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98年,這年夏天王彥庭的安東軍橫掃了宣武軍東部的地盤。
按照常規的事件發展規律,後續將爆發無數大戰。
然而詭異的是,好像是按了暫停鍵一樣,除了江南的菜雞互啄,整個北方的幾大巨頭都安靜了下來。
就連死對頭朱溫和李克用也消停了。
如果用王彥庭後世的言論在說,就是大家都在苦練內功了。
冀州、德州一戰,把各地的藩鎮都嚇了一大跳。
研究了安東的發跡史,大家都發現,那種沒有意義的爭鬥就是沒有意義。
反而是把基礎坐牢比較靠譜。
你看安東,打一仗就要有一仗的目的,無論是人口還是地盤,要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說難聽點,就是賊不走空,說高大上一點,就是厚積薄發、步步為營。
就這一點,河東軍的李克用表示自己最有發言權,過去光顧著找朱溫的晦氣了,真是打了很多沒有意義還損兵折將的冤枉仗。
現在,李克用表示要洗心革麵了,想好了再打。
對,打的還是朱溫。
在這種氛圍下,大家都在拚命布局、拚命練兵。
宣武的朱溫作為這一堂教育公開課唯一的受害者,那事後總結一定是最誠懇的。
現在,魏博已經成了麵對河東、安東兩個大佬的前線了。
原本就已經是朱溫的吉祥物的魏博節度使羅紹威表示,我扛不住,所以願意主動辭職。
新任節度使楊師厚光榮上任。
從內心來講,楊師厚是不願意上任的。
上一次一個王彥庭就把自己屎尿屁都打出來了,至今上廁所還要人陪,都有陰影了。
結果現在還要加一個李克用,實在是腿肚子不爭氣。
不過朱溫表示不要怕,我讓二兒子朱友珪給你做副將,他手上有控鶴都,實力不弱。
楊師厚一聽立馬表示不用了,我明天就上任,我現在信心滿滿,絕對能守住。
開玩笑,上一仗張歸厚把朱溫的侄子朱友寧給搞丟了命,現在還在琢磨怎麽寫檢討呢。
再派一個親兒子來,自己不要當大爺一樣供著,生怕有什麽不測。
楊師厚立馬到任,什麽控鶴都是不敢要了,自己成立了銀槍效節都。
他也不知道曆史上晚唐五代第一強軍的銀槍效節都因為王彥庭的出現,以這樣的原因出現了。
朱溫這邊,為了以後忽悠皇帝往東跑,他率先把梁王府再次遷到了汴州。
他手下原本有一支一千人不到的弩軍廳子都,現在全部升級為騎兵,也就是後世說的廳子馬。
他是被王彥庭的弓騎兵刺激了,一定要建立一支足以匹敵的弩騎兵出來。
唯一遺憾的,就是弩弓的成本太高,宣武軍又傷了元氣,實在是沒法擴軍。
與此同時,因為宣武軍的戰略重心東移,劉知俊被調到蔡州(今河南駐馬店地區),任奉國軍節度使,防禦楊行密。
隻剩下王重師在華州(今山西渭南市),任匡國軍節度使,防禦李茂貞。
王重師麵對的是李茂貞,騎兵、步兵都有,但是算不上多麽精銳。
但是既然大家都在這個都、那個都,他也順應時代潮流,建立了拔山都。
一時間,幾乎所有藩鎮都在整軍擴軍,就連蜀地的王建都把前一段時間買到的戰馬攏一攏,建了一支親騎軍。
這個時候,大家都發現,王彥庭安靜了,好像什麽事都沒有做。
一時間,氣氛又凝固了起來,大家都在猜測,他家夥又在憋什麽大招。
特別是鄰近的朱溫和李克用,都有點緊張。
如果王彥庭知道,一定要大唿冤枉。
他之所以看起來沒有怎麽動,首先是耶律繡寧有喜了。
這是一件大事,最關鍵的,王彥庭幹了一件在別人看來亂綱常的事。
按照當時的規矩,妾室生的孩子是叫正妻阿娘的,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反而是叫阿姨。
這就讓王彥庭受不了了。
作為經曆過現代教育的他,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把親生母親的權利剝奪的事。
他在家裏宣布了,誰的孩子叫自己母親阿娘,其他的,大娘、二娘排輩分。
他覺得趁著孩子還沒有落地,先把規矩定了。
免得以後更改,對孩子總是一種傷害。
這事是他的家事,所以他也沒有當迴事。
反正無論劉婉兒還是繡寧,現在都發現了,他在某些人倫方麵特別強調平等和尊重,也不敢去糾正。
問題是,恰恰是沒在意,這件不經意就傳出去了。
這下完蛋了,現在安東、成德的地盤上有從長安來的200多官員呢。
無論是過去禮部的,還是國子監的,寫信的寫信,上門的上門,都來勸諫開了。
最終,這件事終於變成了23個州裏人人談論的熱搜話題。
這特麽的叫什麽事?
