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他們目前的位置,還沒有到追問具體方案的程度,但是已經不影響他們為自己身後的家族考慮考慮了。
“如此,燕王將如何對待陛下呢?”裴樞問。
這是他最擰巴的地方。
一方麵他已經承認了王彥庭的崛起已經阻擋不住了。
另一方麵,他又顧忌史書對他的評價,這是讀書人的通病,名比命還重要。
雖然儒家也有“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的說法,算是給了一塊遮羞布。
但誰知道後世新皇和史學家會如何看待自己。
明明效忠了新皇,還被嫌棄打入逆臣或者佞臣行列的多的是。
“我承認李氏對大唐百姓和華夏疆域做出的貢獻,也不掩飾對於皇帝那種猜忌做法的厭惡,所以,我的選擇是敬而遠之,但保證他家族富貴!”王彥庭這一次沒有迴避,說的斬釘截鐵。
三個宰相一陣無語,好吧,這才是王彥庭的風格。
前麵還左躲右閃的好像嫌棄我們說的直白,現在你的話才真的是大逆不道。
王彥庭根本無所謂,誰叫自己在晚唐呢?手裏有兵就是吊!
要是明朝,這時候錦衣衛的信鴿已經飛上了天,一小時後朱元璋會提著刀到達戰場。
明天文武百官就可以吃在座的五個人的席了。
哦,不對。老朱喜歡滿門抄斬,壓根沒有人擺席好吧。
不過他的話讓崔胤三人都鬆了一口氣,如果能夠這樣處理,倒是照顧到了各方的看法,算是很圓滿了。
話說到了這一步,已經聊不下去了。
除非崔胤他們倒頭就拜,直接倒向王彥庭。
但是讀書人還是要臉的,何況今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即便崔胤、裴樞和獨孤損之間都還沒有交換意見。
不過一些暗示是可以給的,來之前三人就商量好,他們的底線也是腳踩兩條船,兩邊都不得罪。
現在嗎?一邊的腳可以挪一下,另一邊提起一半來,重心偏了。
“如此,我等祝願燕王心想事成,朝廷諸事,自有我三人周旋。”崔胤拱手起身,就準備告辭了。
王彥庭大喜,他終於等來了想要的一句話。
本身他在朝廷裏,就是劉瓚和李振二人。
劉瓚不管事,李振級別太低,去上朝完全是探聽別人怎麽講的。
現在有了三個宰相的配合,加上他自己也算是宰相,雖然基本不上朝,自己就更有底氣了。
最關鍵的,他要實行土改,也少不了三個世家代表的支持。
不過他現在計劃還沒有做好,而且也確實沒有必要提前透露。
今年他是不準備對外征討了,因為土改勢在必行。
他的幕僚團隊已經計算過了,商保收上來的錢是足夠的。
有賴於這個年代其實公務支出是不多的,一個縣衙就發一個縣令的俸祿,其他小吏都是縣令自己養活的。
現在王彥庭準備把這些全部支出由節度使府統一調撥,即便這樣,一個縣居然隻有三十多人吃皇糧,壓力並不大。
最大的支出其實就是軍隊,特別是騎兵,養一個騎兵的支出可以養10個步兵。
所以王彥庭準備把騎兵的規模限製在二十萬左右就不再擴大了,現在才十萬。
這個負擔是比較輕的,當年初唐的時候,整個大唐有七十萬騎兵。
如今雖然地盤不能和初唐比,但是農業的產出很穩定,而且王彥庭的打算是騎兵就用遊牧民族的方式養。
北麵的契丹、韃靼都是很好的靶子,以戰養戰就行。
曆史特別奇怪,初唐時大唐強盛,所以北麵的突厥動不動就是幾十萬騎兵,甚至一個高句麗都能擋住唐軍幾年。
現在大唐弱了,那些草原民族也變成了弱雞,半島上僅剩的新羅更加是苟延殘喘。
別看李克用的沙陀騎兵名字取了一個又一個,個個霸氣側漏,但凡有當年突厥一半戰力和規模,什麽朱溫、李茂貞,大唐早就是他的了。
王彥庭想起一句後世的話:全靠同行襯托。
燕軍確實是借著這個光冒出來的。
三月末,安東節度使和成德節度使兩個府衙突然發布公告,並迅速把政策傳達給了兩地二十三個州的所有縣鎮。
政府將對前麵所有分下去的土地進行重新登記,並發放田契。
另外,過去收租,現在改成了收購了,一字之差,性質就不一樣了。
雖然收購的價格要比市場上低一些,但好歹不是那種心安理得拿走的意思了。
最核心的是,以後府衙按土地收購,不管這塊地是誰的,你就是轉賣給王彥庭,他也要按照標準拿出那麽多糧食按照收購價賣給府衙。
這一政策一出,整個一種詭異的氛圍在圍觀的人群裏出現了。
老百姓歡唿雀躍,其實他們並不很理解這些政策對他們來說有什麽意義,他們的心態就是以後自己和那些官老爺都一樣了,而且沒有收租的說法了,交的糧食雖然便宜了,好歹是賣的。
