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神雕俠侶(207)
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 作者:金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襄一斜眼,見張君寶頭上傷口中兀自汩汩流血,於是取出手帕,替他包紮,想到楊過便會偕小龍女離去,此後不知是否再能得見,心中酸痛,雙目淚水瑩然。張君寶見人人都神色溫和,獨有這位美麗可親的小姊姊卻傷心眼紅,不明所以,可不敢相問,本來要稱謝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隻聽覺遠說道:“達摩祖師最初來我中華時,是在梁朝梁武帝時,其時我中華早有紙張,而天竺未有紙張,所有經文,全以尖針在貝葉上刻以梵文。達摩祖師所攜來的楞伽經,即是刺在貝葉上的梵文。貝葉易碎,且不易翻讀念誦,祖師渡江到了少林寺後,本寺先輩僧侶便在白紙上鈔錄了梵文經文的原文。這些白紙裝釘成本,便成了四本梵文楞伽經。這四本楞伽經行間甚寬,留下了不少空白,不知何時,有一位先輩高人在行間的空白中以華文寫下了四卷《九陽真經》,說的是強身健體、修習內功的法門,甚為高深秘奧。小僧奉命看管打掃藏經閣,凡閣中藏經,小僧無不拜讀,佛祖以及曆代高僧大德所傳的聖訓金言,小僧誦後必牢記在心,身體力行,不敢有違。這《九陽真經》中所說的,並非脫苦涅槃的聖諦,也不是說空及非空的中觀之道,更不闡明緣起大義及諸法實相,小僧無人指點,也不敢去求方丈以及寺中高僧教誨,隻好熟讀記誦,依法修習,閑來也傳了一些給小徒君寶。他如用來好勇鬥狠,與人打架,那便不符我佛大慈大悲之道了。”
黃蓉、楊過等聽了,不禁啞然,心想:“這位老和尚迂腐之極,跟他談不出什麽。”
楊過說道:“適才我聽這兩個奸徒說話,那經書定是他們盜了去的,隻不知藏在何處。”武修文道:“咱們來用一點兒刑罰,瞧他們說是不說。”覺遠道:“罪過,罪過,千萬使不得。”
便在此時,忽聽得西邊山坡上傳來陣陣猿啼之聲。眾人轉頭望去,見楊過那頭神雕正趕著一頭蒼猿,伸翅擊打。那蒼猿軀體甚大,但畏懼神雕猛惡,不敢與鬥,隻東逃西竄,啾啾哀鳴。
尹克西站起身來,扶起了瀟湘子,向蒼猿招了招手。那蒼猿奔到他身邊,竟似是他養馴了的一般。兩人夾著一猿,腳步蹣跚,慢慢走下山去。眾人既見張君寶已搜過二人,身上確無經書鈔本,料想再加盤詰也無效果,又見二人這等情景,不禁惻然生憫,也沒再想到去跟他二人為難。
覺遠與張君寶追不到經書,便即向一燈、楊過等道謝,告別下山自去。
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向一燈、周伯通、鍈姑、黃藥師、郭靖、黃蓉、點蒼漁隱、武三通、朱子柳等各位前輩行禮拜別,和程英、陸無雙表姊妹執手告別,轉頭對郭襄道:“小妹子,你好生保重,你如有何為難之事,雖無金針,仍可來要我為你辦到。”以前贈以三枚金針,答允郭襄辦三件事,此時不贈金針,等於說不論多少難事,一概皆允,全不推辭。
郭襄嗚咽道:“多謝大哥哥!多謝楊大嫂!”楊過再和耶律齊、郭芙、武氏兄弟夫婦揮手相別,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雕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附錄
易經·陰陽與術數
我國學術界多數意見,認為《易經》成於殷末周初,成立的時候極早,本來的作用是卜占吉兇,作為行為的指導。古人迷信,對於自然界、命運、戰爭的結果、婚姻、建屋等等大事都不了解,惴惴不安,便占卦來作決定。《易經》的基本道理,是古代哲人根據觀察事理和人生經驗而得出來的教訓,教導人們:萬事變動不居,不會固定不易,物極必反,做事不可趨於極端。即使以現代的哲學來看,那也是極有道理的。一般認為,《周易》應當在西周初年即已成型。向來說是周文王所作,這未必為事實,但周文王根據傳統資料,加以整理編輯,當有可能。
《易經》以八卦來表示,以-表示陽,以--表示陰(現代西洋自然科學以+表示陽,以-表示陰,意思相同)。《易經》的根本觀念是陰陽,這本是道家的觀念,後來為儒家所利用。