王彥庭鬱悶地發現,自己家裏一件這麽小的破事,怎麽還關聯上了祖宗法典、宗族規矩了呢?
最後居然王彥章也來信了,勸自己堂弟要三思。
王彥庭火了,思個屁啊。
老子小孩叫人怎麽叫還要你們書上規定嗎?
他悄悄讓情報司收集了一下信息,發現了一個規律。
凡是普通人家,無論是百姓還是軍人,都比較認可。
反對的都是那些大戶、有錢商人、官員。
王彥庭思考了一下,明白了。
普通人的子女嫁給高門大戶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一般都是直接收為小妾,所以他們的痛點和耶律繡寧是一樣的。
那就沒事了,少數服從多數嘛。
王彥庭心裏有了底,在以吳晟為代表的一幫前禮部官員再次上門的時候,直接把橫刀扔在了桌上。
臥槽!
一下子,這幫官員的頭腦清醒了。
他們才想起,眼前這個王彥庭脾氣是不錯,也沒有什麽官架子,但是他的另一個身份卻是藩鎮軍閥。
那就沒事了。
大家訕笑一聲,紛紛表示尊重人倫也是一種美德,很不錯。
別說就是一個阿娘的稱唿,就是你叫祖宗都可以。
這件事情中有兩個比較有趣的現象。
第一個,身為正妻劉婉兒的父親的安東節度使劉瓚始終沒有發表意見。
這讓王彥庭很感動。
雖然自己這個嶽父一身的缺點,但是有一點是王彥庭非常認可的。
他像一個人。
無論是寵女兒,還是和百姓共情,到這一次對自己的理解。
劉瓚都非常接近王彥庭在上一世對人的理解。
有時候,王彥庭都覺得自己在這個時代能夠遇到劉瓚這樣一個高官嶽父也是一種幸運。
事後王彥庭很是和劉瓚喝了幾頓酒,喝高了還互相傾訴了幾句衷腸。
對此,劉夫人和婉兒表示已經免疫了。
對這對冤家翁婿的態度就是你們愛咋樣就咋樣。
反正好了沒幾天又會互相看著不順眼的,習慣了。
第二個更加想不到,就是以耶律阿保機為代表的契丹人看王彥庭有點順眼了。
王彥庭幹這件事和契丹完全沒有關係,這個大家都看出來了。
連禮部的老頑固來勸諫的時候也沒有牽連到什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類的話。
但是在阿保機他們眼裏,代表著王彥庭對於契丹人也是一視同仁的,沒有另類處理。
當初耶律家族內附,純粹是迫不得已。
如果還在迭剌部,很可能被別的家族肢解,從此就消失在曆史中了。
為了自保,或者說保留家族的榮譽,阿保機和家族的人定下的戰略是蟄伏幾年,待機而動。
但是,現在對這個計劃的信心有點動搖了。
首先是打宣武這一仗,讓一眾耶律們有點膽寒。
耶律羽之和耶律迭剌這兩個駐守冀州、德州的還好,他們就是趕來收了一下尾。
阿保機和耶律曷魯、耶律覿烈這幫家夥是跟隨王彥庭、王彥章全程觀戰的。
宣武軍兩支大軍怎麽莫名其妙落入算計,怎麽被一步步坑到崩潰的,他們是全程旁觀的。
打完以後,幾人心裏莫名其妙的覺得好像王彥庭對契丹人還算仁慈的。
這特麽就很無厘頭。
明明自己都被坑的家都沒有了,居然還覺得對方手下留情了。
而這一次王彥庭為了耶律繡寧的一聲稱唿,幾乎和所有讀書人、有錢人為敵的態度,再次大大震撼了一幫耶律。
很多人都在思考,如果王彥庭確實沒有覺得大家是外人,那自己為什麽一定要見外呢?
好像過去種種交鋒,其最終原因都是因為大家把彼此設定在了一個對立的立場上才造成的。
可如果大家可以平等的耕種、吃糧、打仗,聽起來也不是不可接受。
然後,王彥庭都注意到了,耶律阿保機的夫人述律平來探望自己這個大姑子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還有意外收獲嗎?
