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門河之戰以瑞州軍的大勝而告終。
渤海國騎兵陣亡了包括突虎機在內的9000多人,被俘虜了大唿支等多人,僅有大保義帶著3000人不到逃迴上京。
現場繳獲戰馬多匹,兵器衣甲無數。
當然,瑞州軍自己傷亡也不小。
破垣軍傷亡近3000人,快占到了一半。
反而是撼山軍因為有車陣保護,僅僅傷亡了500多。
至於迅雷營的傷亡,因為是最後追擊階段才出擊的,和踏白軍一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一戰,車陣對於步兵作戰的價值,給王彥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的問題是,自身傷亡也不小,加上留在扶州的步卒,現在王彥庭手上的軍隊隻有一萬四千人左右。
還有這麽龐大的俘虜怎麽管理,都是問題。
某種意義上,耶律阿保機的算計是有效的。
他知道鐵對於瑞州的意義,所以知道王彥庭不得不吃下這個結果。
王彥庭有些苦惱,如果把俘虜和繳獲送迴瑞州,至少要派2000人押送,那自己的兵力將進一步削弱。
但是放在身邊,一樣是個巨大的隱患。
而且,一旦和契丹人會合,誰知道阿保機會不會覬覦這批俘虜。
暫時沒有什麽頭緒了,王彥庭也隻好把事情放一放,準備先去涑州修正一段時間。
他也想控製一下速度,如果一味冒進,很容易把渤海全國的兵都招來。
帶著俘虜和物資,瑞州軍繼續向涑州前進。
4天後,終於抵達涑州城下。
空城!
城裏當官的和剩餘的少量守軍聽說了戰事結果,早就跑得沒有影了。
但是,也有人特意留下來等著唐軍進城。
漫山遍野的渤海國百姓,苦苦地守在城外,就為了確認一下自己的親人是否已經戰死。
王彥庭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覺得很是怪異。
在他的想象裏,軍隊戰敗了,百姓不應該逃亡嗎?
畢竟這不是國內戰爭,是異族之間的征服之役。
就連一向寬仁的中原人,還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呢。
難道這些百姓不怕嗎?
認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草原遊牧和中原農耕有很大區別。
如果家裏沒有了男人,確實很多事情是無法由女人孩子獨立完成的。
所以,如果確認男人是死了,就要立刻“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要找個勞動力。
此刻,看著俘虜隊列裏的降卒和城外相視而哭的親屬,王彥庭突然覺得有些思路了。
他本來就存了收編渤海國部隊和人口的念頭,現在完全是豁然開朗。
自己原本的方法太複雜了,其實可以更加簡單的操作。
急急忙忙安排好軍隊進城,分工好各項工作,王彥庭就急著把李秉思拉進了涑州都督府。
沒辦法,現在帶出來的手上,除了李秉思,就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
這一點,看名字就知道了。
像周思校這樣的,男子行了冠禮還沒有被賜字的,基本出身就是普通百姓,沒讀過書的。
大部分人就叫狗剩、阿貓阿狗這樣的。
好一點的,比如周思校手下一對都將兄弟,老大叫趙伯。
剛認識的時候王彥庭總覺得這人的父母有些腹黑,給自己孩子取個名都占別人便宜。
後來見到了弟弟趙季才反應過來,原來人家是按伯仲叔季排的,就是趙老大和趙老四。
這已經算是百姓中有想法的取名了。
至於趙仲和趙叔,王彥庭也不敢問。
揚州的兵,家人大半是死光了。
剩下一個王彥童,倒是字汝明。
可是這家夥出身小家族,從小就不讀書,隻喜歡耍槍,能談個錘子?
