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地窖中出土的甲骨卜辭如是向神發問:
「衣(殷)王田;至於帛;王獲田?」
殷(商)王來打獵了,到了帛地,王打獵會順利嗎?】!
第149章 番外1 商周
【這位商王當然就是我們熟悉的子辛,未來的紂王帝辛。
他此番出獵抵達的帛地,現代有學者考證,認為是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也就是渭河和黃河的交匯處稍北。
當初他的曾祖父武乙王正是在「獵於河渭」的時候死於雷擊,他此番旅程,除了行獵以外,很可能還包含了祭祀先祖的目的。
但是來都來了,帝辛的性格當中,始終保有著一種殷商之王代代相傳,流淌在他們血脈中的狂悖桀驁。他們因為掌握著這普天下最崇高神秘的通靈之術而往往自命不凡。
這聽起來不像什麽好事,但事實是這是一把雙刃的利劍。他們會因為這樣的傲慢而最終滅亡,卻也能得益於這樣超人的自信而成就偉業。
所以當帝辛抵達帛地的時候,他自然而然會幹出歷代帝王巡遊在外時常牽扯到的一些政治目的,比如考察地方的掌權者。】
「……偉業?」
許仲琳遲疑著頓住了。他那充斥著各種奇思妙想光怪陸離的大腦極力運轉著,反覆將紂王在歷史上存在的那麽些記錄重又咀嚼揣度。最後依舊滿是困惑不解地停下筆,似是反問又似自語:
「紂王有什麽偉業?」
他不是那種最正統的文人,畢竟滿腹經史子集的儒生不太可能像他這般因著生活的壓力,毫無負擔順滑地試圖提筆寫點話本小說。年少時看過的太多雜談,到了最後成就了他侃侃而談瞎扯的資本。
他心裏大概知道紂王不是舉世之惡那般的罪人,因為他聽過子貢的發言,不過是「君子惡居下流」,所以「天下之惡皆歸焉。」,層層累積多出了種種罪名。
但饒是如此,他也被後世人這樣一出評價搞得有點摸不著頭腦:
不是,再怎麽說,他都亡國之君了。還能有什麽偉業?
你曾經諷刺過的隋煬帝楊廣那樣的「偉業」嗎?
許仲琳大為震撼。
【在同樣的窖穴中還有一片卜辭,「唯衣雞子(殷箕子)來降,其執?暨厥史(事)?」
過去的學者往往把它當做是商滅亡之後,商朝的一位擁有王室血統的大臣箕子來降,武王占卜該如何處置他的言論。
但是不管從現存的哪本關於箕子的史書記錄,我們都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箕子和帝辛之間存在很深的矛盾,甚至可能被帝辛囚禁,反倒和周人建立了較為深厚的情誼。】
曹丕挑了挑眉。
比起年輕時身上總自帶著一股憂鬱文青氣息的葡萄王子,在這個時間線上成功熬過了註定死劫,當了個遠比歷史上的自己成功的皇帝的魏文帝,同樣是安靜地一言不發,表現出的卻更多是一種淵渟嶽峙般的從容。
這份優裕感,哪怕他懷裏還抱著個孩子都沒能減弱分毫。
那個孩子當然是曹髦,在這條被天幕劇透過的時間上,在滿懷期望的長輩們的目光中誕生,剛出生後不久就被曹丕曹叡父子倆聯手搶走都沒多見幾眼親爹的曹髦。
……聽起來好像不太人道?
曹丕&曹叡:笑死,這孩子親爹是誰啊?
曹霖作為眼下曹丕除了曹叡以外唯一還活著的兒子,在多年以前就認清楚了自己不可能即位這一事實,在曹魏一朝堪稱殘酷嚴苛的宗室政策麵前,老早就選擇快樂開擺。
要什麽努力?憑什麽他要努力?吃吃喝喝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香嗎?
