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上,林宗澤、許山海、徐子晉三人,看著腳下被數十枝火把照亮的寨牆,那是王恩祖、楚文勇帶人在連夜修補損壞的木橋。
整個白天,官軍接連發起了四波大規模的攻擊,其中,午後的那一波攻擊最為兇險。
為了壓製寨牆上的反擊,官軍甚至把火銃手推進到了五十步的距離,二三十個弓兵更是跟著刀槍手,一起爬上了大石堆,對著寨牆抵近射擊。
隨後,一百多的刀槍手分成兩撥,悍不畏死的向寨牆發起了衝擊,並且,最終有七八個爬上了寨牆,站到了垮塌的那半邊木橋上。
幸虧,午後接替了徐子晉的趙立群,眼見情況緊急,奮不顧身的從木橋上跳了下去,在隨後跟著跳下來的幾個投矛手,以及木橋上的弓箭手的協助之下,艱難的守住了缺口。
就在剛才,王恩祖帶人,用放下的繩索,從寨牆外,收殮了好幾具同袍的屍體,他們都是白天戰鬥時,受傷後跌落而亡。
山穀入口處,營帳中。
陳茂深端坐在營帳正中的椅子上,身後是他的兩個幕僚。在他左右兩側,站著四個身著鴛鴦襖、暗紅布甲,腰挎雁翎刀的親兵。
兩側往下分別站著,毛世山、丁權、柳在龍、秦林、王寧生,以及六個百總官,還有裹著半邊肩膀的蔣瑜。
此時,營帳中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陳茂深的臉上冷到幾乎可以結成霜,淩厲的眼神,不斷在眾人身上掃過。
雖然沒有開口說話,可是從他烏紗帽上,那兩個圓翅展角不停地顫動,可以看出,他心中幾乎壓不住的怒火。
“毛千總,今日之戰,你有何要說的?”沉默良久,陳茂深終於開口。
聽聞點到自己的名,隻見毛世山向前一步,轉身麵對陳茂深,抱拳拱手道:“迴兵憲,今日軍中,上下用命,曾攻破暴民之寨牆,隻可惜功虧一簣,沒有擴大勝勢。待明日,全軍奮力突擊,定能攻破寨牆,將暴民一網打盡!”
“毛千總好說辭!”陳茂深慢悠悠的說道,順勢還輕輕的拍起了手。
陳茂深的神情冷峻,語氣平緩,可是,這番話在毛世山聽來,卻極不尋常,這分明是暴風驟雨來臨的前奏。
“屬下不敢!”毛世山越發的謙卑,把腰彎得更低。
“啪”的一聲,把營帳中的眾人嚇了一跳。隻見陳茂深一隻手掌拍在椅子扶手上,“唿”的站了起來。
“你毛千總還有什麽不敢的?”陳茂深伸出手指,遙遙的指向毛世山,喝道。
“昨夜,縱容屬下,跑去鎮上燒殺劫掠,好不威風!今日麵對暴民,折損近二百人,卻連寨牆都攻不下,我要你何用?”終於,陳茂深隱忍許久的怒火徹底爆發了。
原先隱忍不發,還指望軍漢們能盡早攻下寨牆,把暴民一網打盡。可是,連日強攻,兵力折損近三成,卻連暴民的寨牆都沒攻破。這種情形之下,陳茂深怎麽可能不著急,怎麽可能不發火?
鳴金收兵後,毛世山已然知道,鎮上百姓前來營寨喊冤,雖然心中覺得冤屈,但是,現在不是為自己辯護的時候。他明白,這時,不管有多麽冤屈,低頭認錯是唯一的選擇。
毛世山把頭一垂,說道:“兵憲息怒!屬下馭下不力,願受責罰!”
隻見站在下首的南寧府守備把總丁權,新寧州守備把總柳在龍,二人偷偷的對視一眼。
猶豫片刻之後,丁權站了出,躬身抱拳道:“啟稟兵憲老爺,昨夜一幫頑劣的軍漢,本想去到鎮上打幾角酒解乏,因戰事不順,心中煩躁,才與鎮上百姓起了衝突,實非千總之過,還望兵憲老爺明察!”
