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 作者:林小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藥膳坊所有的飯菜都是李小墨、笑笑、孫大夫三人研製出來的,笑笑主要負責點心和湯類,李大夫和李小墨負責葷素菜品。平日裏李大夫並不常來,是趙叔一家在店裏幫忙招唿。
遠遠的,就能聞到藥香氣,膳坊門前留了一大片空地上停放馬車。進到裏麵,一樓是開放的包間,每個包間之間隔了一定的距離,擺著藥草盆栽,這樣雖浪費了一部分空間,但是保障了隱私。二樓則是雅間,一般需要提前預定。
「瀾哥哥,」李小書同樣是請先生允了他迴家住,在坊裏等不及,便出來等著,「九哥,寧磊,我哥哥嫂子都盼著你們呢。」
「長大了,」頭一眼寧瀾還沒認出李小書,他原來清亮的嗓音變的低沉,臉上也褪去嬰兒肥露出堅硬的輪廓。
李小書笑了笑,竟帶著一些靦腆,一邊寒暄,一邊領著人上了二樓。
李小墨和笑笑招唿眾人落座,後廚隨即送過來一道通神小餅,是拿薑片、蔥絲,在鹽開水裏焯了,和上白糖、麵粉,用香油煎熟的。每個餅隻比硬幣略大一些,吃了可祛除寒氣,來店裏的客人都會先送上一份。
緊接著是一碟子益氣補中的五香糕,糯米粉、粳米粉、芡實、人參、白朮、茯苓、砂仁磨成細粉,過篩後用熱糖水拌勻,印出如意花樣,上鍋蒸熟。笑笑怕有人餓著肚子,特意拿來先墊墊胃。
一家子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就沒用外人招唿,李小墨親自添茶倒水。
「哥哥,這一路可還順利?」笑笑肉眼可見圓潤了許多,經過這幾年的磨練,更顯幹練了。
「順利,隻是路上車馬多,花了三日才到,」寧瀾說完,拿起一塊五香糕嚐了,香甜軟糯,有藥味,並不濃鬱。
才坐下一會兒,笑笑就換了幾個姿勢,她身後本就放了一個軟枕,李小墨又把外衣脫下折好墊在了她腰後。笑笑有些不好意思,倒也沒拒絕。
「叫諸位見笑了,」李小墨一通忙活之後朗聲宣布了一個消息,「笑笑已有三個月身孕了。」
「真的嗎,笑笑姐,我要當舅舅了?」寧磊驚喜問道。
笑笑臉上遮不住的開心,「早就想告訴你們了,為了胎兒穩固,隻能先瞞著。」
「真好,恭喜你們了,胎兒一定會平安健康的,」寧瀾和張九如也欣喜舉起杯,之後寧瀾又問,「身體上可有不舒服,害喜嚴重嗎?」
「都好,哥哥不用擔心,」笑笑柔聲說道,「趙嬸兒終日不離的跟著我,爺爺隔幾日就會來把一次脈,吃上就更不用擔心了,後廚專門給我起了個小灶。」
寧瀾這才放下心,廚房也陸陸續續把菜送上來了:
其中葷菜四道。一道酒煮魚,鯽魚處理幹淨,略醃過兩麵煎黃,與甜米酒同煮,熟後取出。鍋中汁液收濃,拿蔥薑蒜茱萸熗過,澆到魚身上即可;一道蒸臘肉,與現代吃的極為相似;一道黃金雞,是加麻油、鹽、花椒煮熟,隻取雞肉切塊上桌;一道山煮羊,羊肉切塊放入砂鍋,除了蔥和花椒之外,加入搗碎的杏仁同煮,這樣燉出的羊肉酥軟,骨頭稀爛。
素菜有四道。一道石榴粉,是藕切小塊,在砂器內擦的稍微圓滑一些,用梅子汁和胭脂染成紅色,拿綠豆粉拌勻,放在雞湯裏煮熟;一道東坡豆腐,豆腐先用蔥油煎,再用一二十枚香榧子研磨成醬料,和煎好的豆腐同煮;一道酥黃獨,芋頭煮熟切片,刷上香榧子、杏仁粉調和的醬,煎至略成白色;一道牛蒡脯,牛蒡子的根洗淨去皮煮熟,錘扁壓幹,用鹽、醬、茴香、土茴香、薑、花椒、熟油泡一兩晚,烤幹。
