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震怒。
【怎麽個極端法了呢?
他們要求「再受命」。
甚至從劉徹手下就產生了這種微妙的苗頭。】
後世人的語氣很平靜,隻任由被這一番話罕見鎮住的劉徹心神一愣。
【孝武皇帝的功績彪炳千古,可是放在中國傳統政治敘事中,自然少有人誇耀其武風打出了盛世風骨。
而他個人確實存在的用財無度,乃至於窮兵黷武般的問題,我們現在可以說上一句「功在千秋」,卻也不能忽視當時百姓的痛苦,忘卻了前麵那句「罪在當代」。
哪怕在他晚年時候,原先計劃好的謀算因為巫蠱之禍被全盤打亂,不得已之下他最終親手操作了大漢的轉向,但這份湧動的人心,卻難以一時撫平。
當他活著的時候,他的榮光與威嚴自然無人膽敢觸犯。
可是自昭帝始,就有春秋博士根據了董仲舒的受命說,勸昭帝禪位賢人;到了宣帝的時候,司隸校尉都懇請他「公天下」行禪讓。
當然,彼時漢帝的威嚴還沒淪落到可以被臣下欺辱,大漢的氣數尚且沒能走到盡頭,於是二者的下場都是被判大逆不道。
可是「元成多僻,哀平短祚」,人民,或者說漢朝的統治階層、知識分子們,對於漢室的信仰日益衰微下去。
經學家們乘風而起,他們跟著講災異,天天將漢帝攻擊批判地體無完膚。再受命的風潮盛行到哀帝也為之妥協,改元改製,甚至動起了禪位給自己男寵真的改朝換代一趟的心思。
現在聽起來多荒謬,多可笑啊。然而這是西漢晚期階級矛盾無法調和下的產物,它就是社會危機日益深刻情況下,一部分西漢統治階級及知識分子的共識。
所以王莽出現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3-07-0622:36:01~2023-07-0814:55: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治癒係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藜小柒4瓶;葉神理智粉、那是陽光明媚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9章
室內的氣氛凝滯的可怕。
在旁觀了後世無數的笑話之後,一直冷眼看著天幕的孝武皇帝,終於完全被後世人拉入了局中,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體會到了三國眾人被複雜的信息量糊上一臉的感受。
該如何形容這樣的局麵呢?
劉徹伸出了手。
皇帝拉過弓射過箭,握過書執過卷的手指抵在了自己的額角。一跳一跳著的神經,隱藏在皮膚之下汩汩地鼓動著,隨之而來的陣陣抽痛揉緊了他的眉心。
像本以為自己在岸上,結果被人猝不及防伸手拉住了腳踝,跟著一把被帶下了水。
可是這樣的忿怨在他的心中到底是飄浮著輕渺著的,隨著他真正定下心來去剖析,便如清風吹拂而過帶走了塵埃,消融不見。
窮兵黷武?
劉徹眼皮都不曾動容一下的冷峻:漢朝和匈奴之間的問題,對他來說怎麽不該說是血債血償不死不休?
後世人不還有一句功在千秋,有一句盛世風骨?
當年同樣看過後世人對於自己的認可,對於自己更添了三分自信和堅韌的皇帝,心中的信念分毫沒有被這句換個人來指不定被滿頭澆上冷水的發言而動搖。
他甚至還為自己委屈——因為更重要的那句巫蠱之禍,那句縱然後世人並不曾直言細說,他卻已經猜到和他繼承情況有關的發言。
他晚年應該最為重要的謀算,除了繼承人以外還能有什麽呢?他的謀算因為這件事被全盤打亂,甚至要自己下場操控大漢的轉向——除了他原定的繼承人出了波折,他原本想要留給子孫後代去完成的事業不得不自己來幹,還能又有什麽呢!
曾經在後世人的發言中隱隱窺見了自己繼承動盪的擔憂,此刻終於揭開了最後的真相,正正合上皇帝陛下心中敏感且脆弱的一條底線。
他本來就對傳說中的神仙之言頗感興趣,在當年得遇天幕之後,那份對未知和長生的渴求,更向著接近狂熱的地步生發開去。
就算這份還沒來得及徹底上頭的情緒,因為後世人那對宗教狂熱的剖析,被對權力歸屬敏感的皇帝緊急平息,可是曾經投入的熱情,又怎麽是一時能夠完全不在乎的。
他對自己看得明白:哪怕是現在,在知道那巫蠱之禍給他晚期的統治乃至於整個大漢的未來都產生了不小的動盪與風波,甚至讓人心都跟著浮動之後。
劉徹在聽見這個詞彙的時候,心底生出的依舊是一種本能的震撼、錯愕、厭惡,甚至於帶上鋒利與殺氣的怒火。
端坐起來的孝武皇帝觀照著自己內心的想法,在漫長的停頓與放任之後,那份突然掀起的浪潮終於被他漸漸於心中穩定。
——所以說啊,在沒有後世人預言的前提之下,在他也許步入晚年,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對於神仙之言更為迫切的時候,他會對巫蠱這樣的存在,生出什麽樣的感觸來呢?
劉徹還沒有子嗣。
所以他不知道自己選定的繼承人的品性,他不好揣測對麵是不是真的做出了這樣昏了頭的舉措,也不好猜測自己當時對於兒孫還能有著幾分舐犢之情。
他也還沒完全開始大展身手,他平生的功業,此刻還沒有幾件真正開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怎麽個極端法了呢?