而這樣的糜爛生活,也輕易把曹霖其人改造成了一個標準的二世祖模樣。他性情粗暴,對家裏的婢女媵妾等都不太客氣,甚至如果頭頂上沒有親爹親哥的死亡凝視,簡直堪稱殘害。
曹髦是他的長子,卻也隻是他的庶長子——他對這孩子親娘估計都沒多少感情,又指望他會對這個兒子有多少關注呢?
反正曹丕搶起孫子來一點也不手軟:不管是他哪個兒子的種,都是他曹丕的孫子,有毛病嗎?
本來因為後世人的劇透,曹丕就對這孫子滿懷濾鏡。在真的上手開始養孩相處後,他很快就真情實感開始真香——能被鍾會評價為「才同陳思,武類太/祖」的孩子,雖然此刻武藝還看不太出來,天生的才思敏捷聰穎機靈卻是肉眼可見的直戳曹丕好感度的。
於是此刻年幼的,還能稱得上小小一團的曹髦才能光明正大地窩在曹丕懷裏,帶著點好奇扯了扯文皇帝的衣領:「大父。」
「箕子作為商朝的王室,卻和未來周朝的關係頗為密切……」他很努力想要表達自己內心那種說不出來的怪異,但年歲和眼界的見識局限了他的發言,於是曹髦隻能皺著眉:「我感覺,天幕說得好奇怪。」
前朝王室和新朝王室相互勾連,那可不就像司馬師兄弟和彭城王曹據,他那倒黴弟弟一樣嗎?你覺得奇怪多正常啊!
曹丕心裏這樣吐槽著,臉上卻沒什麽動靜,隻摸了摸曹髦的頭,並不憚於將政治的陰暗麵講給他聽。畢竟歷史上十三歲的曹髦,在處理自己的登基問題上麵就已經表現得像模像樣了。
哪怕身邊有家臣為其謀劃,但能把整個計劃完美貫徹執行,並且臨場發揮不顯僵硬,就可見曹髦的才能,也就不需要曹丕為這個孫子多作什麽擔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衣(殷)王田;至於帛;王獲田?」
殷(商)王來打獵了,到了帛地,王打獵會順利嗎?】!
第149章 番外1 商周
【這位商王當然就是我們熟悉的子辛,未來的紂王帝辛。
他此番出獵抵達的帛地,現代有學者考證,認為是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也就是渭河和黃河的交匯處稍北。
當初他的曾祖父武乙王正是在「獵於河渭」的時候死於雷擊,他此番旅程,除了行獵以外,很可能還包含了祭祀先祖的目的。
但是來都來了,帝辛的性格當中,始終保有著一種殷商之王代代相傳,流淌在他們血脈中的狂悖桀驁。他們因為掌握著這普天下最崇高神秘的通靈之術而往往自命不凡。
這聽起來不像什麽好事,但事實是這是一把雙刃的利劍。他們會因為這樣的傲慢而最終滅亡,卻也能得益於這樣超人的自信而成就偉業。
所以當帝辛抵達帛地的時候,他自然而然會幹出歷代帝王巡遊在外時常牽扯到的一些政治目的,比如考察地方的掌權者。】
「……偉業?」
許仲琳遲疑著頓住了。他那充斥著各種奇思妙想光怪陸離的大腦極力運轉著,反覆將紂王在歷史上存在的那麽些記錄重又咀嚼揣度。最後依舊滿是困惑不解地停下筆,似是反問又似自語:
「紂王有什麽偉業?」
他不是那種最正統的文人,畢竟滿腹經史子集的儒生不太可能像他這般因著生活的壓力,毫無負擔順滑地試圖提筆寫點話本小說。年少時看過的太多雜談,到了最後成就了他侃侃而談瞎扯的資本。
他心裏大概知道紂王不是舉世之惡那般的罪人,因為他聽過子貢的發言,不過是「君子惡居下流」,所以「天下之惡皆歸焉。」,層層累積多出了種種罪名。
但饒是如此,他也被後世人這樣一出評價搞得有點摸不著頭腦:
不是,再怎麽說,他都亡國之君了。還能有什麽偉業?