王彥庭笑了。
按照常規的事件發展規律,後續將爆發無數大戰。
然而詭異的是,好像是按了暫停鍵一樣,除了江南的菜雞互啄,整個北方的幾大巨頭都安靜了下來。
就連死對頭朱溫和李克用也消停了。
如果用王彥庭後世的言論在說,就是大家都在苦練內功了。
冀州、德州一戰,把各地的藩鎮都嚇了一大跳。
研究了安東的發跡史,大家都發現,那種沒有意義的爭鬥就是沒有意義。
反而是把基礎坐牢比較靠譜。
你看安東,打一仗就要有一仗的目的,無論是人口還是地盤,要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說難聽點,就是賊不走空,說高大上一點,就是厚積薄發、步步為營。
就這一點,河東軍的李克用表示自己最有發言權,過去光顧著找朱溫的晦氣了,真是打了很多沒有意義還損兵折將的冤枉仗。
現在,李克用表示要洗心革麵了,想好了再打。
對,打的還是朱溫。
在這種氛圍下,大家都在拚命布局、拚命練兵。
宣武的朱溫作為這一堂教育公開課唯一的受害者,那事後總結一定是最誠懇的。
現在,魏博已經成了麵對河東、安東兩個大佬的前線了。
原本就已經是朱溫的吉祥物的魏博節度使羅紹威表示,我扛不住,所以願意主動辭職。
新任節度使楊師厚光榮上任。
從內心來講,楊師厚是不願意上任的。
上一次一個王彥庭就把自己屎尿屁都打出來了,至今上廁所還要人陪,都有陰影了。
結果現在還要加一個李克用,實在是腿肚子不爭氣。
不過朱溫表示不要怕,我讓二兒子朱友珪給你做副將,他手上有控鶴都,實力不弱。
楊師厚一聽立馬表示不用了,我明天就上任,我現在信心滿滿,絕對能守住。
開玩笑,上一仗張歸厚把朱溫的侄子朱友寧給搞丟了命,現在還在琢磨怎麽寫檢討呢。
再派一個親兒子來,自己不要當大爺一樣供著,生怕有什麽不測。
楊師厚立馬到任,什麽控鶴都是不敢要了,自己成立了銀槍效節都。
他也不知道曆史上晚唐五代第一強軍的銀槍效節都因為王彥庭的出現,以這樣的原因出現了。
朱溫這邊,為了以後忽悠皇帝往東跑,他率先把梁王府再次遷到了汴州。
他手下原本有一支一千人不到的弩軍廳子都,現在全部升級為騎兵,也就是後世說的廳子馬。
他是被王彥庭的弓騎兵刺激了,一定要建立一支足以匹敵的弩騎兵出來。
唯一遺憾的,就是弩弓的成本太高,宣武軍又傷了元氣,實在是沒法擴軍。
與此同時,因為宣武軍的戰略重心東移,劉知俊被調到蔡州(今河南駐馬店地區),任奉國軍節度使,防禦楊行密。
隻剩下王重師在華州(今山西渭南市),任匡國軍節度使,防禦李茂貞。
王重師麵對的是李茂貞,騎兵、步兵都有,但是算不上多麽精銳。
但是既然大家都在這個都、那個都,他也順應時代潮流,建立了拔山都。
一時間,幾乎所有藩鎮都在整軍擴軍,就連蜀地的王建都把前一段時間買到的戰馬攏一攏,建了一支親騎軍。
這個時候,大家都發現,王彥庭安靜了,好像什麽事都沒有做。
一時間,氣氛又凝固了起來,大家都在猜測,他家夥又在憋什麽大招。
特別是鄰近的朱溫和李克用,都有點緊張。
如果王彥庭知道,一定要大唿冤枉。
他之所以看起來沒有怎麽動,首先是耶律繡寧有喜了。
這是一件大事,最關鍵的,王彥庭幹了一件在別人看來亂綱常的事。
按照當時的規矩,妾室生的孩子是叫正妻阿娘的,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反而是叫阿姨。
這就讓王彥庭受不了了。
作為經曆過現代教育的他,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把親生母親的權利剝奪的事。
他在家裏宣布了,誰的孩子叫自己母親阿娘,其他的,大娘、二娘排輩分。
他覺得趁著孩子還沒有落地,先把規矩定了。
免得以後更改,對孩子總是一種傷害。
這事是他的家事,所以他也沒有當迴事。
反正無論劉婉兒還是繡寧,現在都發現了,他在某些人倫方麵特別強調平等和尊重,也不敢去糾正。
問題是,恰恰是沒在意,這件不經意就傳出去了。
這下完蛋了,現在安東、成德的地盤上有從長安來的200多官員呢。
無論是過去禮部的,還是國子監的,寫信的寫信,上門的上門,都來勸諫開了。
最終,這件事終於變成了23個州裏人人談論的熱搜話題。
這特麽的叫什麽事?
