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 作者:林小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梨湯熬製的時間可以來做烤梨,梨子去核去皮,先放入冰糖中連皮小火燉三十分鍾,這樣湯汁滋味足,也可節省烤製時間。
煮好的梨和梨湯分裝到小碗裏,每碗加入去核的紅棗,再分別加入黑糖、生薑,陳皮、山楂,酒釀、幹桂花做成不同口味,然後放入烤爐裏烤四十分鍾。
「今天可是有口福了,」三奶奶等人過來,也沒空著手,拿來了炒的山中撿拾的幹果,眾人一邊吃一遍聊天。
「可不是,早就聽說寧瀾手藝好,我來偷偷師。」
「你個懶貨,人家都做好了你才來,偷哪兒的師。」
「嗨,偷不了師,當迴甩手掌櫃,隻等吃也頂好不是!」
秋日裏秋風下,熱騰騰的燉肉和烤梨剛一上桌,白氣就被吹散了。眾人再顧不上說話,端起一小碗烤梨吃起來了。
第58章
等著的日子太難熬, 時間仿佛是放慢成了0.75倍速。京裏、州城、縣裏久久沒有信傳來,寧瀾也隻得安慰自己,秋梨膏做法再繁複、耗時再長,到底是藥食同源的, 不能常吃, 自然不像糖和醬油那般容易推廣。
做秋梨膏需先將鴨梨洗淨切絲,加老薑絲、羅漢果先煎五個小時, 取出頭一道湯汁。鍋內原料不扔, 加清水、紅棗絲、百合再煎三個小時, 取出第二道湯汁;最後加清水,金銀花、幹薄荷再煎一個小時, 取出第三道湯汁。
第三遍時把湯汁濾幹淨,所有殘渣就可棄之不用了。最後三道湯汁混合,加入冰糖、川貝粉上鍋熬煮至汁液粘稠,能滴落成珠就算熬成了。
做一鍋秋梨膏要費一天的功夫, 原以為十斤梨可以做出一斤秋梨膏, 實際上做出來隻有四百克。寧瀾額外做出五罐沒加冰糖的,放涼拿梨花蜜拌了, 收起來自己喝。
「你忙活了幾年種的梨樹為的就是做這東西?」寧致文休沐時, 難得的帶著管家來了作坊。
「是呀,正好我帶你們瞧瞧, 」寧瀾領著兩人從配料間到清洗間、火爐房、灌裝房挨個轉了一圈,問道, 「怎麽樣, 文伯?」
「還不錯。」
寧瀾撇嘴, 「文伯好就是好, 不好就是不好, 您老人家好好誇我一句,這可費了我好幾年的功夫,光研究怎麽種梨樹我的眼都要瞎了。」
寧致文吐字如金,「很好。」
「多謝文伯,」寧瀾招唿二人坐下,用溫開水沖了兩杯秋梨膏。黏黏稠稠的膏體,舀一勺放在清水裏,稍刻便化開了,焦褐的顏色化為澄淨的琥珀色,濃鬱的滋味也化為了清甜,「文伯,管家伯伯你們快嚐嚐。」
寧致文先拿起來聞了一聞,沒有刺鼻的藥味,隻有淡淡的香氣。喝一口,甜味兒中帶點兒梨本身的酸,很清潤,「是好東西,功夫沒有白費。」
聽到頭一個正麵反饋,寧蘭高興道,「可不,秋梨膏最適合秋冬服用,不僅可止咳、祛痰、生津,還能滋肺陰、護胃氣。」
寧致文聽完若有所思。
「這要旁人說這是藥我可不信,酸酸甜甜的比藥好喝百倍,」管家見寧致文不出聲,開口打趣,「我要是再年輕十幾歲,為了這東西,病都願意多生兩迴。」
「承蒙管家伯伯看的起,」寧瀾拿出五罐秋梨膏裝了遞過去,「正要去給你們送呢,可巧你們就過來了,省我跑了一趟。」
「多謝你了,總惦記著我們。」
