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山青卷白雲:女翻譯與王維 作者:青溪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韋三郎躬身:「給事為我父執,何必客氣。」
長安城南居民較少,不似北麵人煙稠密,我們向南走的確容易得多,但這隻是針對外部的危險而言:劇痛不斷從腹內傳來,痛感時而尖銳,如荊棘千萬,時而鈍滯,如巨斧重錘,和四周的驚叫、哀哭聲一起,擊打著、撕咬著我的神經。
痛。好痛。
我苦練騎術多年,算得上鞍馬嫻熟,但到了現在,雙腳已經踩不住馬鐙,執鞭的手抖個不停,身下漸有熱流湧出,洇濕了鞍韉,馬兒嗅到血氣,益發緊張,跑得更快,平時可以忽視的顛簸,此刻卻讓我痛苦得喘不過氣。為了分神,我開始胡思亂想:義博,這兩個字好耳熟,是誰的字號?富堅義博嗎――最能拖稿的富堅老賊?……
昏昏沉沉中,我們走到了開明坊與保寧坊之間。然而……不遠處的明德門,也燃起了一片火光。
我仰頭看天。天色明淨,萬裏無雲,酷熱的陽光如有實質,燒灼麵龐。
那熱度究竟來自陽光?還是長安城四處燃起的火焰?
我閉了閉眼,重又睜開,指著楊續,對王維道:「你帶上他……先走。去追聖人的車駕,往鹹陽望賢宮,還有馬嵬……」
「阿妍你住口!」王維打斷我,又氣又急,「你歇一歇!不要說話!」他翻身下馬,走到我麵前,奪過我的馬韁,將手遞給我。
我去抓他的手,腹中卻驀然湧來一陣撕裂般的痛。那種痛和之前全不一樣,好像有東西在下沉、在塌陷,五髒六腑都痛得簡直不再像是我自己的了。伸出去的手失了準頭,搖晃的身體險些從馬背上栽落。
「娘子!」如焰尖叫。
血浸透了馬鞍,鞍韉邊緣有一滴一滴的紅色液體落下,將王維淺緋官衣的下擺染成更深的顏色。他將我抱住,摸了摸我的脈搏――他也粗通些醫理――慌亂地對楊續喊道:「尋一輛車來!」又從我的懷裏摸出那包止痛的藥粉,送到我唇邊。
失去大量血液的過程,當然讓我害怕。我怕得全身都在顫抖。但也許這種恐懼太過強盛,反而促使我生出了一種自我保護式的,微茫的僥倖心態。不會有事的!我平時那麽注意鍛鍊身體!我用僅剩的力氣搖頭。
就在此刻,我莫名其妙地想起來了,義博……那是韋應物的字號。
韋應物的父親韋鑾是著名的畫家,他和王維認識也在情理之中。聽說他少年時放蕩跳脫,經過戰亂的滌盪,才成了那個「邑有流亡愧俸錢」的韋應物。
而這個轉變,好像,好像,就發生在剛才啊。
我們都是大時代裏身不由己的塵沙,一粒沙和另一粒沙擦肩而過,誰都沒時間為對方的身世而悲嘆。
「你怎地不吃藥?」王維打斷我的思緒,急切道。
「有孕時……服藥……不利於孩兒。」我輕聲說。
「你若不好了,還要什麽孩兒!」他嘶啞著喉嚨,語氣說不清是憤怒、焦慮還是悲哀,「你平安足矣!旁人怕什麽無後絕嗣,我不怕!」
楊續很快帶了一輛車迴來。他們將我扶上車,王維道:「我們向東麵的慈恩寺去,寺中有幾位上人,皆通曉醫術。」