何況還有田契,對於這個千百年來中國人最大的情結,沒有人比那些土地裏走出來的人理解的更加深刻。
倒是一幫讀書人和官員,陷入了莫名的思考裏。
你說這是從他們手上搶去了過去的特權吧,好像還是出錢收購的。
你要說不是吧,價格又特麽低了很多。
很多人有些吃不準燕王到底是想幹嘛。
不過好在此刻老的家族敗的差不多了,像後世明朝那些江南大地主一樣的新家族還沒有起來,利益的衝擊沒有那麽大。
這使得這些人一臉的糾結。
你說不表達一下反抗意見吧,就怕燕王的手段越來越多,到時候把自己這些人的家底都吸幹了。
表達一下吧,好像又不值得。本身現在的安定生活就是從燕王那裏來的,為了這一點小事去得罪燕王,委實有些劃不來。
他們不知道這也是王彥庭抓緊時間的原因,在這個洗牌期,趁著各地勢力還沒有形成,此時出手是最好的時機。
但是他不知道,外部確實沒有什麽壓力,內部有人卻盯上了這個等待已久的機會。
張濬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很久了,幾乎燕軍的每一個高層將領都被他調查了一遍。
他現在手上有了一點錢,又能借助梁軍的細作幹活,做起這些事來得心應手。
不過一直以來,他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把他愁的。
燕軍對王彥庭的崇拜太嚴重了,很難有人有勇氣來反對王彥庭。
即便那些降將,要麽像葛從周,既不願意麵對老東家,又被打的沒了麵子,索性去做教育去了。
要麽像李神福、元行欽這樣,現在隻是一個軍指揮使,根本不敢有什麽想法的。
甚至還有陶雅、馬賨之流,直接跑到甘州去混了,你哪裏去找?
找到了又用什麽樣的理由呢?
張濬鬱悶中...
結果,就在這一籌莫展的時候,王彥庭送了機會上門。
土改的政策一出來,張濬就知道,這個觸動了人家的利益了。
他對於李遇、周本這些人還不是很熟悉,畢竟人家的老家都在淮南。
但是盧龍這一塊的就很了解了。
特別是單可及,當年人家是劉仁恭的女婿,名下的地產大把大把,算是這邊的大地主。
最關鍵的,現在單可及是青龍軍指揮使,雖然兵力少了一點。
原先因為青龍軍正對的是平盧,所以隻有一個軍的編製,這一輪擴軍,王彥庭又給了一個軍的新兵,不然就太不像了。
這樣一來,單可及手上就有了四萬多人,而且有一萬多人的騎兵。
別看這點騎兵在燕軍中根本沒人在意,到了別的地方,那就是絕對的精銳,寶貝中的寶貝。
而且,這四個旅的騎兵中,有兩個弓騎旅。
現在燕軍裏的弓騎旅都是契丹人幫忙訓練的,算是真正有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勢頭。
不像剛開始的時候,王彥庭總覺得弓騎死一個就少一個,即便很強,都舍不得輕易拿出來。
每次都是關鍵時刻才摳摳搜搜地像法寶一樣祭將出來。
張濬了解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笑的連眼睛都找不到了。
王彥庭,你對我如此傲慢無禮,我就要你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件事,他連皇帝都沒有匯報,就準備悄悄去一趟滄州,和單可及好好聊聊,要在最關鍵的時候給王彥庭致命一擊。
“如此,燕王將如何對待陛下呢?”裴樞問。
這是他最擰巴的地方。
一方麵他已經承認了王彥庭的崛起已經阻擋不住了。
另一方麵,他又顧忌史書對他的評價,這是讀書人的通病,名比命還重要。
雖然儒家也有“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的說法,算是給了一塊遮羞布。
但誰知道後世新皇和史學家會如何看待自己。
明明效忠了新皇,還被嫌棄打入逆臣或者佞臣行列的多的是。
“我承認李氏對大唐百姓和華夏疆域做出的貢獻,也不掩飾對於皇帝那種猜忌做法的厭惡,所以,我的選擇是敬而遠之,但保證他家族富貴!”王彥庭這一次沒有迴避,說的斬釘截鐵。
三個宰相一陣無語,好吧,這才是王彥庭的風格。
前麵還左躲右閃的好像嫌棄我們說的直白,現在你的話才真的是大逆不道。
王彥庭根本無所謂,誰叫自己在晚唐呢?手裏有兵就是吊!
