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是最初的感覺,麻是其次的感覺,尤其是被打的部位,更是痛癢難忍。鄭勝想跳出去,但是看著步伯手中的木棒,他還是忍了。鄭勝聞著滿鍋的草藥味,告訴自己這是在藥浴,泡一泡是有好處的。他忍受了下來。之後,又感覺處在一種溫潤飄然的美妙裏,鄭勝感覺和泡熱水澡的滋味極為相似。
然後步伯又往木桶裏扔進去一包草藥,他下令加柴。鄭勝心驚膽戰的看著負責燒火的東穀把他劈的柴火,一點點的加進灶台裏。
溫水煮青蛙,鄭勝腦海裏冒出這個詞,步伯不會真的要煮熟他們吧?
鄭整大叫:“不要加柴了!再加,真的要熟了!”
東穀不理他,聽著步伯的安排,加柴。
步伯拿著木棒,誰亂動,敲誰。所以,相比於挨打,眾人還是感覺被煮更好受些。
半個時辰後,木桶裏的人終於被允許走出來。每個人都是全身舒軟,露出新生兒般泛紅色的皮膚。
不一樣的是,鄭勝真的聞到了自己全身在散發著一股肉香味。
“迴去睡覺吧!”這是步伯最後的話。
鄭勝經過這一晚的折磨,早已經是筋疲力竭。迴到房間,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鄭勝精神飽滿的起來,感覺全身充滿了活力,昨天被打的地方,一點也不痛了,連淤青也沒有。
鄭勝不知道這是步伯下手把握好了分寸,還是昨天藥浴的效果,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鄭勝無奈的接受了請了個要一直揍他的武學老師的現實。
鄭勝集結隊伍,看了看李安建,突然有了新想法:“安建,以後你也住在小院吧?晚上和我們一起練武。”
其他幾人紛紛讚同這一提議。
挨打,多一個人分擔也好啊!況且,李安建實在是一個合格的肉坦啊!
根本沒有搞明白狀況的李安建就此加入了被打者聯盟。
今天鄭勝要繼續教他們軍訓的內容。邱夫子還在思考教材,鄭勝帶著大家練字,並把阿拉伯數字教給了他們。晚上繼續挨打。
生活又步入了正軌。李安建陸續的帶來一些符合鄭勝要求的李家村小孩。不過,在經曆了跑步、軍訓、鍛煉、習字,尤其是晚上的挨打後,願意繼續留在小院的人很少。
特別是,步伯對新來的人下手非常狠。
步伯的解釋是:“人不在多在於精。你現在又不是在練兵,是在培養心腹骨幹!”
所以要寧缺毋濫?鄭勝認可了步伯的做法。
李家村人不多,全村六十多戶三百多人,符合鄭勝要求的孩子不過十幾人,被打跑十數個,最後留下來的隻有三人:李田熊、李大誌、王謙。
最後這個王謙是李家村的外來戶。不過遷來村裏已經有十幾年了。
王謙,原本已經被打得跑了迴去,他的家人又把他送了迴來。鄭勝遵從步伯的建議不想收他,也許是之前李安建的成功經驗讓王家人心懷僥幸,連續好幾天,王謙還一直過來。
於是,步伯又給了他一次機會,王謙眼裏忍著淚水咬牙經受了下來。
步伯歎了口氣:“這個人你看著辦吧。收或不收,全在於你。”
於是,鄭勝收下了他。
七月中旬,鄭勝帶著鄭尚迴了一趟莊園。一來是為了讓兩位母親見見半個多月沒見的兒子,二來是為了接人。
要接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萬茂的堂弟,名叫萬雲的小孩。據說,萬茂這堂弟是個天才。還有一個是老車夫刑福乙的後人,單二苦。
不過,迴到莊園,他首先要麵對的,是王夫人的訓責。
“你越來越有本事了,還學會和人做生意了?是不是?”王夫人拍鄭勝腦袋:“炒菜?你又炒菜!上次傷著蔡嬸的教訓還不夠嗎?你還自己做!真是氣死我了!你父親要調到關中了。我不管你了,我也要去關中!”
“父親真要調到關中了?”鄭勝問。
“還沒有。”王如說道,“這不重要。我問你,你怎麽和人做起生意了?”
“是鄭汶堂兄主動找的我。”鄭勝小聲道。
“那炒菜是怎麽迴事?”
鄭勝無話可說,“母親,我讓人給您炒個雞子。您吃過,就知道我為什麽想做炒菜了。”
“還有,”王夫人目光炯炯,“你對你伯父說,這炒菜、紙、豆漿都是你三歲時在巴郡看到的?我怎麽不記得你那時候有看過書?”
