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飆演技的時候到了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徽緊緊握著那張密信,手指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微微泛白。
沉吟片刻之後,他抬起頭來,一臉凝重地看向葵娘,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道:“馬上傳令下去,立即啟動我們之前製定好的衛兵計劃。”
葵娘聽到這個命令,身體突然像被雷擊中一樣劇烈顫抖了一下。
她瞪大了眼睛看著裴徽,顯然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感到十分震驚。
但僅僅隻是一瞬間,她便恢複了鎮定,深吸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應道:“遵命!屬下這就去傳達大帥的命令!”
說罷,葵娘轉身快步離去,執行裴徽交代給她的任務去了。
所謂“衛兵計劃”,那可是裴徽絞盡腦汁、專為安祿山舉兵造反一事而量身打造的萬全之策啊!
此計涵蓋了不良府、天工之城以及藍田縣等等這些歸屬於他麾下的強大勢力。
要知道,早在整整半年以前,裴徽就已經親自率領著自己的心腹們開始秘密行動起來啦了。
他們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精心策劃著每一個細節,力求製定出一份詳盡到極致、毫無遺漏之處的應對方案來。
而且,在這個宏偉的“衛兵計劃”當中,那些處於關鍵節點位置的重要人物,無一不是對裴徽忠心耿耿的鐵杆心腹。
有了他們作為堅實的後盾和有力的支撐點,裴徽對於成功實施這個計劃可謂是信心滿滿!
可誰能想到呢?就在裴徽這邊剛剛啟動“衛兵計劃”沒多久的時候,原本還算平靜如水的局勢卻突然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好像是有人往那平靜的湖麵上猛地投下了兩顆巨大無比的石頭一般,刹那間激起了千層巨浪,讓整個局麵都變得動蕩不安起來。
緊接著,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竟然如同約好了似的,一件接著一件地發生了。
首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這天,遠在南方的南詔地區風雲驟變!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簡直就像是一道晴天霹靂,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條震撼人心的消息正是由不良府安插在南詔的情報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傳遞迴來的。他
們騎著駿馬,一路疾馳如風,甚至不惜采用了八百裏加急這種最為緊急的方式將情報火速送迴長安。
裴徽一得到這個消息,立刻毫不猶豫地采取了行動。
他心急如焚,根本顧不上休息片刻,親自帶領著這份至關重要的情報急匆匆地入宮去麵見李隆基,並詳細地向其稟報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然而,當李隆基聽完裴徽的稟報之後,他整個人如同遭受了五道驚雷的猛擊一般,呆立當場,臉上滿是驚愕之色,嘴巴微張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無法發出聲音來。
但這震驚僅僅持續了片刻,緊接著,他的臉色變得十分怪異起來,原本舒展的眉頭緊緊地皺在了一起,仿佛凝結成了一層厚厚的寒霜,讓人望而生畏。
站在一旁的裴徽將李隆基的這一係列表情變化盡收眼底,他心中暗自思忖道:“看來此事絕非表麵這般簡單,其中必定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和玄機啊。”
果然不出所料,隻見李隆基緩緩地抬起頭,深深地凝視了裴徽一眼,然後用一種看似雲淡風輕、實則飽含深意的語氣說道:“裴徽啊!就在你進宮麵聖的半個時辰之前,朕剛剛收到了來自雲南府太守張虔陀的八百裏加急奏章。”
說到這裏,李隆基稍微停頓了一下,觀察著裴徽的反應。
見對方依舊麵色平靜,他便繼續說道:“這份奏章裏,張虔陀對你可是毫不留情地進行了彈劾。”
“據他所言,你派遣前往南詔國的那些人就好似那劇毒無比的蠍子一般,竟然暗中下毒害死了南詔國國王閣羅鳳的兒子,其目的就是要逼迫南詔國造反叛亂。”
頓了頓,李隆基再次開口,這次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不僅如此,就連南詔國的閣羅鳳本人也親自上書向朕哭訴,控訴你們不良府的種種惡行。他在信中的言辭可謂是淒楚哀怨,令人動容啊。”
“閣羅鳳在奏書中寫道:‘嗟我無事,上蒼可鑒。九重天子,難承咫尺之顏。萬裏忠臣,豈受奸邪之害’。”
……
……
“閣羅鳳竟然妄圖告知朕,倘若他膽敢背叛大唐,那全都是因為你們不良府中的那些奸佞之徒苦苦相逼所致!”李隆基龍顏大怒,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大殿。
裴徽非常配合的一臉恐慌、噤若寒蟬的樣子,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正因如此,雲南府太守張虔陀可謂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啊,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才勉強穩住了南詔國那位驕橫跋扈的國王閣羅鳳。”
“然而,這閣羅鳳卻得寸進尺,居然還提出無理要求,要我堂堂大唐交出毒死他兒子的真兇。”
“如若不然,他便會毫不猶豫地起兵反叛。”
李隆基越說越是氣憤,手中的奏折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而且,這封奏章之中更是明確指出,那殺人兇手乃是一名道士,此人竟敢妄稱自己乃是你們不良府的一等客卿——元丹丘!”