孔子對《易經》是很佩服的,似乎遺憾沒有好好的學習它。《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易經》的爻辭之後,有十篇解釋經文與爻辭的文字,稱為《易傳》,或稱《十翼》,儒家相傳都說是孔子所作。但宋代歐陽修即表懷疑,近代學者如馮友蘭、錢穆、李鏡池、戴君仁、陳鼓應等諸位先生以充分證據證明非孔子之作,大概是戰國較後期學人加上去的。
儒家的最重要經書《論語》中極少提到陰陽,孔子也幾乎不談陰陽。
陰與陽是中國人思想中極早出現的一種觀念。本來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中國的地名中陰陽二字甚多,一個地方在山峰或河流附近,太陽照到的稱之為陽(水之北、山之南),背著日光的稱為陰(水之南、山之北)。在西周時代,周太史伯陽父即以陰陽二氣來解釋為什麽發生地震,認為那是陰陽二氣不能調和而衝擊,因而發生地震。《紅樓夢》中,史湘雲向她的丫鬟翠縷解釋陰陽的概念,就既淺明而又有趣。一般認為,天地宇宙之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所以電有陰電、陽電,人有陰(女)陽(男)之分。日為太陽,月為太陰。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莊子更以為,陰陽二氣是人以及萬物的直接根源。《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易經》的原本本來很注重陰陽,但後世的傳世本《易經》反而不大討論陰陽的互濟,可能是目前流行的傳世本經過後世“尊陽貶陰”的儒門弟子所改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易經》,時代較傳世本為古,對陰陽規律性的談論反而更多且更好。李學勤先生著《周易經傳溯源》一書見解精辟,其中說:“易卦由陰陽兩爻構成,本來蘊含著陰陽說的哲理,故《係辭》雲:‘一陰一陽之謂道。’但傳世本經文的卦序,卻很難找出合於陰陽說的規律性。在體現陰陽規律這一點上,帛書本顯然勝於傳世本。”
《易經》中有八卦,以(-)表示陽,(--)表示陰,古代書寫與印刷術不如今日,八卦重疊有時寫或印時容易不清楚,用數字來表示就不易誤會,而且以後談到時易於引用。八卦每一卦都由兩卦重疊而成,每一畫叫做一爻,從下向上數上去。例如“泰卦”,是幹下坤上,畫出來是(--)(--)(--)(-)(-)(-),用數字來表示,陽以九代,陰以六代,第一畫叫“初”,第二畫叫“二”,最後第六畫叫“上”,這泰卦寫出來便是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同人卦”是離下幹上(-)(-)(-)(-)(--)(-),用文字寫便是初九、六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以數字代表符號是到了戰國後期的《易傳》才見之於書,所以拿九的數字代表陽,拿六代表陰,據我個人猜想,當時紙張筆墨尚未發明,戰國人著書,用刀在竹簡、木簡刻畫八卦,(-)(--)兩種符號很易混淆,用九六兩字代表就易得多,寫在文字中不易誤會。有人以為,陽必須九,其他數字不可,陰必須六,其他數字不可,這是混淆了兩種不同觀念,等於說陽電以+表示,陰電以-表示,所以計算陰電陽電的數據時隻能加(+)減(-),不能乘(x)除(÷),因x÷不代表陰陽電也。其實傳統的中國人並不這樣拘泥,新年祝賀時常說“三陽開泰”,並不說“九陽開泰”,中醫認為頭部是手三陽、足三陽經絡的六陽之會,所以稱頭為“六陽會首”或“六陽魁首”,並不稱之為“九陽魁首”。“六陽正氣丸”是一種流行極廣的中藥,並不需改稱為“九陽正氣丸”。
以戰國後期之人的意見,硬要去約束殷周或西周時代的《易經》,未免是以後拘前了。《紅樓夢》中林黛玉生肺結核,至近代才有肺結核特效藥,論者指摘曰:何不使用特效藥rifampicin,isoniazid 去治林妹妹的病?薛寶釵送她燕窩,有什麽用?尤二姐覺大限吞生金,痛苦不堪而死,現代讀者指摘曰:尤二姐缺乏常識,何不服安眠藥,痛苦就少得多了?