要是明朝,這時候錦衣衛的信鴿已經飛上了天,一小時後朱元璋會提著刀到達戰場。
明天文武百官就可以吃在座的五個人的席了。
哦,不對。老朱喜歡滿門抄斬,壓根沒有人擺席好吧。
不過他的話讓崔胤三人都鬆了一口氣,如果能夠這樣處理,倒是照顧到了各方的看法,算是很圓滿了。
話說到了這一步,已經聊不下去了。
除非崔胤他們倒頭就拜,直接倒向王彥庭。
但是讀書人還是要臉的,何況今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即便崔胤、裴樞和獨孤損之間都還沒有交換意見。
不過一些暗示是可以給的,來之前三人就商量好,他們的底線也是腳踩兩條船,兩邊都不得罪。
現在嗎?一邊的腳可以挪一下,另一邊提起一半來,重心偏了。
“如此,我等祝願燕王心想事成,朝廷諸事,自有我三人周旋。”崔胤拱手起身,就準備告辭了。
王彥庭大喜,他終於等來了想要的一句話。
本身他在朝廷裏,就是劉瓚和李振二人。
劉瓚不管事,李振級別太低,去上朝完全是探聽別人怎麽講的。
現在有了三個宰相的配合,加上他自己也算是宰相,雖然基本不上朝,自己就更有底氣了。
最關鍵的,他要實行土改,也少不了三個世家代表的支持。
不過他現在計劃還沒有做好,而且也確實沒有必要提前透露。
今年他是不準備對外征討了,因為土改勢在必行。
他的幕僚團隊已經計算過了,商保收上來的錢是足夠的。
有賴於這個年代其實公務支出是不多的,一個縣衙就發一個縣令的俸祿,其他小吏都是縣令自己養活的。
現在王彥庭準備把這些全部支出由節度使府統一調撥,即便這樣,一個縣居然隻有三十多人吃皇糧,壓力並不大。
最大的支出其實就是軍隊,特別是騎兵,養一個騎兵的支出可以養10個步兵。
所以王彥庭準備把騎兵的規模限製在二十萬左右就不再擴大了,現在才十萬。
這個負擔是比較輕的,當年初唐的時候,整個大唐有七十萬騎兵。
如今雖然地盤不能和初唐比,但是農業的產出很穩定,而且王彥庭的打算是騎兵就用遊牧民族的方式養。
北麵的契丹、韃靼都是很好的靶子,以戰養戰就行。
曆史特別奇怪,初唐時大唐強盛,所以北麵的突厥動不動就是幾十萬騎兵,甚至一個高句麗都能擋住唐軍幾年。
現在大唐弱了,那些草原民族也變成了弱雞,半島上僅剩的新羅更加是苟延殘喘。
別看李克用的沙陀騎兵名字取了一個又一個,個個霸氣側漏,但凡有當年突厥一半戰力和規模,什麽朱溫、李茂貞,大唐早就是他的了。
王彥庭想起一句後世的話:全靠同行襯托。
燕軍確實是借著這個光冒出來的。
三月末,安東節度使和成德節度使兩個府衙突然發布公告,並迅速把政策傳達給了兩地二十三個州的所有縣鎮。
政府將對前麵所有分下去的土地進行重新登記,並發放田契。
另外,過去收租,現在改成了收購了,一字之差,性質就不一樣了。
雖然收購的價格要比市場上低一些,但好歹不是那種心安理得拿走的意思了。
最核心的是,以後府衙按土地收購,不管這塊地是誰的,你就是轉賣給王彥庭,他也要按照標準拿出那麽多糧食按照收購價賣給府衙。
這一政策一出,整個一種詭異的氛圍在圍觀的人群裏出現了。
老百姓歡唿雀躍,其實他們並不很理解這些政策對他們來說有什麽意義,他們的心態就是以後自己和那些官老爺都一樣了,而且沒有收租的說法了,交的糧食雖然便宜了,好歹是賣的。
何況還有田契,對於這個千百年來中國人最大的情結,沒有人比那些土地裏走出來的人理解的更加深刻。
