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照兩人的情況,也許還要爭論一些時候,不過馬岱最終使出了殺手鐧——他從西域帶迴了不少好馬,那幾匹汗血馬是留種的,肯定不能拿去打仗,但是駿馬還是有不少的,普通馬更是有兩千匹,這些馬一路上受到了非常好的照顧,為此馬岱還專門請過先帝使者送來豆餅和燕麥,對方還非常貼心地附帶了鹽和維生素以及治療獸病的靈藥,加上徹裏吉手下最擅長照顧馬匹的那群羌人的努力,一路上居然沒什麽折損。
隻要陽群讓他去支援天水,便可從中挑選一匹良馬,這匹馬會被算作沿途運輸折損,不算在進入馬場的範圍內(當然那6匹汗血馬肯定不行,就算馬岱敢給陽群敢接,過於醒目的駿馬本身也瞞不住)。
於是早就聽說過大宛馬的陽群最終答應馬岱讓對方先去支援天水,自己則負責善後和後續的金城駐守工作,不過陽群也要求馬岱抵達天水後盡快麵見左將軍,趕快調派人手來接替自己——如今曹魏攻入涼州的事情已經眾人皆知,盡管因為鎮守金城的原因無法分身,陽群也還是希望能盡快趕過去助趙雲一臂之力。
——武都郡——
雷淇聽到族人報告說南邊有大軍來的時候吃了一驚,上次他見到丞相返迴成都的時候已經是半年前,由於消息閉塞,氐人們甚至不清楚北邊的魏軍打過來了,不過看到諸葛亮又一次率軍北上,雷淇還是反應過來定然是有戰事發生。
於是他飛快收拾了一下,就這麽帶人跑去拜見丞相。
由於沒有事先通報,雷淇一行差點被當成窺視大軍行蹤的探子,總算漢軍此時還在自家控製範圍內行軍,沒有疑神疑鬼,而是層層通報上去。
於是丞相還是抽出時間來接見了對方。雷淇大喜過望,立即向丞相表示氐人雖力量微薄,但承蒙大漢庇護,如今見漢軍北上定然是有戰事發生,願為大漢出一份力。
等雙方交流完畢,雷淇就迴到武都召集族人,要求各家部落湊人,準備跟著漢軍一起北上。大部分氐人們聽聞魏軍來犯,紛紛表示願意為保衛家園和大漢出力。不過也有少數人覺得如今這種依托大漢庇護的生活很好,每年交些稅賦便能過安生日子,為何要冒險去打仗呢?
“糊塗啊!”雷淇當場就嗬斥不成器的族人,“你們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依托大漢的庇護,若是大漢失利,難道你們還能指望過現在的生活麽?更何況你們就算再孤陋寡聞,也該聽說了羌人的事情了吧?那些羌人以前遊牧而居,生活是不如我們氐人的,結果先是跟隨漢軍打仗,又遷徙到漢軍統治區域,如今已經用上了鐵器,又種上新糧,我們反倒不如他們了;再說那些南蠻,在山穀裏和樹林裏討生活的野人,跟隨漢軍後就被丞相整編成無當飛軍,戰後封賞與普通漢軍無異。此等機會你們若不抓緊,將來被其他蠻子踩到頭上了可別後悔!”
