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李·大冤種·斯深吸了一口氣,頗有些無助地開始安撫自己:沒事,畢竟秦亡得那麽早,沒辦法被人合理評價是很正常的。
君不見後世人講過那麽多因為年壽不豐所以讓人惋惜為人忽視的案例嗎?那明景帝不也虧在死得早嗎……
腦海中閃過不少個足夠缺德的念頭,李斯的麵上還是老老實實一言不發。
這個時候他還沒想到,自己對於事情發展態勢的設想,還是太樂觀了一點。
【且不說他在秦朝統一和發展的過程中作出的貢獻。更關鍵的是,他對秦朝建立以及始皇帝作為千古一帝最大的功績——開創了我國兩千多年□□主義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政體這一壯舉,實際上是完全不可或缺的存在。
如果說始皇僅憑此一項功績,就足以站在這高屋建瓴的架構之上睥睨無數後來者,甚至放在世界帝王的維度中,哪怕評選者大多受著西方思想的影響,他也可以高居世界最具影響力帝王的榜二。
考慮到榜一是東羅的君士坦丁大帝。他開創的拜占庭帝國雖然統治者並不是同一家族的血脈,但從政體宣稱來看持續了千年之久,頒布的製度奠定了歐洲中世紀的基礎,並且更關鍵的是堪稱一手重塑了世界三大宗教之首,全世界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基督教的魂靈,而宗教文化的影響力確實不可低估。始皇帝這波第二也不算太被辱沒。
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都隻能屈居他之下呢,中國漢人王朝下一個登榜的皇帝孝武皇帝都已經排到13去了,而太宗更慘,隻有第29啦。
所以我們先痛痛快快地高唿一聲——始皇牛掰!】
——啊?
多少?
這是無數個平行時空中光幕的聽眾,在聽見那個名次之後腦海中所能剩下的唯一反應。
說實話吧,他們其實已經習慣了後世人對於始皇帝和孝武皇帝與眾不同的推崇,並在反反覆覆的洗腦中,慢慢也認可了這兩位皇帝的地位應該比他們此前所受的待遇更好一些。
但是要真讓他們覺得這二位能和太宗皇帝組團龍鳳豬(劃掉)共入華夏皇帝top3榜單相互爭鬥?
深受儒家道德影響的眾人肯定還是會連忙揮手說不的:開什麽玩笑,哪怕後世人你說一千道一萬,他倆也確實是苛刻民力的暴君啊!
有武德確實是好事,誰都不想被宋化。但是武德像他們那樣昌盛,文德都甚至被遮掩掉的程度,那還是算了吧!
但是——「世界?世界?!那麽多皇帝,世界上他都還能排第二?!」
很難不酸成檸檬的聽眾們真的被破防了:他們已經不再是第一次聽後世人嘮嗑,連西方啊,歐洲啊,這些概念都一無所知的小白了。
世界的維度有多麽廣闊,以至於後世華夏在一些競爭力上都有所差距,這些個事實他們已經有所了解,甚至連後世人為什麽要解釋評選者受西方影響他們都能聽懂,因為東西方思想上的矛盾,後世時常被迫處於弱勢地位這個情況,他們都能從後世人字裏行間分析出來。
結果呢?
——在這種情況下,憑什麽嬴政他還能拿第二啊,第二?!
哪怕是同樣被提到了名次的劉徹,在數了數第二和第十三之間差了多少人,並且更關鍵其中還有個成吉思汗——在後世中國建立了蒙古元朝的那個忽必烈被開玩笑說有老劉家血脈的祖宗——之後,也黑了臉色。
而李世民更是五味雜陳:劉徹好歹還在前二十,甚至是十小幾的數目。
二十九差一點都要掉出前三十了啊?!和劉徹的差距也比他和始皇帝來得大啊?!
隔著時空差異,兩個沒有任何溝通的人,心裏突然燃起了相似的鬥誌:
——你這西方思想的影響,是不是開了太大的濾鏡啊?
後世人你有種把所有人介紹一遍來比一比啊!誰服氣這個排名啊!
——
而被羨慕的始皇帝,其實也會化身檸檬精。
在最初知道這一讚譽——尤其是這讚譽還建立在己身不利的基礎上——的欣慰舒爽過去之後,看著那東羅的君士坦丁,嬴政也陷入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沉鬱情緒。
延續千年的政體……那可是千年啊!
秦·二世而亡·始皇:……
他曾經有個「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的夢想,直到後世人告訴他秦朝第三世就又變迴了秦王……
李斯看了看上首皇帝的臉色,本想恭喜的話頭卡在喉口,就果斷變換了說辭:「其實那位君士坦丁亦不如陛下。」
「那拜占庭說是延續千年之久,可是連統治者的家族——如後世人所說,不也換了不成?」
放在中國古代這個一家一姓一王朝的視角下:像兩漢兩宋,雖然皇帝使得宗族主支旁支換了地位,但是到底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說是延續也就認了。
可是皇帝都不是來自一個家族的了?那你還能叫同一個王朝、同一個政權下的嗎?漢承秦製也不能說秦漢一家,隋唐連親也不能說一脈相承啊!
