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隻知道這批香水的出現堅定了朝中諸位大臣支持陛下反攻涼州的決心——朝中袞袞諸公雖然不屑於親手沾染商賈之事,不過不妨礙他們意識到這是一條流淌著黃金的商路,如果奪迴涼州,再順著蜀軍重新打通的商路進行貿易,那麽朝廷必然會獲利頗豐。


    當然在此過程中世家豪門也會摻上一手,到時候如何分配利益就要各憑本事了。


    不過司馬懿並不關心這點,河內司馬氏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是世家大族,若是真有這條商路,也少不了自家好處——他更擔心戰爭本身。


    “那涼州之地,情報混亂,虛實難辨,此乃兵家大忌。”司馬懿想起那些自涼州傳來相互矛盾的消息,隻覺得此前派去涼州的探子果然不靠譜,而朝廷這邊一得知奪迴涼州可獲巨利便急不可耐地決定發兵。陛下和大將軍被那利益蒙蔽了雙眼,全然不顧其中潛在的風險。


    一旦出兵,勝了還好,可若敗了,不僅損兵折將,還會導致長安地區兵力真空,到時候整個長安都在蜀軍兵鋒之下,自己作為鎮守長安之人,又該如何收場。


    更令司馬懿擔憂的是,涼州地域廣袤,民風彪悍,若蜀軍已在當地站穩腳跟,就難保這些豪強不會全力支持蜀軍——盡管之前那群豪強有牆頭草的趨勢,但是隨著蔣滇數次前往試探,反倒是有種涼州豪強已經開始站隊蜀漢的跡象。


    但最終司馬懿把這些思想從頭腦中晃去。他目前的最主要的任務是操練好長安這邊的軍隊,隨著後方援軍和物資的不斷抵達,大軍遲早要開拔,在此之前訓練地越好,戰場上獲勝的機會就越大。


    為了確保軍隊的機動性,他已經托牽招從鮮卑調配一批駿馬來,好讓牛金組建一支輕騎,確保大軍耳目,以免被蜀軍伏擊。


    劉曄已經在接手他在長安的工作,軍屯和民屯也都被動員起來,無數民夫要將糧草物資運往陳倉、臨涇的兵站,為大軍提前積蓄糧草。司馬懿命令司馬師親自監督著糧草的儲備與運輸安排,確保每一批糧草足額出發,又令牛金這邊加緊接手那些從鮮卑而來的駿馬,並選拔優秀的士兵與戰馬磨合,以便充當斥候。


    他本人則默默等待曹真的到來。等半個月後曹真率領中堅營、驍騎營的軍士和共計十萬外軍到來的時候,驃騎將軍才知道對方居然打算兵分三路。


    “大將軍!”即使已經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司馬懿還是被驚到了,“如今敵情不明,分兵進軍若是被對方各個擊破,又當如何?”


    曹真則點點頭:“仲達我亦知曉此等危險,所以其中兩路均為佯動,田國讓統兵出散關直取漢中,再令郭伯濟統兵自渭水道搖旗呐喊,我大軍則先行一步,繞路隴山道直插天水——”


    “隴山道有街亭城,據探子迴報,蜀軍已經多次加固此城,怕是不易攻打。”司馬懿搖頭,顯然是不讚同對方的計劃。


    他已經做好了曹真據理力爭的準備,不過曹真卻點了點頭:“某亦認為如此,所以我們不打街亭,隻需留下一支偏師圍而不攻。切斷其糧草供應,便可繼續前進。街亭城小,容納兵力有限,若貿然離城,則必不是我軍對手。隻需越過街亭,則天水郡皆在我大魏兵鋒之下。蜀軍所種糧草是燒是割就在我等一念之間,又可就糧於敵。”


    頓了頓,他又說:


    “在涼州交戰,蜀軍忌諱我等破壞,定然束手束腳。倘若其堅壁清野。則我軍可再遣偏師去涼州其它郡縣襲擾,如此一來,蜀軍要麽在諸葛亮不在此地的時候與我軍決戰,要麽就看著我們燒光他們的糧草,到時候他們要重新從益州運糧,定然手忙腳亂,這時我軍再趁勢掩殺。”


    坦白地說這已經是非常穩妥的戰術了,遠比司馬懿預想中曹真會采取的行動穩妥許多,不過司馬懿還是不太讚同:


    “大將軍,非是老夫怯戰,隻是不知道若是漢軍集中兵力與我軍決戰,又當如何?”


    聽到這個問題的曹真隨即擺正神色:“我此次帶來了中堅營、驍騎營,再加上驃騎將軍你麾下的中壘營,足有四萬精銳,還不算外軍之中同樣有不少精銳之士,不少人在東線與吳軍多有交手,皆為敢戰之士,諸葛亮不在涼州,趙雲一人再勇也是獨木難支,就算是兌子兒,我們也能壓死他們。”


    懂了,就是不管對方有什麽本事,全靠大魏的國力來碾壓。


    司馬懿覺得這是一場軍事冒險,不過倉促之間他也沒法在對涼州情況不甚明了的情況下想出更妥善的辦法,於是隻好點頭讚同:“便如大將軍所言。”


    魏軍的調動同樣瞞不過漢軍——即使不算趙家名義的商隊,漢軍依然在關中三輔撒有探子,雖然不能靠近長安中心區域,不過在外圍觀察一下還是沒問題的,所以大軍集結的跡象也無法隱瞞。


    這個消息被最快的速度送迴天水郡,並送到了趙雲麵前,於是趙雲叫來北伐軍的高級將領們商議對策,又讓學會了如何操作無線電台的馬謖在約定的時間裏聯係成都。


    雖然在迎擊魏軍這個問題上大家出奇得一致,不過在如何迎敵方麵就各有各的主意了。


    比如薑維就認為應該加強隴山道和渭水道的防禦,禦敵於涼州之外,最好以逸待勞,先於魏軍必經之路設下多重埋伏。可於山林密處或水道狹窄之處布置強弓硬弩,待魏軍先鋒踏入,萬箭齊發,挫其銳氣。再遣輕騎,不時騷擾其側翼,使其行軍疲憊,首尾難顧。等到魏軍不堪其擾撤退的時候再追殺擴大戰果。


    馬謖則非常裝逼地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借助魏軍來襲,後方空虛的時機直接派遣精銳強襲渭水道,順流而下直撲長安,同時由益州方向派遣的援軍和本地留下的北伐軍抵擋魏軍,待長安光複的消息傳來,魏軍必然大亂,到時候兩線夾擊魏軍,必可獲勝;


    中策是分兵堅守沿途城池,互相支援,以逸待勞,誘敵深入,通過堅守關鍵城池,遲滯魏軍的進攻,同時尋找戰機等待魏軍露出破綻再進行反擊——由於這個時代攻城是非常慘烈的消耗戰,隻要魏軍拿不出類似拋石機的新型攻城武器,那麽提前囤積好防禦器械和糧草的漢軍可以憑借堅固的城池讓魏軍無功而返,魏軍遠來,則糧道漫長,雙方對耗下去則必然是魏軍先撐不住,而魏軍一旦露出疲態,漢軍主力就能一擊破敵;


    下策是直接聚集全部的北伐軍至天水,調集所有的支持者(比如近來因為種種原因跟漢軍捆綁越來越緊的天水豪強們)協助漢軍,再把工坊的馬力開足,然後向先帝使者們求助,把整個天水郡打造成一個大軍營,直接跟來犯之敵硬碰硬,就算魏軍人數占優,漢軍也能靠地利和來自後方的支援跟魏軍打個旗鼓相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雕網友援北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老手殘眼還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老手殘眼還花並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