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峰望向她,發覺她的眼神像滿城霧氣外的山,淡淡的,卻堅定不移。他不再勸,隻說如果有困難隨時聯繫,他定當竭力如那年陸清昶背他衝出火海。
唐瑞雪花了三天的時間打點行囊,離開那天敏鸞來送她。
敏鸞這個最忌諱失態的當眾哭得淚人一樣,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抽噎說出完整語句:「你一定要好好活著,帶著他的那份...」
敏鸞這些年一直拖著沒嫁,去年春天才訂了婚,本該秋天辦喜事,一朝淪陷又耽擱了下來。
到底還是嫁八旗子弟。
人唐瑞雪見過,比敏鸞小兩歲,個頭雖不高但人長得精精神神的,眼睛很大;家裏沒落了也不像旁的遺少那樣自暴自棄總蹲在家裏養鳥看花,自己經營著一家酒樓,是個過日子的人。
她抽出手絹給敏鸞又輕輕與之擁抱:「你也是,萬萬保重。」
一九三八,活著成了人與人之間最誠摯的祝福。
先走陸路至武漢,再換水路上碼頭乘船,經過長江才能到達重慶——這是目前看來最安全省時的道路,依然要耗費近十天的時間。
唐瑞雪搭的是一輛本用於運貨的汽輪,船上南下逃避戰亂的民眾極多,甲板上都聚滿了人。人一多不免魚龍混雜,水手每隔一會就大聲提醒要看好自己的財物。
上船的第一晚是最難熬的,甲板上太冷,睡一晚被江風吹得頭痛事小,若是著涼發熱船上可沒有藥物可醫治。船艙裏暖和但氣味複雜,夾雜著汗酸味、食物味以及那種水上特有的潮濕腥氣。
唐瑞雪本來是蜷縮在船艙裏的,忍到半夜忽然船體一陣顛簸,她胃裏也跟著翻騰起來。
她戳戳身邊的金衹天:「我想出去呆會兒。」
金衹天也沒有睡著:「我跟你去。」
兩人小心繞開遍地躺得橫七豎八的人,出了船艙來到無人的右舷邊。
唐瑞雪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感覺好些了,剛剛真是差點要吐出來。」
金衹天把外套脫下來披到她肩上:「李白說的蜀道之難,我們這迴也算體會到了。」
唐瑞雪聽出他在有意逗趣,雖笑不出,但心裏也有些溫暖。這些天副官們任勞任怨的扛著大包小包,看著就夠累人的了。
她眯起眼睛望向夜色中的江麵:「是啊,也還好你們願意陪我一道,否則光是那些箱子我自己就看不過來。」
金衹天垂下眼簾,感覺臉頰有些熱;醞釀的語句即將脫口而出時水麵波浪翻滾而來,唐瑞雪彎下腰一陣幹嘔。
他趕緊去拍她扶她,這個夜晚終究伴著江流時不時的起伏沉默著過去了。
兩日後,船在碼頭靠岸。
自去年冬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以來,重慶的房價相較於戰前已經是一路高升過好幾茬了,大小旅店的日租金也翻了倍,但還算有價有市。按理說初到此地應該立刻著手看房,或買或租,總要盡快解決住房問題為好;因為晚一天交易同地段的房子,錢包興許就要多抽出一遝鈔票了。
唐瑞雪卻不關心房屋交易,隻帶著副官們住進了一家中檔旅店,在房間內拿鉛筆頭圈畫報紙上那些買墓地的gg板塊。然後她去看墓地,定棺材,買紙紮的冥宅靈房、車馬轎子。
山城的交通不便,許多地方汽車不能駛到,於是她憑著雙腿連日奔波,總算在三天內把一切零碎備好了。
由於沒有房屋用作停靈,唐瑞雪便與一教堂商量租借他們的場地七天用於停放棺材和擺席。
管理教堂的是個美國傳教士,重慶的天主教徒本就不多,如今運輸線不通物價上漲百姓們為賺吃喝疲於奔命,更沒幾個人來聽他講聖經了。
