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州城外
之前,為了給從南寧來的官軍建營寨,知州簡誌鴻下令,把城外流民聚集地的草棚,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失去了棲身之所的流民們,一小部分選擇了離開,他們要麽再次踏上了逃難之路,要麽帶著一家老小,躲進了附近的山中。
而絕大多數的流民,無處可去,選擇了在離城牆稍遠一點的地方,重新聚集。他們從山中砍來樹木、竹子,采下一片一片巨大的芭蕉葉,一點一點的重新搭建棲身之地。
此刻的天空,東邊已經開始發白。
雖有城牆阻隔,一裏地之外的城內,隱隱傳來了公雞打鳴的聲音。
附近山野中,野狗也開始,一隻接一隻的叫了起來。
自前日起,州城就緊閉城門,不再允許百姓出入。而大多數流民,都是靠著給城內商行、作坊做苦力謀生。眼下城門緊閉,同時也斷絕了他們做苦力謀生的機會。即便如此,流民們早早醒來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聚在城牆根,期待城門打開。
城牆根下,因酒鋪草棚被燒而被迫改行賣粥的酒鋪老板,麵無表情的坐在挑子前的小馬紮上。
因為城門緊閉,沒了往日的人來人往,自然喝粥的人也少了許多。
在他的身後,寥寥的幾個人,背倚著城牆,蹲在地上,抱著手中的木碗,喝著滾燙的玉米粥。這僅有的幾個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要麽是探親訪友要麽是送貨的商隊,由於無法進城,隻能滯留在城外。
而聚在一起的流民,隻能縮著手,站在不遠處,眼巴巴的看著城牆根下喝粥的人,不時的咽一口口水,壓一壓腹中饑餓感。幾日沒了收入,他們早已斷糧,哪怕是幾文錢一碗的玉米粥,也是他們不敢動的念頭。
戴著一頂破草笠的武小滿,席地而坐,看到不遠處,越聚越多的流民,放下了手中的木碗,與身邊的同伴,低聲耳語了幾句。
同伴起身,若無其事的走到粥攤主人身邊,彎腰輕聲說了幾句,又伸手指了指那些流民。
粥攤主人,先是一愣,旋即便喜笑顏開的起身,衝著那些流民不斷的招手。
看到粥攤主人衝這邊招手,流民們不明就裏,紛紛左顧右盼,不知道粥攤主人在招唿誰?遲疑了好一會兒,兩三個膽大的流民縮手縮腳朝粥攤走了過來。
“那位七爺把粥都包了,請大家夥喝粥,一人一碗!“粥攤主人,看到走過來的流民,麻利的拿起木碗,開始盛粥。
一個流民看到遞到麵前的木碗,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遲疑片刻,才慢慢的伸出手,接了過來。
另一個流民,先是一愣,然後轉身就往後跑,一邊跑一邊嘴裏還不停喊著什麽。
不一會兒,得知有人施粥,不遠處的十幾個流民,撒開腳丫子便奔了過來,瞬間便把粥挑子圍了起來。
另一邊,靠在城牆根喝粥的兩個人,在低聲閑聊。
“城裏到底出了什麽事?都三天不開城門了”
“說是城裏進了蟊賊,關了城門,全城緝拿呢。還有人說,是暴民從進了城裏,到處殺人,連知州老爺都被殺了!”
“啊?暴民這麽厲害,都敢衝進州城去殺人了?”
兩人的對話,引起了一旁另一個人的注意,隻見他,抱著木碗,朝兩人身邊挪了挪,故意壓低了聲音,也摻和進來:“幾個月前,下邊村子裏來了一夥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帶著村裏人,不但殺了大戶,開倉放糧,還給每個人分了田地。”
“嘶~~~這些人膽子也太大了吧?”
