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午後的陽光已經很刺眼,坐在溪邊一塊大石上,林宗澤手搭涼棚,仰頭望向坡頂。看著坡頂上幾近完工的木屋,以及圍著木屋上下,忙碌著的人。
隨著屋頂最後幾根木條釘完,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隻需把事先準備好的竹片欄柵,一塊一塊的蓋上,再把大片大片曬幹了的芭蕉葉鋪上,整棟木屋就算大功告成。
看了半晌,脖子都仰酸了的林宗澤,脫下草鞋把腳伸進溪水中,一股冰涼的感覺直衝腦門,一掃身上的燥熱,頓時讓他發出了一陣暢快的輕唿。
自從轉移過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五百多號人拚命幹,到今天,營地終於初見成效。
坡頂處,即將完工的五棟巨大木屋,便是所有人的棲身之所。
每間大木屋擠進上百人,肯定不會舒服到哪裏去,可是,不管怎麽說,每個人都有了一小片能遮風擋雨的地方,不用再風餐露宿。林宗澤也不用每天都帶著人馬,往返於馬家莊子。
與大木屋遙遙相對,坡頂的另一邊,搭了兩排小木屋,昨天已經完工。
那幾間小木屋是留給何一手,用作療傷所的地方,這會兒,他正帶著幾個人,不停地把他那些瓶瓶罐罐往小木屋中搬。
離林宗澤坐著大石不遠的地方,靠近溪邊,還有一排隻有柱子和屋頂的草棚,除了幾間當做馬廄,其他的留給打鐵坊。
把打鐵坊建在靠近溪流,主要為了取水方便。並且,鐵料太重,如果能利用溪流搬運,勢必省事不少。
再看看坡後的山體,鬱鬱蔥蔥,可誰能想到,在山腰處,在草木的遮掩下,有一個巨大的溶洞?
這個溶洞,是之前徐子晉帶人上山伐木時,無意中發現。溶洞入口寬敞,隻要稍微花點工夫,平整一番,連馬車都能駛進去。徐子晉帶人,小心翼翼的進洞查看之後,發現洞內地勢平坦,通風透氣。這樣的溶洞,不論是住人還是儲藏物資,都是絕佳之地。
所以,林宗澤決定,把溶洞一分為二,靠外的部分,留給女眷居住,省得她們與那幾百個漢子一起去擠大木屋。溶洞深處,則交給李應全,用來堆放糧食和收繳到的細軟。
坐在大石上,雙腳泡在涼爽的溪水中,看著眼前的景象,林宗澤相信,隻要給他時間,不用多久,他能把這裏建成一個巨大的兵營,哪怕是上萬的人馬,也能輕輕鬆鬆的安頓下。
可是,一想到之前,武小滿帶迴來的消息,一個多月後就要麵對,南寧府派來的官軍,濃濃的危機感,瞬時衝淡了林宗澤因營地初成的喜悅。
既然營地已經初步建成,那麽如何抵禦將要來到的官軍進剿,就成了擺在林宗澤麵前,最緊迫的事情。
進山時,溪穀中的那道天然屏障,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促使他最終選擇在這裏建營地,那道天然屏障也是原因之一。
有天然的屏障,稍微改造、加固,手中就多了一份倚仗,隻要臨陣時不出昏招,哪怕是數倍於己的官軍來犯,林宗澤都有把握耗到來犯之敵自行退去,除非是官軍拉來紅夷大炮。
想到這兒,林宗澤穿上草鞋,他打算叫上徐子晉再到溪穀去看看,一旦確定好了怎麽利用地勢,明天就要分出大部分的人去溪穀處,開始修建各種防禦工事。
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於林宗澤來說,太過於緊迫。一邊要修建防禦,一邊還要加緊操練手下。