鄭勝忍不住撓頭,三歲時,王夫人應該是寸步不離盯著前身吧?鄭勝看沒看過書,他都不知道,王夫人才是最有發言權的。
這的確是他秘法來自巴郡最大的破綻所在了。
“這個,其實是我騙他們的。”
王夫人露出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樣子:“那你是從哪裏得到的?”
“古書上啊。”鄭勝道。
王夫人依然一副不相信的表情:“好了,你不願意說,我也不問了。不過,和鄭汶做生意的事,你別管了。讓王眾和他談吧!”
“這是我和鄭汶談的……”
“你還小,不要接觸這些了。再說,你看你現在隔三差五的找王眾要錢,咱家雖說還算富足,可也經不起你這樣花。正好,你掙的錢來補貼家用吧!”
“我不就建了兩個房子嗎?”鄭勝很鬱悶。
“是嗎?幾天前,步伯給我報了一筆賬:你每月練武消耗的藥材十萬錢。十萬錢啊,抵得上半個月的花銷了。”
鄭勝嚇了一跳,“十萬錢?這麽多?”然後鄭勝又注意到半個月花銷這個詞,他記得去年的時候莊園每月花銷最多不過數萬錢而已,現在一個月花銷要二十萬錢了?
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鄭勝的經濟學並沒白學。在這一層麵,他還是知道幾個名詞的。
“母親,現在一斤稻米要多少錢?”鄭勝果斷關心起物價來。
“一斤米?”王夫人也不是很清楚,於是找來管家。
“本月一斤稻米二十錢到二十三錢。”王眾報出數據,“舊糧將盡,新糧未出,這個月米價又漲了。”
二十多錢一斤米。鄭勝計算著:如此說來,十萬錢差不多是五千多斤大米的價值,晉一斤大約是350克。
鄭勝估算了一下,發現步伯給他配的藥,每月大概要花銷相當於一萬rmb了。
這筆支出確實不少,鄭勝無奈的交出了手裏的生意。
不過,等到王夫人吃到鄭勝親手做的炒蛋時,她被炒蛋折服了。
王如眼睛眯起,“勝兒,這菜太好吃了。真要拿出去賣嗎?”
得到鄭勝肯定的答複,王夫人想了想,道:“這道菜,不能賣便宜了。放到宛城醉香居裏,這道菜能值三千錢。”
三千錢!鄭勝想了想,如果真放到醉香居,三百塊這個價還真不貴。
一旁默默吃菜的鄭尚停下筷子,三千錢?這菜竟然價值三千錢?他想起娘親每月織的布,每匹布也不過價值八九百錢。
一道菜就抵得上他娘親一個月的辛勞了!
鄭尚再也吃不下去了。
然後步伯又往木桶裏扔進去一包草藥,他下令加柴。鄭勝心驚膽戰的看著負責燒火的東穀把他劈的柴火,一點點的加進灶台裏。
溫水煮青蛙,鄭勝腦海裏冒出這個詞,步伯不會真的要煮熟他們吧?
鄭整大叫:“不要加柴了!再加,真的要熟了!”
東穀不理他,聽著步伯的安排,加柴。
步伯拿著木棒,誰亂動,敲誰。所以,相比於挨打,眾人還是感覺被煮更好受些。
半個時辰後,木桶裏的人終於被允許走出來。每個人都是全身舒軟,露出新生兒般泛紅色的皮膚。
不一樣的是,鄭勝真的聞到了自己全身在散發著一股肉香味。
“迴去睡覺吧!”這是步伯最後的話。
鄭勝經過這一晚的折磨,早已經是筋疲力竭。迴到房間,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鄭勝精神飽滿的起來,感覺全身充滿了活力,昨天被打的地方,一點也不痛了,連淤青也沒有。
鄭勝不知道這是步伯下手把握好了分寸,還是昨天藥浴的效果,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鄭勝無奈的接受了請了個要一直揍他的武學老師的現實。
鄭勝集結隊伍,看了看李安建,突然有了新想法:“安建,以後你也住在小院吧?晚上和我們一起練武。”
其他幾人紛紛讚同這一提議。
挨打,多一個人分擔也好啊!況且,李安建實在是一個合格的肉坦啊!
根本沒有搞明白狀況的李安建就此加入了被打者聯盟。
今天鄭勝要繼續教他們軍訓的內容。邱夫子還在思考教材,鄭勝帶著大家練字,並把阿拉伯數字教給了他們。晚上繼續挨打。
生活又步入了正軌。李安建陸續的帶來一些符合鄭勝要求的李家村小孩。不過,在經曆了跑步、軍訓、鍛煉、習字,尤其是晚上的挨打後,願意繼續留在小院的人很少。
特別是,步伯對新來的人下手非常狠。
步伯的解釋是:“人不在多在於精。你現在又不是在練兵,是在培養心腹骨幹!”