“這叫膽子大?他們還把前去緝拿的捕快、巡檢殺了個遍,然後帶著人,躲進了渠黎那邊的山裏。”
“這可把知州老爺嚇壞了,趕緊從南寧府搬來了數千官軍,前去圍剿。”
“喏~~~看見沒有,那邊就給南寧來的官軍建的營寨。”
三人一開始還盡量壓低聲音,但是,說到後麵,不知不覺,聲音便大了起來。
聽到三人的閑聊,坐在離他們不遠的武小滿,衝身邊的同伴使了個眼色,幾人不動聲色的慢慢靠了過去。
“這次官軍去圍剿,我看八成又吃了大虧!”又一個端著木碗的人,湊了過來。
“前幾天,陸陸續續逃迴一些當兵的,我估計關城門就是因為這個。”
“不用猜了,官軍已經全軍覆沒,隻跑掉幾個小嘍囉。”武小滿的同伴,把頭埋在木碗裏,一邊喝著粥,嘴裏含混不清的說了一句。
“莫要瞎說!數千官軍還打不過那些暴民?”一個外地人模樣的人輕蔑的看了一眼武小滿的同伴,輕斥道。
“他們可不是什麽暴民,為頭的幾個,據說是天上神君下凡,厲害著呢!”一個剛拿到粥的流民,端著木碗擠了進來。
“是啊!是啊!我也聽說了,那些神君是下凡來替我們這些窮苦人討公道的,隻要跟著他們的人,天天都吃香的喝辣的,每家每戶還分幾十畝田。”
“前些日子,我遇見幾個木民村的人,他們確實分到了田,每家每戶三十畝呢。”
“不說別人,原本跟我們一起的那個鐵匠,還有那個郎中,全都投奔神君去了,神君隨手就賞了他們百兩銀子。”
“嘖嘖嘖~~~百兩銀子啊!我要是有百兩銀子,老子天天吃白米……”
“他們可不是什麽暴民,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的人。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把大戶的田地收了,然後分給大家。”眼見話題有些跑偏,武小滿的一個同伴,趕忙插話。
“唉,可惜我找不到他們,不然我也去投奔,我不要什麽銀兩,隻要能分點田地,讓我的渾家和幾個孩子有口飯吃,老子把命給他們都行!”一個中年漢子,說完,幽幽的歎了一口氣,兩眼失神的盯著眼前的半碗玉米粥。
“還用你說?隻要有地分,城外這幾千人,拚了命都會去投奔。”
“是啊!是啊!”
中年漢子的話,引起一片附和。
“你們別急,再過幾天,估計城門就會開了,到時候不但會開倉放糧,說不準還會招人手。”武小滿的同伴,說罷起身,順手從衣襟中摸出一吊銅錢,朝粥攤主人走去。
“他是什麽來頭?”
“莫不是‘他們’的人?”
“成五,要是真有地可分,你去不去?”
“去!幹嘛不去?有幾十畝地,就算老子死了,也沒什麽了不起,反正現在都是爛命一條。”
看著武小滿同伴的身影遠去,人群中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眼見目的已經達到,武小滿放下手中的木碗,伸手壓了壓頭上的草笠,若無其事的起身,悄悄的離開。
午後,林宗澤坐在州衙大堂上,望著書案上堆成半人高的各種簿、冊發呆。
這兩日,從州衙六房中搜出的各種簿、冊,全被搬到了這裏。幾乎填滿了大堂右側,柱子與牆壁之間的空隙。
望著堆成半人高的簿、冊,林宗澤頭疼不已。這時的他,深深的體會到,哪怕是一個州,管理起來也遠沒有他想象中的簡單。
這便是他火急火燎要把許山海找來的原因。
就在他發呆時,門外一個親兵匆匆跑進來稟報:“小先生與呂隊長已經進城,即刻便到。”
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推開書案上的簿、冊,林宗澤起身,順手理了理裙甲,慢慢的朝門口走去。
從岜盆鐵窯到州城,距離五十多裏,就算是坐馬車,也要兩個多時辰。許山海、呂耀輝,天還沒亮就出發,按理來說,正午時分就能趕到州城。
可是,當馬車途經渠黎鎮時,許山海被路兩旁的景象震驚了。
鎮上,原本沿著官道兩旁一字排開了十多家鋪麵,可是現在,官道一邊的鋪麵全被燒毀,映入許山海眼簾的,隻有留在原處,焦黑的一排殘垣斷壁。
而官道的另一邊也沒好到哪裏去,除了酒鋪、鐵匠鋪,其他的鋪麵損毀嚴重,高大的碾米坊更是搖搖欲墜,讓人感覺,隻要來一陣大風,隨時都會被吹倒。
許山海叫停了馬車,隨即下車,沿著道路,一路查看過去。
一路走一路看,許山海不時的向跟在身後的呂耀輝詢問著什麽,直到走到布莊前,他才停下腳步。
前天,他帶人去往鐵窯時,為了不走漏消息,特意從鎮子旁邊繞了過去,所以,鎮上的慘狀,他並沒有看到。
經過呂耀輝的一番解釋,他才明白,如今所見的一切,全是官軍所為,他們用了一整夜,把渠黎鎮徹底洗劫了一遍。
聞著空氣中依舊刺鼻的焦味,聽到遠處傳來隱隱的哭聲,許山海沉默良久,低著頭,走迴到停在道旁的馬車邊。
就在他準備抬腿登上馬車時,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麽,與身邊一個土兵護衛低聲說了幾句,土兵點了點頭,便飛快的奔下官道,朝山寨跑去。
原來,他讓土兵去山寨找王恩祖,傳達自己的命令:把所有的俘虜押來鎮上,清理廢墟,再把損毀的房子全部重建!
