張雪白的手帕遞到了麵前,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流下了眼淚。
「姑娘,又是你啊,有什麽事想不開,不如到大殿裏跟佛祖說上一說,或者跟我念叨念叨?」
蘇岫細看那姑娘的細頸,雖被衣領遮住大半,但也能隱隱看出紫青印記來,想是被繩子或綾布勒出來的。
那姑娘接過手帕,擦了擦眼淚,低聲細語道:「世間陰差陽錯,緣起緣滅,總是固定的,求了佛祖,又有什麽用。」說著,她看了那怪和尚一眼:「與你說,更是白費口舌。」
不料,那怪和尚竟開懷大笑起來,笑夠了,才道:「姑娘說的是啊,說與旁人聽也不過是給旁人找樂子罷了。」
「你這和尚怪的很,你若是事事都看得準,想的清,又怎麽會還在這裏借酒消愁?」
「哈哈,是啊,我六根不淨,脫不開凡塵啊。」
蘇岫正靠著大殿柱子看著,背後忽然感覺一陣暖意。
白榆君為她披上一件絨毛披風,笑道:「站在這也不怕被風吹著,你怎麽走到哪都喜歡看戲啊?有什麽熱鬧看?」
蘇岫迴身望著他,也笑:「沒什麽,走吧。」
白榆君一行人走後,大殿頓時空了許多,那姑娘終於走了進去,卻沒有跪在蒲團上,而是低頭看著那張手帕,那上麵沾著她的淚水,一角還繡著青黑的喜鵲。
「和尚,你叫什麽?我忽然想和你說說話。」
「好,三公主。」
--------------------
====================
# 第二卷 :皇城
====================
第24章 瓦解兵權
==================
北陵軍在濟北山上住了幾天,終於等到了幾艘大船,渡他們過河。
那幾天裏,蘇岫看到那姑娘總來寺中,等到他們走時,坐在台階上的就從那怪和尚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
真是又一件怪事。
大部分北陵兵都被安置在宮外,隻有部分將領和白榆君一同進入皇宮,當然其中也包括蘇岫。
蘇岫年幼時雖在京城住著,可從未有機會進過皇宮,這還是第一次走進這威嚴富麗的皇城。
一個皇城便要比整個清致鎮還大,走上五步便是一幢鋪滿琉璃磚瓦的宮殿,走上十步又是一棟層層雕樑畫棟的樓閣,長廊縵迴繁複,簷牙高低錯落,脊獸栩栩如生。
前來為他們引路的內監俯著身子,眯眼笑道:「各位主子跟著奴才往前走,前麵就是淨煙閣了,是皇上特地安排幾位將軍和軍醫住的地方。」
薑尋一挑眉,開口問道:「不是先去麵見皇上麽?」
「今日合宮晚宴時,皇上與太後自會召見各位主子,此刻隻有請白榆君一人上殿。」內監將頭埋得更低,畢恭畢敬道。
其餘幾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不放心,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又是一場鴻門宴。
白榆君倒沒什麽反應,莞爾道:「那就有勞公公帶路了。」
他正要往前走,便又被內監攔住:「聖君別怪奴才多嘴,前麵就是禦道了,這兇器是萬萬不可帶上殿的。」
聞言,白榆君自覺地把手銃和腰間軟劍卸下來,交給身後的自己人,隨即看了他們一眼,笑道:「別擔心,等我晚上迴來一起喝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濟泉寺門口坐著個很古怪的和尚,他看上去二十餘歲,生得白淨,眉眼分明,頭頂已受過戒,穿著洗得褪色的僧衣,腕上戴著盤得發亮的佛珠,鞋子一塵不染,卻坐在門口髒兮兮的台階上,懷裏抱著個葫蘆,那葫蘆上還畫著個『酒』字。
若是有人問他,為何不進到寺中,他便大笑著答:「坐在這裏能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美哉,樂哉,我等晚上困了自會迴去。」
還有人直接問他:「出家人怎麽喝酒呢?」
他就會笑上半天,也不說話。
樸霄和黃岱各領幾隊士兵住在寺外,白榆君則帶著剩下的人來寺中借宿。
蘇岫經過那怪和尚時,他忽然叫住蘇岫,關切道:「敢問施主,您脖子的傷…還痛嗎?」
蘇岫腳步一頓,摸了摸自己脖子上被馮知謙掐出來的紫青印記,想著之後要找個棉帕圍起來,免得嚇到別人。