道家哲學一直認為陰陽並重,太極圖中雙魚對稱,陰盛則陽消,陽盛則陰消,陰陽完全相等,物極必反。陰漸盛,自少陰發展至老陰,陰盛極就開始衰,出現少陽、陽明、而至老陽,有一個循環轉變的過程。強調陽剛而貶低陰柔,是儒家中某一派(有人認為可能是子張之徒)的觀點。董仲舒更將陰陽之說用之於人事,尊陽貶陰,用以尊君貶臣、重男輕女。董仲舒《繁露·基義》:“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儒家強調人倫之中,以三倫為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儒家為了維持宗法社會中禮教的架構,將陰陽作了便利的解釋。董仲舒之學在西漢大盛,《易傳》中九陽六陰的代號更為人用作表示重陽輕陰,其實《易傳》本身,也未必認為九比六更重要。
在世界各民族中,數字大致上並無特殊意義,西方人說七字吉利,十三不祥,六六六是魔鬼,都是後世的迷信。中國人、日本人不喜“四”,因與“死”同音,也非古俗。當代廣東人喜“八”,因音近“發”,最近上海人認為“4”字吉利,因在簡譜中為do、re、mi、fa之fa,即“發”,表示發達、發財。
卜占本來以龜甲、牛骨為工具,但甲骨卜占不易,後來改采簡易的方法用筮草。筮草常一五一十的來數,五與十這兩個數字在術數家的說法中有了特殊意義。《易傳·係辭》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幹鑿度》雲:“陽動而進,陰動而退。故陽以七,陰以八為彖。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五音六律七變,由此作焉。故大衍之數五十,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日十幹者,五音也。辰十二者,六律也。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凡五十所以大閡物而出之者也。孔子曰:陽三陰四,住之正也。”鄭康成注雲:“五象天之數,奇也;十象地之數,偶也。合天地之數,乃謂之道。”到宋朝,劉牧有所謂“河圖”,朱熹有所謂“洛書”,都是一大堆數字。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說:“所謂象數之學,初視之似為一大堆迷信,然其用意,亦在於對於宇宙及其中各方麵之事物,作一有係統的解釋。”到後來曆法、方位、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金木水火土、宮商角征羽、政治吉兇、行軍打仗、生辰八字、婚姻風水,無一而不與術數有關。
古人說到數字,遠不如今人之精確。《呂氏春秋·有始篇》謂:“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川。”地有九州,那是事實,天有九野,是那九種野?就不詳說了,這已接近於陰陽五行家的說法。
吾友台灣葉洪生兄有《論劍》一書之作,根據《易傳》的說法而堅認“九陰真經”之名不通,蓋《易傳》認為陽為九而陰為六,所以應改稱“六陰真經”,他說:“道家既無‘九陰’怪談(佛家亦無)。”其實宋人黃裳撰寫“九陰真經”,本為子虛烏有之事,而且他隻研讀道書,根本不理儒家所尊崇的《易經》,《易傳》中之大部分當非孔子所作(郭沂先生主張《易傳》中的一部分可能經孔子整理),可能是戰國後期的儒門弟子(或非儒門弟子)所撰,雖內容甚佳,但黃裳先生自可以“我道不同”,置之度外。他硬要寫《九陰真經》,別人恐亦無可奈何。(你打得過他嗎?)吾友楊興安兄在談論拙作《月雲》一文文末有注雲:“台灣葉洪生在專著《論劍》中說:‘陽爻以九為老(至陽),陰爻以六為老(至陰)’,認為無‘九陰’。友人嚴曉星查得道教類書中有《帝君九陰經》。‘九陰’一詞,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北經》。三國葛玄《道德經·序》有‘禍滅九陰,福生十方’之言。”《易傳》是儒家及陰陽家之學,認為陽重於陰,因此陽九陰六,至西漢儒家為了尊君、尊父、尊夫,更大大的重陽輕陰,出於政治及意識形態的需要,並無適當的哲學內容。《九陰真經》是道家武學,主張柔能克剛,陰勝於陽,因此稱為“九陰”。“降龍十八掌”特重乾卦,因此為陽剛武學,與“九陰真經”截然不同。