王彥庭把想法和李秉思一聊,馬上就得到了李秉思的讚成。
從最初作為瑞州本土派代表的冷眼旁觀,到現在徹底成為王彥庭的擁躉,李秉思是看著一路怎麽走過來的。
楚州人剛剛到瑞州的種種困局,是王彥庭一點點盤活了這盤棋。
對於這個比自己還小10來歲的上司,他現在心服口服。
定下大計的李秉思次日就率領2000騎兵、3000步兵,往鄭州(今黑龍江哈爾濱)出發。
這一趟,往返一千多裏,即便現在步兵也有了馬,至少要一個月,必須抓緊時間了,否則冬季就來了。
關鍵是,這一趟還很關鍵,因為需要把鄭頡府的百姓全部遷過來。。
這麽多俘虜中,涑州的軍隊因為跟著突虎機衝的最猛,死的剩不到1000人。
現在除開扶州的俘虜,鄭頡府的俘虜一共7000多人。
李秉思需要盡快把全府的百姓遷到涑州,然後在俘虜中幫著找到家人。
王彥庭則是安穩地留在了涑州,把踏白軍放出了100多裏,對著北方的上京和顯州(現吉林延吉敦化一帶)警戒。
這樣慢悠悠過了一個月,北方居然沒有任何動靜。
王彥庭覺得自己估計的也不錯。
渤海國事先沒有想到過自己兩萬五千騎兵會敗的這麽慘,現在有些措手不及。
東南諸府正在收到契丹人的進攻,無法分兵。
就近的州府調來的軍隊有限,在沒有摸清瑞州軍底細前不敢輕舉妄動。
而從極北的幾個州府調兵,則需要更多時間。
隻要自己不動,今年大概率是打不成了。
這也符合瑞州軍的利益,瑞州軍也需要調整。
到了9月底,天氣已經很涼爽了。
李秉思的大軍終於在眾人期盼中返迴了涑州。
他們一共帶迴來六萬多渤海國的百姓。
雖然比預計的少,但是經過李秉思解釋以後也理解了。
草原人本來就是全民皆兵,當初鄭頡府出動的一萬騎兵已經是幾乎抽調了所有青壯男人。
這樣算來,這個比例也算差不多。
何況李秉思的時間隻夠騎兵將鄭州附近的百姓驅趕到一起,至於更加地廣人稀的邊遠地區,壓根就來不及。
一天之內,涑州和鄭州的8000多俘虜有6300多人成功和家人團聚。
當然,王彥庭更願意稱之為配對。
因為團聚是安排不了了。
很快,王彥庭命令抽調1000迅雷營弓騎兵,2000撼山軍步卒,押送涑州、扶州、鄭州將近二十萬百姓去瑞州。
同時,從找到家屬的俘虜中選出了5000人,組成了新軍,按照慣例,這一次王彥庭發揮了一把,取名歸義軍。
剩餘的8000多俘虜隨移民一起押送瑞州。
這是王彥庭多維度考慮的結果。
首先,地盤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他要的是百姓,是人口。
移民以後,原本駐守扶州的2000步兵又可以到涑州會合,他損失的隻是1000弓騎兵。
但是同時又補上了5000渤海騎兵。
這在這個時代很普遍,甚至連那些渤海軍都不需要思考就接受了。
而且他們的家人還全部押到瑞州了,不怕有什麽幺蛾子。
最重要的是從物資後勤考慮的。
這些渤海百姓本身的牛羊是足夠過冬的,從這個意義上,不會給瑞州增加太大的糧食負擔。
這個月瑞州的秋糧就又一次到了收割季節,按目前的天氣王彥庭覺得不會太差。
關鍵是,王彥庭留下了渤海人大量的牛羊作為軍糧輜重,然後打了條,讓百姓到了瑞州憑字條找州衙換糧食。
這一次的出擊,原本是約好了契丹人提供牛羊,然後瑞州以糧食歸還的。
這樣一來,後麵就不需要契丹人運來牛羊了,瑞州也不需要以糧食充抵。
看起來沒有變化,關鍵是運送途中的損耗。
幾百裏的路途,途中消耗的都能趕上送到的糧食。
李秉思就是佩服王彥庭這一點,這樣的主意,他覺得瑞州城裏也就王彥庭可以想得到了。
更加驚訝的是涑州和鄭州的百姓。
對於移民,他們基本已經習慣,草原部落間也是一樣,早就逆來順受了。
奪走一些牛羊,在他們看來也是基本操作。
沒想到唐軍居然還寫欠條。
這就很奇怪。
明明可以明搶,還搞這麽多彎彎繞。
你說是真的吧,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詭異。
你說假的吧,唐軍沒有這麽無聊吧?
