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雪始終一身黑衣立在棺槨旁,若來人磕頭她便鞠躬還禮。
第七天流水席結束,裝著衣物的棺材被抬去城郊墓地安葬。
起靈時唐瑞雪突然打了個冷戰,「真的結束了。」
人生如戲,同台並肩了七年,這一刻她才切實明白他的確中途退場了。往後不管演哪一折,是好是壞都隻剩她一人悲歡。
大夢初醒般跟著抬棺人走出教堂,這天細雨霏霏,她在濕氣和氤氳中走過陌生的街道,踏過彎繞的山路,路過腐朽的花木。
路上不斷有人加入送葬,逐發展成一支極長的隊伍。
雨漸漸下大了。
一人從後方趕上來,身穿著一身重孝,為唐瑞雪撐開黑傘,是金衹天。
唐瑞雪對他粲然一笑,接著她看到抬棺的陌生人比小金先對她的神情做出反應,那人眼裏閃過一道不可思議。
旁人不知她為何不哭反笑,可她知道自己在笑什麽,為什麽不笑呢?她已經做好了最後一件事。
不是汙衊他麽?不是潑髒水麽?她拿出散盡家財的架勢大擺筵宴,就是要那些人睜著眼睛看整座山城都給他披麻戴孝。
他沒有兄弟子女,沒有人為他打引魂幡,可是沒有關係——萬人空巷全城哀音,他們不認得他,他們都記得他。
第60章 你走
近來重慶《新民報》上佚名發布一則短篇小說,用白話文寫古代故事。大意是講有位將軍年少英勇騎射翩翩,領兵伐邊疆戰功高;然心思純良不善阿諛,被奸佞編排心存不軌,最終含恨死於邊關沙場。他有一妻在他死後為他正名,汴梁百姓傾巢而出與他送行。君皇最終把那奸臣斬,又賜良將金井玉葬,還將他加封為王,終歸算是沉冤得雪了。
寫的是發生在古代的演繹,乍一看挑揀不出什麽不妥,可細讀之下就會發覺這故事眼熟,似乎當代即有原型。
一時間民間風聲四起,甚至有人說北平那位陸將軍之死有隱情,與當今總務部王部長有關。
百姓們茶餘飯後閑話,說過就算,不知道市井間的猜測令個別人心焦到夜不能寐。
過了一陣子,街頭茶攤上又添新話題,聽說將陸將軍追晉一級上將軍銜,並於重慶總統府向其追授青天白日勳章。但據說將軍遺孀並未露麵,隻有將軍生前的副官長出席代領。至於王部長的仕途是否還光明,老百姓們便不得而知,也不甚關心了。
本地人對大肆湧入的下江人的態度是曖昧的,他們牴觸因人口遷徙造成的擁擠,又不得不承認下江人養活了許多飯店旅店,廚子房東。如今的中檔旅店在戰前大多隻是夫妻經營的小旅社,兩口子馬馬虎虎餬口,住客馬馬虎虎對付著休息。但人流量讓它們身價飛漲,日租已然今非昔比。
價格變,環境不變。
中檔旅店的一切設施仍保持著馬馬虎虎,白天不點燈就無法坐在裏頭讀書看報;因為房間窗戶小,照不見幾絲陽光,床鋪也始終不夠幹燥。
金衹天第三次提出要唐瑞雪搬離此地未果後,便暗自決定今天她如果還是躺在床上不起身,自己哪怕卷了被褥裹著她,也要把她帶走。
他是行動力強的人,心中決斷後就立刻離開那間黑窟似的旅店,去城中尋找別的落腳點。
很快看中了一家西式酒店。
如今留洋是個時髦事,有的人認為洋派就等於高級,這種觀點金衹天不能苟同。但這家酒店的外觀確有著明顯的高級,闊大的門庭旁是雜色花崗岩拋光貼麵,看得出日日有人擦拭,不見灰塵。
經理殷勤地告訴他:「入住我們這兒吃住就一併解決了,我們後廚的川菜是一絕,吃不慣還有廣東籍廚師可選。一樓也有咖啡簡餐提供。」