隻聽覺遠說道:“達摩祖師最初來我中華時,是在梁朝梁武帝時,其時我中華早有紙張,而天竺未有紙張,所有經文,全以尖針在貝葉上刻以梵文。達摩祖師所攜來的楞伽經,即是刺在貝葉上的梵文。貝葉易碎,且不易翻讀念誦,祖師渡江到了少林寺後,本寺先輩僧侶便在白紙上鈔錄了梵文經文的原文。這些白紙裝釘成本,便成了四本梵文楞伽經。這四本楞伽經行間甚寬,留下了不少空白,不知何時,有一位先輩高人在行間的空白中以華文寫下了四卷《九陽真經》,說的是強身健體、修習內功的法門,甚為高深秘奧。小僧奉命看管打掃藏經閣,凡閣中藏經,小僧無不拜讀,佛祖以及曆代高僧大德所傳的聖訓金言,小僧誦後必牢記在心,身體力行,不敢有違。這《九陽真經》中所說的,並非脫苦涅槃的聖諦,也不是說空及非空的中觀之道,更不闡明緣起大義及諸法實相,小僧無人指點,也不敢去求方丈以及寺中高僧教誨,隻好熟讀記誦,依法修習,閑來也傳了一些給小徒君寶。他如用來好勇鬥狠,與人打架,那便不符我佛大慈大悲之道了。”
黃蓉、楊過等聽了,不禁啞然,心想:“這位老和尚迂腐之極,跟他談不出什麽。”
楊過說道:“適才我聽這兩個奸徒說話,那經書定是他們盜了去的,隻不知藏在何處。”武修文道:“咱們來用一點兒刑罰,瞧他們說是不說。”覺遠道:“罪過,罪過,千萬使不得。”
便在此時,忽聽得西邊山坡上傳來陣陣猿啼之聲。眾人轉頭望去,見楊過那頭神雕正趕著一頭蒼猿,伸翅擊打。那蒼猿軀體甚大,但畏懼神雕猛惡,不敢與鬥,隻東逃西竄,啾啾哀鳴。
尹克西站起身來,扶起了瀟湘子,向蒼猿招了招手。那蒼猿奔到他身邊,竟似是他養馴了的一般。兩人夾著一猿,腳步蹣跚,慢慢走下山去。眾人既見張君寶已搜過二人,身上確無經書鈔本,料想再加盤詰也無效果,又見二人這等情景,不禁惻然生憫,也沒再想到去跟他二人為難。
覺遠與張君寶追不到經書,便即向一燈、楊過等道謝,告別下山自去。
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向一燈、周伯通、鍈姑、黃藥師、郭靖、黃蓉、點蒼漁隱、武三通、朱子柳等各位前輩行禮拜別,和程英、陸無雙表姊妹執手告別,轉頭對郭襄道:“小妹子,你好生保重,你如有何為難之事,雖無金針,仍可來要我為你辦到。”以前贈以三枚金針,答允郭襄辦三件事,此時不贈金針,等於說不論多少難事,一概皆允,全不推辭。
郭襄嗚咽道:“多謝大哥哥!多謝楊大嫂!”楊過再和耶律齊、郭芙、武氏兄弟夫婦揮手相別,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雕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附錄
易經·陰陽與術數
我國學術界多數意見,認為《易經》成於殷末周初,成立的時候極早,本來的作用是卜占吉兇,作為行為的指導。古人迷信,對於自然界、命運、戰爭的結果、婚姻、建屋等等大事都不了解,惴惴不安,便占卦來作決定。《易經》的基本道理,是古代哲人根據觀察事理和人生經驗而得出來的教訓,教導人們:萬事變動不居,不會固定不易,物極必反,做事不可趨於極端。即使以現代的哲學來看,那也是極有道理的。一般認為,《周易》應當在西周初年即已成型。向來說是周文王所作,這未必為事實,但周文王根據傳統資料,加以整理編輯,當有可能。
《易經》以八卦來表示,以-表示陽,以--表示陰(現代西洋自然科學以+表示陽,以-表示陰,意思相同)。《易經》的根本觀念是陰陽,這本是道家的觀念,後來為儒家所利用。