坡上、坡下,林宗澤找了一圈,也沒看到徐子晉的身影,又問了幾個人,這才知道,不知為何,徐子晉跟著運東西的馬車,返迴馬家莊子去了。
-------------------------------------
此時的莊中,原本用來訊問蒙麵人的小屋中,呂耀輝笑意盈盈的看著半跪在麵前的幾個人。仔細看過去,不難發現,其中兩人,就是前些天在路上攔下他的年輕男子。
那天,半路被追上,呂耀輝從他們口中得知,鎮上酒鋪掌櫃的對他撒了謊。
因為,據這兩個男子所說,每隔半個月左右鐵窯三少爺都會來一趟鎮上,一是來會他曾經的相好,二是到酒鋪中買上幾十壇水酒,運迴鐵窯。所以,鎮上之人,獨數酒鋪掌櫃的與鐵窯三少爺交情最好。
聽完兩個男子的話,呂耀輝希望他們繼續打探鐵窯的各種動向。同時,從懷中掏出一小貫銅錢賞給他們,這種事,對於呂耀輝來說,早就習以為常,想要別人給你賣命,那麽,利益交換必不可少。
兩個小夥子,本就是鎮上無所事事之人,一年到頭,兜裏都沒幾個銅板,看著呂耀輝手中的百十枚銅錢,頓時兩眼發直。有了利益的驅使,接下來的幾日,兩人分頭行動,遊走於鎮上各處,沒費什麽功夫就把鐵窯那邊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
“你們二位又是……?”看著與兩個小夥子一同前來的另外兩個人,呂耀輝問道。
“啟稟好漢爺!小的姓梁名成,家住鎮南頭村中。”迴話的人一臉黢黑,並且不單單臉上黑,就連一隻露出來的胳膊也黑。
而另一隻手的手掌隻剩下三指,手腕往上,胳膊則明顯萎縮,使得袖管看上去空蕩蕩。
“迴好漢爺的話,小的姓張名連福,家住鎮東頭。”這個迴話的人,長相雖然老成,嘴邊卻隻有一圈細細的絨毛,從神情上判斷,估計還不到二十歲。
“你們為何事而來?”呂耀輝心中暗想,既然那兩個小夥子會把他們帶來,想必與那鐵窯有關。
“啟稟好漢爺,小的原本在岜盆的鐵窯中討生活,後因窯下塌方,萬幸撿迴一條性命,可是左腿卻被砸斷。可恨那吳窯主,不但不賠償與我,還讓人把我胳膊打斷!還望好漢爺替天行道,讓那吳窯主還我公道!”難怪剛才,這個名叫梁成的人,走進來時一瘸一拐,原來跟鐵窯有這麽一段關係。
呂耀輝低頭,仔細打量那個叫張連福的人,除了年紀之外,手腳都完好無缺,不知道他又有什麽說法。
“請好漢爺替我們做主!小的兩個哥哥之前在岜盆鐵窯中賣苦力,沒想到,一場礦難,他們都沒逃出來。那天殺的吳窯主,卻不承認我的兩個哥哥死於他的鐵窯,一文錢都不給。”終究還是年紀小,說到傷心處,張連福忍不住嚎啕大哭。
“好好好,不急,你們慢慢與我細說。”呂耀輝輕聲安慰著梁成、張連福。
…………
-------------------------------------
林宗澤到處尋找的徐子晉,此刻站在莊子大門外,正與兩個人說著話。
這兩人,頭包藍色布帕,身穿黑色粗布對襟短褂,花腰帶上插著厚背開山大刀,過膝短褲、跣足(赤腳)。
二人異於常人的裝扮,明顯不是漢人,走近細看,正是消失了有些時日的韋阿洪、韋阿昌。
也難怪,林宗澤在營地到處都找不到徐子晉,原來他急衝衝趕迴莊子,要與韋阿洪、韋阿昌見麵。
