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戰指揮科”,一行人又陸續參觀了“火器作戰科”、“隊列訓練科”,慢慢走進了“戰術教學科”。
崔胤對這個是很感興趣的。
王彥庭打仗神出鬼沒,智計百出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所以他很想知道,這個戰術教學科裏麵有多少秘密存在。
結果,課桌上擺放的書本,中規中矩,都是什麽《孫子兵法》之類的書籍。
這些書對於崔胤來講,都是年輕時的必讀本,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
那有什麽不一樣的嗎?
他一本一本往下翻,赫然看到一本《二十一計》。
一瞬間,崔胤似乎有些不想看了。
中國人對數字都是有講究的,如0是無極,1是太極,2是兩儀,3是三才,4是四象...一直到九宮。
即便後世的《三十六計》,既是因為在古代曆法中,三十六與五行思想緊密相關,也是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意。
所以這二十一是什麽鬼?
三個七星?還是七個三才?
他完全沒有想到這是王彥庭江郎才盡的殘作,但是也失去了繼續探究的興趣。
逛著逛著,王彥庭引導著大家走進了學員的宿舍。
一張張床鋪前,每個學員都有一個書桌,上麵還有一個小櫃子。
很多人還是第一次看到吊在半空中的櫃子,興趣盎然地打開張望。
牆邊,是兵器架,上麵一支支長槍、一柄柄橫刀斜斜靠著。
兵器架一側,居然還有一排櫃子,上麵放著衣甲,裴樞不明白一個宿舍要這麽多櫃子做什麽。
他走近前去,發現每一疊衣甲都是兩套,一套是常見的鐵甲,還有一套很奇怪,沒有見過的材質。
他伸手摸了一下,外觀有些像西域的白疊布,裏麵可以感覺到是嵌了甲葉的,材質有點厚。
所以這是夏季和冬季的兩套盔甲?
裴樞心裏猜測著,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專門的冬季的盔甲。
而且即便是燕軍中,他也沒有見到過。
他甚至注意到這些衣甲的邊條,和過去的不一樣,是有著不同的顏色的,燕軍衣甲尚紅,這裏有紅底黑邊的,也有紅底白邊的。
對應的,衣甲側麵放著的頭盔上的盔纓也是黑色和白色的。
臥槽!
裴樞突然想起,剛才軍校的副校長葛從周說過,隻有合格畢業的學員才可以把學校的衣甲帶迴軍中,不能畢業的就要留下衣甲。
當時他沒有意識,還覺得燕軍這麽小氣,一身新盔甲都舍不得嗎?
現在他明白了,這是完全不同的一身盔甲,和過去的不一樣,代表的是巨大的榮譽,是王彥庭的學生軍的身份。
所以以後在燕軍裏,沒有這一身盔甲都不好意思見人了嗎?
這一個軍校裏,處處都是學問,簡直是把榮譽感挖掘到了極致。
裴樞信手打開了下麵的櫃子,發現裏麵也是兩雙不一樣的軍靴。
除了頭盔沒有區別,別的大概就是完整的兩套了。
他搖搖頭,對於這樣的一套衣甲,他看的都心動了。
奈何年紀大了,已經沒有了年輕時那種激情了。
走出了十來步遠,他無意中迴頭又看了一眼。
剛才隻顧著注意手邊那兩套的衣甲的材質和款式了,此刻遠遠看去,宿舍裏整個小隊的十套衣甲都盡收眼底。
他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忽略的東西,重新走上前。
從正麵和側麵細細觀察完,裴樞直接傻楞在了當場。
突然,他像打了雞血一樣,把幾個櫃子的門全部打開。眼前的一幕證實了他的想法,所有櫃子裏的兩雙軍靴都是從左至右排列的,靴尖正頂在櫃門邊緣。
“裴相?”注意到他動靜的崔胤和獨孤損都走進過來,奇怪地問。
“崔相、又損,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些衣甲橫向的距離間隔都是一樣的?從側麵看,連頭盔在內幾乎是擺放在了一條線上?”裴樞都沒有迴頭,自顧自說著話,還在四處觀察。
“誒?你別說,還真是這樣。這些教官和助教花了心思了。”崔胤發現裴樞說的還真的一點沒有錯,也是讚歎不已。
迴頭,發現裴樞的視線久久地停在了剛才看過的兵器架上。
因為有裴樞前麵的提醒,這一次連崔胤都很快發現,架子上所有長槍和橫刀的斜靠角度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這...”崔胤都有些驚到了,這是花了多少精力做到這個地步啊。
“崔相,不出三年,燕軍將橫掃天下。”聽到崔胤的聲音的裴樞迴過神來,轉頭悄聲道。
“裴相,不至於吧?”崔胤和獨孤損都大吃一驚,不明白裴樞怎麽得到的這樣驚悚的結論。
看著兩個同僚瞪大的眼睛,裴樞微微一歎,他也不希望承認這一點。
但是事實麵前,他更加希望自己這三個人作為政治同盟心裏要有數,很多東西可能從今天開始就擋不住了。
“兩位,你們也聽到了,從第二期開始,每期的學員將擴編到1000人,每期三個月。也就是說,即便排除少量不能畢業的,一年也有三千多人畢業。”
“而且這裏隻培訓營將、都將,軍將...哦,燕軍叫旅指揮使以上的後麵另有課程。按照營將和都將一比五的比例,就是說至少兩千五百名都將一年,三年以後就有七千五百名都將,統率七十五萬大軍,還全部是精銳!”