說到此處,李隆基猛地抬頭看向裴徽,目光猶如兩道閃電劃過天際,令人不寒而栗。
裴徽聽聞此言,裝作五雷轟頂一般,瞬間整個人都僵住了,宛如一尊雕塑。
同時,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深知李隆基向來生性多疑,猜忌之心極重。
此時此刻,即便自己有千言萬語想要辯解,恐怕也難以徹底消除皇帝心頭的疑慮。
“裴徽,事已至此,你究竟作何解釋?”李隆基麵沉似水,雙眸如同鷹隼一般銳利無比,死死地盯著裴徽,不緊不慢地開口問道。
他的神情威嚴莊重,不怒自威,恰似一座高聳入雲且堅不可摧的山嶽,給人一種無法抗拒的壓迫感。
“微臣知罪!”裴徽見狀,麵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那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神情此刻已被驚恐所取代。
隻見他雙腿一軟,噗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地,膝蓋與地麵撞擊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響。
而且由於裝作過度緊張,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仿佛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
……
……
沉吟片刻之後,他抬起頭來,一臉凝重地看向葵娘,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道:“馬上傳令下去,立即啟動我們之前製定好的衛兵計劃。”
葵娘聽到這個命令,身體突然像被雷擊中一樣劇烈顫抖了一下。
她瞪大了眼睛看著裴徽,顯然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感到十分震驚。
但僅僅隻是一瞬間,她便恢複了鎮定,深吸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應道:“遵命!屬下這就去傳達大帥的命令!”
說罷,葵娘轉身快步離去,執行裴徽交代給她的任務去了。
所謂“衛兵計劃”,那可是裴徽絞盡腦汁、專為安祿山舉兵造反一事而量身打造的萬全之策啊!
此計涵蓋了不良府、天工之城以及藍田縣等等這些歸屬於他麾下的強大勢力。
要知道,早在整整半年以前,裴徽就已經親自率領著自己的心腹們開始秘密行動起來啦了。
他們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精心策劃著每一個細節,力求製定出一份詳盡到極致、毫無遺漏之處的應對方案來。
而且,在這個宏偉的“衛兵計劃”當中,那些處於關鍵節點位置的重要人物,無一不是對裴徽忠心耿耿的鐵杆心腹。
有了他們作為堅實的後盾和有力的支撐點,裴徽對於成功實施這個計劃可謂是信心滿滿!