寫幾千張欠條,沒有這麽折騰自己的。
隨之而來的一個冬天裏,留下的5000歸義軍騎兵百思不得其解。
王彥庭的操作讓他們感覺是掉下懸崖前突然被拉了迴來,盡管丟的不是命,隻是財產,也有些劫後餘生,不敢相信的感覺。
忐忑之餘,不免和瑞州軍士兵拐彎抹角地打聽起來。
他們中,能講一口漢話的不少,和瑞州軍的士卒一個冬天相處下來,一個大鍋裏抓肉吃,慢慢就混熟了。
有心打聽之下,瑞州的情況慢慢呈現在渤海人麵前。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官府。
在瑞州的百姓能夠有足夠的保障計劃自己的生活,不受官府盤剝。
要知道,即使是草原王國也是有階級的,渤海國從皇家開始,到各級官吏的特權不比中原朝廷少。
說起來當兵的就是底層牧民為多,還大部分是強征的,否則誰願意,征調來打仗還沒有軍餉,需要自備弓馬。
這種類似於府兵製的落後體係早就被中原王朝淘汰了,草原上依舊樂此不疲。
兩相比較,渤海人的心定了。
去瑞州好像也不是什麽壞事。
人家明明可以強來,居然還和你打商量,這種善意一下子表現的特別明顯。
王彥庭漸漸感覺到,路上偶遇的渤海人和自己親切招唿的多了。
他的兵又一次真正迴到了一萬八千人的規模。
渤海國騎兵陣亡了包括突虎機在內的9000多人,被俘虜了大唿支等多人,僅有大保義帶著3000人不到逃迴上京。
現場繳獲戰馬多匹,兵器衣甲無數。
當然,瑞州軍自己傷亡也不小。
破垣軍傷亡近3000人,快占到了一半。
反而是撼山軍因為有車陣保護,僅僅傷亡了500多。
至於迅雷營的傷亡,因為是最後追擊階段才出擊的,和踏白軍一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一戰,車陣對於步兵作戰的價值,給王彥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的問題是,自身傷亡也不小,加上留在扶州的步卒,現在王彥庭手上的軍隊隻有一萬四千人左右。
還有這麽龐大的俘虜怎麽管理,都是問題。
某種意義上,耶律阿保機的算計是有效的。
他知道鐵對於瑞州的意義,所以知道王彥庭不得不吃下這個結果。
王彥庭有些苦惱,如果把俘虜和繳獲送迴瑞州,至少要派2000人押送,那自己的兵力將進一步削弱。
但是放在身邊,一樣是個巨大的隱患。
而且,一旦和契丹人會合,誰知道阿保機會不會覬覦這批俘虜。
暫時沒有什麽頭緒了,王彥庭也隻好把事情放一放,準備先去涑州修正一段時間。
他也想控製一下速度,如果一味冒進,很容易把渤海全國的兵都招來。
帶著俘虜和物資,瑞州軍繼續向涑州前進。
4天後,終於抵達涑州城下。
空城!
城裏當官的和剩餘的少量守軍聽說了戰事結果,早就跑得沒有影了。
但是,也有人特意留下來等著唐軍進城。
漫山遍野的渤海國百姓,苦苦地守在城外,就為了確認一下自己的親人是否已經戰死。
王彥庭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覺得很是怪異。
在他的想象裏,軍隊戰敗了,百姓不應該逃亡嗎?