他們要求「再受命」。
甚至從劉徹手下就產生了這種微妙的苗頭。】
後世人的語氣很平靜,隻任由被這一番話罕見鎮住的劉徹心神一愣。
【孝武皇帝的功績彪炳千古,可是放在中國傳統政治敘事中,自然少有人誇耀其武風打出了盛世風骨。
而他個人確實存在的用財無度,乃至於窮兵黷武般的問題,我們現在可以說上一句「功在千秋」,卻也不能忽視當時百姓的痛苦,忘卻了前麵那句「罪在當代」。
哪怕在他晚年時候,原先計劃好的謀算因為巫蠱之禍被全盤打亂,不得已之下他最終親手操作了大漢的轉向,但這份湧動的人心,卻難以一時撫平。
當他活著的時候,他的榮光與威嚴自然無人膽敢觸犯。
可是自昭帝始,就有春秋博士根據了董仲舒的受命說,勸昭帝禪位賢人;到了宣帝的時候,司隸校尉都懇請他「公天下」行禪讓。
當然,彼時漢帝的威嚴還沒淪落到可以被臣下欺辱,大漢的氣數尚且沒能走到盡頭,於是二者的下場都是被判大逆不道。
可是「元成多僻,哀平短祚」,人民,或者說漢朝的統治階層、知識分子們,對於漢室的信仰日益衰微下去。
經學家們乘風而起,他們跟著講災異,天天將漢帝攻擊批判地體無完膚。再受命的風潮盛行到哀帝也為之妥協,改元改製,甚至動起了禪位給自己男寵真的改朝換代一趟的心思。
現在聽起來多荒謬,多可笑啊。然而這是西漢晚期階級矛盾無法調和下的產物,它就是社會危機日益深刻情況下,一部分西漢統治階級及知識分子的共識。
所以王莽出現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3-07-0622:36:01~2023-07-0814:55: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治癒係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藜小柒4瓶;葉神理智粉、那是陽光明媚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9章
室內的氣氛凝滯的可怕。
在旁觀了後世無數的笑話之後,一直冷眼看著天幕的孝武皇帝,終於完全被後世人拉入了局中,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體會到了三國眾人被複雜的信息量糊上一臉的感受。
該如何形容這樣的局麵呢?
劉徹伸出了手。
皇帝拉過弓射過箭,握過書執過卷的手指抵在了自己的額角。一跳一跳著的神經,隱藏在皮膚之下汩汩地鼓動著,隨之而來的陣陣抽痛揉緊了他的眉心。
像本以為自己在岸上,結果被人猝不及防伸手拉住了腳踝,跟著一把被帶下了水。
可是這樣的忿怨在他的心中到底是飄浮著輕渺著的,隨著他真正定下心來去剖析,便如清風吹拂而過帶走了塵埃,消融不見。
窮兵黷武?
劉徹眼皮都不曾動容一下的冷峻:漢朝和匈奴之間的問題,對他來說怎麽不該說是血債血償不死不休?
後世人不還有一句功在千秋,有一句盛世風骨?
當年同樣看過後世人對於自己的認可,對於自己更添了三分自信和堅韌的皇帝,心中的信念分毫沒有被這句換個人來指不定被滿頭澆上冷水的發言而動搖。
他甚至還為自己委屈——因為更重要的那句巫蠱之禍,那句縱然後世人並不曾直言細說,他卻已經猜到和他繼承情況有關的發言。
他晚年應該最為重要的謀算,除了繼承人以外還能有什麽呢?他的謀算因為這件事被全盤打亂,甚至要自己下場操控大漢的轉向——除了他原定的繼承人出了波折,他原本想要留給子孫後代去完成的事業不得不自己來幹,還能又有什麽呢!
曾經在後世人的發言中隱隱窺見了自己繼承動盪的擔憂,此刻終於揭開了最後的真相,正正合上皇帝陛下心中敏感且脆弱的一條底線。
他本來就對傳說中的神仙之言頗感興趣,在當年得遇天幕之後,那份對未知和長生的渴求,更向著接近狂熱的地步生發開去。
就算這份還沒來得及徹底上頭的情緒,因為後世人那對宗教狂熱的剖析,被對權力歸屬敏感的皇帝緊急平息,可是曾經投入的熱情,又怎麽是一時能夠完全不在乎的。
他對自己看得明白:哪怕是現在,在知道那巫蠱之禍給他晚期的統治乃至於整個大漢的未來都產生了不小的動盪與風波,甚至讓人心都跟著浮動之後。
劉徹在聽見這個詞彙的時候,心底生出的依舊是一種本能的震撼、錯愕、厭惡,甚至於帶上鋒利與殺氣的怒火。
端坐起來的孝武皇帝觀照著自己內心的想法,在漫長的停頓與放任之後,那份突然掀起的浪潮終於被他漸漸於心中穩定。
——所以說啊,在沒有後世人預言的前提之下,在他也許步入晚年,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對於神仙之言更為迫切的時候,他會對巫蠱這樣的存在,生出什麽樣的感觸來呢?
劉徹還沒有子嗣。
所以他不知道自己選定的繼承人的品性,他不好揣測對麵是不是真的做出了這樣昏了頭的舉措,也不好猜測自己當時對於兒孫還能有著幾分舐犢之情。
他也還沒完全開始大展身手,他平生的功業,此刻還沒有幾件真正開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