如焰擔心:「寺中的阿師們若是嫌憎婦人……」
王維沉聲道:「如今沒有亂民的所在,隻有寺廟道觀了。佛法慈悲,豈有不肯活人之理!」頓了一頓,又道:「倘若上人們真箇不肯,我縱是跪下,也要求得他們應允。」
我昏了過去。
注釋:
[1]據韋應物墓誌,韋應物字義博,排行第三。
因為怕被大家罵,所以蠢作者丟下這章就跑了,並鬼鬼祟祟地跑到了豆瓣閱讀的辦公室,坐在樓頂上,以免被大家追上來打罵。
第93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王維)
慈恩寺南池裏的白蓮開得正好,微風過處,便有極淡極遠的幽香,浮動在空氣裏。
王維的嗅覺一向敏感,他能分辨產自吳興不同山頭的紫筍茶,能通過山中草木的濕氣判斷晴雨,但在長時間被那樣濃重的血腥氣包圍之後,他好像完全失去了對氣味的感知。
「檀越吃了朝食不曾?」
王維從沉思中驚醒。他轉過身,麵前的僧人身軀肥胖,臉龐白而圓潤,笑容懇切。他更熟悉僧人從前的身份和名字――李林甫的第五子李崜――但還是選擇用出家人的習慣來稱唿對方:「尚未。阿師吃過了?」
李崜愣了一下,苦笑道:「也不曾。叛軍已經進了城,寺中也不安寧……但人不可不飲食。我陪檀越吃罷。」
他神色溫厚,關懷之意甚深,王維心頭一酸,脫口道:「我怕……」
她流了好多好多血。她已經昏迷了三日。
「我看王郎不必擔憂。」李崜擺擺手,換迴俗家稱謂,引著王維往居士院的方向走去,「天下的人哪個不想留住青春容顏,可又有幾人能做到?而鬱小娘子,咳,以我如今的歲齒,以『小娘子』唿之,也無不可……鬱小娘子這許多年來,仍是年少時的模樣,分毫未老,實為造化所鍾、神明所愛,福德深厚,必不……」
王維驀地站住。多日未曾好睡,他的思緒本來有些遲鈍,卻突然間變得十分明銳:「造化所鍾、神明所愛?」
朱顏不老,青鬢長青――這樣的人,他不止認識阿妍一個。
那位見過謝朓的、出沒於名山之間的、尊貴如玉真公主也要將之奉為上賓的焦鍊師,也是這樣的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長安城南居民較少,不似北麵人煙稠密,我們向南走的確容易得多,但這隻是針對外部的危險而言:劇痛不斷從腹內傳來,痛感時而尖銳,如荊棘千萬,時而鈍滯,如巨斧重錘,和四周的驚叫、哀哭聲一起,擊打著、撕咬著我的神經。
痛。好痛。
我苦練騎術多年,算得上鞍馬嫻熟,但到了現在,雙腳已經踩不住馬鐙,執鞭的手抖個不停,身下漸有熱流湧出,洇濕了鞍韉,馬兒嗅到血氣,益發緊張,跑得更快,平時可以忽視的顛簸,此刻卻讓我痛苦得喘不過氣。為了分神,我開始胡思亂想:義博,這兩個字好耳熟,是誰的字號?富堅義博嗎――最能拖稿的富堅老賊?……
昏昏沉沉中,我們走到了開明坊與保寧坊之間。然而……不遠處的明德門,也燃起了一片火光。
我仰頭看天。天色明淨,萬裏無雲,酷熱的陽光如有實質,燒灼麵龐。
那熱度究竟來自陽光?還是長安城四處燃起的火焰?