既然是官軍造的孽,許山海要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有了渠黎鎮上的一番折騰,所以,抵達州城時,已經是午後。
遠遠看到站在大堂台階上林宗澤的身影,許山海、呂耀輝快走幾步,趕了過來。
分別幾日,三人寒暄著進到了大堂。
堂上的親兵,見狀立馬搬來了椅子,三人便直接在大堂中間坐了下來。
剛落座,還沒等親兵把水端上來,林宗澤就急切的問道:“本以為你們昨日便會感到,誰知等到今日,莫不是寨中有何變化?”
“三哥無需擔心,寨中一切都好,我們遲了一天趕到,另有原因。”許山海稍稍的直了直腰板,在馬車上顛簸了幾個時辰,腰酸背痛,整個人像是要散架。
“哦?有何事耽擱?”二人遲了一天才到,林宗澤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三哥,你走後,我帶人去把那個鐵窯拿下了。”許山海接過親兵遞來的水,一飲而盡,擦了擦嘴說道。
“鐵窯?什麽鐵窯?”林宗澤反問道。
“你是說,在鎮上找茬的哪個?”林宗澤依稀想起,之前在鎮上找許山海、沈南秋麻煩的那個人。
“對!就是他!”許山海點點頭。
“之前你不是一直攔著我們去鐵窯嗎?怎麽這會兒又自己帶人去了?”林宗澤還記得,事發之後,所有人都想殺去鐵窯,不單單是為許山海出氣,更是為國興軍找迴場子,但是,卻遭到許山海的極力反對。
“之前是為了專心應付官軍的圍剿,沒必要為了那點小事分心。至於現在拿下鐵窯,還是讓耀輝來說吧。”自己決定帶人去鐵窯,是基於呂耀輝對俘虜的詢問結果,所以,許山海覺得讓呂耀輝來說,比較合適。
之前,為了給從南寧來的官軍建營寨,知州簡誌鴻下令,把城外流民聚集地的草棚,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失去了棲身之所的流民們,一小部分選擇了離開,他們要麽再次踏上了逃難之路,要麽帶著一家老小,躲進了附近的山中。
而絕大多數的流民,無處可去,選擇了在離城牆稍遠一點的地方,重新聚集。他們從山中砍來樹木、竹子,采下一片一片巨大的芭蕉葉,一點一點的重新搭建棲身之地。
此刻的天空,東邊已經開始發白。
雖有城牆阻隔,一裏地之外的城內,隱隱傳來了公雞打鳴的聲音。
附近山野中,野狗也開始,一隻接一隻的叫了起來。
自前日起,州城就緊閉城門,不再允許百姓出入。而大多數流民,都是靠著給城內商行、作坊做苦力謀生。眼下城門緊閉,同時也斷絕了他們做苦力謀生的機會。即便如此,流民們早早醒來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聚在城牆根,期待城門打開。
城牆根下,因酒鋪草棚被燒而被迫改行賣粥的酒鋪老板,麵無表情的坐在挑子前的小馬紮上。
因為城門緊閉,沒了往日的人來人往,自然喝粥的人也少了許多。
在他的身後,寥寥的幾個人,背倚著城牆,蹲在地上,抱著手中的木碗,喝著滾燙的玉米粥。這僅有的幾個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要麽是探親訪友要麽是送貨的商隊,由於無法進城,隻能滯留在城外。
而聚在一起的流民,隻能縮著手,站在不遠處,眼巴巴的看著城牆根下喝粥的人,不時的咽一口口水,壓一壓腹中饑餓感。幾日沒了收入,他們早已斷糧,哪怕是幾文錢一碗的玉米粥,也是他們不敢動的念頭。
戴著一頂破草笠的武小滿,席地而坐,看到不遠處,越聚越多的流民,放下了手中的木碗,與身邊的同伴,低聲耳語了幾句。
同伴起身,若無其事的走到粥攤主人身邊,彎腰輕聲說了幾句,又伸手指了指那些流民。
粥攤主人,先是一愣,旋即便喜笑顏開的起身,衝著那些流民不斷的招手。
看到粥攤主人衝這邊招手,流民們不明就裏,紛紛左顧右盼,不知道粥攤主人在招唿誰?遲疑了好一會兒,兩三個膽大的流民縮手縮腳朝粥攤走了過來。
“那位七爺把粥都包了,請大家夥喝粥,一人一碗!“粥攤主人,看到走過來的流民,麻利的拿起木碗,開始盛粥。
一個流民看到遞到麵前的木碗,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遲疑片刻,才慢慢的伸出手,接了過來。
另一個流民,先是一愣,然後轉身就往後跑,一邊跑一邊嘴裏還不停喊著什麽。
不一會兒,得知有人施粥,不遠處的十幾個流民,撒開腳丫子便奔了過來,瞬間便把粥挑子圍了起來。
另一邊,靠在城牆根喝粥的兩個人,在低聲閑聊。
“城裏到底出了什麽事?都三天不開城門了”
“說是城裏進了蟊賊,關了城門,全城緝拿呢。還有人說,是暴民從進了城裏,到處殺人,連知州老爺都被殺了!”