湯有兩道,一道合歡湯,曬幹的合歡花、紅棗、枸杞加冰糖同煮,過濾後取汁;一道青白羹,是拿時下的青菜同白蘿蔔絲用井水煮爛。
因著笑笑的身孕,寧磊和小書明日還要上學,眾人便沒有飲酒。
香榧子的香氣特殊,淡淡的木香中夾雜著玫瑰和油脂的味道,叫人一聞就食指大動。寧瀾便先夾了一塊芋頭吃了,金黃酥脆,入口迴甘。
「哥哥,你嚐嚐這個,」笑笑挨著寧瀾,為他夾了一塊牛蒡脯,「九哥,磊弟,你們也嚐嚐。這是冬季後一個月采的牛蒡子做的,現下賣的最好。」
牛蒡子可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香料掩掉了其本身的苦味,烤熟後吃起來很像肉脯,因此頗受歡迎。
再說那石榴粉,藕塊都打磨的如石榴籽一般大小,顏色也有八分相似,在清澈的雞湯中格外漂亮,叫人捨不得吃。藕塊小,盡吸收了雞湯的鮮,再加上它本身的甜,哪怕沒用太多調料,已是迴味無窮了。
吃到一半,廚房各上了一小碗青精飯,粳米在旱蓮草汁液浸泡兩三個小時後上鍋蒸熟,顏色如紫米一般,愛甜的可加糖吃。青精飯最早出現於唐五宴之首「燒尾宴」上,古人認為經常食用可改善氣色,延年益壽,杜甫就有詩言,「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米吃了兩口,寧瀾有些飽了,看著剩下的半碗飯左右為難,他最不喜歡浪費。張九如似是知道他在想什麽,拿過他剩下的半碗米飯吃了,動作自然,順理成章。寧瀾便盛上兩碗青菜蘿蔔湯,飯後喝一碗這樣的湯,再舒服不過了。
那邊李小墨端了一盅黃豆排骨湯給笑笑就飯吃,孕婦飲食上多禁忌,像牛蒡子、香榧、米酒、合歡花這些都是不能吃的。
遠遠的,就能聞到藥香氣,膳坊門前留了一大片空地上停放馬車。進到裏麵,一樓是開放的包間,每個包間之間隔了一定的距離,擺著藥草盆栽,這樣雖浪費了一部分空間,但是保障了隱私。二樓則是雅間,一般需要提前預定。
「瀾哥哥,」李小書同樣是請先生允了他迴家住,在坊裏等不及,便出來等著,「九哥,寧磊,我哥哥嫂子都盼著你們呢。」
「長大了,」頭一眼寧瀾還沒認出李小書,他原來清亮的嗓音變的低沉,臉上也褪去嬰兒肥露出堅硬的輪廓。
李小書笑了笑,竟帶著一些靦腆,一邊寒暄,一邊領著人上了二樓。
李小墨和笑笑招唿眾人落座,後廚隨即送過來一道通神小餅,是拿薑片、蔥絲,在鹽開水裏焯了,和上白糖、麵粉,用香油煎熟的。每個餅隻比硬幣略大一些,吃了可祛除寒氣,來店裏的客人都會先送上一份。
緊接著是一碟子益氣補中的五香糕,糯米粉、粳米粉、芡實、人參、白朮、茯苓、砂仁磨成細粉,過篩後用熱糖水拌勻,印出如意花樣,上鍋蒸熟。笑笑怕有人餓著肚子,特意拿來先墊墊胃。
一家子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就沒用外人招唿,李小墨親自添茶倒水。
「哥哥,這一路可還順利?」笑笑肉眼可見圓潤了許多,經過這幾年的磨練,更顯幹練了。
「順利,隻是路上車馬多,花了三日才到,」寧瀾說完,拿起一塊五香糕嚐了,香甜軟糯,有藥味,並不濃鬱。
才坐下一會兒,笑笑就換了幾個姿勢,她身後本就放了一個軟枕,李小墨又把外衣脫下折好墊在了她腰後。笑笑有些不好意思,倒也沒拒絕。