三人在站土路邊,離著莊子大門有一點距離,門口的守衛根本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麽,隻能遠遠的看到,韋阿洪時不時的雙手指天指地,情緒十分激動。
-------------------------------------
另一邊,莊子內院,穿著一身新衣的許山海,此刻心中也十分驚訝。
由於林宗澤不讓他再跟著進山,許山海現在每天都能睡到天色大亮才起床。
每天起床之後,打開房門,門外會放著金枝早早打好的一盆清水,待洗漱完畢,沈南秋、金枝從夥房端來吃食,三人在庭院中的石桌石凳上吃飯。
可今日,當許山海推開房門時,看見的卻是沈南秋,手捧著疊好的衣物候在門邊。
原來,從鎮上買了布料,兩個小姑娘沒有先給自己縫製新衣,反倒是花了幾天時間,給許山海縫了一身道袍。
換上了新的對襟長袍(道袍),許山海站在庭院中,雖說談不上器宇軒昂、玉樹臨風,可是白皙的膚色,配上一襲青色長袍,筆直的身板、眉宇間的幾分儒雅,恍然一副翩翩世公子的模樣。
沈南秋則是在離開許山海幾步遠的地方,圍著他轉了好幾個圈,不停地上下打量。隻見她的眼神從開始的驚訝到欣喜,再到愛慕,最後,她原本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被掩飾不住的笑容擠成月牙兒。
“金枝,金枝!”沈南秋一把拽過許山海的袖子,拉著他就往自己的屋裏走,一邊走還一邊喊著金枝。
“金枝,你看!先生哥哥穿著多合身?”還沒進到屋子裏,沈南秋便對著金枝嚷嚷道。
正彎腰收拾桌子的金枝,聽到沈南秋的聲音,趕忙直起身,定睛打量著被沈南秋拉進來的許山海。
“還是南秋姐的眼力好,小先生穿著著實合身!”打量一番之後,金枝由衷的讚歎。
雖說兩人商定了先給許山海做新衣,可第一步就讓兩個小姑娘犯了難,礙於羞澀,兩人誰都不敢主動去給許山海量尺寸。沒有具體的尺寸,如何裁剪就成了問題。
著急了兩天,最後還是沈南秋,幾次偷偷的跟在許山海身後,硬生生的用眼睛估出了他的身長、肩寬等等。
於是乎,沈南秋負責裁剪,金枝負責縫製,兩人花了三天時間,期間多次修改,終於給許山海做了這一身新衣。
就在兩個小姑娘,沉浸於自己的勞動成果時,許山海卻被桌上的一堆東西吸引。
緩步走向桌前,許山海拿起一張滿是墨跡的紙,捧在手中仔細端詳,半晌之後望著沈南秋問道:“這是你寫的?”
看著許山海嚴肅的表情,沈南秋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撲閃著大眼睛,小心翼翼的答道:“是我寫的,哪裏寫得不好嗎?”
見許山海沒答話,沈南秋又趕緊解釋道:“前幾日,李總管(李應全)著人送來了筆墨紙硯,說是先生哥哥吩咐的。這幾日,縫衣裳累了,南秋才胡亂的寫了一些。”
許山海依舊沒答話,看著手中寫滿了字的紙,陷入了沉思。
隻見紙上,端正的館閣體,寫著許山海熟悉的《木蘭辭》,一個個蠅頭小楷,端莊、規整,雖然偶爾筆觸中還透著些許的稚嫩,可工整程度,不亞於後世的印刷體。
“這確是你寫?”沉默片刻,許山海再次望向沈南秋。
“嗯,確是南秋所寫!”沈南秋咬著嘴唇,點了點頭。
“來~~~,你再寫上幾個。”許山海伸手指了指桌上的筆硯。
沈南秋不解了看了許山海一眼,然後走向桌前。
桌前站定,鋪好紙,沈南秋把右手的袖子挽起,露出一截雪白的胳膊,伸手拿起墨條,不緊不慢的輕研幾下,腦中一邊想著要寫什麽?