我閉了閉眼,重又睜開,指著楊續,對王維道:「你帶上他……先走。去追聖人的車駕,往鹹陽望賢宮,還有馬嵬……」
「阿妍你住口!」王維打斷我,又氣又急,「你歇一歇!不要說話!」他翻身下馬,走到我麵前,奪過我的馬韁,將手遞給我。
我去抓他的手,腹中卻驀然湧來一陣撕裂般的痛。那種痛和之前全不一樣,好像有東西在下沉、在塌陷,五髒六腑都痛得簡直不再像是我自己的了。伸出去的手失了準頭,搖晃的身體險些從馬背上栽落。
「娘子!」如焰尖叫。
血浸透了馬鞍,鞍韉邊緣有一滴一滴的紅色液體落下,將王維淺緋官衣的下擺染成更深的顏色。他將我抱住,摸了摸我的脈搏――他也粗通些醫理――慌亂地對楊續喊道:「尋一輛車來!」又從我的懷裏摸出那包止痛的藥粉,送到我唇邊。
失去大量血液的過程,當然讓我害怕。我怕得全身都在顫抖。但也許這種恐懼太過強盛,反而促使我生出了一種自我保護式的,微茫的僥倖心態。不會有事的!我平時那麽注意鍛鍊身體!我用僅剩的力氣搖頭。
就在此刻,我莫名其妙地想起來了,義博……那是韋應物的字號。
韋應物的父親韋鑾是著名的畫家,他和王維認識也在情理之中。聽說他少年時放蕩跳脫,經過戰亂的滌盪,才成了那個「邑有流亡愧俸錢」的韋應物。
而這個轉變,好像,好像,就發生在剛才啊。
我們都是大時代裏身不由己的塵沙,一粒沙和另一粒沙擦肩而過,誰都沒時間為對方的身世而悲嘆。
「你怎地不吃藥?」王維打斷我的思緒,急切道。
「有孕時……服藥……不利於孩兒。」我輕聲說。
「你若不好了,還要什麽孩兒!」他嘶啞著喉嚨,語氣說不清是憤怒、焦慮還是悲哀,「你平安足矣!旁人怕什麽無後絕嗣,我不怕!」
楊續很快帶了一輛車迴來。他們將我扶上車,王維道:「我們向東麵的慈恩寺去,寺中有幾位上人,皆通曉醫術。」
如焰擔心:「寺中的阿師們若是嫌憎婦人……」
王維沉聲道:「如今沒有亂民的所在,隻有寺廟道觀了。佛法慈悲,豈有不肯活人之理!」頓了一頓,又道:「倘若上人們真箇不肯,我縱是跪下,也要求得他們應允。」
我昏了過去。
注釋:
[1]據韋應物墓誌,韋應物字義博,排行第三。
因為怕被大家罵,所以蠢作者丟下這章就跑了,並鬼鬼祟祟地跑到了豆瓣閱讀的辦公室,坐在樓頂上,以免被大家追上來打罵。
第93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王維)
慈恩寺南池裏的白蓮開得正好,微風過處,便有極淡極遠的幽香,浮動在空氣裏。
王維的嗅覺一向敏感,他能分辨產自吳興不同山頭的紫筍茶,能通過山中草木的濕氣判斷晴雨,但在長時間被那樣濃重的血腥氣包圍之後,他好像完全失去了對氣味的感知。
「檀越吃了朝食不曾?」
王維從沉思中驚醒。他轉過身,麵前的僧人身軀肥胖,臉龐白而圓潤,笑容懇切。他更熟悉僧人從前的身份和名字――李林甫的第五子李崜――但還是選擇用出家人的習慣來稱唿對方:「尚未。阿師吃過了?」
李崜愣了一下,苦笑道:「也不曾。叛軍已經進了城,寺中也不安寧……但人不可不飲食。我陪檀越吃罷。」
他神色溫厚,關懷之意甚深,王維心頭一酸,脫口道:「我怕……」
她流了好多好多血。她已經昏迷了三日。
「我看王郎不必擔憂。」李崜擺擺手,換迴俗家稱謂,引著王維往居士院的方向走去,「天下的人哪個不想留住青春容顏,可又有幾人能做到?而鬱小娘子,咳,以我如今的歲齒,以『小娘子』唿之,也無不可……鬱小娘子這許多年來,仍是年少時的模樣,分毫未老,實為造化所鍾、神明所愛,福德深厚,必不……」
王維驀地站住。多日未曾好睡,他的思緒本來有些遲鈍,卻突然間變得十分明銳:「造化所鍾、神明所愛?」
朱顏不老,青鬢長青――這樣的人,他不止認識阿妍一個。
那位見過謝朓的、出沒於名山之間的、尊貴如玉真公主也要將之奉為上賓的焦鍊師,也是這樣的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