你曾經諷刺過的隋煬帝楊廣那樣的「偉業」嗎?
許仲琳大為震撼。
【在同樣的窖穴中還有一片卜辭,「唯衣雞子(殷箕子)來降,其執?暨厥史(事)?」
過去的學者往往把它當做是商滅亡之後,商朝的一位擁有王室血統的大臣箕子來降,武王占卜該如何處置他的言論。
但是不管從現存的哪本關於箕子的史書記錄,我們都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箕子和帝辛之間存在很深的矛盾,甚至可能被帝辛囚禁,反倒和周人建立了較為深厚的情誼。】
曹丕挑了挑眉。
比起年輕時身上總自帶著一股憂鬱文青氣息的葡萄王子,在這個時間線上成功熬過了註定死劫,當了個遠比歷史上的自己成功的皇帝的魏文帝,同樣是安靜地一言不發,表現出的卻更多是一種淵渟嶽峙般的從容。
這份優裕感,哪怕他懷裏還抱著個孩子都沒能減弱分毫。
那個孩子當然是曹髦,在這條被天幕劇透過的時間上,在滿懷期望的長輩們的目光中誕生,剛出生後不久就被曹丕曹叡父子倆聯手搶走都沒多見幾眼親爹的曹髦。
……聽起來好像不太人道?
曹丕&曹叡:笑死,這孩子親爹是誰啊?
曹霖作為眼下曹丕除了曹叡以外唯一還活著的兒子,在多年以前就認清楚了自己不可能即位這一事實,在曹魏一朝堪稱殘酷嚴苛的宗室政策麵前,老早就選擇快樂開擺。
要什麽努力?憑什麽他要努力?吃吃喝喝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不香嗎?
而這樣的糜爛生活,也輕易把曹霖其人改造成了一個標準的二世祖模樣。他性情粗暴,對家裏的婢女媵妾等都不太客氣,甚至如果頭頂上沒有親爹親哥的死亡凝視,簡直堪稱殘害。
曹髦是他的長子,卻也隻是他的庶長子——他對這孩子親娘估計都沒多少感情,又指望他會對這個兒子有多少關注呢?
反正曹丕搶起孫子來一點也不手軟:不管是他哪個兒子的種,都是他曹丕的孫子,有毛病嗎?
本來因為後世人的劇透,曹丕就對這孫子滿懷濾鏡。在真的上手開始養孩相處後,他很快就真情實感開始真香——能被鍾會評價為「才同陳思,武類太/祖」的孩子,雖然此刻武藝還看不太出來,天生的才思敏捷聰穎機靈卻是肉眼可見的直戳曹丕好感度的。
於是此刻年幼的,還能稱得上小小一團的曹髦才能光明正大地窩在曹丕懷裏,帶著點好奇扯了扯文皇帝的衣領:「大父。」
「箕子作為商朝的王室,卻和未來周朝的關係頗為密切……」他很努力想要表達自己內心那種說不出來的怪異,但年歲和眼界的見識局限了他的發言,於是曹髦隻能皺著眉:「我感覺,天幕說得好奇怪。」
前朝王室和新朝王室相互勾連,那可不就像司馬師兄弟和彭城王曹據,他那倒黴弟弟一樣嗎?你覺得奇怪多正常啊!
曹丕心裏這樣吐槽著,臉上卻沒什麽動靜,隻摸了摸曹髦的頭,並不憚於將政治的陰暗麵講給他聽。畢竟歷史上十三歲的曹髦,在處理自己的登基問題上麵就已經表現得像模像樣了。
哪怕身邊有家臣為其謀劃,但能把整個計劃完美貫徹執行,並且臨場發揮不顯僵硬,就可見曹髦的才能,也就不需要曹丕為這個孫子多作什麽擔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