“啊?暴民這麽厲害,都敢衝進州城去殺人了?”
兩人的對話,引起了一旁另一個人的注意,隻見他,抱著木碗,朝兩人身邊挪了挪,故意壓低了聲音,也摻和進來:“幾個月前,下邊村子裏來了一夥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帶著村裏人,不但殺了大戶,開倉放糧,還給每個人分了田地。”
“嘶~~~這些人膽子也太大了吧?”
“這叫膽子大?他們還把前去緝拿的捕快、巡檢殺了個遍,然後帶著人,躲進了渠黎那邊的山裏。”
“這可把知州老爺嚇壞了,趕緊從南寧府搬來了數千官軍,前去圍剿。”
“喏~~~看見沒有,那邊就給南寧來的官軍建的營寨。”
三人一開始還盡量壓低聲音,但是,說到後麵,不知不覺,聲音便大了起來。
聽到三人的閑聊,坐在離他們不遠的武小滿,衝身邊的同伴使了個眼色,幾人不動聲色的慢慢靠了過去。
“這次官軍去圍剿,我看八成又吃了大虧!”又一個端著木碗的人,湊了過來。
“前幾天,陸陸續續逃迴一些當兵的,我估計關城門就是因為這個。”
“不用猜了,官軍已經全軍覆沒,隻跑掉幾個小嘍囉。”武小滿的同伴,把頭埋在木碗裏,一邊喝著粥,嘴裏含混不清的說了一句。
“莫要瞎說!數千官軍還打不過那些暴民?”一個外地人模樣的人輕蔑的看了一眼武小滿的同伴,輕斥道。
“他們可不是什麽暴民,為頭的幾個,據說是天上神君下凡,厲害著呢!”一個剛拿到粥的流民,端著木碗擠了進來。
“是啊!是啊!我也聽說了,那些神君是下凡來替我們這些窮苦人討公道的,隻要跟著他們的人,天天都吃香的喝辣的,每家每戶還分幾十畝田。”
“前些日子,我遇見幾個木民村的人,他們確實分到了田,每家每戶三十畝呢。”
“不說別人,原本跟我們一起的那個鐵匠,還有那個郎中,全都投奔神君去了,神君隨手就賞了他們百兩銀子。”
“嘖嘖嘖~~~百兩銀子啊!我要是有百兩銀子,老子天天吃白米……”
“他們可不是什麽暴民,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的人。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把大戶的田地收了,然後分給大家。”眼見話題有些跑偏,武小滿的一個同伴,趕忙插話。
“唉,可惜我找不到他們,不然我也去投奔,我不要什麽銀兩,隻要能分點田地,讓我的渾家和幾個孩子有口飯吃,老子把命給他們都行!”一個中年漢子,說完,幽幽的歎了一口氣,兩眼失神的盯著眼前的半碗玉米粥。
“還用你說?隻要有地分,城外這幾千人,拚了命都會去投奔。”
“是啊!是啊!”
中年漢子的話,引起一片附和。
“你們別急,再過幾天,估計城門就會開了,到時候不但會開倉放糧,說不準還會招人手。”武小滿的同伴,說罷起身,順手從衣襟中摸出一吊銅錢,朝粥攤主人走去。
“他是什麽來頭?”
“莫不是‘他們’的人?”
“成五,要是真有地可分,你去不去?”