孔子對《易經》是很佩服的,似乎遺憾沒有好好的學習它。《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易經》的爻辭之後,有十篇解釋經文與爻辭的文字,稱為《易傳》,或稱《十翼》,儒家相傳都說是孔子所作。但宋代歐陽修即表懷疑,近代學者如馮友蘭、錢穆、李鏡池、戴君仁、陳鼓應等諸位先生以充分證據證明非孔子之作,大概是戰國較後期學人加上去的。
儒家的最重要經書《論語》中極少提到陰陽,孔子也幾乎不談陰陽。
陰與陽是中國人思想中極早出現的一種觀念。本來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中國的地名中陰陽二字甚多,一個地方在山峰或河流附近,太陽照到的稱之為陽(水之北、山之南),背著日光的稱為陰(水之南、山之北)。在西周時代,周太史伯陽父即以陰陽二氣來解釋為什麽發生地震,認為那是陰陽二氣不能調和而衝擊,因而發生地震。《紅樓夢》中,史湘雲向她的丫鬟翠縷解釋陰陽的概念,就既淺明而又有趣。一般認為,天地宇宙之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所以電有陰電、陽電,人有陰(女)陽(男)之分。日為太陽,月為太陰。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莊子更以為,陰陽二氣是人以及萬物的直接根源。《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易經》的原本本來很注重陰陽,但後世的傳世本《易經》反而不大討論陰陽的互濟,可能是目前流行的傳世本經過後世“尊陽貶陰”的儒門弟子所改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易經》,時代較傳世本為古,對陰陽規律性的談論反而更多且更好。李學勤先生著《周易經傳溯源》一書見解精辟,其中說:“易卦由陰陽兩爻構成,本來蘊含著陰陽說的哲理,故《係辭》雲:‘一陰一陽之謂道。’但傳世本經文的卦序,卻很難找出合於陰陽說的規律性。在體現陰陽規律這一點上,帛書本顯然勝於傳世本。”
《易經》中有八卦,以(-)表示陽,(--)表示陰,古代書寫與印刷術不如今日,八卦重疊有時寫或印時容易不清楚,用數字來表示就不易誤會,而且以後談到時易於引用。八卦每一卦都由兩卦重疊而成,每一畫叫做一爻,從下向上數上去。例如“泰卦”,是幹下坤上,畫出來是(--)(--)(--)(-)(-)(-),用數字來表示,陽以九代,陰以六代,第一畫叫“初”,第二畫叫“二”,最後第六畫叫“上”,這泰卦寫出來便是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同人卦”是離下幹上(-)(-)(-)(-)(--)(-),用文字寫便是初九、六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以數字代表符號是到了戰國後期的《易傳》才見之於書,所以拿九的數字代表陽,拿六代表陰,據我個人猜想,當時紙張筆墨尚未發明,戰國人著書,用刀在竹簡、木簡刻畫八卦,(-)(--)兩種符號很易混淆,用九六兩字代表就易得多,寫在文字中不易誤會。有人以為,陽必須九,其他數字不可,陰必須六,其他數字不可,這是混淆了兩種不同觀念,等於說陽電以+表示,陰電以-表示,所以計算陰電陽電的數據時隻能加(+)減(-),不能乘(x)除(÷),因x÷不代表陰陽電也。其實傳統的中國人並不這樣拘泥,新年祝賀時常說“三陽開泰”,並不說“九陽開泰”,中醫認為頭部是手三陽、足三陽經絡的六陽之會,所以稱頭為“六陽會首”或“六陽魁首”,並不稱之為“九陽魁首”。“六陽正氣丸”是一種流行極廣的中藥,並不需改稱為“九陽正氣丸”。
以戰國後期之人的意見,硬要去約束殷周或西周時代的《易經》,未免是以後拘前了。《紅樓夢》中林黛玉生肺結核,至近代才有肺結核特效藥,論者指摘曰:何不使用特效藥rifampicin,isoniazid 去治林妹妹的病?薛寶釵送她燕窩,有什麽用?尤二姐覺大限吞生金,痛苦不堪而死,現代讀者指摘曰:尤二姐缺乏常識,何不服安眠藥,痛苦就少得多了?