“是啊!是啊!千總曾下令,禁止無關人等,夜間進出營寨。實乃那幫頑劣擅自外出,罪不在千總。”柳在龍也趕緊出言附和。
雖說都是武夫,可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他們都懂。如果陳茂深真的以此責罰毛世山,自己也不會有果子吃。與其被陳茂深拿捏,還不如抱團取暖,他們賭的就是陳茂深不敢把自己弄成孤家寡人。
所以,權衡一番,兩人都冒著惹怒陳茂深的風險,站出來為毛世山說話。
“請兵憲放心!待戰事結束,屬下定將那幾個頑劣之人找出,軍法處置!絕不汙了兵憲‘治軍嚴謹’之威名。”昨夜交代一番之後,就趕去了馬家莊子,一直待到夜深才返迴營寨中,可是,真要追究起來,他毛世山“馭下不力”之責,肯定逃不掉。
但是,在這個場合與陳茂深硬頂,除了讓他更加惱怒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與其喊冤,不如先捏著鼻子認下自己失職,待日後,再尋其他機會緩頰與陳茂深的關係。
眼見場麵上的氣氛有失控的危險,陳茂深身後的幕僚,瞅準了機會,趕忙出言化解道:“昨夜之事,皆為那些頑劣軍漢所為,與毛千總及幾位把總無關。不過眼下戰事正酣,處置那些軍漢有恐傷到軍中士氣。”
幕僚停頓一下,見眾人皆沒有說話,便繼續說道:“老爺,不如給機會,讓他們奮勇殺敵,以期將功補過。”
“將功補過?如果以今日之戰法,再有幾日,不用暴民反擊,軍中能戰之人也所剩無幾。”陳茂深冷哼一聲,說道。
名義上,自己帶了三個營,一千五百的人馬,但實際隻有多少人,陳茂深心裏清楚。
算上昨日,連日來總計傷亡已逾三百人。就算把昨日,從鐵窯趕來來助戰的那一百餘人算上,現在能用的兵力也不足八百人。如果依照今日的傷亡,再打三兩天,陳茂深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此言一出,整個營帳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眼下,營帳中的眾人都清楚,這兩日,毛世山的各種應變,展示出他深厚的軍事才能。軍漢們的表現,也不能說沒有盡力。
而眼下戰局的糜爛,唯一的解釋就是,暴民中有高人,各種防禦手段,做得滴水不漏,沒有絲毫破綻。寨牆上的防守之人,也是悍不畏死,拚死抵抗。
在場之人,捫心自問,誰都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自然不敢作聲,免得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沉默良久,還是陳茂深身後的另一個幕僚,出言打破了營帳中的沉寂,隻見他躬身,在陳茂深身後,小聲說道:“老爺,可記得前朝的蘇宣甫,蘇皇城?”
“前朝的蘇宣甫?”陳茂深語帶遲疑。
“你是說前朝邕州知州蘇緘?“腦中思索一番,陳茂深問道。
“正是!”幕僚答道。
不知幕僚為何忽然問起這個人,陳茂深扭頭看著他,說道:”記得!蘇君禹還是他的後人(蘇濬,萬曆十九年,任廣西提刑按察副使,後升任廣西布政司參政),數月前,我還在南寧府的蘇公祠上過香。“
“老爺可知,那蘇宣甫守邕州,最後敗於交趾何種戰法之下?”幕僚繼續問道。
“敗於……敗於……你是說‘囊土傅城’?”在腦子裏搜索了好一會兒,陳茂深終於想起了在蘇公祠上香時,蘇家的後人所說。
“對!囊土傅城!”幕僚使勁的點點頭。
注: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交趾李朝太保李常傑,率大軍對廣西發動大規模進攻,連續攻破欽州、廉州,十二月,八萬交趾大軍圍困邕州城。
蘇緘時任邕州知州,率城中州兵2800人,及城中百姓,據守城池。
在官民一心,誓死守衛之下,邕州堅守42天。交趾大軍久攻不下,打算退兵之時,漢奸徐百祥向李常傑獻上了“囊土傅城”的辦法攻城。
“囊土傅城”簡單的說,便是差人把大量泥土運到城牆之下,把泥土堆積到與城牆差不多高的時候“蟻附而登”。
雖然有先例在前,陳茂深還是將信將疑的問道:“讓軍漢們用泥土把大石堆填平?寨牆上的暴民難道不會阻止?”
從陳茂深的語氣中聽到了希望,幕僚開始了勸說:“有弓兵與那火銃不停歇的攻擊,暴民們哪裏還敢露頭?”
陳茂深搖了搖頭,說道:“除去弓兵和火銃手,還能剩下幾人囊土?”眼下陳茂深所率的總兵力不足八百人,除開弓兵和火銃手,囊土之人隻有三四百。
沒有合適的工具還能將就,如果連人手也不足,想把大石堆填平,簡直就是個笑話。
“老爺忘了?後麵不是還有那上千的民夫嗎?”幕僚想到了那些征發的民夫。
“不行!”陳茂深立刻駁了幕僚的想法:“現在軍中所需糧草,全靠民夫往來州城輸送,讓他們去囊土,誰來運糧?”