幾息後,她放下墨條,拿起毛筆,在硯池中蘸墨、舔筆,輕輕的吸了兩口氣,一手扶腕,一手落筆。
筆若遊龍,兩番蘸墨之後,幾個大字躍然紙上——知行合一,止於至善。
隻見這幾個字,方圓兼施、點畫勁挺、古意盎然,頗有幾分歐體之意。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許山海怎麽也不會相信,這幾個字出於沈南秋這樣小姑娘之手。
作為後世之人,拿毛筆寫字,對於許山海來說屬實有點強人所難,可是,寫不好不代表他欣賞不了。師範畢業的他,不但選修了《書法賞析》,還通過網絡,看過許多書法大家的真跡。
曾經感歎於古人能寫得一筆好字的許山海,完全沒想到,眼前這個孱弱的小姑娘,也能寫得如此一手好字。
“好!好!好!”接連三個好字,發自於許山海內心,這誇讚不單單指沈南秋的字寫地好,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舒坦。
還沒等許山海再開口說話,隻見門口閃過一個人影,然後,一個內院守衛探頭進來。
“小先生,你在這裏啊!徐爺到處找你呢。”守衛指了指外院的方向。
隨著屋頂最後幾根木條釘完,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隻需把事先準備好的竹片欄柵,一塊一塊的蓋上,再把大片大片曬幹了的芭蕉葉鋪上,整棟木屋就算大功告成。
看了半晌,脖子都仰酸了的林宗澤,脫下草鞋把腳伸進溪水中,一股冰涼的感覺直衝腦門,一掃身上的燥熱,頓時讓他發出了一陣暢快的輕唿。
自從轉移過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五百多號人拚命幹,到今天,營地終於初見成效。
坡頂處,即將完工的五棟巨大木屋,便是所有人的棲身之所。
每間大木屋擠進上百人,肯定不會舒服到哪裏去,可是,不管怎麽說,每個人都有了一小片能遮風擋雨的地方,不用再風餐露宿。林宗澤也不用每天都帶著人馬,往返於馬家莊子。
與大木屋遙遙相對,坡頂的另一邊,搭了兩排小木屋,昨天已經完工。
那幾間小木屋是留給何一手,用作療傷所的地方,這會兒,他正帶著幾個人,不停地把他那些瓶瓶罐罐往小木屋中搬。
離林宗澤坐著大石不遠的地方,靠近溪邊,還有一排隻有柱子和屋頂的草棚,除了幾間當做馬廄,其他的留給打鐵坊。
把打鐵坊建在靠近溪流,主要為了取水方便。並且,鐵料太重,如果能利用溪流搬運,勢必省事不少。
再看看坡後的山體,鬱鬱蔥蔥,可誰能想到,在山腰處,在草木的遮掩下,有一個巨大的溶洞?
這個溶洞,是之前徐子晉帶人上山伐木時,無意中發現。溶洞入口寬敞,隻要稍微花點工夫,平整一番,連馬車都能駛進去。徐子晉帶人,小心翼翼的進洞查看之後,發現洞內地勢平坦,通風透氣。這樣的溶洞,不論是住人還是儲藏物資,都是絕佳之地。
所以,林宗澤決定,把溶洞一分為二,靠外的部分,留給女眷居住,省得她們與那幾百個漢子一起去擠大木屋。溶洞深處,則交給李應全,用來堆放糧食和收繳到的細軟。
坐在大石上,雙腳泡在涼爽的溪水中,看著眼前的景象,林宗澤相信,隻要給他時間,不用多久,他能把這裏建成一個巨大的兵營,哪怕是上萬的人馬,也能輕輕鬆鬆的安頓下。
可是,一想到之前,武小滿帶迴來的消息,一個多月後就要麵對,南寧府派來的官軍,濃濃的危機感,瞬時衝淡了林宗澤因營地初成的喜悅。
既然營地已經初步建成,那麽如何抵禦將要來到的官軍進剿,就成了擺在林宗澤麵前,最緊迫的事情。
進山時,溪穀中的那道天然屏障,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促使他最終選擇在這裏建營地,那道天然屏障也是原因之一。
有天然的屏障,稍微改造、加固,手中就多了一份倚仗,隻要臨陣時不出昏招,哪怕是數倍於己的官軍來犯,林宗澤都有把握耗到來犯之敵自行退去,除非是官軍拉來紅夷大炮。
想到這兒,林宗澤穿上草鞋,他打算叫上徐子晉再到溪穀去看看,一旦確定好了怎麽利用地勢,明天就要分出大部分的人去溪穀處,開始修建各種防禦工事。