他掏出錢夾:「要兩間套房,先定半個月。」
她住一間,他和金沅住一間。其他幾個昔日同僚如今已結伴離去,說要在重慶另謀職業,不知境況如何。
他不急謀事,在北平時他抽空去了趟天津,已把存款悉數取出。英租界裏的房子也租給一歸國海龜,吃瓦片的進帳黃勝男幫他收著,大小姐不會貪他那三瓜兩棗。
大小姐徒有狠厲,謀略不夠。
連杜月笙都要開銀行洗白,她再怎麽橫,黃鈺清留下的名號也不能響一輩子。如果自己當初真留在天津做了上門女婿,現在黃家一定能在正規生意上進帳。
不過如果就是如果,不能實現的,心思在黃勝男身上略略轉了轉,他又想迴正事。
如今流傳這樣一句話,下江人來重慶三天可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差事,三十天也未必能找到一棟可心的房子。
他不會去做那種賣苦力的差事,這句話卻是個警醒,眼下最要緊的是找房。
金衹天返迴中檔旅店,上二樓叩唐瑞雪的房門,喚第一聲沒有迴應,又敲了幾下才傳來窸窸窣窣的動靜。
唐瑞雪頭髮蓬亂,蒼白著一張臉來給他開門,一看就是一直躺在床上沒起身。
金衹天先看了看屋裏那張小桌子,見上麵擺著一碗泡發了的麵,連澆頭都沒比他買來時少一點。
「又不吃飯?你病才好,日日不吃東西怎麽行?」
唐瑞雪又坐迴床沿:「不吃就是不餓麽。」
白事一辦妥,提著她的那口氣泄了出去,即刻就病倒了。
發熱幾日後退了燒,她還是終日不出門,金衹天從外麵買來飯食端到屋子裏,她也不理會;躺在床上要麽是發呆,要麽盯著金衹天帶迴來的那塊懷表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七天流水席結束,裝著衣物的棺材被抬去城郊墓地安葬。
起靈時唐瑞雪突然打了個冷戰,「真的結束了。」
人生如戲,同台並肩了七年,這一刻她才切實明白他的確中途退場了。往後不管演哪一折,是好是壞都隻剩她一人悲歡。
大夢初醒般跟著抬棺人走出教堂,這天細雨霏霏,她在濕氣和氤氳中走過陌生的街道,踏過彎繞的山路,路過腐朽的花木。
路上不斷有人加入送葬,逐發展成一支極長的隊伍。
雨漸漸下大了。
一人從後方趕上來,身穿著一身重孝,為唐瑞雪撐開黑傘,是金衹天。
唐瑞雪對他粲然一笑,接著她看到抬棺的陌生人比小金先對她的神情做出反應,那人眼裏閃過一道不可思議。
旁人不知她為何不哭反笑,可她知道自己在笑什麽,為什麽不笑呢?她已經做好了最後一件事。
不是汙衊他麽?不是潑髒水麽?她拿出散盡家財的架勢大擺筵宴,就是要那些人睜著眼睛看整座山城都給他披麻戴孝。
他沒有兄弟子女,沒有人為他打引魂幡,可是沒有關係——萬人空巷全城哀音,他們不認得他,他們都記得他。
第60章 你走
近來重慶《新民報》上佚名發布一則短篇小說,用白話文寫古代故事。大意是講有位將軍年少英勇騎射翩翩,領兵伐邊疆戰功高;然心思純良不善阿諛,被奸佞編排心存不軌,最終含恨死於邊關沙場。他有一妻在他死後為他正名,汴梁百姓傾巢而出與他送行。君皇最終把那奸臣斬,又賜良將金井玉葬,還將他加封為王,終歸算是沉冤得雪了。
寫的是發生在古代的演繹,乍一看挑揀不出什麽不妥,可細讀之下就會發覺這故事眼熟,似乎當代即有原型。