倒是一幫讀書人和官員,陷入了莫名的思考裏。
你說這是從他們手上搶去了過去的特權吧,好像還是出錢收購的。
你要說不是吧,價格又特麽低了很多。
很多人有些吃不準燕王到底是想幹嘛。
不過好在此刻老的家族敗的差不多了,像後世明朝那些江南大地主一樣的新家族還沒有起來,利益的衝擊沒有那麽大。
這使得這些人一臉的糾結。
你說不表達一下反抗意見吧,就怕燕王的手段越來越多,到時候把自己這些人的家底都吸幹了。
表達一下吧,好像又不值得。本身現在的安定生活就是從燕王那裏來的,為了這一點小事去得罪燕王,委實有些劃不來。
他們不知道這也是王彥庭抓緊時間的原因,在這個洗牌期,趁著各地勢力還沒有形成,此時出手是最好的時機。
但是他不知道,外部確實沒有什麽壓力,內部有人卻盯上了這個等待已久的機會。
張濬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很久了,幾乎燕軍的每一個高層將領都被他調查了一遍。
他現在手上有了一點錢,又能借助梁軍的細作幹活,做起這些事來得心應手。
不過一直以來,他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突破口,把他愁的。
燕軍對王彥庭的崇拜太嚴重了,很難有人有勇氣來反對王彥庭。
即便那些降將,要麽像葛從周,既不願意麵對老東家,又被打的沒了麵子,索性去做教育去了。
要麽像李神福、元行欽這樣,現在隻是一個軍指揮使,根本不敢有什麽想法的。
甚至還有陶雅、馬賨之流,直接跑到甘州去混了,你哪裏去找?
找到了又用什麽樣的理由呢?
張濬鬱悶中...
結果,就在這一籌莫展的時候,王彥庭送了機會上門。
土改的政策一出來,張濬就知道,這個觸動了人家的利益了。
他對於李遇、周本這些人還不是很熟悉,畢竟人家的老家都在淮南。
但是盧龍這一塊的就很了解了。
特別是單可及,當年人家是劉仁恭的女婿,名下的地產大把大把,算是這邊的大地主。
最關鍵的,現在單可及是青龍軍指揮使,雖然兵力少了一點。
原先因為青龍軍正對的是平盧,所以隻有一個軍的編製,這一輪擴軍,王彥庭又給了一個軍的新兵,不然就太不像了。
這樣一來,單可及手上就有了四萬多人,而且有一萬多人的騎兵。
別看這點騎兵在燕軍中根本沒人在意,到了別的地方,那就是絕對的精銳,寶貝中的寶貝。
而且,這四個旅的騎兵中,有兩個弓騎旅。
現在燕軍裏的弓騎旅都是契丹人幫忙訓練的,算是真正有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勢頭。
不像剛開始的時候,王彥庭總覺得弓騎死一個就少一個,即便很強,都舍不得輕易拿出來。
每次都是關鍵時刻才摳摳搜搜地像法寶一樣祭將出來。
張濬了解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笑的連眼睛都找不到了。
王彥庭,你對我如此傲慢無禮,我就要你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件事,他連皇帝都沒有匯報,就準備悄悄去一趟滄州,和單可及好好聊聊,要在最關鍵的時候給王彥庭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