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於林宗澤來說,太過於緊迫。一邊要修建防禦,一邊還要加緊操練手下。
坡上、坡下,林宗澤找了一圈,也沒看到徐子晉的身影,又問了幾個人,這才知道,不知為何,徐子晉跟著運東西的馬車,返迴馬家莊子去了。
-------------------------------------
此時的莊中,原本用來訊問蒙麵人的小屋中,呂耀輝笑意盈盈的看著半跪在麵前的幾個人。仔細看過去,不難發現,其中兩人,就是前些天在路上攔下他的年輕男子。
那天,半路被追上,呂耀輝從他們口中得知,鎮上酒鋪掌櫃的對他撒了謊。
因為,據這兩個男子所說,每隔半個月左右鐵窯三少爺都會來一趟鎮上,一是來會他曾經的相好,二是到酒鋪中買上幾十壇水酒,運迴鐵窯。所以,鎮上之人,獨數酒鋪掌櫃的與鐵窯三少爺交情最好。
聽完兩個男子的話,呂耀輝希望他們繼續打探鐵窯的各種動向。同時,從懷中掏出一小貫銅錢賞給他們,這種事,對於呂耀輝來說,早就習以為常,想要別人給你賣命,那麽,利益交換必不可少。
兩個小夥子,本就是鎮上無所事事之人,一年到頭,兜裏都沒幾個銅板,看著呂耀輝手中的百十枚銅錢,頓時兩眼發直。有了利益的驅使,接下來的幾日,兩人分頭行動,遊走於鎮上各處,沒費什麽功夫就把鐵窯那邊的情況,摸了個一清二楚。
“你們二位又是……?”看著與兩個小夥子一同前來的另外兩個人,呂耀輝問道。
“啟稟好漢爺!小的姓梁名成,家住鎮南頭村中。”迴話的人一臉黢黑,並且不單單臉上黑,就連一隻露出來的胳膊也黑。
而另一隻手的手掌隻剩下三指,手腕往上,胳膊則明顯萎縮,使得袖管看上去空蕩蕩。
“迴好漢爺的話,小的姓張名連福,家住鎮東頭。”這個迴話的人,長相雖然老成,嘴邊卻隻有一圈細細的絨毛,從神情上判斷,估計還不到二十歲。
“你們為何事而來?”呂耀輝心中暗想,既然那兩個小夥子會把他們帶來,想必與那鐵窯有關。
“啟稟好漢爺,小的原本在岜盆的鐵窯中討生活,後因窯下塌方,萬幸撿迴一條性命,可是左腿卻被砸斷。可恨那吳窯主,不但不賠償與我,還讓人把我胳膊打斷!還望好漢爺替天行道,讓那吳窯主還我公道!”難怪剛才,這個名叫梁成的人,走進來時一瘸一拐,原來跟鐵窯有這麽一段關係。
呂耀輝低頭,仔細打量那個叫張連福的人,除了年紀之外,手腳都完好無缺,不知道他又有什麽說法。
“請好漢爺替我們做主!小的兩個哥哥之前在岜盆鐵窯中賣苦力,沒想到,一場礦難,他們都沒逃出來。那天殺的吳窯主,卻不承認我的兩個哥哥死於他的鐵窯,一文錢都不給。”終究還是年紀小,說到傷心處,張連福忍不住嚎啕大哭。
“好好好,不急,你們慢慢與我細說。”呂耀輝輕聲安慰著梁成、張連福。
…………
-------------------------------------
林宗澤到處尋找的徐子晉,此刻站在莊子大門外,正與兩個人說著話。
這兩人,頭包藍色布帕,身穿黑色粗布對襟短褂,花腰帶上插著厚背開山大刀,過膝短褲、跣足(赤腳)。
二人異於常人的裝扮,明顯不是漢人,走近細看,正是消失了有些時日的韋阿洪、韋阿昌。
也難怪,林宗澤在營地到處都找不到徐子晉,原來他急衝衝趕迴莊子,要與韋阿洪、韋阿昌見麵。
三人在站土路邊,離著莊子大門有一點距離,門口的守衛根本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麽,隻能遠遠的看到,韋阿洪時不時的雙手指天指地,情緒十分激動。
-------------------------------------
另一邊,莊子內院,穿著一身新衣的許山海,此刻心中也十分驚訝。
由於林宗澤不讓他再跟著進山,許山海現在每天都能睡到天色大亮才起床。
每天起床之後,打開房門,門外會放著金枝早早打好的一盆清水,待洗漱完畢,沈南秋、金枝從夥房端來吃食,三人在庭院中的石桌石凳上吃飯。
可今日,當許山海推開房門時,看見的卻是沈南秋,手捧著疊好的衣物候在門邊。
