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平王的事情,不過是一個導火線,終於讓他們徹底分裂了罷了。
※
四月殿試,顧騰霄賜了二甲進士,周幻海賜了同進士出身。全國多少學子,這三年也就取了這麽兩三百名的人才。
顧騰霄的成績還算好,所以有幸留在翰林。而周幻海的考核成績不大好,就要被發去別地當官。
那地方離京都不近,倒是在鳳城往南邊一點兒。
朝內給進士房價的時候,顧騰霄抓緊時間就去接父母妻兒了。
雲舒他們給周幻海送別的時候,顧騰霄也並不在場。
周幻海要走,自然也帶上父母妻兒離開,將來雖然有升官迴來的可能,然而也並不肯定。
林氏是最疼愛顧晴的如今母女分別,更是哭得不行。雲舒勸也沒用,最後還是林氏哭到腳軟,才勉強將他們母女分開的。
最後林氏被幼魚攙扶著,一邊牽著女兒的手,輕輕撫摸著顧晴的臉,囑咐她:「一到那邊記得來信,有什麽話就在信上說。」
顧晴邊點著頭邊哭的梨花帶雨:「母親放心吧。」
林氏幫女兒擦著眼淚,說道:「快別哭了,你身子還沒好,這會兒哭了傷身體。」
去年年底顧晴查出懷孕的時候已經三個多月了,因為妻子懷孕,原本考上之後就有一段休假時間的,周幻海安家在京都,也就不用休息,然而因為想著直接帶妻子兒女離開,就請了一個多月的假,到六月才出發。
其實這會兒顧晴的女兒才出生,她還沒有出月子,隻是在床上躺了半個月。
雖然已經恢復了些,但唇色看起來還是有些偏淡。
雲舒他們將母女二人分開後,周幻海過來跟雲舒他們道別,林氏還拽著周幻海說話:「好好照顧晴兒,她還沒出月子,不要讓她見風,平時天氣好的時候帶她出來曬曬太陽。還有之前我讓人抄了些滋補的方子,在暖兒那裏,記得讓她弄給晴兒喝。」
周幻海也很聽話地應著。
林氏仿佛還是沒那麽放心,有些威脅似地對周幻海說道:「你要對她好。我的女兒早前是受過委屈的,當時我們家條件不好,卻也給她討迴了公道,更不要說現在了。你要當心些,你妻子對你極體貼的。你要是敢對他不好,我就是遠在京都也要跑去治你。」
周幻海因為身正,心中也從沒想過對顧晴不好的事兒。
他也知道林氏這麽說是為了顧晴好,所以告誡自己。周幻海也能無奈笑笑,一一應著。
之後雲舒跟雲安他們這些朋友才上前跟周幻海說話,說得也都是些傷感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再見又各自是什麽情景的話。
然後說了幾句多來信,那邊船夫就說要開船了。
幾人於是匆匆別過,從此周幻海便不在京都了。
※
平王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後,朝內穩定,整個國家的風氣就容易變好。
然而宮內的問題已經解決,宮外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南方許多地區,在七月後的幾個月內輪番起義。國內稅收減去大半不說,今年多地洪澇,又要花錢賑災。
雖然天災多,然而起義的主要人物卻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各地一些掌握權力的官員。
許是想要效仿北邊,隻要打到京都,然後讓天子下個詔書,如此一來他們也可以稱霸一方了。
所以造反的官員一個接著一個來,周帝無法,隻好派兵去鎮壓。
朝內這會兒依舊還是缺乏人才,周帝已經跟大家商量好,明年再開恩科,文武都要出些人才,所以武舉也會辦起來。
這日,在跟周帝開完會後,雲舒借著舉薦人才的名義,要跟周帝舉薦顧雲璟。
畢竟他的堂哥是真的有能力,這麽兩年來,一直待在南方,說實話確實有些屈才了。
太上皇不是明主,雲舒覺得給他效命,還不如去鄉下種地。
然而現在的新帝不同,他識人善用,給他當差是不會虧的,因此雲舒向周帝推薦了顧雲璟。
秦承業聽雲舒說顧雲璟,便笑著說道:「這不是你之前那位很有才能的堂兄麽?」
雲舒說道:「皇上還記得哥哥,是哥哥的榮幸。」
周帝有些疲憊地笑了笑:「怎麽不記得,我記得父皇還誇過他來著。他一個探花出身,年紀輕輕又有才有德,讓他去區區一個南方小縣城當官,實在可惜了。」
雲舒一聽周帝這麽說,就知道哥哥迴京都有望了。
「皇上謬讚了。」
接著隻聽周帝說道:「你那個哥哥是該迴來,隻是父皇剛去還沒有多久,他又是被先皇貶謫過的人。顧雲璟這人十分有才,做人卻太過剛強。再南方受點兒難處也是應該的,也學學為人處世。等過了今年,朕再調他迴來吧。」
雲舒低頭應是,然後就沒有話說了。
他這會兒也不能強硬要求周帝馬上就把人放迴來,周帝這麽說其實已經算是給了準話了,明年想必哥哥能迴來的概率是很大的,雲舒能夠有周帝這麽一句話其實就夠了。
這日迴家之後,雲舒有些迫不及待地給顧雲璟寫信,告訴他周帝要將他召迴的消息。
雲舒想著,他這次也算是幫顧雲璟做了一件好事兒。
