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瀾吃了一驚,對李小墨生出一些敬意,「我弟弟,叫寧磊,寧磊,這是小書哥哥。」


    「小書哥哥,」寧磊不是個扭捏的性子,隻是年齡小,見到生人還是會害怕。


    「哦,你是瀾哥哥的弟弟,就是我的弟弟,以後跟著我吧,」李小書不好意思地抹掉眼角的淚。


    「寧瀾過來了,可是有什麽事兒?」李大夫聽見聲響過來了,看著蒼老了許多,想必也是再為李小墨擔憂。


    這種情況寧瀾就不好意思再開口了,他原本想讓寧磊跟著李大夫學醫,他既然養了寧磊,就得為他以後多做打算,有個一技之長才好安身。


    「老了,沒精力了,自從小墨隨軍,我整天擔憂,已經開錯兩迴藥了,」李大夫活了那麽些年,自然能猜出寧瀾的來意,隻是他現在的情況收徒弟就是誤人子弟了,於是委婉堵了寧瀾的話。


    「小墨吉人天相,不會有事的,」寧瀾隻能勸慰,還是把準備好的東西遞過去,「寧磊小,我又常不在家,以後還請小書多照顧點兒。」


    「小書年長,應當的,如果送禮,反倒生分了,」李大夫自然是不要寧瀾的東西的。


    「是我沒考慮周全,那肉我拿迴去,皮蛋是我自己製的,您留下來和小書嚐嚐鮮。」


    治病救人的方子,寧瀾留在手中也沒什麽用的,他能說出名字,說出藥性,要根據病人情況開方調方道行就太淺了。李大夫現在的狀態,他怕把方子拿出來惹出事端,便又收迴去了。


    迴去的路上,寧磊一臉憂思,寧瀾摸著他的頭安慰道:「沒事兒,哥哥多攢點兒錢,以後送你上學。」


    寧磊以後就是幹苦力也餓不死的,可笑笑卻難辦,這時代對女孩兒苛刻,養在自家還好,成親就是拿一生來賭了。


    笑笑的以後寧瀾想破頭也沒有任何思緒,便先不想了。迴到家壘了兩個沙坑,每天抽出半個時辰教寧磊和笑笑認字,繁體字很多他也是不認識的,隻能先教教簡單的。


    小九兒看見有新沙坑,就不用自己原來的了,寧瀾隻好再給小九兒壘了一個更大的。


    ......


    轉眼到了秦大哥成婚的日子,寧瀾睡醒後把菜園的地翻了,灑上一些新的種子,然後把自己和寧磊、笑笑打扮的幹幹淨淨,一起去了秦大哥家裏。


    山伯娘和花嬸兒已經在了,正在幹些清洗擇菜的碎活兒,村裏席麵簡單,一般都是三菜一湯,配上一大筐饅頭或者餅子。菜樣少,量就多,像婚宴上必不可少的肉燉菜就是拿盆上的。


    秦大哥這裏是準備了豬肉燴白菜,豬肉多是肥的,村裏人一年到頭葷腥少,純瘦肉不受歡迎。


    野雞山菌湯,湯是大鍋裏統一熬的,火候足,很鮮,一桌也能分上幾塊肉。


    一大盤子清炒野菜和寧瀾準備的薑汁皮蛋,算下來隻有一個素菜,這樣的席麵算得上豐盛了。


    黃昏時新娘子才迎進來,胯過火盆拜了堂便被送進房裏來。來觀禮的人熱熱鬧鬧的吃席,秦大哥正一桌挨一桌的敬酒。


    「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費,」寧瀾一個餅子掰成兩塊兒,分別遞給笑笑和寧磊。


    「知道了,哥哥,」倆孩子乖乖地應著。


    「寧瀾,你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了,和我們一群婆子坐一塊兒幹什麽,去大旺那桌吃酒去,」花嬸兒和山伯娘笑著攆他。


    「我還小呢,得多吃點兒長個子,各位嬸嬸伯娘多體諒體諒罷,」寧瀾臉皮厚,大快朵頤,山菌雞湯鮮的很,他才不稀得喝酒。


    一桌子說說笑笑的,倒是旁邊桌子有閑話傳過來,「領著倆不知哪兒來的野孩子,姑娘剛進門就是後娘,誰家捨得呀。」


    寧瀾不想壞了秦大哥的好事,因此不理會那邊說閑話的,隻安撫寧磊笑笑叫他們不要在意。況且沒人願意嫁他正好,他一個 gay 幹嘛要耽誤一個好姑娘呢。


    酒罷一群醉鬼又一擁而去鬧洞房去了,時不時傳來一陣笑聲。寧瀾領著寧磊笑笑和花嬸兒他們一起收拾碗盞,院子裏高高懸掛的紅燈籠發著喜氣盈盈的光。


    ......


    春天野菜很多,馬齒莧、蒲公英、薺菜等都是最嫩的時候,寧磊和笑笑每天撿完柴就會挖一些野菜迴來,寧瀾炒著、蒸著、拌著把春天的滋味嚐了個遍。


    攤子上逐漸有人來問鬆花蛋能不能賣,寧瀾都拒絕了,實在是他收不到更多的鴨蛋。


    不過寧瀾心思活絡,雖不能賣,但他也可以幫著醃,每十枚鴨蛋除去消耗的醃製材料,他收取兩文的手工費。


    有人問,「小哥,雞蛋行不行?」


    「也可以的,隻是雞蛋殼薄,醃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變質的,」寧瀾細心解釋道,「最好還是用鴨蛋。」


    「好的,多謝小哥了,」問的人之後拿過來十幾枚鴨蛋叫寧瀾醃。


    寧瀾在鎮上賣吃食的時間長了,大家也都知道他和平安醫館的孫大夫熟識,對他也多來幾分信任。


    完整剝出來的鬆花蛋上麵有鬆樹樣的紋路,逐漸受到了一些文人墨客的喜歡,時不時就有人抱著一小罈子鴨蛋來找寧瀾,這兩個月光醃鴨蛋也讓他賺了幾十文錢。


    後來有人找寧瀾來買醃鬆花蛋的方子,寧瀾這個胳膊不想和大腿擰,也不敢小覷古人的智慧,這方子被研究出來隻是時間問題,便以五兩銀子的價格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小酒並收藏在古代養貓遛狗的日子[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