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琰被這突如其來的斥責弄得有些發愣,周圍的笑聲也戛然而止。順著聲音方向望去,不少吳軍俘虜已經自動讓開一條道,正露出孫紹來。


    由於當初被劉琰用父親和叔父的話題激怒,所以孫紹才一怒之下帶兵出城,結果不但兵敗城陷,自己也當了俘虜,本來這幾日當俘虜已經磨沒了他的性子,前幾日聽到新來的俘虜說北岸吳軍水師也被蜀軍大破後孫紹也不曾有什麽反應,但是近日聽到劉琰拿曹操父子的事情開涮,頓時又想起了那日的事情,忍不住便開口斥責。


    劉琰先是一愣,隨後臉上的笑意漸漸斂去。他整了整衣冠,朝著孫紹的方向微微抱拳,正色道:“這位小將軍,方才是某孟浪了。本是想緩解這戰俘營中的沉悶氣氛,以故事說笑一二,卻未顧及其中分寸,確有不妥之處。不知公子是何人?”


    孫紹見劉琰這般迴應,心中的怒火微微消減,但仍麵色緊繃,冷哼一聲道:“哼,我乃富春孫紹。”


    沒等他繼續說下去,周循趕忙出來打圓場,他在臉上擠出笑容:“車騎將軍莫要見怪。我等皆是敗軍之將,不該對此指手畫腳——”


    “他也編排你父親了!”孫紹冷哼一聲,“我等不能保住城池,又不能保住父輩的名聲,苟活於世間又有何意義!”


    劉琰愣了一下,失口說道:“曹孟德是你們的爹?”


    這個問題讓周圍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隨後孫紹氣急敗壞地跳了起來:“我跟你拚了!”


    總算周循死死拉住他,這才沒讓孫紹因為襲擊季漢高官被對方的衛士剁了,而劉琰仔細迴憶了一下後才想起來對方是孫權的侄子,所以親爹應該是孫策,前不久自己拿著野史裏看來的大喬和兄弟二人的故事把對方激怒出城,事後還被李嚴和吳懿誇獎來著。


    於是他隻好尷尬的咳嗽一聲:“孫將軍莫要動怒,昔日兩國交兵,計策總要用上一些,戰後我可沒再編排令尊令堂。”


    見狀周循忙賠笑道:“將軍大人大量,不與我等小輩計較,諸多士兵也不曾被虐待,我等銘記於心,但願將來兩國議和,不再交戰,永結同好。”


    劉琰看了周循一眼,甩了甩袖子:“罷了罷了,今日便到此為止。”說完,便轉身離開。


    周循看著劉琰離去的背影,鬆了口氣,又轉頭看向孫紹,低聲勸道:“賢弟,您這又是何苦。如今我們是階下囚,不可意氣用事啊。”


    孫紹依舊憤憤不平地說道:“我實在看不慣他這般拿人父輩取笑的行徑,太過分了。”


    不過周圍的士兵已經悄悄散去,顯然沒人願意卷進來,周循隻好歎了口氣:“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此刻我們要先保全自身,再圖其他。若與蜀軍起了衝突,對我們沒有好處——如今北岸已不再來此挑釁,蜀軍也不曾繼續擴大戰果,我猜雙方並非單純僵持,而是很可能會議和。可惜我不知曉揚州那邊的戰況,否則還可推論一二。”


    孫紹沒有說話,隻是握緊了拳頭沉默不語,顯然心中怒火仍未消散。


    而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劉琰已經尋了個營帳,在帛上寫下剛才的經驗:


    “激怒他人的方法中,辱罵他人懦弱怯戰效果不佳,但若是以其父母為題加以編排,則多數人不能自製也,疾聲謾罵效果不佳,以取笑八卦的方式向他人闡述再讓人聽聞,則效果極佳。”


    他又寫了幾條這幾天總結出來的經驗,看著帛書上的內容,最後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雖然不能上陣廝殺,但是罵上兩句把敵人從堅城中引出來還是可以的,到時候我軍士兵也能少些攻城死傷,嗯,這樣做可能名頭不是太好,還是要慎用,我得再想想還有什麽辦法又能罵陣又不失體麵。”


    比起拿著這幫俘虜作為練習對象的劉琰,關興還是比較負責的,由於近日沒有什麽交戰的風險,他又幹起了管理戰俘的老本行,一方麵是組織戰俘把自己居住的營地打掃一下,以免生出疫病,另一方麵又從府庫中找來可以當種子的糧食,組織這些俘虜在附近開荒種地——在涼州時候關興總結的經驗之一就是要給戰俘找點活幹,消耗精力,這樣他們就沒力氣去鬧事或者越獄。


    事實上東吳的士兵表現得比魏軍更馴服一些——一方麵是因為這些士兵平日裏過的日子比在戰俘營裏強不到哪去,另一方麵其中不少士兵都是出身山越,對吳軍的認同感沒那麽強。如果不是害怕後世網友送來的種子被流傳出去,關興都想著要去弄些良種來種了。


    “等這些地裏的糧食種起來,再讓士兵們挖些野菜,就能減少益州的供給。”陳到一本正經地向李嚴匯報當前公安地區的情況。對岸的江陵和隔壁的長沙的吳軍都沒什麽動靜,所以漢軍開始重拾在丞相治下的老本行——就地屯田。


    而李嚴更關心成都方向的迴信,上次他把捷報送迴之後成都一直沒迴信,不過倒是不停地運來糧草,甚至還給東征軍補充了一批來自西涼的馬匹,這些馬匹因為坐船的緣故狀態有些不好,但沒有什麽折損,顯然來的路上受到了很好的照料。


    看起來陛下和丞相對當前的進展比較滿意,丞相隻迴信表示無需冒進,靜觀其變即可,所以李嚴也打算就這麽在公安暫停一段時間,一方麵是重新消化這片土地,鞏固季漢的統治,另一方麵他也想看看書上說的丞相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同時他私底下還有另一個想法——之前北伐前夕丞相斥責他不顧大局隻想著眼前,倘若打到長安,還於舊都,恢複完整的漢室江山,活捉洛陽曹家小兒,再論功行賞也不遲——雖然當時這種說法讓他很不滿,不過在知道丞相很可能就是獻帝後,這就變成了天子的親口許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雕網友援北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老手殘眼還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老手殘眼還花並收藏沙雕網友援北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