傳教士眨著藍眼睛欣然應允,並用英文告訴唐瑞雪:「教堂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租出去賺錢買酒喝,最近市麵上白蘭地的價格越來越貴了。」
喪禮共辦了七天,其間唐瑞雪雇來的一南一北兩個流水席班子每天都在教堂院裏不斷煎炒烹炸,有魚有肉的宴席不停地往桌上端,誰來吃都可以。
一開始來的都是些無業遊民,甚至逃難來的乞兒,這些人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得到飽餐一頓後便依唐瑞雪的囑咐在城中宣傳;說城南教堂有免費的席麵吃,凡是來弔唁陸將軍的都管飽,走時一人還能領一塊錢。
教堂正門前立了一座聖母瑪利亞的雕像,金衹天支了張桌子坐在耶穌生母身前,每來一人都要先朝他伸出手,讓他蓋印章。
印章是藍色的,類似蓋在豬肉上的戳子。那顏料至少能在皮膚上留存三四天,為的是防止有人來迴進出,一人領多份錢。蓋完章後按性別分流,男客領孝帽,女客領孝帶,戴整齊後再去遺像前磕頭敬香。
遺像兩側掛著輓聯,上書:
北伐抗日飲丹心 半生戎馬千秋頌 名利榮華流雲過,救國衛民灑碧血 埋骨青山浩氣存 忠魂不泯萬世欽。
拜祭後便可以去吃席了,上菜前除了筷子各人麵前還擺著一張傳單,上麵印著陸將軍是如何從九一八伊始就投身抗日,最終為國為民戰死沙場的。傳單是玫紫的底色配漆黑的字,瞧著不僅醒目,而且刺目,但凡認字的看過一遍都覺難忘。
正門隻進不出,出口在院子的後門,徐寶來等人守在那兒按人頭髮錢。
如此這般到了第三天,滿街民眾上到政府公務員下至挑扁擔小攤販,全都知道城南教堂有位陸將軍新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唐瑞雪花了三天的時間打點行囊,離開那天敏鸞來送她。
敏鸞這個最忌諱失態的當眾哭得淚人一樣,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抽噎說出完整語句:「你一定要好好活著,帶著他的那份...」
敏鸞這些年一直拖著沒嫁,去年春天才訂了婚,本該秋天辦喜事,一朝淪陷又耽擱了下來。
到底還是嫁八旗子弟。
人唐瑞雪見過,比敏鸞小兩歲,個頭雖不高但人長得精精神神的,眼睛很大;家裏沒落了也不像旁的遺少那樣自暴自棄總蹲在家裏養鳥看花,自己經營著一家酒樓,是個過日子的人。
她抽出手絹給敏鸞又輕輕與之擁抱:「你也是,萬萬保重。」
一九三八,活著成了人與人之間最誠摯的祝福。
先走陸路至武漢,再換水路上碼頭乘船,經過長江才能到達重慶——這是目前看來最安全省時的道路,依然要耗費近十天的時間。
唐瑞雪搭的是一輛本用於運貨的汽輪,船上南下逃避戰亂的民眾極多,甲板上都聚滿了人。人一多不免魚龍混雜,水手每隔一會就大聲提醒要看好自己的財物。
上船的第一晚是最難熬的,甲板上太冷,睡一晚被江風吹得頭痛事小,若是著涼發熱船上可沒有藥物可醫治。船艙裏暖和但氣味複雜,夾雜著汗酸味、食物味以及那種水上特有的潮濕腥氣。
唐瑞雪本來是蜷縮在船艙裏的,忍到半夜忽然船體一陣顛簸,她胃裏也跟著翻騰起來。
她戳戳身邊的金衹天:「我想出去呆會兒。」
金衹天也沒有睡著:「我跟你去。」
兩人小心繞開遍地躺得橫七豎八的人,出了船艙來到無人的右舷邊。