從新寧州出來,輜重隊隻帶了五日的糧草,算上在木民村耽擱的兩天,軍中口糧基本見底。沒了糧草,暴民們隻要堅持幾日,官軍自己都要乖乖的退兵。這也是之前,林宗澤所希望的。
聽到陳茂深迴絕得如此堅決,幕僚一時語塞,隻好訕訕的退下。
之前雖然插不上話,丁權聽明白了陳茂深與幕僚的對話,大致明白了他們的意思,此時見狀,不禁插話道:“啟稟兵憲老爺,既然人手不足,何不就地征發百姓?”
丁權的話音未落,幕僚的眼睛一亮,立馬接上了話茬:“老爺,丁把總言之有理!官府出兵平暴,本就是為了百姓的安寧,現在官軍人手不足,百姓更應該鼎力相助才對!”
終究是讀書人出身,且不說為民如何?光是“留個好官聲”就讓許多當官的做事畏手畏腳,就地征發民夫,陳茂深從心底就十分抗拒,可又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糾結半天,最後,還是戰功鋪平升遷之路,戰勝了心中對百姓的憐憫。
“諸位!你們意下如何?”陳茂深的眼神,從營帳中的每一個人身上掃過。
“請兵憲老爺下令!”營帳中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好!今夜以鎮子為中心,方圓十裏內,征發民夫。明日一早,開始囊土填石!”陳茂深一隻手掌,重重的拍在扶手上。
寨牆邊,岩石上
十幾枝如小樹般粗大的火把,照亮了整個寨牆,王恩祖、楚文勇帶著手下,把塌掉的那半截木橋,一點一點的重新搭起來。
林宗澤、許山海、徐子晉三人,在岩石上席地而坐,嘴裏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子晉,你去何一手那裏看過了嗎?”林宗澤問道。
徐子晉輕歎一聲,迴答:“去了,他那裏幾間屋子裏都是傷員,夠他忙的。”
“你還剩多少人?”沒接徐子晉的話,林宗澤繼續問道。
“還剩六十三個,另外三個輕傷的無甚大礙,何一手處理過,明天還能上。”自己的百人隊,總共一百零三人,傷亡已經超過了三成,徐子晉迴答得有些勉強。
“老哥,我想出去。”一直沉默不語的許山海,突然說道。
整個白天,官軍接連發起了四波大規模的攻擊,其中,午後的那一波攻擊最為兇險。
為了壓製寨牆上的反擊,官軍甚至把火銃手推進到了五十步的距離,二三十個弓兵更是跟著刀槍手,一起爬上了大石堆,對著寨牆抵近射擊。
隨後,一百多的刀槍手分成兩撥,悍不畏死的向寨牆發起了衝擊,並且,最終有七八個爬上了寨牆,站到了垮塌的那半邊木橋上。
幸虧,午後接替了徐子晉的趙立群,眼見情況緊急,奮不顧身的從木橋上跳了下去,在隨後跟著跳下來的幾個投矛手,以及木橋上的弓箭手的協助之下,艱難的守住了缺口。
就在剛才,王恩祖帶人,用放下的繩索,從寨牆外,收殮了好幾具同袍的屍體,他們都是白天戰鬥時,受傷後跌落而亡。
山穀入口處,營帳中。
陳茂深端坐在營帳正中的椅子上,身後是他的兩個幕僚。在他左右兩側,站著四個身著鴛鴦襖、暗紅布甲,腰挎雁翎刀的親兵。
兩側往下分別站著,毛世山、丁權、柳在龍、秦林、王寧生,以及六個百總官,還有裹著半邊肩膀的蔣瑜。
此時,營帳中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陳茂深的臉上冷到幾乎可以結成霜,淩厲的眼神,不斷在眾人身上掃過。
雖然沒有開口說話,可是從他烏紗帽上,那兩個圓翅展角不停地顫動,可以看出,他心中幾乎壓不住的怒火。
“毛千總,今日之戰,你有何要說的?”沉默良久,陳茂深終於開口。
聽聞點到自己的名,隻見毛世山向前一步,轉身麵對陳茂深,抱拳拱手道:“迴兵憲,今日軍中,上下用命,曾攻破暴民之寨牆,隻可惜功虧一簣,沒有擴大勝勢。待明日,全軍奮力突擊,定能攻破寨牆,將暴民一網打盡!”
