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州


    州城十字街街尾,橫巷深處的一座小院落。兩個月前,吳進租下了這裏,作為在州城的落腳處,順便也用來安置原來商號那些夥計。


    院牆內的空地上,丫鬟小英正把腳邊木盆中,洗好的衣物,攀曬到竹竿上。


    堂屋中,與吳進相對而坐的是,依舊一身孝服的陳展雲。


    昏暗的堂屋中,還是吳進開口,打破了屋中的沉寂:“雲兒,你帶著小英不辭而別,時日一長,他終究會察覺,到時你作何打算?”吳進口中的“他”,說的是陳展雲的三哥陳展青。


    “無妨!我把小英帶走,正是要讓他明白,他做下的傷天害理之事,我已然知曉。我賭的就是他不敢聲張!”陳展雲悶聲的答道。


    前幾天,陳展雲帶著小英悄悄的離開了南寧府,來到新寧州。


    陳展雲知道,之前小英所說,句句屬實,可是,終究自己手中沒有證據,就算把事情鬧到官府,依舊很難治陳展青的罪。更何況,假如陳展青以“嫡庶”、“長幼”為由,反咬一口,再對官府中人,施以金錢攻勢。說不定到最後,下大牢、蹲黑獄的反倒是自己。


    所以,陳展雲把小英帶走,他賭陳展青有所顧忌,不敢聲張。至於別的事,待日後,徐徐圖之。


    吳進輕歎一聲,問道:“你眼下有何打算?”


    “幾年前,有舅舅你的輔佐,有鍾叔他們的協助,我們能把商號做起來。雲兒覺得,換做如今,一樣可以!”說到這裏,陳展雲灰暗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聽了陳展雲的話,吳進滿臉苦笑:“可是,現如今,沒有商號,沒有本錢,外麵還有那麽多夥計要吃飯,談何容易啊?”


    “雲兒身上,現銀加上銀票,尚有三十餘兩,你們給那邊運的貨,利潤也還有十多兩,湊合著也能做。至於商號,先不急,待本錢充足些,我們再建個新的便是。”這些想法,是陳展雲在來的路上,花了兩天時間琢磨出的。


    “唉~那邊……,官府已經派大軍前去圍剿,怕是兇多吉少啊!”吳進的眉頭皺得更緊。


    他們口中的“那邊”指的是,林宗澤、許山海等人的國興軍。


    說到這裏,方才還興致勃勃的陳展雲,就像是被紮破了的水囊般,臉上的神情,頓時萎靡下來。


    “東家~東家!進哥!”門外傳來鍾叔的聲音。


    “東家,進哥!好消息!”鍾叔匆匆的走了進來,一臉的喜悅。


    堂屋中的舅甥二人,還沒從鬱悶的心情中轉換過來,自然也沒人搭話,隻是扭頭望向鍾叔。


    “外麵有傳聞,昨日官軍吃了敗仗,兩三千人的隊伍,逃出來的不足百人。大勝啊!大勝啊!”雖說鍾叔盡量壓低了聲音,可是依舊掩飾不住滿臉的喜悅之情。


    “鍾叔,你從哪裏打探來的消息,可否屬實?”率先反應過來的是陳展雲,兩步便跨到鍾叔身邊,一把扯住了他的袖子。


    “東家,現在城外都傳遍了,我估計八九不離十!”鍾叔一邊解釋,一邊不停使勁的點著頭。


    “鍾叔,你趕緊備馬,我要去見林將軍和小先生!”陳展雲顧不上再仔細詢問,恨不得立刻就能飛到林宗澤、許山海的麵前。


    被家族拋棄,被同父異母的哥哥暗算,此刻的陳展雲宛如一個溺水之人,而國興軍則是他心目中那根救命的稻草。


    麵對官軍的圍剿,國興軍勝,則自己還有翻身之日,如果國興軍戰敗,自己的前途則是一片昏暗。所以,此時鍾叔帶來的消息,怎會不讓陳展雲欣喜若狂?