可誰能想到呢?就在裴徽這邊剛剛啟動“衛兵計劃”沒多久的時候,原本還算平靜如水的局勢卻突然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好像是有人往那平靜的湖麵上猛地投下了兩顆巨大無比的石頭一般,刹那間激起了千層巨浪,讓整個局麵都變得動蕩不安起來。
緊接著,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竟然如同約好了似的,一件接著一件地發生了。
首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這天,遠在南方的南詔地區風雲驟變!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簡直就像是一道晴天霹靂,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條震撼人心的消息正是由不良府安插在南詔的情報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傳遞迴來的。他
們騎著駿馬,一路疾馳如風,甚至不惜采用了八百裏加急這種最為緊急的方式將情報火速送迴長安。
裴徽一得到這個消息,立刻毫不猶豫地采取了行動。
他心急如焚,根本顧不上休息片刻,親自帶領著這份至關重要的情報急匆匆地入宮去麵見李隆基,並詳細地向其稟報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然而,當李隆基聽完裴徽的稟報之後,他整個人如同遭受了五道驚雷的猛擊一般,呆立當場,臉上滿是驚愕之色,嘴巴微張著,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無法發出聲音來。
但這震驚僅僅持續了片刻,緊接著,他的臉色變得十分怪異起來,原本舒展的眉頭緊緊地皺在了一起,仿佛凝結成了一層厚厚的寒霜,讓人望而生畏。
站在一旁的裴徽將李隆基的這一係列表情變化盡收眼底,他心中暗自思忖道:“看來此事絕非表麵這般簡單,其中必定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和玄機啊。”
果然不出所料,隻見李隆基緩緩地抬起頭,深深地凝視了裴徽一眼,然後用一種看似雲淡風輕、實則飽含深意的語氣說道:“裴徽啊!就在你進宮麵聖的半個時辰之前,朕剛剛收到了來自雲南府太守張虔陀的八百裏加急奏章。”
說到這裏,李隆基稍微停頓了一下,觀察著裴徽的反應。
見對方依舊麵色平靜,他便繼續說道:“這份奏章裏,張虔陀對你可是毫不留情地進行了彈劾。”
“據他所言,你派遣前往南詔國的那些人就好似那劇毒無比的蠍子一般,竟然暗中下毒害死了南詔國國王閣羅鳳的兒子,其目的就是要逼迫南詔國造反叛亂。”
頓了頓,李隆基再次開口,這次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不僅如此,就連南詔國的閣羅鳳本人也親自上書向朕哭訴,控訴你們不良府的種種惡行。他在信中的言辭可謂是淒楚哀怨,令人動容啊。”
“閣羅鳳在奏書中寫道:‘嗟我無事,上蒼可鑒。九重天子,難承咫尺之顏。萬裏忠臣,豈受奸邪之害’。”
……
……
“閣羅鳳竟然妄圖告知朕,倘若他膽敢背叛大唐,那全都是因為你們不良府中的那些奸佞之徒苦苦相逼所致!”李隆基龍顏大怒,聲音震耳欲聾,響徹整個大殿。
裴徽非常配合的一臉恐慌、噤若寒蟬的樣子,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正因如此,雲南府太守張虔陀可謂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啊,曆經無數艱難險阻,方才勉強穩住了南詔國那位驕橫跋扈的國王閣羅鳳。”
“然而,這閣羅鳳卻得寸進尺,居然還提出無理要求,要我堂堂大唐交出毒死他兒子的真兇。”
“如若不然,他便會毫不猶豫地起兵反叛。”
李隆基越說越是氣憤,手中的奏折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而且,這封奏章之中更是明確指出,那殺人兇手乃是一名道士,此人竟敢妄稱自己乃是你們不良府的一等客卿——元丹丘!”
說到此處,李隆基猛地抬頭看向裴徽,目光猶如兩道閃電劃過天際,令人不寒而栗。
裴徽聽聞此言,裝作五雷轟頂一般,瞬間整個人都僵住了,宛如一尊雕塑。
同時,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深知李隆基向來生性多疑,猜忌之心極重。
此時此刻,即便自己有千言萬語想要辯解,恐怕也難以徹底消除皇帝心頭的疑慮。
“裴徽,事已至此,你究竟作何解釋?”李隆基麵沉似水,雙眸如同鷹隼一般銳利無比,死死地盯著裴徽,不緊不慢地開口問道。
他的神情威嚴莊重,不怒自威,恰似一座高聳入雲且堅不可摧的山嶽,給人一種無法抗拒的壓迫感。
“微臣知罪!”裴徽見狀,麵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他那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神情此刻已被驚恐所取代。
隻見他雙腿一軟,噗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地,膝蓋與地麵撞擊發出清脆而響亮的聲響。
而且由於裝作過度緊張,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仿佛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