“毛千總好說辭!”陳茂深慢悠悠的說道,順勢還輕輕的拍起了手。
陳茂深的神情冷峻,語氣平緩,可是,這番話在毛世山聽來,卻極不尋常,這分明是暴風驟雨來臨的前奏。
“屬下不敢!”毛世山越發的謙卑,把腰彎得更低。
“啪”的一聲,把營帳中的眾人嚇了一跳。隻見陳茂深一隻手掌拍在椅子扶手上,“唿”的站了起來。
“你毛千總還有什麽不敢的?”陳茂深伸出手指,遙遙的指向毛世山,喝道。
“昨夜,縱容屬下,跑去鎮上燒殺劫掠,好不威風!今日麵對暴民,折損近二百人,卻連寨牆都攻不下,我要你何用?”終於,陳茂深隱忍許久的怒火徹底爆發了。
原先隱忍不發,還指望軍漢們能盡早攻下寨牆,把暴民一網打盡。可是,連日強攻,兵力折損近三成,卻連暴民的寨牆都沒攻破。這種情形之下,陳茂深怎麽可能不著急,怎麽可能不發火?
鳴金收兵後,毛世山已然知道,鎮上百姓前來營寨喊冤,雖然心中覺得冤屈,但是,現在不是為自己辯護的時候。他明白,這時,不管有多麽冤屈,低頭認錯是唯一的選擇。
毛世山把頭一垂,說道:“兵憲息怒!屬下馭下不力,願受責罰!”
隻見站在下首的南寧府守備把總丁權,新寧州守備把總柳在龍,二人偷偷的對視一眼。
猶豫片刻之後,丁權站了出,躬身抱拳道:“啟稟兵憲老爺,昨夜一幫頑劣的軍漢,本想去到鎮上打幾角酒解乏,因戰事不順,心中煩躁,才與鎮上百姓起了衝突,實非千總之過,還望兵憲老爺明察!”
“是啊!是啊!千總曾下令,禁止無關人等,夜間進出營寨。實乃那幫頑劣擅自外出,罪不在千總。”柳在龍也趕緊出言附和。
雖說都是武夫,可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他們都懂。如果陳茂深真的以此責罰毛世山,自己也不會有果子吃。與其被陳茂深拿捏,還不如抱團取暖,他們賭的就是陳茂深不敢把自己弄成孤家寡人。
所以,權衡一番,兩人都冒著惹怒陳茂深的風險,站出來為毛世山說話。
“請兵憲放心!待戰事結束,屬下定將那幾個頑劣之人找出,軍法處置!絕不汙了兵憲‘治軍嚴謹’之威名。”昨夜交代一番之後,就趕去了馬家莊子,一直待到夜深才返迴營寨中,可是,真要追究起來,他毛世山“馭下不力”之責,肯定逃不掉。
但是,在這個場合與陳茂深硬頂,除了讓他更加惱怒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與其喊冤,不如先捏著鼻子認下自己失職,待日後,再尋其他機會緩頰與陳茂深的關係。
眼見場麵上的氣氛有失控的危險,陳茂深身後的幕僚,瞅準了機會,趕忙出言化解道:“昨夜之事,皆為那些頑劣軍漢所為,與毛千總及幾位把總無關。不過眼下戰事正酣,處置那些軍漢有恐傷到軍中士氣。”
幕僚停頓一下,見眾人皆沒有說話,便繼續說道:“老爺,不如給機會,讓他們奮勇殺敵,以期將功補過。”
“將功補過?如果以今日之戰法,再有幾日,不用暴民反擊,軍中能戰之人也所剩無幾。”陳茂深冷哼一聲,說道。
名義上,自己帶了三個營,一千五百的人馬,但實際隻有多少人,陳茂深心裏清楚。
算上昨日,連日來總計傷亡已逾三百人。就算把昨日,從鐵窯趕來來助戰的那一百餘人算上,現在能用的兵力也不足八百人。如果依照今日的傷亡,再打三兩天,陳茂深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此言一出,整個營帳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眼下,營帳中的眾人都清楚,這兩日,毛世山的各種應變,展示出他深厚的軍事才能。軍漢們的表現,也不能說沒有盡力。
而眼下戰局的糜爛,唯一的解釋就是,暴民中有高人,各種防禦手段,做得滴水不漏,沒有絲毫破綻。寨牆上的防守之人,也是悍不畏死,拚死抵抗。
在場之人,捫心自問,誰都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自然不敢作聲,免得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沉默良久,還是陳茂深身後的另一個幕僚,出言打破了營帳中的沉寂,隻見他躬身,在陳茂深身後,小聲說道:“老爺,可記得前朝的蘇宣甫,蘇皇城?”