    正如這世間事都有兩麵性,一個消息,對於陳展雲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喜訊。可是,對於另外的一些人來說,不啻於晴天霹靂!


    與此同時,整個州衙都被一種壓抑得令人發瘋的氣氛所籠罩。


    州衙中,無論是六房中的各級胥吏,還是上上下下的衙役,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的行事,生怕哪裏出一點紕漏,被知州老爺盯上,引火燒身。


    他們從能夠進出州衙後院的下人口中得知,自昨晚,官軍戰敗的消息傳迴來之後,知州老爺就沒有消停過。


    據說整個書房被砸得一片狼藉,好幾個丫鬟和下人都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被知州老爺遷怒之後,命人打到皮開肉綻,慘不忍睹。


    並且,今天一大早,天剛亮,州衙裏七八個信使,便騎著快馬,出城而去,據說是帶著幾位師爺連夜寫的求援信,去往南寧府和桂林府。


    營寨後山


    幾棟臨時搭建的小木屋,這幾棟小木屋原本是給林宗澤、許山海、徐子晉、王恩祖他們單獨使用。昨日戰事結束之後,被呂耀輝和他的手下,全部辟做臨時的審訊室。


    離木屋不遠處,一棵參天大樹下,兩塊大石旁擺著幾個劈開的樹墩。


    許山海、陳茂深,兩人在兩塊大石上相向而坐,呂耀輝則是搬了一個樹墩,坐在兩人身側。


    此時的陳茂深,依舊穿著寬袍大袖的官服,可是,頭上的烏紗早已不知去向,發髻也淩亂不堪,幾縷長發散落下來,垂在額頭兩側。


    原本久居高位養成的氣勢,這會兒也蕩然無存,身為階下囚,對未知的恐懼充斥著他的腦袋,雖然努力裝做平靜,可是,臉上僵硬的表情,出賣了他的內心。


    許山海一直沒有說話,隻是用玩味的眼神,不停地打量著他,畢竟,陳茂深是他見到的真正的大明官員,所以,眼前的一切對於他來說,充滿了新鮮和好奇。


    被許山海的眼神盯得心中發毛,著實忍耐不住的陳茂深,幹咳一聲,打斷了許山海的繼續觀察,說道:“呃……這位好漢,不知叫本官前來,有何指教?”


    “哈哈哈~~~本官?”許山海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笑的故事,突然大笑起來。


    “陳茂深是吧?”收起笑容,許山海正色的問道。


    “呃……正是鄙人!”陳茂深不記得有多少年,沒有被人這樣直唿姓名,心中很是惱火,但又無可奈何的答道。


    “既然你我同坐一塊大石,那便沒有官民之分,何況你頭上烏紗不在,所以,自稱‘本官’,頗不應景呐!“眉角輕揚,許山海漫不經心的說道。


    言語間不但暗指陳茂深自稱“本官”不妥當,順便還用他拿丟了的烏紗帽,暗諷他不識時務,沒有搞明白自身的處境。


    “不過,萬曆四十三年,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賜同進士,這個資曆,倒是有幾分成色,姑且稱你一聲‘陳先生’吧!”為一個稱唿,許山海費這麽多工夫,主要是敲打陳茂深一番,讓他謹記自己階下囚的身份,為後麵的談話,鋪平道路。


    “鄙人姓許,僥幸也念過幾年書,所以,同袍都喚我一聲‘小先生’。”許山海用打趣的方式,介紹了自己。


    “這位許……許先生,不知有何指教?”眼見許山海白淨的麵龐,陳茂深本想稱唿一聲“許老弟”,可轉念一想,終覺不妥,所以把到嘴邊的“老弟”,硬生生的換成了“先生”。


    “哈哈哈~~~叫你來,無他,隻是閑聊一番,陳先生無需多慮!”陳茂深的磕巴,卻被許山海解讀成了害怕。


    陳茂深老臉一紅,嘴上卻依舊強硬。側身抱拳,對天拱手道:“食皇糧,領俸祿,陳某替皇上辦差,為君分憂,乃是本份,至於生死,早就置之度外!”