「叫諸位見笑了,」李小墨一通忙活之後朗聲宣布了一個消息,「笑笑已有三個月身孕了。」
「真的嗎,笑笑姐,我要當舅舅了?」寧磊驚喜問道。
笑笑臉上遮不住的開心,「早就想告訴你們了,為了胎兒穩固,隻能先瞞著。」
「真好,恭喜你們了,胎兒一定會平安健康的,」寧瀾和張九如也欣喜舉起杯,之後寧瀾又問,「身體上可有不舒服,害喜嚴重嗎?」
「都好,哥哥不用擔心,」笑笑柔聲說道,「趙嬸兒終日不離的跟著我,爺爺隔幾日就會來把一次脈,吃上就更不用擔心了,後廚專門給我起了個小灶。」
寧瀾這才放下心,廚房也陸陸續續把菜送上來了:
其中葷菜四道。一道酒煮魚,鯽魚處理幹淨,略醃過兩麵煎黃,與甜米酒同煮,熟後取出。鍋中汁液收濃,拿蔥薑蒜茱萸熗過,澆到魚身上即可;一道蒸臘肉,與現代吃的極為相似;一道黃金雞,是加麻油、鹽、花椒煮熟,隻取雞肉切塊上桌;一道山煮羊,羊肉切塊放入砂鍋,除了蔥和花椒之外,加入搗碎的杏仁同煮,這樣燉出的羊肉酥軟,骨頭稀爛。
素菜有四道。一道石榴粉,是藕切小塊,在砂器內擦的稍微圓滑一些,用梅子汁和胭脂染成紅色,拿綠豆粉拌勻,放在雞湯裏煮熟;一道東坡豆腐,豆腐先用蔥油煎,再用一二十枚香榧子研磨成醬料,和煎好的豆腐同煮;一道酥黃獨,芋頭煮熟切片,刷上香榧子、杏仁粉調和的醬,煎至略成白色;一道牛蒡脯,牛蒡子的根洗淨去皮煮熟,錘扁壓幹,用鹽、醬、茴香、土茴香、薑、花椒、熟油泡一兩晚,烤幹。
湯有兩道,一道合歡湯,曬幹的合歡花、紅棗、枸杞加冰糖同煮,過濾後取汁;一道青白羹,是拿時下的青菜同白蘿蔔絲用井水煮爛。
因著笑笑的身孕,寧磊和小書明日還要上學,眾人便沒有飲酒。
香榧子的香氣特殊,淡淡的木香中夾雜著玫瑰和油脂的味道,叫人一聞就食指大動。寧瀾便先夾了一塊芋頭吃了,金黃酥脆,入口迴甘。
「哥哥,你嚐嚐這個,」笑笑挨著寧瀾,為他夾了一塊牛蒡脯,「九哥,磊弟,你們也嚐嚐。這是冬季後一個月采的牛蒡子做的,現下賣的最好。」
牛蒡子可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香料掩掉了其本身的苦味,烤熟後吃起來很像肉脯,因此頗受歡迎。
再說那石榴粉,藕塊都打磨的如石榴籽一般大小,顏色也有八分相似,在清澈的雞湯中格外漂亮,叫人捨不得吃。藕塊小,盡吸收了雞湯的鮮,再加上它本身的甜,哪怕沒用太多調料,已是迴味無窮了。
吃到一半,廚房各上了一小碗青精飯,粳米在旱蓮草汁液浸泡兩三個小時後上鍋蒸熟,顏色如紫米一般,愛甜的可加糖吃。青精飯最早出現於唐五宴之首「燒尾宴」上,古人認為經常食用可改善氣色,延年益壽,杜甫就有詩言,「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米吃了兩口,寧瀾有些飽了,看著剩下的半碗飯左右為難,他最不喜歡浪費。張九如似是知道他在想什麽,拿過他剩下的半碗米飯吃了,動作自然,順理成章。寧瀾便盛上兩碗青菜蘿蔔湯,飯後喝一碗這樣的湯,再舒服不過了。
那邊李小墨端了一盅黃豆排骨湯給笑笑就飯吃,孕婦飲食上多禁忌,像牛蒡子、香榧、米酒、合歡花這些都是不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