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接過那份奏折,快速瀏覽了一遍,隨後雙手將奏折放迴禦案上,沉聲說道:“誠如袁督師所言,大明在國初控製奴兒幹地區,一是沿幾條大江設立衛所,派遣衛所軍與當地部族共同管理地方;二是內官亦失哈先後十一次巡視奴兒幹,都是乘船從鬆花江東下,直抵苦夷島。”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如今的遼東省地域廣闊,若沿用國初的管理辦法,百年之後,遼東難免重蹈覆轍,脫離大明控製。


    因此,建立一支遼東水師勢在必行。一來可維護大明在遼東的統治,二來可保障遼東沿海的海上安全和漁業資源。袁督師久在遼東,他的建議確實具有一定的實操性。”


    法安大師對袁崇煥的能力頗為認可,而張薔也看出了袁崇煥的心思。後金滅亡,奴兒幹迴歸大明,遼東鎮失去了大明第一邊鎮的地位,袁崇煥這位遼東督師眼看就要失業。


    他寫這封奏折,一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戰略眼光,二是想謀一份新職務。


    張薔正在深思,法安大師又開口道:“貧僧雖未親自去過苦夷島,但遼東的隱衛統領曾奉命派人考察過。遼東鯨海中確實如太後所說,有大量的魚類。苦夷島上的苦夷族人用獨木舟和漁叉捕魚,一個夏天就能獲取全年的食物。”


    大明的官方文件中,將北至苦夷島、南至朝鮮東海岸的海域稱為“鯨海”。


    這一海域因日本暖流(黑潮)與千島寒流(親潮)交匯,將海底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水域,為浮遊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養分,進而吸引了大量魚群聚集。


    後世的北海道漁場是世界四大頂級漁場之一,大明的海中洲因處於黑潮流經的海域,如今也成了大明最大的漁場。


    張薔對鯨海中的鮭魚、太平洋鯡魚、秋刀魚、沙丁魚等海產垂涎不已。即便沒有袁崇煥的這份奏折,她也早有組建水師、護衛捕魚船隊的打算。


    “大師覺得,袁崇煥能擔負起組建遼東水師的重任嗎?”張薔問道。


    法安大師沉思片刻,答道:“貧僧認為,組建遼東水師,毛文龍比袁崇煥更合適。”


    “哦?大師何出此言?”張薔挑眉問道。


    法安解釋道:“首先,毛文龍手下有一支東江水師,雖然戰船簡陋,官兵良莠不齊,但總算有一些基礎,比袁崇煥從零開始強得多。”


    張薔卻毫不客氣地說道:“毛文龍喜歡收幹兒子、幹孫子,企圖將朝廷的軍隊變成他自己的毛家軍。本宮如何放心將遼東水師交給他?”


    這也是遼東收複後,張薔沒有任命毛文龍為遼東都指揮使的原因。


    法安大師提議道:“大明以文製武,文可用袁崇煥,武可用毛文龍。如此折中,或許可行。”


    張薔心中卻有些擔憂。讓袁崇煥管毛文龍?這對冤家會不會重蹈曆史的覆轍?說不準哪一天,袁崇煥就會矯旨砍了毛文龍,而朝廷又因此斬了袁崇煥。


    法安大師雖不知原本的曆史時空,但他的建議確實中肯。


    隨後幾天,張薔召集了內閣和六部官員,經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了組建鯨海水師的計劃。


    遼東水師的管轄範圍包括遼東省的幾條大江大河和鯨海海域,鯨海水師的駐地設在喜樂溫河衛,張薔賜名為“海參崴”。


    袁崇煥如願以償,調任遼東水師提督,而毛文龍則被任命為鯨海水師總兵。


    鯨海水師副總兵黃龍,在原本的曆史時空中,此人在毛文龍被殺後被任命為東江鎮總兵,曾率軍在旅順口抵抗後金,最終在激戰中犧牲。


    他在此時的東江鎮眾將中表現並不如李九成、陳其時、尚可喜等人耀眼,卻是實實在在為大明戰死的英雄。


    張薔任命他為副總兵,並非因為他能力出眾,而是為了向曆史上的民族英雄致敬。


    此外,張薔還特別提名調前登萊水師都督同知沈有容的兩位公子進入遼東水師任職。沈壽嶽被任命為鯨海水師都督僉事,沈壽崇則被任命為水師參將。


    在原本的曆史時空中,沈有容是繼戚繼光、俞大猷之後,明軍重要的水師將官,一生從軍四十年,朝鮮抗倭、遼東抗金、三入台灣,殲倭寇,驅逐荷蘭人,戰功赫赫。


    他的兩個兒子沈壽嶽和沈壽崇自幼跟隨父親,熟悉水師的管理流程。沈壽嶽因支持鄭成功、張煌言抗清被處死,沈壽崇則在與李自成起義軍的戰鬥中戰死。


    張薔深知,煌煌華夏幾千年,有多少英雄默默躺在曆史的塵埃裏。她來了,更要給他們發光發熱的機會。


    然而,太後的這一任命卻引發了朝中的爭議。沈壽嶽雖已取得舉人身份,但按例最高隻能授七品知縣,如何能破格擔任正三品的都督僉事?


    沈壽崇雖是京營千總,憑借此次征遼之功,也升不到參將之位。吏科給事中方士亮直接封駁了張薔的中旨,要求太後走選官流程。


    有人讚歎方士亮頭鐵,敢在京察之年封還太後的中旨,這是不想繼續做官的節奏。也有人勸他:“方大人,您雖是老成謀國之言,但觸怒太後,恐非明智之舉啊。”


    方士亮麵色堅定,毫不動搖:“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職責所在,豈能因私廢公?況且,選官製度乃國之根本,豈可輕易破壞?”


    消息傳入慈寧宮,張薔雖心中不悅,卻也不能將他怎麽樣。經阿寶探查,方士亮此人並不結黨,也未貪汙,上這封折子更多的是為了博眼球,想引起太後的關注。


    也有人暗中猜測,沈壽崇就算了,畢竟在京營,又是武進士,太後知道他,還情有可原。


    但沈壽嶽,一個宣城的舉人,為何引來太後的關注?


    官場上那個傳言,再次被人提起,傳說,太後有一支神秘的隱衛,比錦衣衛還神秘,人員分布在兩京十三省,不,現在是十四省,三教九流都有人,日夜影視著官員和豪紳們的一舉一動……


    最後,經內閣和顧問小組討論,命沈有容子沈壽崇襲其職,調為鯨海水師參將,正三品。沈壽嶽為提督府正六品經曆。


    算是全了太後的麵子,維護了給事中的封駁之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