“去!幹嘛不去?有幾十畝地,就算老子死了,也沒什麽了不起,反正現在都是爛命一條。”
看著武小滿同伴的身影遠去,人群中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眼見目的已經達到,武小滿放下手中的木碗,伸手壓了壓頭上的草笠,若無其事的起身,悄悄的離開。
午後,林宗澤坐在州衙大堂上,望著書案上堆成半人高的各種簿、冊發呆。
這兩日,從州衙六房中搜出的各種簿、冊,全被搬到了這裏。幾乎填滿了大堂右側,柱子與牆壁之間的空隙。
望著堆成半人高的簿、冊,林宗澤頭疼不已。這時的他,深深的體會到,哪怕是一個州,管理起來也遠沒有他想象中的簡單。
這便是他火急火燎要把許山海找來的原因。
就在他發呆時,門外一個親兵匆匆跑進來稟報:“小先生與呂隊長已經進城,即刻便到。”
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推開書案上的簿、冊,林宗澤起身,順手理了理裙甲,慢慢的朝門口走去。
從岜盆鐵窯到州城,距離五十多裏,就算是坐馬車,也要兩個多時辰。許山海、呂耀輝,天還沒亮就出發,按理來說,正午時分就能趕到州城。
可是,當馬車途經渠黎鎮時,許山海被路兩旁的景象震驚了。
鎮上,原本沿著官道兩旁一字排開了十多家鋪麵,可是現在,官道一邊的鋪麵全被燒毀,映入許山海眼簾的,隻有留在原處,焦黑的一排殘垣斷壁。
而官道的另一邊也沒好到哪裏去,除了酒鋪、鐵匠鋪,其他的鋪麵損毀嚴重,高大的碾米坊更是搖搖欲墜,讓人感覺,隻要來一陣大風,隨時都會被吹倒。
許山海叫停了馬車,隨即下車,沿著道路,一路查看過去。
一路走一路看,許山海不時的向跟在身後的呂耀輝詢問著什麽,直到走到布莊前,他才停下腳步。
前天,他帶人去往鐵窯時,為了不走漏消息,特意從鎮子旁邊繞了過去,所以,鎮上的慘狀,他並沒有看到。
經過呂耀輝的一番解釋,他才明白,如今所見的一切,全是官軍所為,他們用了一整夜,把渠黎鎮徹底洗劫了一遍。
聞著空氣中依舊刺鼻的焦味,聽到遠處傳來隱隱的哭聲,許山海沉默良久,低著頭,走迴到停在道旁的馬車邊。
就在他準備抬腿登上馬車時,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麽,與身邊一個土兵護衛低聲說了幾句,土兵點了點頭,便飛快的奔下官道,朝山寨跑去。
原來,他讓土兵去山寨找王恩祖,傳達自己的命令:把所有的俘虜押來鎮上,清理廢墟,再把損毀的房子全部重建!
既然是官軍造的孽,許山海要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有了渠黎鎮上的一番折騰,所以,抵達州城時,已經是午後。
遠遠看到站在大堂台階上林宗澤的身影,許山海、呂耀輝快走幾步,趕了過來。
分別幾日,三人寒暄著進到了大堂。
堂上的親兵,見狀立馬搬來了椅子,三人便直接在大堂中間坐了下來。
剛落座,還沒等親兵把水端上來,林宗澤就急切的問道:“本以為你們昨日便會感到,誰知等到今日,莫不是寨中有何變化?”
“三哥無需擔心,寨中一切都好,我們遲了一天趕到,另有原因。”許山海稍稍的直了直腰板,在馬車上顛簸了幾個時辰,腰酸背痛,整個人像是要散架。
“哦?有何事耽擱?”二人遲了一天才到,林宗澤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三哥,你走後,我帶人去把那個鐵窯拿下了。”許山海接過親兵遞來的水,一飲而盡,擦了擦嘴說道。
“鐵窯?什麽鐵窯?”林宗澤反問道。
“你是說,在鎮上找茬的哪個?”林宗澤依稀想起,之前在鎮上找許山海、沈南秋麻煩的那個人。
“對!就是他!”許山海點點頭。
“之前你不是一直攔著我們去鐵窯嗎?怎麽這會兒又自己帶人去了?”林宗澤還記得,事發之後,所有人都想殺去鐵窯,不單單是為許山海出氣,更是為國興軍找迴場子,但是,卻遭到許山海的極力反對。
“之前是為了專心應付官軍的圍剿,沒必要為了那點小事分心。至於現在拿下鐵窯,還是讓耀輝來說吧。”自己決定帶人去鐵窯,是基於呂耀輝對俘虜的詢問結果,所以,許山海覺得讓呂耀輝來說,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