他的話仿佛是晴天霹靂,炸的崔胤和獨孤損半天都沒有緩過神來。
裴樞注意到王彥庭已經帶著其他人走向了下一個地方參觀。
不過他已經無所謂了,所有教室和宿舍都看過了,剩下的夥房什麽的不重要了。
相反,因為學員還在大校場分都、分隊,這裏正是安靜說事的場所。
“還有,崔相、又損,你們也注意到了,這裏所有的物件都是有序擺放的。我剛才想了一下,好像前麵看到的戰術教學科裏麵的書本、測繪科的地圖都是差不多的,擺放的都是有序而且規則的,你們知道這是幹嘛的嗎?”
他看向崔胤和獨孤損,旋即明白這兩個人不像自己,屬於什麽都喜歡學一點的。
崔胤和獨孤損的所學沒有自己雜,對於軍事上的東西除了看基本兵書,基本沒有什麽概念。
“你們想想,這樣培訓出來的士卒,團隊中的紀律性、服從性會到怎麽樣可怕的地步,還有,他們的戰陣還有哪個能夠衝破的?”他直接給出了答案。
崔胤的臉色一下雪白,他明白了。
“這...”獨孤損很想反駁,卻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
所以,隻要給王彥庭時間,他就可以慢慢擁有近百萬的軍隊,還全部是令行禁止的精銳。
一瞬間,三個人心裏都充滿了矛盾。
本能上,他們想維持住大唐的格局不變,可是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天下大勢不為人的意誌而轉移。
突然,崔胤仰天感慨道:“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麽?”
這句《道德經》裏的話前麵還有“以其不爭,”半句,崔胤刻意省略掉了。
裴樞和獨孤損都明白,王彥庭是不可能不爭的,崔胤也是這個判斷才如此選擇。
大唐最後的一百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王彥庭這樣的妖孽,也正因為如此,朝廷才能縫縫補補,依靠在藩鎮間維持平衡延續至今。
但是如今,這樣的平衡被人用最粗暴的方式打破了。
“崔相,另一個問題是,這些事需要和聖人稟奏嗎?”裴樞目光炯炯,看著崔胤和獨孤損。
他知道,這一個問題將決定了三個人以後的政治立場會不會有大的轉變。
聽到這個問題的崔胤茫然四顧,一時心亂如麻。
他和獨孤損都知道裴樞的意思,也知道李曄的推恩令。
現在王彥庭的計劃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但是朝廷就準備好了嗎?
即便能夠推動高思繼這些人上位,但是燕軍名義上還是王彥庭的。
不,實質上也是。
隻要一年不到,至少有二十多萬軍隊的基層軍官就是王彥庭的鐵杆擁躉。
尤其是騎兵,王彥庭絕對會牢牢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你看看五個鐵騎旅就知道,至今沒有獨立成軍,連師都沒有。
五個旅指揮使全部是王彥庭最初的踏白營裏出來的。
所以,即便能給王彥庭造成一些麻煩,也最多是推遲一下對方的進度。
而對於朝廷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尤其是有張濬這樣瘋魔的人在的時候。
“裴相、又損,我們暫且擱置,先觀察一段時間可好?”崔胤看向裴樞和獨孤損。
兩人都是點點頭,這樣嚴重的後果,讓他們都有些怕了。
崔胤對這個是很感興趣的。
王彥庭打仗神出鬼沒,智計百出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所以他很想知道,這個戰術教學科裏麵有多少秘密存在。
結果,課桌上擺放的書本,中規中矩,都是什麽《孫子兵法》之類的書籍。
這些書對於崔胤來講,都是年輕時的必讀本,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
那有什麽不一樣的嗎?