    “倒是許先生,一表人才,本該有大好前程,不知為何要與暴民廝混一起,背上這忤逆的罵名?”畢竟是從萬千讀書人中殺出來的恩科三甲,禦賜同進士,從最初的慌亂中穩定了情緒的陳茂深,立馬反手便把話題的主動權奪了過來。


    陳茂深的反應能力,令許山海在心中不免高看他一眼。但是,光憑他幾句話,不足以彌補二人在認知上的差距,許山海又豈能被他拿話將住?


    隻見許山海微微一笑,說道:“陳先生此言差矣!有沒有大好前程,許某不敢奢求,隻求食能果腹,衣能蔽體,安度一生。”


    “可即便許某與世無爭,那些大戶、官府中人,卻奪我薄田、殺我親人、燒我村莊。我等小民,性命都不保,陳先生卻與我談前程?“一番話說完,許山海一臉揶揄的表情看著陳茂深。


    陳茂深本想把談話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學識,說不準還能上演一出“勸降”的戲碼,誰知,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根本不為所動,轉手還將了自己一軍。


    陳茂深作勢理了理衣袖,趁機梳理了一下思緒,迴應道:“雖說綱常有度,但是,世間之大,總能遇上一些不平之事,許先生可以向官府提告,總能與你一個公道,而不是聚眾作亂,殺人泄憤!既亂了法度,又擾了地方安寧。”


    先推諉,後扣帽子,此等手法,對於在官場中待久了的陳茂深,幾乎沒有難度,甚至可以說是,張嘴就來。


    先把責任推幹淨,再強行指責對方犯錯,最後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批判對方。這一番套路下來,很少有人不被牽著鼻子走。再施以詭辯之術,不用幾合,被擾亂思緒的對方,真會認為是自己犯下了大錯。


    幾句話間,陳茂深的應對堪稱完美,旁人看來,幾乎無懈可擊。


    可是,今天他麵對的不是一般的鄉野村夫、軍中莽漢,作為一個後世穿越而來的人,許山海怎會被他這點小心思糊弄過去?


    “殺人泄憤、擾地方安寧?”許山海眉頭一挑,然後一臉的鄙夷之色。


    眉頭一橫,雙眼一瞪,許山海連珠炮般的發問:“從南寧府過來,一路劫掠的是官軍吧?在木民村,殺良冒功的是你陳兵憲吧?燒了半個渠黎鎮的是你的下屬吧?讓百姓冒死囊土填石,還是你陳兵憲的主意吧?”


    “幹下如此多傷天害理之事,你卻還能這般厚顏無恥,敢問陳兵憲,你我之間,到底誰更像暴民?誰更像匪徒?”


    官軍一路劫掠,這個在武小滿傳迴來的情報中多有提及。


    至於木民村所發生之事,則是許山海與鄭偉義等人匯合後,從他們嘴裏得知。


    而在渠黎鎮所為,以及抓百姓囊土填石,這些是之前呂耀輝審訊過俘虜,私下告知許山海。


    “我們中很多人,曾經為了大明朝廷,在遼東與女真人殊死搏鬥,卻因糧餉被克扣,而被流放千裏。身為朝廷官員,你們不是浴血沙場,去抵禦外族入侵,卻殘害黎民,奴役百姓,把刀口對著自己的同胞!”


    在許山海一句接一句的怒斥中,陳茂深還想狡辯幾句,試圖扭轉局麵。


    可是,當聽到許山海說很多人“因糧餉被克扣,而流放千裏”,再聯想到,之前在營帳中為了“填空餉,喝兵血”發生的那一幕,便無力再爭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山海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煙入墨書流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煙入墨書流年並收藏殘明,山海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