畢竟這不是國內戰爭,是異族之間的征服之役。
就連一向寬仁的中原人,還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呢。
難道這些百姓不怕嗎?
認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草原遊牧和中原農耕有很大區別。
如果家裏沒有了男人,確實很多事情是無法由女人孩子獨立完成的。
所以,如果確認男人是死了,就要立刻“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要找個勞動力。
此刻,看著俘虜隊列裏的降卒和城外相視而哭的親屬,王彥庭突然覺得有些思路了。
他本來就存了收編渤海國部隊和人口的念頭,現在完全是豁然開朗。
自己原本的方法太複雜了,其實可以更加簡單的操作。
急急忙忙安排好軍隊進城,分工好各項工作,王彥庭就急著把李秉思拉進了涑州都督府。
沒辦法,現在帶出來的手上,除了李秉思,就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
這一點,看名字就知道了。
像周思校這樣的,男子行了冠禮還沒有被賜字的,基本出身就是普通百姓,沒讀過書的。
大部分人就叫狗剩、阿貓阿狗這樣的。
好一點的,比如周思校手下一對都將兄弟,老大叫趙伯。
剛認識的時候王彥庭總覺得這人的父母有些腹黑,給自己孩子取個名都占別人便宜。
後來見到了弟弟趙季才反應過來,原來人家是按伯仲叔季排的,就是趙老大和趙老四。
這已經算是百姓中有想法的取名了。
至於趙仲和趙叔,王彥庭也不敢問。
揚州的兵,家人大半是死光了。
剩下一個王彥童,倒是字汝明。
可是這家夥出身小家族,從小就不讀書,隻喜歡耍槍,能談個錘子?
王彥庭把想法和李秉思一聊,馬上就得到了李秉思的讚成。
從最初作為瑞州本土派代表的冷眼旁觀,到現在徹底成為王彥庭的擁躉,李秉思是看著一路怎麽走過來的。
楚州人剛剛到瑞州的種種困局,是王彥庭一點點盤活了這盤棋。
對於這個比自己還小10來歲的上司,他現在心服口服。
定下大計的李秉思次日就率領2000騎兵、3000步兵,往鄭州(今黑龍江哈爾濱)出發。
這一趟,往返一千多裏,即便現在步兵也有了馬,至少要一個月,必須抓緊時間了,否則冬季就來了。
關鍵是,這一趟還很關鍵,因為需要把鄭頡府的百姓全部遷過來。。
這麽多俘虜中,涑州的軍隊因為跟著突虎機衝的最猛,死的剩不到1000人。
現在除開扶州的俘虜,鄭頡府的俘虜一共7000多人。
李秉思需要盡快把全府的百姓遷到涑州,然後在俘虜中幫著找到家人。
王彥庭則是安穩地留在了涑州,把踏白軍放出了100多裏,對著北方的上京和顯州(現吉林延吉敦化一帶)警戒。
這樣慢悠悠過了一個月,北方居然沒有任何動靜。
王彥庭覺得自己估計的也不錯。
渤海國事先沒有想到過自己兩萬五千騎兵會敗的這麽慘,現在有些措手不及。
東南諸府正在收到契丹人的進攻,無法分兵。
就近的州府調來的軍隊有限,在沒有摸清瑞州軍底細前不敢輕舉妄動。
而從極北的幾個州府調兵,則需要更多時間。
隻要自己不動,今年大概率是打不成了。
這也符合瑞州軍的利益,瑞州軍也需要調整。
到了9月底,天氣已經很涼爽了。
李秉思的大軍終於在眾人期盼中返迴了涑州。
他們一共帶迴來六萬多渤海國的百姓。
雖然比預計的少,但是經過李秉思解釋以後也理解了。