他一本一本往下翻,赫然看到一本《二十一計》。
一瞬間,崔胤似乎有些不想看了。
中國人對數字都是有講究的,如0是無極,1是太極,2是兩儀,3是三才,4是四象...一直到九宮。
即便後世的《三十六計》,既是因為在古代曆法中,三十六與五行思想緊密相關,也是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意。
所以這二十一是什麽鬼?
三個七星?還是七個三才?
他完全沒有想到這是王彥庭江郎才盡的殘作,但是也失去了繼續探究的興趣。
逛著逛著,王彥庭引導著大家走進了學員的宿舍。
一張張床鋪前,每個學員都有一個書桌,上麵還有一個小櫃子。
很多人還是第一次看到吊在半空中的櫃子,興趣盎然地打開張望。
牆邊,是兵器架,上麵一支支長槍、一柄柄橫刀斜斜靠著。
兵器架一側,居然還有一排櫃子,上麵放著衣甲,裴樞不明白一個宿舍要這麽多櫃子做什麽。
他走近前去,發現每一疊衣甲都是兩套,一套是常見的鐵甲,還有一套很奇怪,沒有見過的材質。
他伸手摸了一下,外觀有些像西域的白疊布,裏麵可以感覺到是嵌了甲葉的,材質有點厚。
所以這是夏季和冬季的兩套盔甲?
裴樞心裏猜測著,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專門的冬季的盔甲。
而且即便是燕軍中,他也沒有見到過。
他甚至注意到這些衣甲的邊條,和過去的不一樣,是有著不同的顏色的,燕軍衣甲尚紅,這裏有紅底黑邊的,也有紅底白邊的。
對應的,衣甲側麵放著的頭盔上的盔纓也是黑色和白色的。
臥槽!
裴樞突然想起,剛才軍校的副校長葛從周說過,隻有合格畢業的學員才可以把學校的衣甲帶迴軍中,不能畢業的就要留下衣甲。
當時他沒有意識,還覺得燕軍這麽小氣,一身新盔甲都舍不得嗎?
現在他明白了,這是完全不同的一身盔甲,和過去的不一樣,代表的是巨大的榮譽,是王彥庭的學生軍的身份。
所以以後在燕軍裏,沒有這一身盔甲都不好意思見人了嗎?
這一個軍校裏,處處都是學問,簡直是把榮譽感挖掘到了極致。
裴樞信手打開了下麵的櫃子,發現裏麵也是兩雙不一樣的軍靴。
除了頭盔沒有區別,別的大概就是完整的兩套了。
他搖搖頭,對於這樣的一套衣甲,他看的都心動了。
奈何年紀大了,已經沒有了年輕時那種激情了。
走出了十來步遠,他無意中迴頭又看了一眼。
剛才隻顧著注意手邊那兩套的衣甲的材質和款式了,此刻遠遠看去,宿舍裏整個小隊的十套衣甲都盡收眼底。
他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忽略的東西,重新走上前。
從正麵和側麵細細觀察完,裴樞直接傻楞在了當場。
突然,他像打了雞血一樣,把幾個櫃子的門全部打開。眼前的一幕證實了他的想法,所有櫃子裏的兩雙軍靴都是從左至右排列的,靴尖正頂在櫃門邊緣。
“裴相?”注意到他動靜的崔胤和獨孤損都走進過來,奇怪地問。
“崔相、又損,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些衣甲橫向的距離間隔都是一樣的?從側麵看,連頭盔在內幾乎是擺放在了一條線上?”裴樞都沒有迴頭,自顧自說著話,還在四處觀察。
“誒?你別說,還真是這樣。這些教官和助教花了心思了。”崔胤發現裴樞說的還真的一點沒有錯,也是讚歎不已。
迴頭,發現裴樞的視線久久地停在了剛才看過的兵器架上。
因為有裴樞前麵的提醒,這一次連崔胤都很快發現,架子上所有長槍和橫刀的斜靠角度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這...”崔胤都有些驚到了,這是花了多少精力做到這個地步啊。
“崔相,不出三年,燕軍將橫掃天下。”聽到崔胤的聲音的裴樞迴過神來,轉頭悄聲道。
“裴相,不至於吧?”崔胤和獨孤損都大吃一驚,不明白裴樞怎麽得到的這樣驚悚的結論。
看著兩個同僚瞪大的眼睛,裴樞微微一歎,他也不希望承認這一點。
但是事實麵前,他更加希望自己這三個人作為政治同盟心裏要有數,很多東西可能從今天開始就擋不住了。
“兩位,你們也聽到了,從第二期開始,每期的學員將擴編到1000人,每期三個月。也就是說,即便排除少量不能畢業的,一年也有三千多人畢業。”
“而且這裏隻培訓營將、都將,軍將...哦,燕軍叫旅指揮使以上的後麵另有課程。按照營將和都將一比五的比例,就是說至少兩千五百名都將一年,三年以後就有七千五百名都將,統率七十五萬大軍,還全部是精銳!”