兩人正在寒暄,寧致文咳了兩聲,「我進門時瞅見你收起來了幾罐,我要那個,你給我換換。」
寧瀾表情一滯,保持微笑,「文伯,都是一樣的。」
寧致文原是詐他的,見他表情有異,便知自己詐對了,「既是一樣的,換了有什麽妨礙?」
「沒有妨礙,我去拿,」寧瀾本想使個虛招,誰知寧致文緊緊跟著他,隻好說了實話,「那是拿梨花蜜做的,一共隻有五罐,給你一罐總可以吧!」
寧致文盯了他一會兒,確定這迴說的是實話,便點頭應下了。迴到家就叫管家磨了墨,提筆寫了幾封信。
「老爺,你久不理會俗事,這次怎麽肯為這秋梨膏給學生寫信了?」
「吃了他這麽些東西總不能白吃,」寧致文寫完一封信要再檢查一遍才會封起來,「也就在學生麵前還有些臉麵,再說未必能幫的上忙,這事在寧瀾麵前先不要聲張。」
「是,」管家知道寧致文必不會為了這麽直白的原因,也不再追問。
又過了十來天,劉承過來了,把他爹剛得的兩塊茶餅塞給寧瀾問他,「你前幾年說要和我做的大生意就是這秋梨膏?」
「正是。」
「費了不少功夫吧,那單子上寫的益處和禁忌看的我眼花。」
寧瀾在每罐秋梨膏上都拿麻繩係了一張單子,詳細寫明了適宜人群和禁忌人群。秋梨膏一罐才400克,單子自然不會太大,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付錢請李修遠等人寫的。
「自然,十年磨一劍,別看那小小一罐,是我多年心血,」寧瀾一臉淡定地吹牛。
「少來你,」劉承一聽就知道寧瀾在唬他,不過東西當真是好東西,他觀察了一個月的效果才來的,「你不知道,你送去的秋梨膏我就嚐了一迴,剩下的都叫我家老太爺收起來了,說留給他的重孫孫們喝,寶貝的很。」
「隔輩親麽,你小時候老太爺肯定也這麽疼你。」
「那倒也是。」
煮好的梨和梨湯分裝到小碗裏,每碗加入去核的紅棗,再分別加入黑糖、生薑,陳皮、山楂,酒釀、幹桂花做成不同口味,然後放入烤爐裏烤四十分鍾。
「今天可是有口福了,」三奶奶等人過來,也沒空著手,拿來了炒的山中撿拾的幹果,眾人一邊吃一遍聊天。
「可不是,早就聽說寧瀾手藝好,我來偷偷師。」
「你個懶貨,人家都做好了你才來,偷哪兒的師。」
「嗨,偷不了師,當迴甩手掌櫃,隻等吃也頂好不是!」
秋日裏秋風下,熱騰騰的燉肉和烤梨剛一上桌,白氣就被吹散了。眾人再顧不上說話,端起一小碗烤梨吃起來了。
第58章
等著的日子太難熬, 時間仿佛是放慢成了0.75倍速。京裏、州城、縣裏久久沒有信傳來,寧瀾也隻得安慰自己,秋梨膏做法再繁複、耗時再長,到底是藥食同源的, 不能常吃, 自然不像糖和醬油那般容易推廣。
做秋梨膏需先將鴨梨洗淨切絲,加老薑絲、羅漢果先煎五個小時, 取出頭一道湯汁。鍋內原料不扔, 加清水、紅棗絲、百合再煎三個小時, 取出第二道湯汁;最後加清水,金銀花、幹薄荷再煎一個小時, 取出第三道湯汁。
第三遍時把湯汁濾幹淨,所有殘渣就可棄之不用了。最後三道湯汁混合,加入冰糖、川貝粉上鍋熬煮至汁液粘稠,能滴落成珠就算熬成了。
做一鍋秋梨膏要費一天的功夫, 原以為十斤梨可以做出一斤秋梨膏, 實際上做出來隻有四百克。寧瀾額外做出五罐沒加冰糖的,放涼拿梨花蜜拌了, 收起來自己喝。