於是在雷淇的張羅下,很快一支精壯氐人就組建起來,跟隨丞相北上,其餘留在武都郡的氐人也開始協助漢軍在當地平整道路,搬運糧草。
“丞相,這也在您的預料當中麽?“
看著熱情工作的氐人,張苞忍不住感慨到——這一次關興沒有跟著一起前來,而是留在江州與黃崇一起操練水軍,所以丞相身邊的護衛將軍就隻剩下他了。
諸葛亮則扇了下扇子:“哪有這般道理,我也是意料之外。此次北上,我軍不過是輪換士兵倉促聚集而成,除了那一萬返家探親的軍士,此刻軍中不過從高陽鄉侯那裏借來的五百精銳,再加上你的兩百親兵。”
他又看了看後續的車隊,其中的大桶裝的自然是黑火藥——前不久陳郎君又來到成都,一方麵是送來一批新的電台和太陽能充電裝備,另一方麵則是轉告老君山硝洞(以及一些火藥使用注意事項和訣竅)的事情。
得知江油地區有可能大量產硝後,董允就當仁不讓踏上了前往江油的道路,劉禪又給了他一封手書,責令沿途官吏予以配合,廣漢郡自太守馬齊以下,均可調配。而成都的火藥工坊事宜則交給了新提拔的杜禎,後者性與父同,清心寡欲,不與人爭,正適合做這種需要隱藏的事宜。
而通過短波電台得知魏軍來襲的丞相則第一時間調派那些輪休的漢軍重新整隊,並把所有能找到的火藥都拉上了前線——某種意義上陳軒顯然比其他幾人都靠譜一點,小夥子來之前做了十足的功課,從火藥需要雞蛋清粘粘以免長距離運輸後自動分層到運輸設備最好是木質、陶瓷還要做好防水再到為了避免摩擦產生靜電要在箱子之間填充柔軟的織物(於是一批蜀錦也被調過來)全都說了個清楚,末了陳軒還給丞相畫了個前膛炮的造型。
“其實後膛炮用起來效率更高,不過估計丞相你們這會兒的材料跟不上。”陳軒當時遺憾地感慨,然後就被張苞塞了一懷的金餅——這位富二代不得不一再向季漢的大臣們聲明不是他們不想弄點現代成品,是外星人給他們的限製頗多,不然萊陽鋼管廠的無縫鋼管和煤氣罐早就應該在列入支援名單了。
不過丞相倒是沒有提出更多要求,而是召來蒲元,詢問對方打造陳軒說的那種鐵炮需要多久。
蒲元的迴答是需要一個月——這種“鐵炮”他也是第一次聽說,由於三國時候還沒有這麽高端的技術,所以蒲元認為打造一個鐵片然後加熱卷起來肯定沒法做到“毫不漏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準備好泥模或者鐵模,然後再用金屬溶液進行澆鑄,而且澆鑄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可能產生氣泡,那這個“鐵炮”肯定就不符合先帝使者的要求了。
考慮到如果在成都打造鐵炮再運去涼州消耗會更大,所以最後丞相決定把黑火藥運去涼州,到了當地再做,如若不然,幹脆就用董允那種紮竹子應急的辦法趕製些木製炮管,再用鐵環箍住便是了。
隻要陽群讓他去支援天水,便可從中挑選一匹良馬,這匹馬會被算作沿途運輸折損,不算在進入馬場的範圍內(當然那6匹汗血馬肯定不行,就算馬岱敢給陽群敢接,過於醒目的駿馬本身也瞞不住)。
於是早就聽說過大宛馬的陽群最終答應馬岱讓對方先去支援天水,自己則負責善後和後續的金城駐守工作,不過陽群也要求馬岱抵達天水後盡快麵見左將軍,趕快調派人手來接替自己——如今曹魏攻入涼州的事情已經眾人皆知,盡管因為鎮守金城的原因無法分身,陽群也還是希望能盡快趕過去助趙雲一臂之力。
——武都郡——
雷淇聽到族人報告說南邊有大軍來的時候吃了一驚,上次他見到丞相返迴成都的時候已經是半年前,由於消息閉塞,氐人們甚至不清楚北邊的魏軍打過來了,不過看到諸葛亮又一次率軍北上,雷淇還是反應過來定然是有戰事發生。
於是他飛快收拾了一下,就這麽帶人跑去拜見丞相。
由於沒有事先通報,雷淇一行差點被當成窺視大軍行蹤的探子,總算漢軍此時還在自家控製範圍內行軍,沒有疑神疑鬼,而是層層通報上去。
於是丞相還是抽出時間來接見了對方。雷淇大喜過望,立即向丞相表示氐人雖力量微薄,但承蒙大漢庇護,如今見漢軍北上定然是有戰事發生,願為大漢出一份力。
等雙方交流完畢,雷淇就迴到武都召集族人,要求各家部落湊人,準備跟著漢軍一起北上。大部分氐人們聽聞魏軍來犯,紛紛表示願意為保衛家園和大漢出力。不過也有少數人覺得如今這種依托大漢庇護的生活很好,每年交些稅賦便能過安生日子,為何要冒險去打仗呢?