他的話仿佛是晴天霹靂,炸的崔胤和獨孤損半天都沒有緩過神來。
裴樞注意到王彥庭已經帶著其他人走向了下一個地方參觀。
不過他已經無所謂了,所有教室和宿舍都看過了,剩下的夥房什麽的不重要了。
相反,因為學員還在大校場分都、分隊,這裏正是安靜說事的場所。
“還有,崔相、又損,你們也注意到了,這裏所有的物件都是有序擺放的。我剛才想了一下,好像前麵看到的戰術教學科裏麵的書本、測繪科的地圖都是差不多的,擺放的都是有序而且規則的,你們知道這是幹嘛的嗎?”
他看向崔胤和獨孤損,旋即明白這兩個人不像自己,屬於什麽都喜歡學一點的。
崔胤和獨孤損的所學沒有自己雜,對於軍事上的東西除了看基本兵書,基本沒有什麽概念。
“你們想想,這樣培訓出來的士卒,團隊中的紀律性、服從性會到怎麽樣可怕的地步,還有,他們的戰陣還有哪個能夠衝破的?”他直接給出了答案。
崔胤的臉色一下雪白,他明白了。
“這...”獨孤損很想反駁,卻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
所以,隻要給王彥庭時間,他就可以慢慢擁有近百萬的軍隊,還全部是令行禁止的精銳。
一瞬間,三個人心裏都充滿了矛盾。
本能上,他們想維持住大唐的格局不變,可是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天下大勢不為人的意誌而轉移。
突然,崔胤仰天感慨道:“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麽?”
這句《道德經》裏的話前麵還有“以其不爭,”半句,崔胤刻意省略掉了。
裴樞和獨孤損都明白,王彥庭是不可能不爭的,崔胤也是這個判斷才如此選擇。
大唐最後的一百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王彥庭這樣的妖孽,也正因為如此,朝廷才能縫縫補補,依靠在藩鎮間維持平衡延續至今。
但是如今,這樣的平衡被人用最粗暴的方式打破了。
“崔相,另一個問題是,這些事需要和聖人稟奏嗎?”裴樞目光炯炯,看著崔胤和獨孤損。
他知道,這一個問題將決定了三個人以後的政治立場會不會有大的轉變。
聽到這個問題的崔胤茫然四顧,一時心亂如麻。
他和獨孤損都知道裴樞的意思,也知道李曄的推恩令。
現在王彥庭的計劃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但是朝廷就準備好了嗎?
即便能夠推動高思繼這些人上位,但是燕軍名義上還是王彥庭的。
不,實質上也是。
隻要一年不到,至少有二十多萬軍隊的基層軍官就是王彥庭的鐵杆擁躉。
尤其是騎兵,王彥庭絕對會牢牢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你看看五個鐵騎旅就知道,至今沒有獨立成軍,連師都沒有。
五個旅指揮使全部是王彥庭最初的踏白營裏出來的。
所以,即便能給王彥庭造成一些麻煩,也最多是推遲一下對方的進度。
而對於朝廷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尤其是有張濬這樣瘋魔的人在的時候。
“裴相、又損,我們暫且擱置,先觀察一段時間可好?”崔胤看向裴樞和獨孤損。
兩人都是點點頭,這樣嚴重的後果,讓他們都有些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