「你忙活了幾年種的梨樹為的就是做這東西?」寧致文休沐時, 難得的帶著管家來了作坊。
「是呀,正好我帶你們瞧瞧, 」寧瀾領著兩人從配料間到清洗間、火爐房、灌裝房挨個轉了一圈,問道, 「怎麽樣, 文伯?」
「還不錯。」
寧瀾撇嘴, 「文伯好就是好, 不好就是不好, 您老人家好好誇我一句,這可費了我好幾年的功夫,光研究怎麽種梨樹我的眼都要瞎了。」
寧致文吐字如金,「很好。」
「多謝文伯,」寧瀾招唿二人坐下,用溫開水沖了兩杯秋梨膏。黏黏稠稠的膏體,舀一勺放在清水裏,稍刻便化開了,焦褐的顏色化為澄淨的琥珀色,濃鬱的滋味也化為了清甜,「文伯,管家伯伯你們快嚐嚐。」
寧致文先拿起來聞了一聞,沒有刺鼻的藥味,隻有淡淡的香氣。喝一口,甜味兒中帶點兒梨本身的酸,很清潤,「是好東西,功夫沒有白費。」
聽到頭一個正麵反饋,寧蘭高興道,「可不,秋梨膏最適合秋冬服用,不僅可止咳、祛痰、生津,還能滋肺陰、護胃氣。」
寧致文聽完若有所思。
「這要旁人說這是藥我可不信,酸酸甜甜的比藥好喝百倍,」管家見寧致文不出聲,開口打趣,「我要是再年輕十幾歲,為了這東西,病都願意多生兩迴。」
「承蒙管家伯伯看的起,」寧瀾拿出五罐秋梨膏裝了遞過去,「正要去給你們送呢,可巧你們就過來了,省我跑了一趟。」
「多謝你了,總惦記著我們。」
兩人正在寒暄,寧致文咳了兩聲,「我進門時瞅見你收起來了幾罐,我要那個,你給我換換。」
寧瀾表情一滯,保持微笑,「文伯,都是一樣的。」
寧致文原是詐他的,見他表情有異,便知自己詐對了,「既是一樣的,換了有什麽妨礙?」
「沒有妨礙,我去拿,」寧瀾本想使個虛招,誰知寧致文緊緊跟著他,隻好說了實話,「那是拿梨花蜜做的,一共隻有五罐,給你一罐總可以吧!」
寧致文盯了他一會兒,確定這迴說的是實話,便點頭應下了。迴到家就叫管家磨了墨,提筆寫了幾封信。
「老爺,你久不理會俗事,這次怎麽肯為這秋梨膏給學生寫信了?」
「吃了他這麽些東西總不能白吃,」寧致文寫完一封信要再檢查一遍才會封起來,「也就在學生麵前還有些臉麵,再說未必能幫的上忙,這事在寧瀾麵前先不要聲張。」
「是,」管家知道寧致文必不會為了這麽直白的原因,也不再追問。
又過了十來天,劉承過來了,把他爹剛得的兩塊茶餅塞給寧瀾問他,「你前幾年說要和我做的大生意就是這秋梨膏?」
「正是。」
「費了不少功夫吧,那單子上寫的益處和禁忌看的我眼花。」
寧瀾在每罐秋梨膏上都拿麻繩係了一張單子,詳細寫明了適宜人群和禁忌人群。秋梨膏一罐才400克,單子自然不會太大,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付錢請李修遠等人寫的。
「自然,十年磨一劍,別看那小小一罐,是我多年心血,」寧瀾一臉淡定地吹牛。
「少來你,」劉承一聽就知道寧瀾在唬他,不過東西當真是好東西,他觀察了一個月的效果才來的,「你不知道,你送去的秋梨膏我就嚐了一迴,剩下的都叫我家老太爺收起來了,說留給他的重孫孫們喝,寶貝的很。」
「隔輩親麽,你小時候老太爺肯定也這麽疼你。」
「那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