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自嚴剛摸清戶部的家底,他望向主位上的張薔,拱手道:“要迴答李尚書這個問題,臣要向太後確認兩個問題:以遼東兩鎮目前的戰力,能否收複遼陽和海州?大明與後金的戰爭,要打到哪一步?臣心中有底,才好籌措錢糧。”


    是啊,太後心中,究竟是怎麽想的?眾人都望向張薔。


    張薔卻望著大明奴兒幹都司的地圖,感慨:“諸位請看,一個奴兒幹都司的麵積,就與大明十三省麵積相當,成祖爺當年打下的江山,都毀在了後金手裏,本宮比諸位更希望消滅後金,收迴奴兒幹都司……”


    得,太後的胃口,比袁崇煥和毛文龍更大,她要直接滅掉後金。


    畢自嚴更是後悔,承諾得太早了……臣隻想問要不要打到遼陽,太後您這是,要直接打到苦夷島的節奏?


    連老成持重的朱燮元,也抬頭望了太後一眼,他見三位閣臣,一臉平靜無波的表情,顯然對太後出人意料的表現,已經司空見慣。


    工部尚書倪元璐,和左侍郎盧象升,年輕氣盛,望著牆上那幅地圖,滿臉激動,顯然極讚同太後的主張。


    戶部的左右侍郎,範景文和王家彥,則與畢自嚴低聲交換著意見,顯然在匯報,自己手下,能挪出多少錢糧。


    禮部尚書溫體仕、吏部尚書王永光、刑部尚書王在晉,因為今日討論的問題,與他們關係不大,三人自動降低存在感,基本上隻聽別人發言。


    張薔將各人的表現,全都看在眼裏,做為一個後世穿來的靈魂,她知道遼東那片土地,地上地下蘊藏著多少資源!就算以大明的技術水平,無法開采,她也要將它留給後世子孫!


    她指著牆上的地圖,緩緩地道:“諸位請看,自永樂元年到萬曆年間,我大明在奴兒幹都司,共置了三百八十四衛,老酋努爾哈赤起兵叛明,使我大明失去了對奴兒幹的統治……


    遼東是個好地方啊,大家隻知道遼東出產東珠、貂皮、山參,卻不知道,長白山裏的木材,才是更寶貴的資源……裏麵生長的橡木、鐵木,是建造遠洋船隻的絕佳材料。


    都說遼東苦寒,諸位卻不知道,在遼東也有大片的平原,每年可種一季莊稼,那裏的土地,是黑色的,肥得流油,丟顆種子就能發芽……”


    說到莊稼地,各位重臣的眼睛都亮了,幾千年的農業帝國,每一位國人的血脈裏,都刻下了種地的基因。


    張薔接著說:“這麽好的地方,這麽遼闊的國土麵積,卻被後金搶去,諸位與本宮適逢其會,不奪迴來,如何對得起後世子孫?”


    倪元璐聽了這話,激動地站起來,衝張薔拱手道:“太後,打吧,咱們有火器,還怕打不到遼陽?依臣看來,就該收複沈陽,將皇太極趕迴深山老林裏去!”


    盧象升搖頭道:“趕迴去不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付皇太極,就該徹底消滅,以防後金死灰複燃。”


    宣德以後的大明君臣,都覺得奴爾幹地區,是一片可有可無的雞肋,從來沒有用心經營過,後來被建虜奪去,也沒有多少心疼。


    隻有當建奴攻破西平堡,越過大淩河,陳兵錦州和寧遠城下,直接威脅山海關,和後麵的京師時,大明君臣才著急起來。


    張薔又道:“諸位知道永樂年間的內官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但知不知道另一位內官亦失哈呢?


    知不知道,這位亦失哈曾在鬆花江畔,設立造船廠,前後二十多年間,九次奉命巡撫奴兒幹,鞏固了我大明在這一地區的統治,本宮覺得,亦失哈的貢獻,並不比鄭和小。”


    孫承宗、韓爌、袁可立、朱燮元等老臣,是知道這段曆史的,其他人,知道奴兒幹都司,卻不知道大明原來,還有這樣一位內官。


    李邦華問:“太後,這亦失哈是哪裏人?”


    “海西女真人。”張薔道,“所以,就算是女真人,也並不全是跟建州虜酋一樣,一心要反叛我大明。


    海西女真和外興安嶺的北山女真,隻是屈服於建州女真的淫威之下,隻要我大明消滅建州女真,放歸被建州女真抓捕的其他部族的青壯,再施以還柔之策,就不難恢複大明對奴兒幹的統治……”


    太後這是要,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朱燮元心想,他抬頭去看三位閣老。


    果然,三位閣老對太後真是寬容,大後如此大膽的想法,孫承宗還幫她分析道道:“以明軍現在的武器裝備,足以打敗後金,但以遼東兩鎮的兵力,要收複沈陽,消滅後金,還是少了點,真要打,說不得要從其他邊鎮調兵……”


    袁可立對倪元璐道:“工部要生產出大量的武器彈藥。”


    韓爌也道:“戶部也能拿得出足夠的錢糧才行。”


    李邦華拱手道:“京營可以調出五萬兵……”


    畢自嚴卻兩手一攤:“戶部去哪裏弄錢糧?”


    他扳起指頭給大家算賬:“西北連續五年,沒收過一文錢稅賦,西南剛剛平定,也無稅賦解京,今年決了孟津渡,現在還在投錢,修築黃河大堤……黃河下遊的淮泗地區,又遭了暴雨,莊稼欠收……


    偌大個大明,今年隻靠著荊湖地區的米糧支撐,要不是從海裏捕撈魚蝦海藻,哪裏支應得過來?”


    盧象升指著王家彥道:“畢大人,你也不要哭窮了,別的不說,王大人手裏的官店,就賺多少錢?”


    畢自嚴收迴手,隨即又伸出三個手指頭,道:“官店賺錢,七成歸地方政府,三成歸戶部……況且,那些錢都有預算,無法動。”


    又道:“朝廷今年的軍費預算,已經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這次的開銷,又在預算之外。”


    可惜,朱燮元遺憾地想,遼東的形勢,是很好的,隻要朝廷增兵,錢糧足夠,是有機會消滅後金的。


    看來,太後收複奴兒幹的夢想,要推後了。


    卻聽太後笑咪咪地道:“隻要決心收複奴兒幹,辦法總比困難多,本宮的意見,是批準袁崇煥和毛文龍的請求,支持他們收複遼陽和海州,打通連山關,先將遼東半島收迴來再說。”


    “其他問題,下來再慢慢想法子。”太後說,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朱燮元心想:太後有什麽法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