道家哲學一直認為陰陽並重,太極圖中雙魚對稱,陰盛則陽消,陽盛則陰消,陰陽完全相等,物極必反。陰漸盛,自少陰發展至老陰,陰盛極就開始衰,出現少陽、陽明、而至老陽,有一個循環轉變的過程。強調陽剛而貶低陰柔,是儒家中某一派(有人認為可能是子張之徒)的觀點。董仲舒更將陰陽之說用之於人事,尊陽貶陰,用以尊君貶臣、重男輕女。董仲舒《繁露·基義》:“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儒家強調人倫之中,以三倫為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儒家為了維持宗法社會中禮教的架構,將陰陽作了便利的解釋。董仲舒之學在西漢大盛,《易傳》中九陽六陰的代號更為人用作表示重陽輕陰,其實《易傳》本身,也未必認為九比六更重要。
在世界各民族中,數字大致上並無特殊意義,西方人說七字吉利,十三不祥,六六六是魔鬼,都是後世的迷信。中國人、日本人不喜“四”,因與“死”同音,也非古俗。當代廣東人喜“八”,因音近“發”,最近上海人認為“4”字吉利,因在簡譜中為do、re、mi、fa之fa,即“發”,表示發達、發財。
卜占本來以龜甲、牛骨為工具,但甲骨卜占不易,後來改采簡易的方法用筮草。筮草常一五一十的來數,五與十這兩個數字在術數家的說法中有了特殊意義。《易傳·係辭》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幹鑿度》雲:“陽動而進,陰動而退。故陽以七,陰以八為彖。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五音六律七變,由此作焉。故大衍之數五十,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日十幹者,五音也。辰十二者,六律也。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凡五十所以大閡物而出之者也。孔子曰:陽三陰四,住之正也。”鄭康成注雲:“五象天之數,奇也;十象地之數,偶也。合天地之數,乃謂之道。”到宋朝,劉牧有所謂“河圖”,朱熹有所謂“洛書”,都是一大堆數字。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說:“所謂象數之學,初視之似為一大堆迷信,然其用意,亦在於對於宇宙及其中各方麵之事物,作一有係統的解釋。”到後來曆法、方位、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金木水火土、宮商角征羽、政治吉兇、行軍打仗、生辰八字、婚姻風水,無一而不與術數有關。
古人說到數字,遠不如今人之精確。《呂氏春秋·有始篇》謂:“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水有六川。”地有九州,那是事實,天有九野,是那九種野?就不詳說了,這已接近於陰陽五行家的說法。
吾友台灣葉洪生兄有《論劍》一書之作,根據《易傳》的說法而堅認“九陰真經”之名不通,蓋《易傳》認為陽為九而陰為六,所以應改稱“六陰真經”,他說:“道家既無‘九陰’怪談(佛家亦無)。”其實宋人黃裳撰寫“九陰真經”,本為子虛烏有之事,而且他隻研讀道書,根本不理儒家所尊崇的《易經》,《易傳》中之大部分當非孔子所作(郭沂先生主張《易傳》中的一部分可能經孔子整理),可能是戰國後期的儒門弟子(或非儒門弟子)所撰,雖內容甚佳,但黃裳先生自可以“我道不同”,置之度外。他硬要寫《九陰真經》,別人恐亦無可奈何。(你打得過他嗎?)吾友楊興安兄在談論拙作《月雲》一文文末有注雲:“台灣葉洪生在專著《論劍》中說:‘陽爻以九為老(至陽),陰爻以六為老(至陰)’,認為無‘九陰’。友人嚴曉星查得道教類書中有《帝君九陰經》。‘九陰’一詞,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北經》。三國葛玄《道德經·序》有‘禍滅九陰,福生十方’之言。”《易傳》是儒家及陰陽家之學,認為陽重於陰,因此陽九陰六,至西漢儒家為了尊君、尊父、尊夫,更大大的重陽輕陰,出於政治及意識形態的需要,並無適當的哲學內容。《九陰真經》是道家武學,主張柔能克剛,陰勝於陽,因此稱為“九陰”。“降龍十八掌”特重乾卦,因此為陽剛武學,與“九陰真經”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