她如實答道:「倒是不痛了,隻是想起那窒息的一瞬,還是會後怕。」
白榆君在一旁聽著,目光深切。
那和尚點點頭,默默念了一句祈福祝禱的佛語,蘇岫聽不懂,便隻是對他笑笑,轉身離開。
扶風去與住持交涉,那老主持慈眉善目,白色的眉毛快垂到嘴角,不笑的時候眼睛也是彎的,見了他們也是和和氣氣的,即便看出他們是異族人,也沒多說什麽。
蘇岫在一旁閑得沒事幹,便和一個小和尚聊天,問道:「小師父,你們坐在門口那位師父法號雲何啊?怎麽總坐在那啊?」
那小和尚低眉順眼答道:「那是我師叔,法號靜淵。我聽師父說,他是師祖在山下撿來的,師祖過世之後,他便奇奇怪怪的,師父和其他師叔也不敢說什麽。」
蘇岫瞭然,隨即又看向門口,隻見一位帶著薄紗鬥笠的姑娘經過台階,她身形消瘦,穿著不是尋常百姓的粗布麻衣,而是刺繡綢緞,想來出身不凡,她在庭院望著殿內的佛祖一眼,卻遲遲沒有邁進來。
那姑娘立在棵鬆樹旁,望著樹下殘雪發愣,卻看見一張雪白的手帕遞到了麵前,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流下了眼淚。
「姑娘,又是你啊,有什麽事想不開,不如到大殿裏跟佛祖說上一說,或者跟我念叨念叨?」
蘇岫細看那姑娘的細頸,雖被衣領遮住大半,但也能隱隱看出紫青印記來,想是被繩子或綾布勒出來的。
那姑娘接過手帕,擦了擦眼淚,低聲細語道:「世間陰差陽錯,緣起緣滅,總是固定的,求了佛祖,又有什麽用。」說著,她看了那怪和尚一眼:「與你說,更是白費口舌。」
不料,那怪和尚竟開懷大笑起來,笑夠了,才道:「姑娘說的是啊,說與旁人聽也不過是給旁人找樂子罷了。」
「你這和尚怪的很,你若是事事都看得準,想的清,又怎麽會還在這裏借酒消愁?」
「哈哈,是啊,我六根不淨,脫不開凡塵啊。」
蘇岫正靠著大殿柱子看著,背後忽然感覺一陣暖意。
白榆君為她披上一件絨毛披風,笑道:「站在這也不怕被風吹著,你怎麽走到哪都喜歡看戲啊?有什麽熱鬧看?」
蘇岫迴身望著他,也笑:「沒什麽,走吧。」
白榆君一行人走後,大殿頓時空了許多,那姑娘終於走了進去,卻沒有跪在蒲團上,而是低頭看著那張手帕,那上麵沾著她的淚水,一角還繡著青黑的喜鵲。
「和尚,你叫什麽?我忽然想和你說說話。」
「好,三公主。」
--------------------
====================
# 第二卷 :皇城
====================
第24章 瓦解兵權
==================
北陵軍在濟北山上住了幾天,終於等到了幾艘大船,渡他們過河。
那幾天裏,蘇岫看到那姑娘總來寺中,等到他們走時,坐在台階上的就從那怪和尚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
真是又一件怪事。
大部分北陵兵都被安置在宮外,隻有部分將領和白榆君一同進入皇宮,當然其中也包括蘇岫。
蘇岫年幼時雖在京城住著,可從未有機會進過皇宮,這還是第一次走進這威嚴富麗的皇城。
一個皇城便要比整個清致鎮還大,走上五步便是一幢鋪滿琉璃磚瓦的宮殿,走上十步又是一棟層層雕樑畫棟的樓閣,長廊縵迴繁複,簷牙高低錯落,脊獸栩栩如生。
前來為他們引路的內監俯著身子,眯眼笑道:「各位主子跟著奴才往前走,前麵就是淨煙閣了,是皇上特地安排幾位將軍和軍醫住的地方。」
薑尋一挑眉,開口問道:「不是先去麵見皇上麽?」
「今日合宮晚宴時,皇上與太後自會召見各位主子,此刻隻有請白榆君一人上殿。」內監將頭埋得更低,畢恭畢敬道。
其餘幾人對視一眼,眼中皆是不放心,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又是一場鴻門宴。
白榆君倒沒什麽反應,莞爾道:「那就有勞公公帶路了。」
他正要往前走,便又被內監攔住:「聖君別怪奴才多嘴,前麵就是禦道了,這兇器是萬萬不可帶上殿的。」
聞言,白榆君自覺地把手銃和腰間軟劍卸下來,交給身後的自己人,隨即看了他們一眼,笑道:「別擔心,等我晚上迴來一起喝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