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他該怎麽辦呢?
想到這裏又覺得自己的思想可怕。他能怎麽辦呢?那是他早年的學生。
他已經二十九了,柳月棠才十九。他有這種想法,才是真的過分。
期間顧淼仿佛感覺到了雲舒的不愉快,也猜透了原因,問了雲舒一句:「既然她走了你不痛快,何不去提親呢?」
雲舒隻皺著眉沒有說話。
顧淼見狀,也就再沒勸過他。
雲舒卻是覺得,倘若自己去求娶,在李家看來,隻要他肯柳月棠就沒有不肯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他的條件好,加上李家之前有愧於他的,這會兒碰上了,憑什麽不嫁呢?
那麽他會覺得自己跟柳月棠是半強1迫性質的婚姻。所以他不可能自己跑去提親的,因為這對柳月棠十分的不公平。
而如果是別人的話,柳月棠拒絕了也不會有什麽。李家的觀念就是如此,想要讓柳月棠低嫁。
拒絕一個秀才或是舉人,總是比拒絕顧雲舒要容易許多。
不過雲舒內心的糾結跟錯亂也沒有多久,很快周帝就做了一件,讓他無暇再去想什麽兒女私情的事兒。
【作者有話說】
快完結了。
第136章
知了在午後時間叫得響亮, 一顆碩大的熾陽在空中高掛,烤得地麵空氣都變了形。
而皇宮的議政殿內,卻散發著陣陣陰涼。
除了殿內冬暖夏涼的設計之外,這份陰涼還要多虧了冰台上四處放著的冰塊。
清涼的感覺, 將一眾大臣的瞌睡蟲都趕跑了不少。
殿前, 雲舒秀氣的眉目緊皺,對著周帝就是一通勸:「皇上, 這個時候要將晉王召迴並不理智。當前要緊, 是要趕緊將南方平定, 好讓北方能夠擁有足夠的兵力跟糧食來打仗。西北部無論如何還有一個羌國作為緩衝地帶, 又有晉王坐鎮, 鄭、梁才不敢冒犯。
晉王即便有心想要亂, 他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也不敢貿然就反了。皇上可以暫時略放他著一兩年, 之後再將他召迴也不遲啊。」
秦韶瑜並沒有馬上迴應雲舒的話, 而是略帶質問地對雲舒道:「顧愛卿是不是早就已經考慮到了西北的情況?」
雲舒聞言後沉默,算是默認了。
秦韶瑜見他如此態度,心裏的火氣上湧。
「你早就考慮到,那為何不告訴朕?!」
雲舒看了看秦韶瑜, 心想,早告訴你不就會是現在這麽個結局了嗎?
明明如今國內亂得一塌糊塗,南方不止朱茂一股勢力抬頭。西北顧不上就暫時不要去管。
可是勸是肯定沒用的,若是讓秦韶瑜知道了, 雲舒早就想到秦韶瑜會做的行動。
若是連西北都不肯乖乖聽話了,那到時候連他也管不了了。
對抗南邊的軍隊無法發動, 將來北邊藩鎮若要打過來, 還得向西北調兵。
秦韶瑜掌握兵權, 兵都聽他的,他想調就調,不想調就不調。惹了秦韶瑜今年冬天他不調兵怎麽辦?
況且雲舒不想說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如今他跟周帝君臣離心。
之前羌國要來討公主,雲舒在殿前就已經提出過不答應的建議,秦韶瑜也對此表示十分的贊同。
可是轉眼周帝就反悔,馬上又說送公主了,而且還將主意打到了他們顧家。
如此一來,雲舒就很清楚,周帝有那麽一群「智囊團」,這裏麵還有反對他的勢力,譬如蔡博文一黨。
所以雲舒並不敢對周帝說明西北秦越的野心,更不敢隨意表態,免得跟周帝太站到對立的麵去。
他隻是想著,趁周帝沒有對他產生厭惡討厭的情緒之前,好好挽迴周帝對他的印象,拉攏周帝的心。
隻有這樣,他的官途才能順暢,接下裏的建議才能夠被周帝接納。
在場許多老臣,尤其是兩位丞相,對雲舒的想法都是表示認可的。他們的態度其實也跟雲舒一樣,心有所覺,卻並不一定要說出來。
老江湖,都知道什麽是天時地利。如今還不是說的時候。
偏偏周帝見雲舒他們隱瞞,心情反而更不好了。
雲舒察覺出了周帝內心的不滿,這會兒正是關鍵時刻,也不好跟秦韶瑜吵,隻好主動認錯。
「是臣沒有想好該如何跟皇上稟報,沒想到皇上已經從別人那裏知道了此事。」
周帝聞言,見雲舒自己已經找了台階,並且服軟,心中已經有幾分暢快。
從來都是他低眉順眼跟顧雲舒認錯,什麽時候見他顧雲舒低過頭?
周帝嘴角揚了揚,很快又將嚴肅的表情擺了迴來:「雖然西北尚未作亂,朕到底還是不太放心,朕要派一個人過去監督西北。」
雲舒沒有說話,算是同意了秦韶瑜的做法。
隻要不召迴秦越,就是派人過去監督,被秦越發現周帝對西北的不信任,秦越暫時也隻能忍著。
畢竟皇帝隻是小小動作一下,你隻要沉住氣,皇帝也沒辦法辦你。
「聽說愛卿同我這個表叔是交好的?」秦韶瑜又對雲舒問道。
雲舒一愣,心裏一時也猜不透秦韶瑜知不知道自己跟秦越十分要好這一關係。
雲舒想了想,半真半假地說道:「隻是泛泛之交,曾經有見過幾次,之後略有來往罷了。晉王是個捉摸不透的人物,臣在他麵前不是很說得上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想到這裏又覺得自己的思想可怕。他能怎麽辦呢?那是他早年的學生。
他已經二十九了,柳月棠才十九。他有這種想法,才是真的過分。
期間顧淼仿佛感覺到了雲舒的不愉快,也猜透了原因,問了雲舒一句:「既然她走了你不痛快,何不去提親呢?」
雲舒隻皺著眉沒有說話。
顧淼見狀,也就再沒勸過他。
雲舒卻是覺得,倘若自己去求娶,在李家看來,隻要他肯柳月棠就沒有不肯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他的條件好,加上李家之前有愧於他的,這會兒碰上了,憑什麽不嫁呢?