王彥庭鬱悶地發現,自己家裏一件這麽小的破事,怎麽還關聯上了祖宗法典、宗族規矩了呢?
最後居然王彥章也來信了,勸自己堂弟要三思。
王彥庭火了,思個屁啊。
老子小孩叫人怎麽叫還要你們書上規定嗎?
他悄悄讓情報司收集了一下信息,發現了一個規律。
凡是普通人家,無論是百姓還是軍人,都比較認可。
反對的都是那些大戶、有錢商人、官員。
王彥庭思考了一下,明白了。
普通人的子女嫁給高門大戶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一般都是直接收為小妾,所以他們的痛點和耶律繡寧是一樣的。
那就沒事了,少數服從多數嘛。
王彥庭心裏有了底,在以吳晟為代表的一幫前禮部官員再次上門的時候,直接把橫刀扔在了桌上。
臥槽!
一下子,這幫官員的頭腦清醒了。
他們才想起,眼前這個王彥庭脾氣是不錯,也沒有什麽官架子,但是他的另一個身份卻是藩鎮軍閥。
那就沒事了。
大家訕笑一聲,紛紛表示尊重人倫也是一種美德,很不錯。
別說就是一個阿娘的稱唿,就是你叫祖宗都可以。
這件事情中有兩個比較有趣的現象。
第一個,身為正妻劉婉兒的父親的安東節度使劉瓚始終沒有發表意見。
這讓王彥庭很感動。
雖然自己這個嶽父一身的缺點,但是有一點是王彥庭非常認可的。
他像一個人。
無論是寵女兒,還是和百姓共情,到這一次對自己的理解。
劉瓚都非常接近王彥庭在上一世對人的理解。
有時候,王彥庭都覺得自己在這個時代能夠遇到劉瓚這樣一個高官嶽父也是一種幸運。
事後王彥庭很是和劉瓚喝了幾頓酒,喝高了還互相傾訴了幾句衷腸。
對此,劉夫人和婉兒表示已經免疫了。
對這對冤家翁婿的態度就是你們愛咋樣就咋樣。
反正好了沒幾天又會互相看著不順眼的,習慣了。
第二個更加想不到,就是以耶律阿保機為代表的契丹人看王彥庭有點順眼了。
王彥庭幹這件事和契丹完全沒有關係,這個大家都看出來了。
連禮部的老頑固來勸諫的時候也沒有牽連到什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類的話。
但是在阿保機他們眼裏,代表著王彥庭對於契丹人也是一視同仁的,沒有另類處理。
當初耶律家族內附,純粹是迫不得已。
如果還在迭剌部,很可能被別的家族肢解,從此就消失在曆史中了。
為了自保,或者說保留家族的榮譽,阿保機和家族的人定下的戰略是蟄伏幾年,待機而動。
但是,現在對這個計劃的信心有點動搖了。
首先是打宣武這一仗,讓一眾耶律們有點膽寒。
耶律羽之和耶律迭剌這兩個駐守冀州、德州的還好,他們就是趕來收了一下尾。
阿保機和耶律曷魯、耶律覿烈這幫家夥是跟隨王彥庭、王彥章全程觀戰的。
宣武軍兩支大軍怎麽莫名其妙落入算計,怎麽被一步步坑到崩潰的,他們是全程旁觀的。
打完以後,幾人心裏莫名其妙的覺得好像王彥庭對契丹人還算仁慈的。
這特麽就很無厘頭。
明明自己都被坑的家都沒有了,居然還覺得對方手下留情了。
而這一次王彥庭為了耶律繡寧的一聲稱唿,幾乎和所有讀書人、有錢人為敵的態度,再次大大震撼了一幫耶律。
很多人都在思考,如果王彥庭確實沒有覺得大家是外人,那自己為什麽一定要見外呢?
好像過去種種交鋒,其最終原因都是因為大家把彼此設定在了一個對立的立場上才造成的。
可如果大家可以平等的耕種、吃糧、打仗,聽起來也不是不可接受。
然後,王彥庭都注意到了,耶律阿保機的夫人述律平來探望自己這個大姑子的次數越來越多了。
還有意外收獲嗎?
王彥庭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