草原人本來就是全民皆兵,當初鄭頡府出動的一萬騎兵已經是幾乎抽調了所有青壯男人。
這樣算來,這個比例也算差不多。
何況李秉思的時間隻夠騎兵將鄭州附近的百姓驅趕到一起,至於更加地廣人稀的邊遠地區,壓根就來不及。
一天之內,涑州和鄭州的8000多俘虜有6300多人成功和家人團聚。
當然,王彥庭更願意稱之為配對。
因為團聚是安排不了了。
很快,王彥庭命令抽調1000迅雷營弓騎兵,2000撼山軍步卒,押送涑州、扶州、鄭州將近二十萬百姓去瑞州。
同時,從找到家屬的俘虜中選出了5000人,組成了新軍,按照慣例,這一次王彥庭發揮了一把,取名歸義軍。
剩餘的8000多俘虜隨移民一起押送瑞州。
這是王彥庭多維度考慮的結果。
首先,地盤對他來說沒有意義,他要的是百姓,是人口。
移民以後,原本駐守扶州的2000步兵又可以到涑州會合,他損失的隻是1000弓騎兵。
但是同時又補上了5000渤海騎兵。
這在這個時代很普遍,甚至連那些渤海軍都不需要思考就接受了。
而且他們的家人還全部押到瑞州了,不怕有什麽幺蛾子。
最重要的是從物資後勤考慮的。
這些渤海百姓本身的牛羊是足夠過冬的,從這個意義上,不會給瑞州增加太大的糧食負擔。
這個月瑞州的秋糧就又一次到了收割季節,按目前的天氣王彥庭覺得不會太差。
關鍵是,王彥庭留下了渤海人大量的牛羊作為軍糧輜重,然後打了條,讓百姓到了瑞州憑字條找州衙換糧食。
這一次的出擊,原本是約好了契丹人提供牛羊,然後瑞州以糧食歸還的。
這樣一來,後麵就不需要契丹人運來牛羊了,瑞州也不需要以糧食充抵。
看起來沒有變化,關鍵是運送途中的損耗。
幾百裏的路途,途中消耗的都能趕上送到的糧食。
李秉思就是佩服王彥庭這一點,這樣的主意,他覺得瑞州城裏也就王彥庭可以想得到了。
更加驚訝的是涑州和鄭州的百姓。
對於移民,他們基本已經習慣,草原部落間也是一樣,早就逆來順受了。
奪走一些牛羊,在他們看來也是基本操作。
沒想到唐軍居然還寫欠條。
這就很奇怪。
明明可以明搶,還搞這麽多彎彎繞。
你說是真的吧,怎麽看都透著一股詭異。
你說假的吧,唐軍沒有這麽無聊吧?
寫幾千張欠條,沒有這麽折騰自己的。
隨之而來的一個冬天裏,留下的5000歸義軍騎兵百思不得其解。
王彥庭的操作讓他們感覺是掉下懸崖前突然被拉了迴來,盡管丟的不是命,隻是財產,也有些劫後餘生,不敢相信的感覺。
忐忑之餘,不免和瑞州軍士兵拐彎抹角地打聽起來。
他們中,能講一口漢話的不少,和瑞州軍的士卒一個冬天相處下來,一個大鍋裏抓肉吃,慢慢就混熟了。
有心打聽之下,瑞州的情況慢慢呈現在渤海人麵前。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官府。
在瑞州的百姓能夠有足夠的保障計劃自己的生活,不受官府盤剝。
要知道,即使是草原王國也是有階級的,渤海國從皇家開始,到各級官吏的特權不比中原朝廷少。
說起來當兵的就是底層牧民為多,還大部分是強征的,否則誰願意,征調來打仗還沒有軍餉,需要自備弓馬。
這種類似於府兵製的落後體係早就被中原王朝淘汰了,草原上依舊樂此不疲。
兩相比較,渤海人的心定了。
去瑞州好像也不是什麽壞事。
人家明明可以強來,居然還和你打商量,這種善意一下子表現的特別明顯。
王彥庭漸漸感覺到,路上偶遇的渤海人和自己親切招唿的多了。
他的兵又一次真正迴到了一萬八千人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