既然如此「那拜占庭帝國,說不定就相當於後世人口中華夏、中華這樣一個被稱之以文明的主體一樣。統治家族的興亡也就等同於我們的朝代更迭。」
「那麽,陛下開創的製度,在華夏流傳了兩千多年。豈不比那位君士坦丁開創的政體持續了千年來得更為長久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大冤種·斯深吸了一口氣,頗有些無助地開始安撫自己:沒事,畢竟秦亡得那麽早,沒辦法被人合理評價是很正常的。
君不見後世人講過那麽多因為年壽不豐所以讓人惋惜為人忽視的案例嗎?那明景帝不也虧在死得早嗎……
腦海中閃過不少個足夠缺德的念頭,李斯的麵上還是老老實實一言不發。
這個時候他還沒想到,自己對於事情發展態勢的設想,還是太樂觀了一點。
【且不說他在秦朝統一和發展的過程中作出的貢獻。更關鍵的是,他對秦朝建立以及始皇帝作為千古一帝最大的功績——開創了我國兩千多年□□主義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政體這一壯舉,實際上是完全不可或缺的存在。
如果說始皇僅憑此一項功績,就足以站在這高屋建瓴的架構之上睥睨無數後來者,甚至放在世界帝王的維度中,哪怕評選者大多受著西方思想的影響,他也可以高居世界最具影響力帝王的榜二。
考慮到榜一是東羅的君士坦丁大帝。他開創的拜占庭帝國雖然統治者並不是同一家族的血脈,但從政體宣稱來看持續了千年之久,頒布的製度奠定了歐洲中世紀的基礎,並且更關鍵的是堪稱一手重塑了世界三大宗教之首,全世界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基督教的魂靈,而宗教文化的影響力確實不可低估。始皇帝這波第二也不算太被辱沒。
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都隻能屈居他之下呢,中國漢人王朝下一個登榜的皇帝孝武皇帝都已經排到13去了,而太宗更慘,隻有第29啦。
所以我們先痛痛快快地高唿一聲——始皇牛掰!】
——啊?
多少?
這是無數個平行時空中光幕的聽眾,在聽見那個名次之後腦海中所能剩下的唯一反應。
說實話吧,他們其實已經習慣了後世人對於始皇帝和孝武皇帝與眾不同的推崇,並在反反覆覆的洗腦中,慢慢也認可了這兩位皇帝的地位應該比他們此前所受的待遇更好一些。
但是要真讓他們覺得這二位能和太宗皇帝組團龍鳳豬(劃掉)共入華夏皇帝top3榜單相互爭鬥?
深受儒家道德影響的眾人肯定還是會連忙揮手說不的:開什麽玩笑,哪怕後世人你說一千道一萬,他倆也確實是苛刻民力的暴君啊!
有武德確實是好事,誰都不想被宋化。但是武德像他們那樣昌盛,文德都甚至被遮掩掉的程度,那還是算了吧!
但是——「世界?世界?!那麽多皇帝,世界上他都還能排第二?!」
很難不酸成檸檬的聽眾們真的被破防了:他們已經不再是第一次聽後世人嘮嗑,連西方啊,歐洲啊,這些概念都一無所知的小白了。
世界的維度有多麽廣闊,以至於後世華夏在一些競爭力上都有所差距,這些個事實他們已經有所了解,甚至連後世人為什麽要解釋評選者受西方影響他們都能聽懂,因為東西方思想上的矛盾,後世時常被迫處於弱勢地位這個情況,他們都能從後世人字裏行間分析出來。
結果呢?
——在這種情況下,憑什麽嬴政他還能拿第二啊,第二?!
哪怕是同樣被提到了名次的劉徹,在數了數第二和第十三之間差了多少人,並且更關鍵其中還有個成吉思汗——在後世中國建立了蒙古元朝的那個忽必烈被開玩笑說有老劉家血脈的祖宗——之後,也黑了臉色。
而李世民更是五味雜陳:劉徹好歹還在前二十,甚至是十小幾的數目。
二十九差一點都要掉出前三十了啊?!和劉徹的差距也比他和始皇帝來得大啊?!
隔著時空差異,兩個沒有任何溝通的人,心裏突然燃起了相似的鬥誌:
——你這西方思想的影響,是不是開了太大的濾鏡啊?
後世人你有種把所有人介紹一遍來比一比啊!誰服氣這個排名啊!
——
而被羨慕的始皇帝,其實也會化身檸檬精。
在最初知道這一讚譽——尤其是這讚譽還建立在己身不利的基礎上——的欣慰舒爽過去之後,看著那東羅的君士坦丁,嬴政也陷入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沉鬱情緒。
延續千年的政體……那可是千年啊!
秦·二世而亡·始皇:……
他曾經有個「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的夢想,直到後世人告訴他秦朝第三世就又變迴了秦王……
李斯看了看上首皇帝的臉色,本想恭喜的話頭卡在喉口,就果斷變換了說辭:「其實那位君士坦丁亦不如陛下。」
「那拜占庭說是延續千年之久,可是連統治者的家族——如後世人所說,不也換了不成?」
放在中國古代這個一家一姓一王朝的視角下:像兩漢兩宋,雖然皇帝使得宗族主支旁支換了地位,但是到底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說是延續也就認了。
可是皇帝都不是來自一個家族的了?那你還能叫同一個王朝、同一個政權下的嗎?漢承秦製也不能說秦漢一家,隋唐連親也不能說一脈相承啊!
既然如此「那拜占庭帝國,說不定就相當於後世人口中華夏、中華這樣一個被稱之以文明的主體一樣。統治家族的興亡也就等同於我們的朝代更迭。」
「那麽,陛下開創的製度,在華夏流傳了兩千多年。豈不比那位君士坦丁開創的政體持續了千年來得更為長久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