那麽他會覺得自己跟柳月棠是半強1迫性質的婚姻。所以他不可能自己跑去提親的,因為這對柳月棠十分的不公平。
而如果是別人的話,柳月棠拒絕了也不會有什麽。李家的觀念就是如此,想要讓柳月棠低嫁。
拒絕一個秀才或是舉人,總是比拒絕顧雲舒要容易許多。
不過雲舒內心的糾結跟錯亂也沒有多久,很快周帝就做了一件,讓他無暇再去想什麽兒女私情的事兒。
【作者有話說】
快完結了。
第136章
知了在午後時間叫得響亮, 一顆碩大的熾陽在空中高掛,烤得地麵空氣都變了形。
而皇宮的議政殿內,卻散發著陣陣陰涼。
除了殿內冬暖夏涼的設計之外,這份陰涼還要多虧了冰台上四處放著的冰塊。
清涼的感覺, 將一眾大臣的瞌睡蟲都趕跑了不少。
殿前, 雲舒秀氣的眉目緊皺,對著周帝就是一通勸:「皇上, 這個時候要將晉王召迴並不理智。當前要緊, 是要趕緊將南方平定, 好讓北方能夠擁有足夠的兵力跟糧食來打仗。西北部無論如何還有一個羌國作為緩衝地帶, 又有晉王坐鎮, 鄭、梁才不敢冒犯。
晉王即便有心想要亂, 他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也不敢貿然就反了。皇上可以暫時略放他著一兩年, 之後再將他召迴也不遲啊。」
秦韶瑜並沒有馬上迴應雲舒的話, 而是略帶質問地對雲舒道:「顧愛卿是不是早就已經考慮到了西北的情況?」
雲舒聞言後沉默,算是默認了。
秦韶瑜見他如此態度,心裏的火氣上湧。
「你早就考慮到,那為何不告訴朕?!」
雲舒看了看秦韶瑜, 心想,早告訴你不就會是現在這麽個結局了嗎?
明明如今國內亂得一塌糊塗,南方不止朱茂一股勢力抬頭。西北顧不上就暫時不要去管。
可是勸是肯定沒用的,若是讓秦韶瑜知道了, 雲舒早就想到秦韶瑜會做的行動。
若是連西北都不肯乖乖聽話了,那到時候連他也管不了了。
對抗南邊的軍隊無法發動, 將來北邊藩鎮若要打過來, 還得向西北調兵。
秦韶瑜掌握兵權, 兵都聽他的,他想調就調,不想調就不調。惹了秦韶瑜今年冬天他不調兵怎麽辦?
況且雲舒不想說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如今他跟周帝君臣離心。
之前羌國要來討公主,雲舒在殿前就已經提出過不答應的建議,秦韶瑜也對此表示十分的贊同。
可是轉眼周帝就反悔,馬上又說送公主了,而且還將主意打到了他們顧家。
如此一來,雲舒就很清楚,周帝有那麽一群「智囊團」,這裏麵還有反對他的勢力,譬如蔡博文一黨。
所以雲舒並不敢對周帝說明西北秦越的野心,更不敢隨意表態,免得跟周帝太站到對立的麵去。
他隻是想著,趁周帝沒有對他產生厭惡討厭的情緒之前,好好挽迴周帝對他的印象,拉攏周帝的心。
隻有這樣,他的官途才能順暢,接下裏的建議才能夠被周帝接納。
在場許多老臣,尤其是兩位丞相,對雲舒的想法都是表示認可的。他們的態度其實也跟雲舒一樣,心有所覺,卻並不一定要說出來。
老江湖,都知道什麽是天時地利。如今還不是說的時候。
偏偏周帝見雲舒他們隱瞞,心情反而更不好了。
雲舒察覺出了周帝內心的不滿,這會兒正是關鍵時刻,也不好跟秦韶瑜吵,隻好主動認錯。
「是臣沒有想好該如何跟皇上稟報,沒想到皇上已經從別人那裏知道了此事。」
周帝聞言,見雲舒自己已經找了台階,並且服軟,心中已經有幾分暢快。
從來都是他低眉順眼跟顧雲舒認錯,什麽時候見他顧雲舒低過頭?
周帝嘴角揚了揚,很快又將嚴肅的表情擺了迴來:「雖然西北尚未作亂,朕到底還是不太放心,朕要派一個人過去監督西北。」
雲舒沒有說話,算是同意了秦韶瑜的做法。
隻要不召迴秦越,就是派人過去監督,被秦越發現周帝對西北的不信任,秦越暫時也隻能忍著。
畢竟皇帝隻是小小動作一下,你隻要沉住氣,皇帝也沒辦法辦你。
「聽說愛卿同我這個表叔是交好的?」秦韶瑜又對雲舒問道。
雲舒一愣,心裏一時也猜不透秦韶瑜知不知道自己跟秦越十分要好這一關係。
雲舒想了想,半真半假地說道:「隻是泛泛之交,曾經有見過幾次,之後略有來往罷了。晉王是個捉摸不透的人物,臣在他麵前不是很說得上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