所以要寧缺毋濫?鄭勝認可了步伯的做法。
李家村人不多,全村六十多戶三百多人,符合鄭勝要求的孩子不過十幾人,被打跑十數個,最後留下來的隻有三人:李田熊、李大誌、王謙。
最後這個王謙是李家村的外來戶。不過遷來村裏已經有十幾年了。
王謙,原本已經被打得跑了迴去,他的家人又把他送了迴來。鄭勝遵從步伯的建議不想收他,也許是之前李安建的成功經驗讓王家人心懷僥幸,連續好幾天,王謙還一直過來。
於是,步伯又給了他一次機會,王謙眼裏忍著淚水咬牙經受了下來。
步伯歎了口氣:“這個人你看著辦吧。收或不收,全在於你。”
於是,鄭勝收下了他。
七月中旬,鄭勝帶著鄭尚迴了一趟莊園。一來是為了讓兩位母親見見半個多月沒見的兒子,二來是為了接人。
要接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萬茂的堂弟,名叫萬雲的小孩。據說,萬茂這堂弟是個天才。還有一個是老車夫刑福乙的後人,單二苦。
不過,迴到莊園,他首先要麵對的,是王夫人的訓責。
“你越來越有本事了,還學會和人做生意了?是不是?”王夫人拍鄭勝腦袋:“炒菜?你又炒菜!上次傷著蔡嬸的教訓還不夠嗎?你還自己做!真是氣死我了!你父親要調到關中了。我不管你了,我也要去關中!”
“父親真要調到關中了?”鄭勝問。
“還沒有。”王如說道,“這不重要。我問你,你怎麽和人做起生意了?”
“是鄭汶堂兄主動找的我。”鄭勝小聲道。
“那炒菜是怎麽迴事?”
鄭勝無話可說,“母親,我讓人給您炒個雞子。您吃過,就知道我為什麽想做炒菜了。”
“還有,”王夫人目光炯炯,“你對你伯父說,這炒菜、紙、豆漿都是你三歲時在巴郡看到的?我怎麽不記得你那時候有看過書?”
鄭勝忍不住撓頭,三歲時,王夫人應該是寸步不離盯著前身吧?鄭勝看沒看過書,他都不知道,王夫人才是最有發言權的。
這的確是他秘法來自巴郡最大的破綻所在了。
“這個,其實是我騙他們的。”
王夫人露出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樣子:“那你是從哪裏得到的?”
“古書上啊。”鄭勝道。
王夫人依然一副不相信的表情:“好了,你不願意說,我也不問了。不過,和鄭汶做生意的事,你別管了。讓王眾和他談吧!”
“這是我和鄭汶談的……”
“你還小,不要接觸這些了。再說,你看你現在隔三差五的找王眾要錢,咱家雖說還算富足,可也經不起你這樣花。正好,你掙的錢來補貼家用吧!”
“我不就建了兩個房子嗎?”鄭勝很鬱悶。
“是嗎?幾天前,步伯給我報了一筆賬:你每月練武消耗的藥材十萬錢。十萬錢啊,抵得上半個月的花銷了。”
鄭勝嚇了一跳,“十萬錢?這麽多?”然後鄭勝又注意到半個月花銷這個詞,他記得去年的時候莊園每月花銷最多不過數萬錢而已,現在一個月花銷要二十萬錢了?
貨幣貶值、物價飛漲!鄭勝的經濟學並沒白學。在這一層麵,他還是知道幾個名詞的。
“母親,現在一斤稻米要多少錢?”鄭勝果斷關心起物價來。
“一斤米?”王夫人也不是很清楚,於是找來管家。
“本月一斤稻米二十錢到二十三錢。”王眾報出數據,“舊糧將盡,新糧未出,這個月米價又漲了。”
二十多錢一斤米。鄭勝計算著:如此說來,十萬錢差不多是五千多斤大米的價值,晉一斤大約是350克。
鄭勝估算了一下,發現步伯給他配的藥,每月大概要花銷相當於一萬rmb了。
這筆支出確實不少,鄭勝無奈的交出了手裏的生意。
不過,等到王夫人吃到鄭勝親手做的炒蛋時,她被炒蛋折服了。
王如眼睛眯起,“勝兒,這菜太好吃了。真要拿出去賣嗎?”
得到鄭勝肯定的答複,王夫人想了想,道:“這道菜,不能賣便宜了。放到宛城醉香居裏,這道菜能值三千錢。”
三千錢!鄭勝想了想,如果真放到醉香居,三百塊這個價還真不貴。
一旁默默吃菜的鄭尚停下筷子,三千錢?這菜竟然價值三千錢?他想起娘親每月織的布,每匹布也不過價值八九百錢。
一道菜就抵得上他娘親一個月的辛勞了!
鄭尚再也吃不下去了。