最近雲舒常跟堂哥信件往來,總能看到他借景抒情,雖然寫了許多山水風光的詩句,然而總有苦悶的情緒在裏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四月殿試,顧騰霄賜了二甲進士,周幻海賜了同進士出身。全國多少學子,這三年也就取了這麽兩三百名的人才。
顧騰霄的成績還算好,所以有幸留在翰林。而周幻海的考核成績不大好,就要被發去別地當官。
那地方離京都不近,倒是在鳳城往南邊一點兒。
朝內給進士房價的時候,顧騰霄抓緊時間就去接父母妻兒了。
雲舒他們給周幻海送別的時候,顧騰霄也並不在場。
周幻海要走,自然也帶上父母妻兒離開,將來雖然有升官迴來的可能,然而也並不肯定。
林氏是最疼愛顧晴的如今母女分別,更是哭得不行。雲舒勸也沒用,最後還是林氏哭到腳軟,才勉強將他們母女分開的。
最後林氏被幼魚攙扶著,一邊牽著女兒的手,輕輕撫摸著顧晴的臉,囑咐她:「一到那邊記得來信,有什麽話就在信上說。」
顧晴邊點著頭邊哭的梨花帶雨:「母親放心吧。」
林氏幫女兒擦著眼淚,說道:「快別哭了,你身子還沒好,這會兒哭了傷身體。」
去年年底顧晴查出懷孕的時候已經三個多月了,因為妻子懷孕,原本考上之後就有一段休假時間的,周幻海安家在京都,也就不用休息,然而因為想著直接帶妻子兒女離開,就請了一個多月的假,到六月才出發。
其實這會兒顧晴的女兒才出生,她還沒有出月子,隻是在床上躺了半個月。
雖然已經恢復了些,但唇色看起來還是有些偏淡。
雲舒他們將母女二人分開後,周幻海過來跟雲舒他們道別,林氏還拽著周幻海說話:「好好照顧晴兒,她還沒出月子,不要讓她見風,平時天氣好的時候帶她出來曬曬太陽。還有之前我讓人抄了些滋補的方子,在暖兒那裏,記得讓她弄給晴兒喝。」
周幻海也很聽話地應著。
林氏仿佛還是沒那麽放心,有些威脅似地對周幻海說道:「你要對她好。我的女兒早前是受過委屈的,當時我們家條件不好,卻也給她討迴了公道,更不要說現在了。你要當心些,你妻子對你極體貼的。你要是敢對他不好,我就是遠在京都也要跑去治你。」
周幻海因為身正,心中也從沒想過對顧晴不好的事兒。
他也知道林氏這麽說是為了顧晴好,所以告誡自己。周幻海也能無奈笑笑,一一應著。
之後雲舒跟雲安他們這些朋友才上前跟周幻海說話,說得也都是些傷感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再見又各自是什麽情景的話。
然後說了幾句多來信,那邊船夫就說要開船了。
幾人於是匆匆別過,從此周幻海便不在京都了。
※
平王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後,朝內穩定,整個國家的風氣就容易變好。
然而宮內的問題已經解決,宮外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南方許多地區,在七月後的幾個月內輪番起義。國內稅收減去大半不說,今年多地洪澇,又要花錢賑災。
雖然天災多,然而起義的主要人物卻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各地一些掌握權力的官員。
許是想要效仿北邊,隻要打到京都,然後讓天子下個詔書,如此一來他們也可以稱霸一方了。
所以造反的官員一個接著一個來,周帝無法,隻好派兵去鎮壓。
朝內這會兒依舊還是缺乏人才,周帝已經跟大家商量好,明年再開恩科,文武都要出些人才,所以武舉也會辦起來。
這日,在跟周帝開完會後,雲舒借著舉薦人才的名義,要跟周帝舉薦顧雲璟。
畢竟他的堂哥是真的有能力,這麽兩年來,一直待在南方,說實話確實有些屈才了。
太上皇不是明主,雲舒覺得給他效命,還不如去鄉下種地。
然而現在的新帝不同,他識人善用,給他當差是不會虧的,因此雲舒向周帝推薦了顧雲璟。
秦承業聽雲舒說顧雲璟,便笑著說道:「這不是你之前那位很有才能的堂兄麽?」
雲舒說道:「皇上還記得哥哥,是哥哥的榮幸。」
周帝有些疲憊地笑了笑:「怎麽不記得,我記得父皇還誇過他來著。他一個探花出身,年紀輕輕又有才有德,讓他去區區一個南方小縣城當官,實在可惜了。」
雲舒一聽周帝這麽說,就知道哥哥迴京都有望了。
「皇上謬讚了。」
接著隻聽周帝說道:「你那個哥哥是該迴來,隻是父皇剛去還沒有多久,他又是被先皇貶謫過的人。顧雲璟這人十分有才,做人卻太過剛強。再南方受點兒難處也是應該的,也學學為人處世。等過了今年,朕再調他迴來吧。」
雲舒低頭應是,然後就沒有話說了。
他這會兒也不能強硬要求周帝馬上就把人放迴來,周帝這麽說其實已經算是給了準話了,明年想必哥哥能迴來的概率是很大的,雲舒能夠有周帝這麽一句話其實就夠了。
這日迴家之後,雲舒有些迫不及待地給顧雲璟寫信,告訴他周帝要將他召迴的消息。
雲舒想著,他這次也算是幫顧雲璟做了一件好事兒。
最近雲舒常跟堂哥信件往來,總能看到他借景抒情,雖然寫了許多山水風光的詩句,然而總有苦悶的情緒在裏麵。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