唐瑞雪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感覺好些了,剛剛真是差點要吐出來。」
金衹天把外套脫下來披到她肩上:「李白說的蜀道之難,我們這迴也算體會到了。」
唐瑞雪聽出他在有意逗趣,雖笑不出,但心裏也有些溫暖。這些天副官們任勞任怨的扛著大包小包,看著就夠累人的了。
她眯起眼睛望向夜色中的江麵:「是啊,也還好你們願意陪我一道,否則光是那些箱子我自己就看不過來。」
金衹天垂下眼簾,感覺臉頰有些熱;醞釀的語句即將脫口而出時水麵波浪翻滾而來,唐瑞雪彎下腰一陣幹嘔。
他趕緊去拍她扶她,這個夜晚終究伴著江流時不時的起伏沉默著過去了。
兩日後,船在碼頭靠岸。
自去年冬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以來,重慶的房價相較於戰前已經是一路高升過好幾茬了,大小旅店的日租金也翻了倍,但還算有價有市。按理說初到此地應該立刻著手看房,或買或租,總要盡快解決住房問題為好;因為晚一天交易同地段的房子,錢包興許就要多抽出一遝鈔票了。
唐瑞雪卻不關心房屋交易,隻帶著副官們住進了一家中檔旅店,在房間內拿鉛筆頭圈畫報紙上那些買墓地的gg板塊。然後她去看墓地,定棺材,買紙紮的冥宅靈房、車馬轎子。
山城的交通不便,許多地方汽車不能駛到,於是她憑著雙腿連日奔波,總算在三天內把一切零碎備好了。
由於沒有房屋用作停靈,唐瑞雪便與一教堂商量租借他們的場地七天用於停放棺材和擺席。
管理教堂的是個美國傳教士,重慶的天主教徒本就不多,如今運輸線不通物價上漲百姓們為賺吃喝疲於奔命,更沒幾個人來聽他講聖經了。
傳教士眨著藍眼睛欣然應允,並用英文告訴唐瑞雪:「教堂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租出去賺錢買酒喝,最近市麵上白蘭地的價格越來越貴了。」
喪禮共辦了七天,其間唐瑞雪雇來的一南一北兩個流水席班子每天都在教堂院裏不斷煎炒烹炸,有魚有肉的宴席不停地往桌上端,誰來吃都可以。
一開始來的都是些無業遊民,甚至逃難來的乞兒,這些人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得到飽餐一頓後便依唐瑞雪的囑咐在城中宣傳;說城南教堂有免費的席麵吃,凡是來弔唁陸將軍的都管飽,走時一人還能領一塊錢。
教堂正門前立了一座聖母瑪利亞的雕像,金衹天支了張桌子坐在耶穌生母身前,每來一人都要先朝他伸出手,讓他蓋印章。
印章是藍色的,類似蓋在豬肉上的戳子。那顏料至少能在皮膚上留存三四天,為的是防止有人來迴進出,一人領多份錢。蓋完章後按性別分流,男客領孝帽,女客領孝帶,戴整齊後再去遺像前磕頭敬香。
遺像兩側掛著輓聯,上書:
北伐抗日飲丹心 半生戎馬千秋頌 名利榮華流雲過,救國衛民灑碧血 埋骨青山浩氣存 忠魂不泯萬世欽。
拜祭後便可以去吃席了,上菜前除了筷子各人麵前還擺著一張傳單,上麵印著陸將軍是如何從九一八伊始就投身抗日,最終為國為民戰死沙場的。傳單是玫紫的底色配漆黑的字,瞧著不僅醒目,而且刺目,但凡認字的看過一遍都覺難忘。
正門隻進不出,出口在院子的後門,徐寶來等人守在那兒按人頭髮錢。
如此這般到了第三天,滿街民眾上到政府公務員下至挑扁擔小攤販,全都知道城南教堂有位陸將軍新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