一時間民間風聲四起,甚至有人說北平那位陸將軍之死有隱情,與當今總務部王部長有關。
百姓們茶餘飯後閑話,說過就算,不知道市井間的猜測令個別人心焦到夜不能寐。
過了一陣子,街頭茶攤上又添新話題,聽說將陸將軍追晉一級上將軍銜,並於重慶總統府向其追授青天白日勳章。但據說將軍遺孀並未露麵,隻有將軍生前的副官長出席代領。至於王部長的仕途是否還光明,老百姓們便不得而知,也不甚關心了。
本地人對大肆湧入的下江人的態度是曖昧的,他們牴觸因人口遷徙造成的擁擠,又不得不承認下江人養活了許多飯店旅店,廚子房東。如今的中檔旅店在戰前大多隻是夫妻經營的小旅社,兩口子馬馬虎虎餬口,住客馬馬虎虎對付著休息。但人流量讓它們身價飛漲,日租已然今非昔比。
價格變,環境不變。
中檔旅店的一切設施仍保持著馬馬虎虎,白天不點燈就無法坐在裏頭讀書看報;因為房間窗戶小,照不見幾絲陽光,床鋪也始終不夠幹燥。
金衹天第三次提出要唐瑞雪搬離此地未果後,便暗自決定今天她如果還是躺在床上不起身,自己哪怕卷了被褥裹著她,也要把她帶走。
他是行動力強的人,心中決斷後就立刻離開那間黑窟似的旅店,去城中尋找別的落腳點。
很快看中了一家西式酒店。
如今留洋是個時髦事,有的人認為洋派就等於高級,這種觀點金衹天不能苟同。但這家酒店的外觀確有著明顯的高級,闊大的門庭旁是雜色花崗岩拋光貼麵,看得出日日有人擦拭,不見灰塵。
經理殷勤地告訴他:「入住我們這兒吃住就一併解決了,我們後廚的川菜是一絕,吃不慣還有廣東籍廚師可選。一樓也有咖啡簡餐提供。」
他掏出錢夾:「要兩間套房,先定半個月。」
她住一間,他和金沅住一間。其他幾個昔日同僚如今已結伴離去,說要在重慶另謀職業,不知境況如何。
他不急謀事,在北平時他抽空去了趟天津,已把存款悉數取出。英租界裏的房子也租給一歸國海龜,吃瓦片的進帳黃勝男幫他收著,大小姐不會貪他那三瓜兩棗。
大小姐徒有狠厲,謀略不夠。
連杜月笙都要開銀行洗白,她再怎麽橫,黃鈺清留下的名號也不能響一輩子。如果自己當初真留在天津做了上門女婿,現在黃家一定能在正規生意上進帳。
不過如果就是如果,不能實現的,心思在黃勝男身上略略轉了轉,他又想迴正事。
如今流傳這樣一句話,下江人來重慶三天可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差事,三十天也未必能找到一棟可心的房子。
他不會去做那種賣苦力的差事,這句話卻是個警醒,眼下最要緊的是找房。
金衹天返迴中檔旅店,上二樓叩唐瑞雪的房門,喚第一聲沒有迴應,又敲了幾下才傳來窸窸窣窣的動靜。
唐瑞雪頭髮蓬亂,蒼白著一張臉來給他開門,一看就是一直躺在床上沒起身。
金衹天先看了看屋裏那張小桌子,見上麵擺著一碗泡發了的麵,連澆頭都沒比他買來時少一點。
「又不吃飯?你病才好,日日不吃東西怎麽行?」
唐瑞雪又坐迴床沿:「不吃就是不餓麽。」
白事一辦妥,提著她的那口氣泄了出去,即刻就病倒了。
發熱幾日後退了燒,她還是終日不出門,金衹天從外麵買來飯食端到屋子裏,她也不理會;躺在床上要麽是發呆,要麽盯著金衹天帶迴來的那塊懷表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