“糊塗啊!”雷淇當場就嗬斥不成器的族人,“你們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依托大漢的庇護,若是大漢失利,難道你們還能指望過現在的生活麽?更何況你們就算再孤陋寡聞,也該聽說了羌人的事情了吧?那些羌人以前遊牧而居,生活是不如我們氐人的,結果先是跟隨漢軍打仗,又遷徙到漢軍統治區域,如今已經用上了鐵器,又種上新糧,我們反倒不如他們了;再說那些南蠻,在山穀裏和樹林裏討生活的野人,跟隨漢軍後就被丞相整編成無當飛軍,戰後封賞與普通漢軍無異。此等機會你們若不抓緊,將來被其他蠻子踩到頭上了可別後悔!”
於是在雷淇的張羅下,很快一支精壯氐人就組建起來,跟隨丞相北上,其餘留在武都郡的氐人也開始協助漢軍在當地平整道路,搬運糧草。
“丞相,這也在您的預料當中麽?“
看著熱情工作的氐人,張苞忍不住感慨到——這一次關興沒有跟著一起前來,而是留在江州與黃崇一起操練水軍,所以丞相身邊的護衛將軍就隻剩下他了。
諸葛亮則扇了下扇子:“哪有這般道理,我也是意料之外。此次北上,我軍不過是輪換士兵倉促聚集而成,除了那一萬返家探親的軍士,此刻軍中不過從高陽鄉侯那裏借來的五百精銳,再加上你的兩百親兵。”
他又看了看後續的車隊,其中的大桶裝的自然是黑火藥——前不久陳郎君又來到成都,一方麵是送來一批新的電台和太陽能充電裝備,另一方麵則是轉告老君山硝洞(以及一些火藥使用注意事項和訣竅)的事情。
得知江油地區有可能大量產硝後,董允就當仁不讓踏上了前往江油的道路,劉禪又給了他一封手書,責令沿途官吏予以配合,廣漢郡自太守馬齊以下,均可調配。而成都的火藥工坊事宜則交給了新提拔的杜禎,後者性與父同,清心寡欲,不與人爭,正適合做這種需要隱藏的事宜。
而通過短波電台得知魏軍來襲的丞相則第一時間調派那些輪休的漢軍重新整隊,並把所有能找到的火藥都拉上了前線——某種意義上陳軒顯然比其他幾人都靠譜一點,小夥子來之前做了十足的功課,從火藥需要雞蛋清粘粘以免長距離運輸後自動分層到運輸設備最好是木質、陶瓷還要做好防水再到為了避免摩擦產生靜電要在箱子之間填充柔軟的織物(於是一批蜀錦也被調過來)全都說了個清楚,末了陳軒還給丞相畫了個前膛炮的造型。
“其實後膛炮用起來效率更高,不過估計丞相你們這會兒的材料跟不上。”陳軒當時遺憾地感慨,然後就被張苞塞了一懷的金餅——這位富二代不得不一再向季漢的大臣們聲明不是他們不想弄點現代成品,是外星人給他們的限製頗多,不然萊陽鋼管廠的無縫鋼管和煤氣罐早就應該在列入支援名單了。
不過丞相倒是沒有提出更多要求,而是召來蒲元,詢問對方打造陳軒說的那種鐵炮需要多久。
蒲元的迴答是需要一個月——這種“鐵炮”他也是第一次聽說,由於三國時候還沒有這麽高端的技術,所以蒲元認為打造一個鐵片然後加熱卷起來肯定沒法做到“毫不漏氣”,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準備好泥模或者鐵模,然後再用金屬溶液進行澆鑄,而且澆鑄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可能產生氣泡,那這個“鐵炮”肯定就不符合先帝使者的要求了。
考慮到如果在成都打造鐵炮再運去涼州消耗會更大,所以最後丞相決定把黑火藥運去涼州,到了當地再做,如若不然,幹脆就用董允那種紮竹子應急的辦法趕製些木製炮管,再用鐵環箍住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