“前朝的蘇宣甫?”陳茂深語帶遲疑。
“你是說前朝邕州知州蘇緘?“腦中思索一番,陳茂深問道。
“正是!”幕僚答道。
不知幕僚為何忽然問起這個人,陳茂深扭頭看著他,說道:”記得!蘇君禹還是他的後人(蘇濬,萬曆十九年,任廣西提刑按察副使,後升任廣西布政司參政),數月前,我還在南寧府的蘇公祠上過香。“
“老爺可知,那蘇宣甫守邕州,最後敗於交趾何種戰法之下?”幕僚繼續問道。
“敗於……敗於……你是說‘囊土傅城’?”在腦子裏搜索了好一會兒,陳茂深終於想起了在蘇公祠上香時,蘇家的後人所說。
“對!囊土傅城!”幕僚使勁的點點頭。
注: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交趾李朝太保李常傑,率大軍對廣西發動大規模進攻,連續攻破欽州、廉州,十二月,八萬交趾大軍圍困邕州城。
蘇緘時任邕州知州,率城中州兵2800人,及城中百姓,據守城池。
在官民一心,誓死守衛之下,邕州堅守42天。交趾大軍久攻不下,打算退兵之時,漢奸徐百祥向李常傑獻上了“囊土傅城”的辦法攻城。
“囊土傅城”簡單的說,便是差人把大量泥土運到城牆之下,把泥土堆積到與城牆差不多高的時候“蟻附而登”。
雖然有先例在前,陳茂深還是將信將疑的問道:“讓軍漢們用泥土把大石堆填平?寨牆上的暴民難道不會阻止?”
從陳茂深的語氣中聽到了希望,幕僚開始了勸說:“有弓兵與那火銃不停歇的攻擊,暴民們哪裏還敢露頭?”
陳茂深搖了搖頭,說道:“除去弓兵和火銃手,還能剩下幾人囊土?”眼下陳茂深所率的總兵力不足八百人,除開弓兵和火銃手,囊土之人隻有三四百。
沒有合適的工具還能將就,如果連人手也不足,想把大石堆填平,簡直就是個笑話。
“老爺忘了?後麵不是還有那上千的民夫嗎?”幕僚想到了那些征發的民夫。
“不行!”陳茂深立刻駁了幕僚的想法:“現在軍中所需糧草,全靠民夫往來州城輸送,讓他們去囊土,誰來運糧?”
從新寧州出來,輜重隊隻帶了五日的糧草,算上在木民村耽擱的兩天,軍中口糧基本見底。沒了糧草,暴民們隻要堅持幾日,官軍自己都要乖乖的退兵。這也是之前,林宗澤所希望的。
聽到陳茂深迴絕得如此堅決,幕僚一時語塞,隻好訕訕的退下。
之前雖然插不上話,丁權聽明白了陳茂深與幕僚的對話,大致明白了他們的意思,此時見狀,不禁插話道:“啟稟兵憲老爺,既然人手不足,何不就地征發百姓?”
丁權的話音未落,幕僚的眼睛一亮,立馬接上了話茬:“老爺,丁把總言之有理!官府出兵平暴,本就是為了百姓的安寧,現在官軍人手不足,百姓更應該鼎力相助才對!”
終究是讀書人出身,且不說為民如何?光是“留個好官聲”就讓許多當官的做事畏手畏腳,就地征發民夫,陳茂深從心底就十分抗拒,可又想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糾結半天,最後,還是戰功鋪平升遷之路,戰勝了心中對百姓的憐憫。
“諸位!你們意下如何?”陳茂深的眼神,從營帳中的每一個人身上掃過。
“請兵憲老爺下令!”營帳中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好!今夜以鎮子為中心,方圓十裏內,征發民夫。明日一早,開始囊土填石!”陳茂深一隻手掌,重重的拍在扶手上。
寨牆邊,岩石上
十幾枝如小樹般粗大的火把,照亮了整個寨牆,王恩祖、楚文勇帶著手下,把塌掉的那半截木橋,一點一點的重新搭起來。
林宗澤、許山海、徐子晉三人,在岩石上席地而坐,嘴裏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
“子晉,你去何一手那裏看過了嗎?”林宗澤問道。
徐子晉輕歎一聲,迴答:“去了,他那裏幾間屋子裏都是傷員,夠他忙的。”
“你還剩多少人?”沒接徐子晉的話,林宗澤繼續問道。
“還剩六十三個,另外三個輕傷的無甚大礙,何一手處理過,明天還能上。”自己的百人隊,總共一百零三人,傷亡已經超過了三成,徐子晉迴答得有些勉強。
“老哥,我想出去。”一直沉默不語的許山海,突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