原來,從鎮上買了布料,兩個小姑娘沒有先給自己縫製新衣,反倒是花了幾天時間,給許山海縫了一身道袍。
換上了新的對襟長袍(道袍),許山海站在庭院中,雖說談不上器宇軒昂、玉樹臨風,可是白皙的膚色,配上一襲青色長袍,筆直的身板、眉宇間的幾分儒雅,恍然一副翩翩世公子的模樣。
沈南秋則是在離開許山海幾步遠的地方,圍著他轉了好幾個圈,不停地上下打量。隻見她的眼神從開始的驚訝到欣喜,再到愛慕,最後,她原本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被掩飾不住的笑容擠成月牙兒。
“金枝,金枝!”沈南秋一把拽過許山海的袖子,拉著他就往自己的屋裏走,一邊走還一邊喊著金枝。
“金枝,你看!先生哥哥穿著多合身?”還沒進到屋子裏,沈南秋便對著金枝嚷嚷道。
正彎腰收拾桌子的金枝,聽到沈南秋的聲音,趕忙直起身,定睛打量著被沈南秋拉進來的許山海。
“還是南秋姐的眼力好,小先生穿著著實合身!”打量一番之後,金枝由衷的讚歎。
雖說兩人商定了先給許山海做新衣,可第一步就讓兩個小姑娘犯了難,礙於羞澀,兩人誰都不敢主動去給許山海量尺寸。沒有具體的尺寸,如何裁剪就成了問題。
著急了兩天,最後還是沈南秋,幾次偷偷的跟在許山海身後,硬生生的用眼睛估出了他的身長、肩寬等等。
於是乎,沈南秋負責裁剪,金枝負責縫製,兩人花了三天時間,期間多次修改,終於給許山海做了這一身新衣。
就在兩個小姑娘,沉浸於自己的勞動成果時,許山海卻被桌上的一堆東西吸引。
緩步走向桌前,許山海拿起一張滿是墨跡的紙,捧在手中仔細端詳,半晌之後望著沈南秋問道:“這是你寫的?”
看著許山海嚴肅的表情,沈南秋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撲閃著大眼睛,小心翼翼的答道:“是我寫的,哪裏寫得不好嗎?”
見許山海沒答話,沈南秋又趕緊解釋道:“前幾日,李總管(李應全)著人送來了筆墨紙硯,說是先生哥哥吩咐的。這幾日,縫衣裳累了,南秋才胡亂的寫了一些。”
許山海依舊沒答話,看著手中寫滿了字的紙,陷入了沉思。
隻見紙上,端正的館閣體,寫著許山海熟悉的《木蘭辭》,一個個蠅頭小楷,端莊、規整,雖然偶爾筆觸中還透著些許的稚嫩,可工整程度,不亞於後世的印刷體。
“這確是你寫?”沉默片刻,許山海再次望向沈南秋。
“嗯,確是南秋所寫!”沈南秋咬著嘴唇,點了點頭。
“來~~~,你再寫上幾個。”許山海伸手指了指桌上的筆硯。
沈南秋不解了看了許山海一眼,然後走向桌前。
桌前站定,鋪好紙,沈南秋把右手的袖子挽起,露出一截雪白的胳膊,伸手拿起墨條,不緊不慢的輕研幾下,腦中一邊想著要寫什麽?
幾息後,她放下墨條,拿起毛筆,在硯池中蘸墨、舔筆,輕輕的吸了兩口氣,一手扶腕,一手落筆。
筆若遊龍,兩番蘸墨之後,幾個大字躍然紙上——知行合一,止於至善。
隻見這幾個字,方圓兼施、點畫勁挺、古意盎然,頗有幾分歐體之意。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許山海怎麽也不會相信,這幾個字出於沈南秋這樣小姑娘之手。
作為後世之人,拿毛筆寫字,對於許山海來說屬實有點強人所難,可是,寫不好不代表他欣賞不了。師範畢業的他,不但選修了《書法賞析》,還通過網絡,看過許多書法大家的真跡。
曾經感歎於古人能寫得一筆好字的許山海,完全沒想到,眼前這個孱弱的小姑娘,也能寫得如此一手好字。
“好!好!好!”接連三個好字,發自於許山海內心,這誇讚不單單指沈南秋的字寫地好,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舒坦。
還沒等許山海再開口說話,隻見門口閃過一個人影,然後,一個內院守衛探頭進來。
“小先生,你在這裏啊!徐爺到處找你呢。”守衛指了指外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